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docx
脑瘫病人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一、脑瘫的基础知识什么是脑瘫?答: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或小儿大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婴儿早期因某些原因造成的综合征。患儿病变在大脑,但累及四肢,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也可伴有智力落后、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脑瘫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答:引起患儿脑瘫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先天性因素、围产期因素以及其他因素。(1)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患儿在胚胎期发育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营养缺乏、怀孕期间母体严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感染),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亲患精神病等。(2)围产期因素:主要包括早产、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胎盘功能不良,生产时产钳损伤,新生儿颅内出血等。(3)其他因素:包括各种感染、外伤、中毒等。脑瘫的患儿早期有哪些表现?答:(1)出生后婴儿啼哭、睡眠困难、厌乳、进食时吞咽困难、流涎,甚至出现呼吸障碍。(2)出生后婴儿对噪声或体位的改变都容易受惊,喜欢哭闹。(3)患儿过100天仍不能抬头,3个月后不能站立或迈步,手握拳不张开;在45个月时,挺腰还会出现头部摇摆不定。(4)患儿到5个月后看见物体不能伸手去抓。(5)患儿表情淡漠,呈愁眉苦脸的样子。(6)患儿不能翻身,肢体僵直,上肢难以穿衣服,换尿布时大腿难以外展。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1)姿势障碍:出现异常姿势,且姿势的稳定性差。(2)运动障碍:严重者双手不能抓东西,双脚不能行走,不会翻身,不会正常地咀嚼和吞咽。(3)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音不清或出现口吃,表达困难。(4)视听觉障碍:患儿会出现斜视,主要是内斜,对声音的节奏辨别比较困难。(5)智力障碍:脑瘫患儿可出现智力不足,大约有1/4的脑瘫患儿智力正常,有1/2的患儿会出现智力轻度、中度不足,1/4的脑瘫患儿出现重度智力不足。(6)生长发育障碍:脑瘫患儿一般都比较矮小,发育不足。(7)情绪和行为障碍: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性格孤僻、固执、任性、易怒,情绪波动大,甚至会出现自伤或侵袭行为。(8)口面功能障碍: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流口水。(9)癫痫:有将近一半患儿可伴有癫癞痫,尤其是智力低下的患儿。二、脑瘫的术前健康指导怎么治疗脑瘫?答:脑瘫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而是最好地获得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包括肌肉训练、矫形夹板的应用、语言训练、职业训练以及药物治疗。(1)肌肉训练:为了让患儿痉挛的肌肉放松,促进肌肉的运用,改善共济运动。(2)矫形夹板的应用:为了改善肌痉李引起的畸形。(3)语言训练:目的是改善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职业训练:运用书写、打字等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使患儿成为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5)药物治疗:药物对脑瘫并没有什么作用,服用药物只是为了缓解脑瘫的症状。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脑瘫患儿综合性治疗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制订周密的计划,一般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手术。患儿手术前后仍需进行物理治疗。脑瘫患儿需要做什么检查?答:(1)母亲与新生儿血型检查,胆红素定性试验,血清总胆红素定量。(2)新生儿先要做血常规、血液生化、电解质、尿常规以及大便常规检查。(3)神经系统检查:视力、听力等。(4)头部CT、MRl等:主要是明确患儿有无器质性病变及病变部位、脑萎缩情况等。(5)脑电图:主要用于合并有癫痫的脑瘫患儿。(6)智商测定:判断患儿是否伴有智力下降,评价他的社会适应状况。(7)诱发电位:可以尽早发现患儿有无视力或听力的异常,以便可以尽早进行干预。脑瘫患儿如何护理?