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和提高慈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与思考.docx
-
资源ID:58100
资源大小:21.1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推进和提高慈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与思考.docx
关于推进和提高慈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与思考2004年5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仍然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只能依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要素,必须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农业机械作为生产工具,不仅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效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产力要素的组成部分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实施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可以说,不管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应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都离不开农机,更离不开现代化的农机。一、慈溪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浙江省慈溪市位于杭州湾南岸,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全市耕地面积4.3万公顷,人口101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7%,第一产业实际从业人员15万,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77元,农作物以果蔬、水稻为主,种植面积分别为4.4万公顷、0.8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起步早,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已初具规模。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农业机械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成绩显著,为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为:一是农机装备显著增强。2003年度,慈溪农机总动力为39.34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3.95万千瓦,收获机械3.45万千瓦,植保机械1.83万千瓦,排灌机械3.90万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L54万千瓦,运输机械14.48万千瓦,其它机械10.16万千瓦,大棚设施面积1533公顷,农业机械总值达2.56亿元。二是在农机装备数量剧增的同时,装备结构不断完善,农机作业量大增,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加速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而占据重要地位。2003年全市机收、机灌、机耕率分别达到90.3%、97.8%、98.7%,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三是农机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化已向广度、深度、高度进军。在农机化投入机制方面,突破了主要依靠集体兴办农业机械化的模式,形成了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集体资金为补充,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农机化发展新格局。农民购买农机,不仅是为了自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将农机作为勤劳致富的工具。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依靠农机发家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农民投资农机发展农机,并带动周围一大批人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正逐渐步入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二、慈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有利条件1、政策条件。慈溪市委、市府一直把发展农机化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工作来抓。一是市财政安排的农机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今年农机具、大棚设施、防虫网设施三个项目的扶持专项资金将达到了370万,推动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二是在2002年的机构改革中,市委、市府把市农机总站定格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职能和级别不变,这为加快农机化的发展在体制上创造了良好的格局。2、经济条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慈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慈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777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数。这几年,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逐渐增多,全市共有158家工商企业累计投资农业5.8亿元。同时,市政府成立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公司,今年安排的资金将超过4000万元,在资金上为发展农机化提供了保证。3、规模经营面积逐渐扩大。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和投入,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2003年底,慈溪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4万亩。在土地整理的同时,对路、渠、沟、桥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成为可能。4、种植布局向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调整。过去,慈溪稻区一般采用三熟制,棉区习惯采用精耕细作和间作、套种高复种指数的农业种植方式。随着农业产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稻区已采用冬作一单季稻模式,原棉区已采用纯作、多季种植模式,这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5、农民需求。随着我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已是发展必然。从慈溪农村现状来看,由于二、三产业得到大规模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003年农村务农劳动力只有28.4%,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农民迫切需要安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机械。(二)不利因素1、农机结构不合理。从慈溪农机结构分析看,80%以上的农机为粮食生产机械和运输机械,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机具保有量水平明显偏低,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还处于低级阶段,农田动力相对过剩,动力和机具配比平均不到1:2,与发达国家的1:7相差甚远,这与慈溪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相适应,急需对农机结构进行调整。2、农机产品问题。农机产品离优质价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国产机价格低,但总体质量和使用效率不如人意;进口农机产品使用效率高质量较为可靠,但其昂贵的价格和维修服务难以跟上,让大部分农户望而却步。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对农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农机产品科研周期长,另一方面,慈溪经济作物面积大、种类多、规模小,造成适合农机推广的产品不多,品种单一。3、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对新农机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细,包括粮食、林、牧、副、渔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加工等多领域的农机服务。但是,一方面,慈溪农机部门本身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农机事业经费有限,导致与技术力量强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推广适用的农机新技术缺乏充足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农机推广人员分布又不尽合理。市、镇两级农机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乡镇推广人员的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而且年龄老化。