社区卫生传染病防治流程管理.docx
社区卫生传染病防治流程管理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二、英文Infectiondiseasepreventionandcureprocessionmanagement.三、传染病防治流程描述1.社区内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凡在诊疗、社区卫生保健工作中发现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甲乙丙三类共37种)及其他传染病(如水痘、手足口病、尖锐湿疣、非淋、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瘠、弓形虫病等)必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按照统一传染病登记专册项目逐一登记。2 .立即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疫情。3 .及时报告传染病条线。4 .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员核实无误后,做好登记,登记在院内传染病登记册上。5 .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员应用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报时要求按照报考卡上的内容逐项填写。(1)操作程序: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指定专人实行计算机网络直报;分级管理模式不变,社区、乡(镇)医疗机构仍然是最低一级传染病管理单位(病家访视、消毒等工作照旧不变)。医疗机构,由门急诊医生负责诊断、填卡和卡的更正;检验部门通过联系单簿提供医生诊断依据;病史室提供病史核对与检查;预防保健科将传报卡汇总,并且登记、检查,及时进行网上直报工作。(2)报告病种:法定传染病甲类、乙类和丙类(根据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分类,网络直报系统会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情况需要,增减传染病报告病种)。其中: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和炭疽要做分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需要报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其他及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转、隐性和未分期六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片(+)、痰检(一)、未痰检和仅培阳四类;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网上直报。(3)时间要求: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其他乙类病例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丙类病例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社区医院一般做到当天的传染病当天传报。(4)报告原则:现住地址管理原则:准确录入病人现住地址;分为本市和外来人口。网络直报操作步骤为:现住地址选择13种的一项,分别代表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和本省其他地市,再完整选择现住地址国标的四个下拉框(显示社区/乡/镇/街道),避免漏选导致红色错误字样显示出现,并填写现住详细地址。外来人口包括省际流动和转外地,其中,外来人口省际流动操作步骤为:现住地址选择4,代表其他省。若遇外来人口在本区就诊,则完整选择现在地址国标并填写现住详细地址;若遇外来人口跨区、县就诊,则完整选择报告医院所在区县的现住地址国标的四个下拉框(显示社区/乡/镇/街道),避免漏选导致红色错误字样显示出现,现住详细地址则填写病人外区现住地址作为备注;艾滋病、HIV的外来人员均按此办法办理。外来人口转外地必须在该地无现住址,其操作步骤为:现住地址选择4,代表其他省,再完整选择外省市地址所在区县的现住地址国标的4个下拉框,避免漏选导致红色错误字样显示出现,现住详细地址则填写路、弄、号。水痘和手足口病等疾病填报时(根据实际情况病种可以有所调整),疾病名称选择“其他疾病”,必须在备注栏中输入病种名称,作为个案查询的依据。新生儿破伤风填报时,年龄以“天”为单位,在生日不详填年龄栏中具体填写出生天数;若新生儿未在医疗机构内出生,职业选择“散居儿童”,若新生儿住于医疗机构内,则选择“其他”。死亡报告实行双轨制:传染病死亡,传染病系统、死亡报告系统均要录入。补报时,补卡日期须填写应报的日期(由医院通知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网操作补卡)。传染病报告卡使用卫生部修订卡。明确诊断为慢肝者,填在卫生部传报卡的备注栏内,不网上直报。6 .新增报告卡传报完毕后,打开“报卡浏览审核”界面确认是否传报成功,并把电脑自动生成的卡片编号转录到传报卡上。7 .对属于本辖区的居民进行随访(包括非本地户口,但居住于本辖区内的居民)。随访过程以随访菌痢病人为例:(1)确定重点人群与非重点人群。重点人群包括幼托儿童、保育员、餐饮服务业人员、给水从业人员等。(2)按照随访卡的内容逐项询问、填写,并对病人进行指导,嘱咐病人做全程治疗。全程治疗是指症状消失后继续连续服用抗生素3日。注意:14岁以下的儿童要询问其家长的姓名。(3)重点人群要做三次采样:全程治疗结束后的第5、第6天,连续两次大便采样,若两次培养结果均呈阴性,则可开取复工、返园证明,自留存根;发病后3个月再进行一次采样。8 .访视完毕后,完成访视小结。9 .复核随访卷,填补缺项。五、传染病防治流程的质量控制1 .第一环节社区服务点每月按规定时间将本辖区传染病疫情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对,做到疫情准确。2 .第二环节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6小时以内报告;乙类传染病病人12小时以内报告;丙类传染病病人24小时内报告。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应做分型报告;出院病人应作出院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已消灭或罕见的传染病(天花、脊髓灰质炎、白喉、炭疽、斑疹伤寒、黑热病、登革热)疫情和甲、乙、丙类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同一症状多例不明原因的疾病,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必须在2小时内用电话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发生地点、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可能发生的原因等。3 .第三环节直报单位(医疗机构)遇法定传染病都要填卡、录卡,不漏报。(1)直报医疗单位的录卡人员一定要认真核实,确定无误后确认上报,录卡按技术要求,及时、完整、正确。(2)每天做查重、订正工作,及时补报。剔除重复时,选择姓名、性别、病种、现住地址;一旦病例的分型、病种有所改动立即上网修改,做到订正及时。(3)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登记、核对、自查、奖惩制度。(4)报告病种必须正确,尤其稀少、重点病种的报告必须谨慎,不得错报、漏报。(5)提高肝炎分型率门诊部:明确诊断。住院部:及时登记、填报更正卡。检验部门:检出阳性,及时通知。预防保健科:每天收卡、登记、报卡,上网做更正报告。(6)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质量控制一一填写“一院一表”:“一院一表”由医疗机构填写漏报率、准确率、更正率、及时率和完整率等指标,并注明漏报病种名称;不得随意修改电子表的内容和格式,修改数据单元格时切忌使用空格键;可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结果均应记录在册,并且妥善存档、保存,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提供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核实。填写“九个率”,包括:漏报率=漏报数/应报数更正率二已更正卡数/应更正卡数正确率二正确卡数/抽卡数完整率二完整卡数/抽卡数重卡率二重复卡/抽卡数死卡复活率二复活死卡/死卡数肝炎分型率二已分型卡/肝炎数联系单薄符合率=已联系数/应联系数医院报告及时率:报告卡生成时间距医生填卡日期二(报告卡生成时间-医生填卡日期)/抽卡数注:抽卡数为“抽传染病卡数”。六、评价指标1.第一环节登记遗漏率,表格完好率。2 .第二环节报告及时率,错报率,漏报率。3 .