答:(1)皮肤护理:对于不能坐立、长期要卧床的患儿,定时给患儿翻身,做好大小便的处理,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2)日常生活护理:锻炼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裤、脱衣裤、上厕所等,尽量给患儿选择比较方便穿脱的衣裤。(3)饮食护理:尽量选择患儿想吃的食物,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儿,要给予鼻饲,保证患儿的营养。(4)有癫痫的患儿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5)做好运动康复锻炼:患儿会出现运动障碍,应协助患儿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包括头部的控制、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以及步行训练,让患儿多做力所能及的运动,预防肌肉萎缩、肌肉僵直等。(6)做好基础训练:包括语言训练、记忆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等,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7)培养患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纠正患儿的异常行为,增强脑瘫患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8)让患儿使用矫形器具,改善挛缩和畸形,必要时可行手术进行矫治。(9)让患儿接受教育,学习文化,促进其智力发育,为其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三、脑瘫的术后健康指导脑瘫患儿康复锻炼的内容及方法有哪些?答:1)脑瘫患儿的运动疗法头部的控制、翻身训练、独坐训练、爬行训练、膝立位训练、站立训练、下肢肌力抬高训练以及步行训练。(1)头部的控制:主要包括俯卧位抬头训练、仰卧位抬头训练、肘支撑抬头及回旋训练、坐位头控制训练等。做抬头锻炼可以增加患儿肩部的控制力量和背部肌肉的力气,纠正患儿不对称的姿势。要做头部控制训练,先要做抑制头颈背部左右不对称的锻炼,包括仰卧位抱球姿势和坐位抱球姿势。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让患儿仰卧,家长双手握着患儿的肘部,使患儿的头部屈曲,臀部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让患儿类似抱球一样。坐位抱球姿势:患儿坐着,背靠于家长胸前,头颈屈曲,四肢对称屈曲,家长控制患儿上肢,让患儿做抱球姿势。俯卧位抬头训练:家长坐在地板上,下肢伸展,让患儿趴在家长的双腿上,上肢支撑自己的重量,力量不足者家长可帮患儿支撑上肢,然后家长变换左右腿的高度,使患儿身体随着移动而抬头,不合作的患儿,可在患儿前面放一个玩具逗患儿抬头。仰卧位抬头训练:患儿取仰卧位姿势,家长坐或者蹲在患儿前面,双手握住患儿的手腕,将患儿上身拉起至体轴与水平面成45°角,停留片刻,约5s,让患儿头部保持直立位,并诱导患儿主动收缩自己的上肢,使肘关节屈曲90。肘支撑抬头及回旋训练:患儿俯卧着,用双肘支撑着上身,家长位于患儿后面,一手扶住患儿肘关节,另一手拿着玩具在患儿前方,并缓慢地左右移动,诱导患儿抬头及头部左右回旋,同时也可以锻炼患儿在单肘支撑下,另一手可以去抓物品。坐位头控制训练:患儿坐着,家长在患儿斜上方放一玩具,诱导患儿抬头;也可以在患儿前面放一皮球,诱导患儿自行抓或推前面的皮球。(2)翻身训练:翻身训练是为患儿坐位打基础,主要利用患儿的骨盆及下肢的旋转来带动患儿的翻身。翻身训练方法:患儿先取仰卧位,家长双手握住患儿小腿,再让左下肢屈曲,右下肢伸直,让左下肢的髓和膝带动骨盆,使患儿身体向右回旋,然后再拉直屈曲的左下肢,让患儿的身体继续回旋至俯卧位。(3)独坐训练:独坐训练是为患儿站立打基础,包括长坐位平衡锻炼和球上坐位平衡锻炼等。长坐位平衡锻炼:患儿取长坐位,家长坐或蹲在患儿后面,患儿将身体转向一侧,使重心移于一侧臀部,家长一手扶着患儿负重一侧的臀部,另一手扶着患儿躯干,患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向负重一侧倾斜;然后以躯于为中心,让患儿回旋将重心移于另一侧,家长以前面相同方法协助患儿,这样交替训练,逐步锻炼患儿自动调控坐位的平衡。球上坐位平衡锻炼是家长帮助患儿坐在球上,扶住患儿,让其前后、左右滚动球,从而促进患儿的平衡功能,做这个锻炼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患儿的安全。(4)爬行训练:步行以外的代表性移动,可以促进患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主要是为站立行走打基础。患儿双手和膝盖支撑身体,取四爬位,家长在旁边协助,先从右边开始,让患儿头部转向右上方,右侧骨盆随着转动,右侧下肢屈曲、左下肢伸展向前移动;然后患儿头部转向左上方,左侧骨盆随着转动,左侧下肢屈曲、右下肢伸展向前移动;如此交替进行,让患儿往前爬动,还可在患儿前面放一玩具,增加患儿往前爬的动力,逐步锻炼患儿独立爬行的能力。(5)膝立位训练:这是患儿站立行走的基础。膝立位训练是训练患儿在坐位和爬位的基础上,用双膝或单膝来支撑身体,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及整个身体的平衡。