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工程名称: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第三章建筑第四章结构第五章建筑电气第六章给水排水第七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八章热能动力第九章消防第十章节能与绿色建筑第十一章岩土工程第十二章建筑幕墙第十三章建筑智能化第十四章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第十五章装配式建筑第十六章工程投资概算第一章总说明1.1 反映整个工程位置的区位图、鸟瞰图、透视图、立面渲染图等。鸟瞰图透视图-学生宿舍及食堂:1.2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为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0494.02平方米,具体概况详见下表。表1.2学生宿舍工程概况表项目名称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项目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项目业主方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设工程建筑性质公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地上/地下)6826.01m2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22.5m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6F建筑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乙类建筑场地类别II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主要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否高切坡(深基坑)否是否超限高层否电力安装总容量600KW总冷/暖负荷/动力负荷/最高日用水量79.20m3最高日污水量79.20m3概算总造价是否绿色建筑是绿色等级二星工程防水类别外墙乙类工程环境使用防水类别外墙11类屋面乙类屋面II类室内室内II类备注表1.2-1食堂工程概况表项目名称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项目业主方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建筑性质公建(食堂)建筑面积(地上/地下)3668.01m2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13.5m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3F建筑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乙类建筑场地类别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主要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否高切坡(深基坑)否是否超限高层否电力安装总容量560KW总冷/暖负荷Z动力负荷/最高日用水量269.28m3最高日污水量269.28m3概算总造价是否绿色建筑是绿色等级二星工程防水类别外墙乙类工程环境使用防水类别外墙11类屋面乙类屋面II类室内室内II类备注设计依据1.3.1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1、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1041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1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5、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T470-201916、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17、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18、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19、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注DBJ50-052-20202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0、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1.3.2、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文件的名称、文号;1、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00102202300018号)2、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涪发改委发2020784号)1.3.3、 工程所在建设场地的气象、地理条件、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地灾评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1. 3.3.1地理位置、交通及施工条件拟建项目西北侧为已建太乙移民房C区,南侧为太白大道,西侧为妙音路,有施工便道进场,交通及施工条件好。图2.1交通及地理位置示意图1.3 .3.2气象涪陵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不足,灾害性天气频繁,光、热、水资源同步等特点。沿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Ioo(TIloOmnb月均降水量16Omm以上,降雨量以5、6月份最多,沿江地区最小降雨量出现于1、2月份,月均不足20mn0年平均气温18.1oC,年际变化幅度1.6oC,极端最低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2.2,常年有伏夏,属我国夏季最热地区之一。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递降,降水递增,据区境气温观测资料,海拔1000米,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约0.4摄氏度。历年平均无霜期满315天,年均雾日30.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8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37天。1.4 .3.3水文场地及其附近无江、河、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地表水主要通过人工沟渠及市政排水设施等进行排泄。勘察期间地表水体不发育;采取一定的排水设计后地表水对场地的影响小。1.5 .3.4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无断层通过。场地影响范围内未见全新活动断裂、发震断裂等其他构造痕迹,构造对场地影响小。场地处于石溪堡子场向斜起始端东翼近轴部,其构造地质图及构造纲要图详见图2.37、2.3-2O经钻探及调查,上部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等,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泥岩等,岩层产状平缓,区内未见有断层及活动断裂带分布,地质构造简单。据野外调查,区内岩层产状为220oN8。,岩层层面稍湿,闭合,层面较平直,层理明显,层理间距一般0.050.40m,泥质胶结,结合程度差,属于硬性结构面1.6 市政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该用地南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车道,接入东面现有市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所处建设场地的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包括城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灯、道路等,供电、给排水、通讯网络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项目用地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车道,接入东面现有市政,均能满足消防车通行、材料进场等要求,交通十分便利。1.7 设计范围和内容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为该工程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线范围内按审定方案所确定的建筑物和总平面初步设计。