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胸腔积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580856       资源大小:17.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胸腔积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docx

    胸腔积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留取患者胸腔积液做细菌培养。【适应证】患者听诊、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腔积液,胸腔穿刺后发现胸腔积液浑浊、乳糜性、血性或脓性,考虑感染性胸腔积液(肺结核、肺炎、胸膜炎)患者应送检,进行涂片染色、细菌培养等细菌学检测。【禁忌证】1 .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2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向,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3 .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4 .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目的】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发表于2018年第28卷第20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指南。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以正确的病原学检测作为指导,而正确的病原学检测其前提是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因此,必须规范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避免因标本的不合格,产生错误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而误导临床治疗。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2月11日发布,2019年6月1日实施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6402018o本标准是按照GB/T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准备】1 .用物准备:医嘱单、胸腔液标本化验单或标本条形码、无菌治疗盘、血培养瓶或带螺帽无菌容器12个、经引流管取样者备IOml注射器1个、检查手套、酒精擦片、手消液,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2 .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4 .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配合操作。【操作流程】1 .素质准备服装整洁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和执行单3 .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4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盘、带螺帽无菌容器12个、经引流管取样者备IOml注射器1个、检查手套、酒精擦片、手消液5 .解释核对采用两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腕带、反问式)6 .体位准备1.经胸腔穿刺取标本时,患者取半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2.经胸腔引流管取标本时,患者取舒适体位1.1 通过胸穿留取标本L医生通过影像学或叩诊定位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麻醉后,用中空孔针穿刺至胸膜腔内,抽取胸腔积液标本2.标本采集后可直接注入血培养瓶送检,或将标本收集到带螺旋帽内无菌管送检,以便微生物室进行涂片检查3.护士立即接过标本瓶,旋紧盖子,检查杯盖是否密封,避免洒溢1.2 通过引流管留取标本L酒精擦片反复擦拭消毒导管采集部位2.用注射器无菌采集510ml胸腔积液3.将胸腔积液转入血培养瓶或带螺帽无菌容器,旋紧盖子,检查杯盖是否密封,避免洒溢,注意无菌操作8 .标注送检再次核对标本标签,需标注患者基本信息、标本来源、标本采集时间、送检目的等,即刻送达实验室9 .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0 .废物处理按要求分类处理废物,手卫生11 .医嘱处理打铅笔勾,签名签时间12 .记录据需要进行护理记录【注意事项】1.标本量分别为细菌培养2111l,真菌培养210l,分枝杆菌培养,IOm1。不要拭子蘸取标本。如送检T-SPOT.TB,还需注意添加肝素抗凝。2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通常室温15分钟内应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不可冷藏。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3 .标本量过少,或凝固需重新留取标本送检。4 .送检延迟,未按规定保存的标本不得送检。

    注意事项

    本文(胸腔积液标本采集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