(6)站立训练:锻炼初期,让患儿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家长站在患儿的后面或前面,用双手扶住患儿的骨盆侧,使其保持稳定;这样的锻炼稳定后,可以进行下一步锻炼,让患儿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在患儿前面放一支撑物,如扶手、桌子等,让患儿自行扶着前面的支撑物站立着,家长在患儿后面给予一定的保护,在患儿站立不住时及时给予扶住。(7)步行训练:在进行步行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早期,可以由家长拉着患儿的双手协助患儿行走,然后过渡到家长拉着患儿手中的木棒协助患儿行走,也可以让患儿自行推着椅子走,或者扶着栏杆走,由此逐渐过渡到患儿独立行走。2)其他运动康复锻炼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训练。3)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包括患儿自行吃东西、喝水、刷牙、洗脸等个人卫生、大小便、穿脱衣服等。4)认知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脑瘫患儿在家进行康复锻炼的简易方法有哪些?答:(1)上下楼梯:刚开始可以让大人协助患儿进行上下楼梯锻炼,让患儿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着大人的手进行。刚开始可以两步一个台阶,靠自己的手臂和腿部力量上下楼梯,孩子大一点后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上下楼梯,并逐步到一步一个台阶。(2)跳跃锻炼:这个锻炼主要是为了锻炼下肢肌肉力量。首先可以让患儿先做下蹲起立锻炼,为做跳跃锻炼做准备。也可以让大人拉着患儿双手从台阶上往下跳,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做准备。做好了以上两个基本准备锻炼后,可以开始做跳跃锻炼了。做跳跃锻炼的时候可以在室内一定高度上挂一些小玩具,让患儿跳起去触摸或拍打小玩具。(3)平衡协调锻炼:选择在无障碍的场地或房间进行,并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做闭目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等练习,都可以达到平衡协调动作锻炼的目的。(4)做精细动作的训练:这个锻炼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患儿手的灵活性和患儿的动手能力。主要方法有抓、捏或握物品、玩具、投接球。教患儿学习旋拧瓶盖、搭积木、握笔写字、画画等,这也为患儿以后上学打下基础。四、脑瘫的出院健康指导脑瘫患儿饮食应注意什么?答:(1)脑瘫患儿要吃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2)脑瘫患儿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因为维生素A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大脑发育;而维生素B能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增加食欲;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3)脑瘫患儿的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米饭、稀饭、馒头、米粉等,不能吃过多杂食,以免影响食欲,造成营养不良。(4)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保持大便通畅。(5)脑瘫患儿不能过多食用糖,以免蛀齿影响食欲。(6)避免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难消化的食物。(7)饮食要规律,早中晚各进食一次,按时进食,有条件者可上下午各增加一次点心。(8)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加身体抵抗力,增进食欲。如何预防脑瘫?答:(1)怀孕时,孕妇应防止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2)怀孕时,孕妇要定期做健康检查,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进行治疗。保证孕妇营养,防止早产或难产,有准备地进行分娩。(3)婴儿出生后,根据婴儿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温箱,预防窒息,监测黄疸。(4)婴儿出生后,要鼓励母乳喂养,定期进行各类疫苗接种,如脊髓灰质炎、风疹和结核疫苗等。(5)婴儿发热时应做好物理降温,如减少衣裤、温水擦浴、多饮水、冰敷等,必要时要去医院,根据医嘱给予降温药。切忌用“捂汗”的方式退热。(6)对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惊叫不睡、肌肉过硬或过软的婴儿,应尽早去看医生,排除婴儿有无脑部病变,若出现脑瘫现象,应尽早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