第三环节医疗机构各科室检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住院部:准确率、完整率、更正率、肝炎分型率;门(急)诊:准确率、完整率、更正率、重卡率、漏报率;肠道门诊:准确率、完整率、更正率、重卡率、漏报率;肝专门诊:准确率、完整率、肝炎分型率、重卡率、漏报化验室:联系单簿符合率;预防保健科:及时率、死卡复活率、重卡率、漏报率。,九个率”要求达到:及时率=IO0%、准确率=IO0%、完整率298%、更正率=100%、肝炎分型率280%、死卡复活率290%、重卡率20%、联系单簿符合率=100%,漏报率市区WO.5%、郊区WO75%、郊县W1%。4 .第四环节登记遗漏率,表格完好率。5 .第五环节报告及时率,报告准确率。6 .第七环节随访完成率,随访卡填写的规范率,随访卡填写的完好率。7 .第八环节访视小结的规范性。七、传染病访视岗位职责1.接到疫情后,必须当天上门访视,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管理要求逐项核对、询问访视单的内容,认真填写访视单,字迹要清楚,填写要完整。2 .访视后的传报卡要明确户口所在地址,疾病名称,以便正确统计疫情,非本街道疫情应及时外转。3 .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急肝病人动员住院率不低于90%;对留家的传染病患者,指导隔离消毒;对重点职业患者落实调离措施,并督促其进行积极认真的治疗检查,需有阴性报告单或彻治单方可结案、复工、入托等。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 .如遇死卡,力争尽快复活,死卡复活率大于90%,对长期外住患者应积极与患者居住地取得联系,请居住地医院进行代访。5 .做好计算机管理工作。八、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医院防保组设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医院加强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抓好工作质量。6 .医院具体负责所属街道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源地管理,包括病人家属、工作或学习单位。接到疫情报告后,凡甲类传染病立即访视处理,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完成初访与处理。7 .个案访视时认真校对户口、诊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定期进行复访,加强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在完成初访后的一天之内,在传报卡上注明户口分类,是否疫情,送区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科登记。8 .幼托机构、中小学校、饮食单位(包括食堂)一旦发生传染病,立即采取紧急的管理措施,防止疫情蔓延。9 .所属街道范围内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点(苗头),立即电话报告有关单位,同时深入现场,采取果断措施,消灭疫情。10 认真做好传染病人恢复期的管理工作。例如幼托机构菌痢病人的复查复治、疟疾病人的休止期治疗等等。11 街道医院做好所辖地段内的传染病疫情登记、统计、分析,每月和区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科核对疫情。重视疫情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连续性,为本地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九、传染病报告工作制度1 .以XX市为例,医务人员认真执行XX市传染病报告暂行办法,35种法定传染病必须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特殊疫情根据要求应立即电话报告。2 .传报卡填写正确、完整,避免发生死卡,倘若出现死卡应尽力复活。3 .医院有一名分管院长具体抓传报工作。建立医院传报自查小组,每月定期对院内的传报工作进行检查,抓全院传报工作的质量。4 .医院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报工作。每天收集各科室的传报卡,专册登记医院传报的病例,平时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报工作。5 .每日与区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科交换疫情报告,并有专人递送传报卡。6 .医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XX市传染病报告暂行办法。新进医务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传报工作要求的培训。7 .做好计算机管理工作。十、传染病管理岗位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使传染病管理工作更趋条理化、规范化,医院的传染病管理工作应做到:1.负责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传报工作,按规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必须在6小时、12小时、24小时内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按规定做好某些传报卡的保密工作。2 .对各部门报来的传报卡,认真检查核实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每天与防疫站交换疫情,使传报卡达到及时、正确。3 .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报工作,每周各科室核对传报一次,每月底对全院各科室传报工作进行自查。4 .对外院报来的传报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好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并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5 .按时参加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6 .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7 .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十一、消毒隔离制度为了有效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杜绝医源性疾病,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医务人员必须自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XX为例)。1.认真贯彻执行XX市卫生局颁发的XX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2 .护理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各级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治疗、操作处置前后均应按要求洗手,各种注射必须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3 .统一全院消毒液:口表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执行三杯法。器械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手术室、内窥视室、口腔室等凡直接接触病人脏器组织而不能高压灭菌消毒的器械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消毒液定期调换,保持有效浓度。各种消毒容器,定期清洁消毒。4 .各种消毒无菌包必须保持干燥,有明显的有效起止日期。一般有效期为14天,梅雨季节(6月1日至7月15日)有效期为7天。5 .氧气湿化瓶、引流瓶等用后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凡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皮管、换药碗等必须毁形浸泡在2000mg/L含氯消毒溶液内浸泡30分钟后方可集中处理消毒。6 .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必须浸泡在20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以上,方可倒入下水道。7 .病人呕吐物、大小便必须清除、打扫清洁。疑为传染病者必须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