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消防、节能、装配式建筑设计等内容。1.8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8.1、 依据城市规划管理规划条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统一规划,整体实施的原则,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节能等协调发展。1、 6.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利用环境空间,提供趣味空间,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打造高品质一流的品牌学校。2、 6.3、加强规划学校设施配套,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项目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配置学校各项功能。第二章总平面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1041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1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5、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T470-201916、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17、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18、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19、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注DBJ50-052-20202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0、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2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2、总平面设计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绝对高程采用黄海高程;23、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00102202300018号)24、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涪发改委发2020784号)2.2、 场地概述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无断层通过。场地影响范围内未见全新活动断裂、发震断裂等其他构造痕迹,构造对场地影响小。用地现状为校园内景观空地,空的现状呈山坡形态,最高点标高274.90,最低标高约257.50,高差较大,地形坡度小于30。,局部有陡坎。用地南侧、东侧为现状建筑群,现状建筑最高为7层,最低为北侧有一栋一层现状建筑;西侧紧邻城市道路。用地现状地势呈山坡状,且与周边现状用约5米左右,场地内环境条件优越。地下水贫乏,含水层结构简单,渗透性中等。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9.L1条综合判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及钻孔岩芯观察,钻探深度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断层、岩溶及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地质灾害。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及溶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无危岩、滑坡体、泥石流、洞穴等致灾地质体。2.3总平面布置2.3.1、 根据现有条件,本次设计范围的东侧有一个主要的消防出入口。建筑采用一字布局,新建学生宿舍南面为原校园女生宿舍,新建食堂东面为原校园男生宿舍。各个功能区相对完整,同时通过整体的组织协调,各个功能区联系密切。2.3.2、 该用地东面为市政道路,与本次设计的消防车道相连,为校园新增出入口。2.4竖向设计2.4.1竖向设计依据:主要依据已建成的东侧市政道路标高及场地的现状地形及标高,(市政管网接口位置和标高,洪水位)等来进行设计。2.4.2竖向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挖方量和开挖,设计使建筑高于场地,场地高于城市道路。达到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场地内雨水、污水能顺利排出的目的。2.4.3竖向设计措施:项目内场地具有一定高差,场地南北侧最大高差10米,。本项目场地道路最大纵坡小于8%o使场地高于城市道路,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地表雨水采用地下管网排放方式。2.5交通组织2.5.1车行流线:拟建场地东侧为市政道路,交通便利。车行入口位于地块的东面,能直接接入市政道路。场地四周设有人行道路,并且经过室外台阶与原校园原人行道路相接。2.5.2人行流线:学生宿舍及食堂均拥有独立的人行出入口,沿出入口均布置在南北侧。场地内主要车行出入口远离教学区域出入口,与教学区和办公独立开。2.5.3消防车道:建筑物设有消防车道,最小宽度4m,道路坡度均不大于8%,转弯半径9m,最大设计荷载35KN/M2,满足消防救援需求。2.5.4停车方式:校园主要以室外停车为主。2.6场地景观设计2.6.1本项目坡度30%且坡长5m的斜坡游憩草地,斜坡前方5m内,禁种有刺的植物;学校托幼及宅旁绿地等严禁种植有毒、有刺、对皮肤过敏、飞絮、落果恶臭等对人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植物。表2.6绿化面积一览表地块编号面积(平方米)备注Sl968.45S267.72S3122.87S4188.42S5570.77S6261.57S789.83S8200.71S9534.64SlO239.08Sll238.8食堂屋顶绿化(30%)S12243.98宿舍屋顶绿化(30%)合计3726.84绿地率=3726.84/9662.16(用地面积)xl00%=38.57%满足绿地率要求。2.7场地无障碍设计表2.7场地无障碍设计范围及措施表公共建筑无障碍设置范围内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基地车行道与人行道有高差处在人行通道的路口及人行横道的两端应设缘石坡道己设置主要人行通道有高差和台阶处设置轮椅坡道或无障碍电梯己设置停车场按相关要求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和充电车位不涉及2.8总平面安全设计2.7.1安全措施:室外挡墙,台阶环境高差大于0.7米的设置护栏。场地出入口设置减速措施等。2.7.2经勘探及调查,未发现拟建场区及附近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现状整体稳定,适宜拟建物建设。2.7.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较简单,地下水贫乏。场地邻近周边无工业厂矿,目前未发现可疑工业污染源。表2.7总平面安全设计要求及措施表设计内容设计要求及措施备注(执行情况)建筑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建筑与架空电力线边导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IKV至IoKV的25m;35股至110口,的210小;220KV的215m;500KV的230m;超过500KV的需专题论证。建筑与架空电力线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条件下的最小垂直距离:IKV至IOKV的29m;35KV至IlOKV的215m;220KV的218m;500KV的221m;超过500KV的需专题论证。满足要求山地建筑防洪防滑坡山地建筑应视山坡态势、坡度、土质、稳定性等因素,采取护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同时按当地洪水量确定截洪排洪措施。已设安全防护措施挡土墙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或护坡)上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房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相邻台地高度差1.5m时,挡土墙(或坡度大于1:2的护坡)顶应加设安全防护设施;土质护坡的坡度不应大于1:2。满足要求水景本项目不涉及。