慈溪乡镇农机员在编为62人,平均年龄49.3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只有1人,而且受1992年撤、扩、并的影响,农机员兼职过多,甚至在编不在岗,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发展慈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对策措施按照慈溪率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坚持把发展都市绿色农业作为主题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体制和技术创新,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现代化进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效益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养殖业的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机化发展;坚持以提高城市品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根据都市绿色农业建设和发展目标的要求,慈溪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继续保持农业机械化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效益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机械化以及水稻栽植和烘干两个环节机械化,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加快,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农机化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到2005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0.5万千瓦,劳均农机动力达到3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化对全市农产品增量贡献率达到20%以上;到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3.7万千瓦,劳均农机动力达到3.93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化对全市农产品增量贡献率达到23%以上。1、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加快发展经济作物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慈溪耕地面积的80%以上,加快发展经济作物领域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是慈溪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努力的方向。经济作物品种虽然十分繁多,但生产过程基本一致。因此,一些通用的机械须优先引进,近阶段主要推广中小型耕作机械、高效安全的植保机械、育苗播种机械、嫁接机械、分选分级机械,中长期引进收获机械、移栽机械,力争到2010年实现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畜禽、水产、花卉等行业的机械化。随着慈溪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畜牧、水产、花卉等行业发展迅猛,农产品加工、畜牧、水产、花卉等行业在慈溪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为此,迫切需要提升农产品加工、畜牧、水产、花卉等行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结合慈溪实际,应重点发展自动化饲喂机械、自动化屠宰设备、挖渔塘清淤机械、无菌保鲜设备、渔塘自动投饵机械、草坪机、绿篱机等。粮食生产机械。大力推广水稻喷直播技术,发展烘干机械和精米加工机械,巩固提高植保、收获机械,力争2005年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05年后,要逐步提高农机装备档次,从量的扩张升华到质的提高。2、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的巨大作用。大棚设施是先进农艺技术应用的载体,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的重要途径,发展大棚设施是当前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近阶段,应重点推广825型单栋钢管大棚,在有条件的镇(街道)适当发展高标准连栋大棚。到2005年,慈溪全市大棚面积要达到3.4万亩,其中钢管大棚面积达到0.8万亩,高标准连栋大棚面积达到0.03万亩,60%的钢管大棚安装喷滴灌等节水灌溉和自动化施肥喷药设施,70%的钢管大棚配有大棚管理机。2005年后,在适当扩大大棚设施面积的同时,重点对毛竹大棚进行改造,到2010年,大棚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钢管大棚的比例达到80%以上,高标准连栋大棚比例达到2%以上,钢管大棚内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防虫网设施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效措施之一,慈溪从今年起大力推广防虫网设施,计划推广0.15万亩。近阶段主要在蔬菜基地及大棚夏秋季生产中推广应用,力争到2005年全市防虫网设施面积达到0.8万亩,到2010年,大棚夏秋季生产基本实行防虫网覆盖栽培,出口创汇蔬菜基地较大面积应用,推广应用面积达到5万亩。大力推广喷滴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慈溪作物灌溉大多采用传统的地面漫灌方式,水利用率仅为40%,同慈溪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矛盾非常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有计划地改造高耗水型传统农业,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保持慈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各式高效用水节水设备、装置及灌溉方法已经开始在农业中采用,慈溪应积极发展微喷灌、滴灌、淋灌等常用灌溉技术。喷滴灌设施不仅节约了用水量,提高了灌溉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近阶段先在大棚设施、特色果园、蔬菜基地中推广应用,以后逐渐在大田农业中推广,到2005年,全市应用喷滴灌设施面积达到2万亩,2010年达到5万亩。3、实施“科技兴机”工程,全面提升我市农机化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机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技措施,是农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载体和生产力。实施“科技兴机”工程,一是项目带动战略。要在农业和农村结构性调整中根据各自产业特点,找准优势、特色项目,多方面争取扶持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农机项目,扩大示范区建设,着力提高我市农机科技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以项目来带动农机产业化。二是兴机富民战略。以开展“建十个示范基地、联十家科研院企,扶十千个农户致富”的“三十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通过农机新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农机科技服务的到位率,提高农机技术在农业中的贡献率。三是高起点、高水平地引进、示范、推广和应用一批性能可靠、功能多样、价格适中、技术领先适合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适用新机具、新技术、新设施。4、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通过新闻媒介、技术宣讲等多种途径,并以基地示范为先导,以具体事例为依据,让各级政府和社会认识到农机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广泛宣传,让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来关心支持农机化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依靠农机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共识。同时,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完善现有的农机化技术体系,优化农机结构,实现技术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快速、协调发展。5、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化水平。要抓住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的有利时机,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引导农机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机化服务组织,通过农机与农业经营体的分工,逐步形成农机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慈溪的农机化水平。6、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是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力量,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及加入WTO后的农产品质量的激烈竞争,新型农机产品不断涌现,农机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就要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依照公务员的事业性质;同时,要输入新鲜“血液”,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机队伍来;另外,也要加强现有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政治、业务教育,对他们进行知识的全面更新,使广大农机化推广人员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并且在农机系统内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促进农机化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