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雀稗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湖南省宽叶雀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湘市监标函(2023)25号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第1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拟在2023年完成宽叶雀稗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该标准制定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主要起草,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二、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宽叶雀稗(学名:PaspalumWettsteiniiHack.)是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秆高可达200厘米,秆无毛,有时有分枝,叶鞘包茎,叶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基部钝圆,边缘呈波状皱折,质软,圆锥花序直立,开展,穗状花序,互生,总状花序轴纤细,小穗长椭圆形,先端钝,浅褐色。内秤与外移相似。成熟的谷粒褐色,长卵圆形。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宽叶雀稗性喜高温多雨的气候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在干旱贫瘠的红、黄壤坡地亦能生长。牧草产量高,耐早、耐牧、管理粗放,适应性强,种子容易生产,产量高,与多种豆科牧草共生良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用于草地改良的优良牧草之O2019年3月份,我所开始引进和推广栽种优质宽叶雀稗,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全省30多个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弓I种、试种和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为养殖户每亩增加收入100O余元;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了养殖户与规模化养殖场的一直好评,宽叶雀稗有望成为我省乃至我国南方新的优质青饲料牧草,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意义。由于目前尚没有宽叶雀稗标准化、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标准作指导,在各地种植后,其产量、营养成份含量等差异较大,没有发挥好宽叶雀稗应有的品种优势。从现代牧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外先进牧草栽种技术都向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但因品种与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现有的国内外同类型牧草栽培技术标准对宽叶雀稗栽培的指导意义不强,为提高我省宽叶雀稗栽培管理水平,助推现代草食牧业供给侧改革需求,推进宽叶雀稗种植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制订宽叶雀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是十分必要的。三、制定标准的原则1、合规的原则制定本标准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国家、省政府有关农业和标准化方面的政策规定。2、安全的原则制定本标准遵循确保质量安全的原则,标准中有关质量安全控制按绿色农产品相关要求确定。3、科学的原则制定本标准遵循生态、环保、科学的原则,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可靠。4、可操作的原则本标准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各项要求应符合我省农业生产的特点特色,方便农业蔬菜在采标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四、标准制定的过程1、前期准备工作2022年4月开始启动制订工作,5月上旬召开地方标准起草启动会,确定本标准制定由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起草单位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花垣县德惠肉牛养殖合作社等单位组成,成立编制组,制定了工作计划,起草人员由孙廛、易康乐、邓荟芬、雷虹、宋武、张佰忠、江为民、李剑波、李雄、冯小花、李昊帮、何芳、浣成、罗阳、李晟、揭雨成、邢虎成、张马兵、龙云、龙亮等组成,确定了人员分工,确定了制定的方法与思路,明确了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2、开展试验研究2023年5月份已完成了项目相关国内外资料的查阅、收集与整理:20192022年,我所草业草食动物研究室对宽叶雀稗进行了多年多点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宽叶雀稗能适应试验地环境条件,在一般水肥条件下,宽叶雀稗鲜草产量达到8876.37公斤/亩;而且宽叶雀稗既能刈割,也能放牧使用,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相关动物试验表明,宽叶雀稗的适口性好;而且较耐寒,越冬后恢复生长快,抗性较强,试验期间未发现病虫害。3、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22年10月2023年3月,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数据,编制组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论著,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征求规模养殖场与地方畜牧水产局,及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省家畜育种工作站、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组成员将收集到的与标准起草有关的资料和交流意见进行整理,完成了撰写标准文本各章节的起草,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撰写了编制说明。4、征求意见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编制组进行了标准意见征求,征集意见的单位或部门有湖南省家畜育种工作站、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衡阳生物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征集意见的专家和基地技术人员达8位,期间共收集意见21条,经分析采纳13条,无意见的回复5条。5、编制标准送审稿2023年6月,编制组再次组织10多位主要专家和领导将收集到的反馈意见,经过分析、整理,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逐项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拟在湖南省市场监督重标准化处的领导下,邀请有关专家召开标准审查会,对标准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建议。五、制定标准的依据在编制该项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依据的标准有:GB9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国标;DB43/T7912013渔用桂牧1号栽培管理技术规程,DB43/T2177-2021桂闽引象草栽培技术规程,DB34/T3288-2018江淮光叶紫花苕生产技术规程,NYT27032015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六、标准的主要内容说明1、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全省各地区。2、标准的主要内容(1)本规程共七部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栽培前的准备、栽培技术、越冬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2)技术要求突出简洁明了和科学实用。(3)规程编写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标准及要求综合考虑。(4)规程有关技术参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强制性标准不相冲突。(5)规程根据湖南省宽叶雀稗种植现状与研究成果制订。七、标准结构框架本标准文本包括的主要章节内容如下: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播种前的准备5播种6大田管理7越冬管理8病虫害防治9刈割(放牧)利用10档案管理八、与其他标准的关系目前,我国及其他外省地区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青贮玉米桂闽引象草(台湾甜象草)、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子等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尚无宽叶雀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制定宽叶雀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为国内首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与国际国内任何组织、行业标准无重复、交叉或包含。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尽量直接引用的方式或修改引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确保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相衔接。九:标准预计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在非标准种植条件下宽叶雀稗年亩产在7吨左右,按标准制订完善推广后可平均达8.5吨左右的年亩产量,提高21.5%的年亩产量,在示范推广基地(企业)100O亩,每年可多产1500吨优质饲草,按照目前市场鲜草价格300元/吨,基地企业和养殖农户可实现年新增收入45万元。2、社会生态效益历年来我省广大农区发展养殖业人工优质饲草严重不足,特别是规模养殖牛、羊、鱼等人工优质饲草十分缺乏。根据我们近年来对我省100多个大、中型养牛、羊、鱼场的实地调查,没有一个养殖场不缺乏人工优质牧草,这些养殖场虽然种植了一些人工牧草,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人工牧草只能满足养殖场需求的1/51/10,人工高产优质牧草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为此,我们立足本省实际,根据我省气候、土壤、温度等自然条件及我省草业草食动物发展的需要,确立牧草高效栽培与利用技术革新的目标,随着标准制订推广后,激发养殖户参与生产,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全省草食动物产业向优质高效型转变,同时将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