/场地场地地坪高差0.9m(人流活动频繁处,地面高差0.4m)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公共场所的台阶5级时应设置栏杆;人流密集场所的台阶高度0.6m且侧面临空时,悬空部位边缘应设挡边,公共活动场所不得设置带尖刺的栏杆和围墙。已设安全防护措施。地面所有路面和硬铺地面,均应采用粗糙防滑材料或做防滑处理,不得设置一步台阶(可做成斜坡)。满足要求小品人员活动场所,高度2m以下范围内不得有尖锐小品或构筑物。满足要求绿化坡度30%且坡长5m的斜坡游憩草地,斜坡前方5m内,禁种有刺的植物;学校托幼及宅旁绿地等严禁种植有毒、有刺、对皮肤过敏、飞絮、落果恶臭等对人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植物。满足要求游戏设施本项目不涉及。/车行道路基地机动车道与城市道路车行道相接,最大纵坡值28%时,车速限定在2030kmh;人车未分流的小区内车行道路,车速宜限定在5kmh.满足要求室外停车位本项目不涉及。/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8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计量单位规划条件初步设计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m29662.16建筑占地面积m22518.34总建筑面积m210494.02一、按功能性质分1、公建m210451.222、其他m242.8二、按功地上地下分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10494.02地下建筑面积m2总计容建筑面积m210494.02容积率1.08609建筑密度%26.06%绿地率%38.57%3726.84停车位辆其中室外停车位辆室内停车位辆建筑高度(层数)m6F23.5M3F13.5M学生宿舍食堂第三章建筑3.1设计依据1、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10412、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1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5、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T470-201916、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17、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GB55025-202218、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19、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注DBJ50-052-20202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20、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3. 2设计说明3.2. 1、概况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662.16m2,本次设计学生宿舍及食堂占地面积2518.3411总建筑面积:10494.02肝。学生宿舍建筑高度22.5米,为多层公共建筑,食堂建筑高度13.5米,为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表3.2-1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使用功能层数(地上/地下)建筑高度(米)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主要结构形式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学生宿舍6层22.5多层公建:级/I级7度剪力墙结构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食堂3层13.5多层公建二级/I级7度框架结构表3.2-2建筑构造及装修表建筑构造及装修外墙体材料外墙体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526625300厚钢筋碎梁,外保温增强纤维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内隔墙材料ALC内隔墙板楼地面学生宿舍、食堂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增强型水泥基泡沫保温隔声板水磨石面层屋面普通屋面混凝土找坡,L5mm蠕变型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L5mm环保型蠕变高分子防水涂料,80厚难燃型挤塑聚苯板,50厚细石碎面层。种植屋面混凝土找坡,1.5mm反应粘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耐根穿刺防水层),1.5厚环保型蠕变高分子防水涂料,80厚难燃型挤塑聚苯板,50厚细石碎面层。顶棚腻子、无机涂料、纸面石膏板门甲、乙级防火门、木门、防盗门,中空玻璃门窗及玻璃6+12+6mm厚白色透明中空玻璃外墙面转红色PK砖仿大理石软石材饰面注:1.板材墙体材料需描述其构造连接要点及隔声、隔热措施;2.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3.主要外墙内侧为:乳胶漆、吸声板、专业房间在施工图阶段深化设计。表3.2-3建筑项目室内环境主要特征表室内环境指标设计值房间所在楼栋及部位(套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备注房间最小窗地面积比1:5宿舍、食堂满足要求房间最小采光系数(%)2宿舍、食堂满足要求房间最大噪声(dB)45宿舍、食堂满足要求最小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与楼(地)面积比(%)10%宿舍、食堂满足要求3.2.2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1、本项目总用地面积9662.16m二本次设计学生宿舍及食堂占地面积2518.34而,总建筑面积:10494.02疔。学生宿舍建筑高度22.5米,为多层公共建筑,食堂建筑高度13.5米,为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宿舍及食堂均各设置有两部疏散楼梯,能直通室外。3. 2.3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1、宿舍及食堂一层均能直通室外2、宿舍二层经过天桥可接入室外连廊,通往食堂方显。4. 2.4配套用房卫生间配置学生宿舍楼每间宿舍均设置有卫生间、淋浴间,且每层设置一个无障碍宿舍无障碍卫生间;食堂每层均设置有卫生间及无障碍卫生间。5. 2.5建筑无障碍设计1、建筑入口:学生宿舍及食堂一层主出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以方便残障人土的使用。2、无障碍卫生间:综合楼在轮椅方便到达的位置设置专用无障碍卫生间一个。表3.2.4建筑无障碍设计范围及措施表建筑类别实施范围实施部位设计要求执行情况备注公共建筑学生宿舍建筑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出入口已设置宿舍楼设置无障碍住房+无障碍卫生间已设置宿舍楼设置无障碍楼梯已设置学生食堂建筑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出入口已设置学生食堂设置无障碍楼梯已设置3.2.6建筑安全设计1、露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栏杆(板)下部离地面或屋面O.IOm高度内不应留空;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LlOm;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2、楼梯栏杆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应小于900;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m时,栏杆扶手高度不小于1.05m。3、低窗台(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算,净高不应低于0.90m)均在室内窗台处设置1100高深灰色铝合金护窗栏杆。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面时,护栏应贴窗安装,且不得影响窗扇的正常开启。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4、护栏使用年限2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护栏顶部的水平荷载L5knm0室外台阶高度超过07m并侧面临空时,均设置1.1高青条石栏杆。护栏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如不宜做横向花饰,女儿墙防水材料收头的小沿砖等。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护栏时,其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表3.2.5建筑安全设计要求及措施表建筑类别安全设计要求备注(执行情况)公共建筑1、楼梯安全措施:楼梯井净宽不应0.1Inb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0.Ilm,楼梯扶手高度应0.9m,梯井一侧超过0.5m长的水平栏杆高度为1.05mo已执行2、女儿墙的安全措施:砖砌女儿墙厚度不应小于0.24m,高层建筑的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砂制作。已执行3、栏杆安全措施:(1)栏杆下部离地0.Im高度内不应留空,高层建筑宜采用实体栏板。(2)住宅及阳台、走廊等栏杆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形式,垂直栏杆构件间的净距不应0.11m。(3)阳台、走廊栏杆的构造必须坚固安全,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4)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楼梯和台阶的起点及终点处设扶手,应水平延伸0.3m以上。当坡道侧面临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置高度250mm的安全挡台。已执行4、门窗的安全措施:(1)用于外墙的推拉窗应加设防止窗扇脱落的限位装置。(2)窗台高度0.9m的外窗必须加设安全防护栏杆。(3)位于阳台、走廊处的窗宜采用推拉窗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以防开窗时碰伤人。(4)经常出入的外门宜设雨篷,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底层入口均应设挑檐或雨篷、门斗,以防上层落物伤人,并应采取有组织排水。(5)门扇开启时不得跨越变形缝,以免变形时卡住。已执行5、安全玻璃的使用范围:(1)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2)面积1.5r2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0.5m的落地窗。(3)幕墙。(4)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吊顶、已执行各类玻璃雨蓬。(5)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中庭内栏板。(6)公共建筑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7)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3.2.7地下车库无地下车位。3. 2.8立面设计本工程立面以现代风格为主,充分利用带有现代元素及学校原始风貌的构件作为建筑立面的构成元素,在立面上采用有进退关系的布局,使建筑更富有表情。建筑墙身利用现代材料结合线性充分体现现代建筑文化,展现具有独特的气质。设计通过不同空间在尺度大小、开合方式、个性表达等多方面协调对比,塑造空间序列的不同层次,设计了大面积的活动场地,也大大增加空间丰富性并为各空间的相互的渗透、对比和自由流动创造了可能,从而形成多样化的空间品质。群落的组合使建筑形成各具不同空间特征的开敞式入口广场以及围合式内院,运用趣味化起伏屋面、带折线的多面体等手法则产生空间的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折叠的建筑轮廓,产生强烈的层次感。借助体量的围合,形成合院式活动场地,不但满足对室外空间的需求,也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相对“平衡”创造豁然开朗的空间效果。3.3、 门窗工程建筑外门窗设计主要数据为:基本风压O.30KNm,外门为铝合金门或防火门,外窗均为深灰色铝合金型材,6÷12+6mm厚白色透明中空玻璃。建筑物外窗及外门:1-6层气密性等级不低于4级,7层及7层以上不低于6级,水密性为3级,隔声性能为3级,保温性6级,抗风压性能为4级;第四章结构设计4.1工程概况4. 1.1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518.3411本次设计1#宿舍总共6F,为多层公共建筑,宿舍总建筑面积为6799.40肝;2#食堂总共3F,为多层公共建筑,食堂总建筑面积3668.01m2o耐火等级均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食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宿舍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4.1.2单体主要结构信息长(m)宽(m)高(m)层数结构形式层身主要跨度食堂46.6036.0013.503框架4.5m8.2米宿舍67.0018.2022.506翦力墙3.75m8.4米、7.2米4. 2设计依据1.1.1 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即正常使用条件,基于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的要求。1.1.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基本风压为0.3KNm2,基本雪压:无,抗震设防烈度: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地区地震作用按6度计算,抗震措施按提高一度(即7度)考虑。根据中国地震局中震防发(2009)49号文件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本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提高至0.10g。由于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提高一度,故本工程按7度设计,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Igo1.1.3 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主要标准。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10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T-200-2014)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1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14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15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1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17钢结构防火涂料(GBl4907-2018)18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19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2019)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1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2)22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23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2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13Jl(M4.2.4批准的方案阶段设计文件4.2.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建勘勘测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提供的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及初中部教学楼建设项目并且经重庆市兴正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审查合格。4.2.6本工程无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无风洞试验报告。4.2.7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4.2.8高边坡部分已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规定程序报批通过。4.2.9由重庆缙陵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二0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出具的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学生宿舍及食堂建设工程边坡方案评估报告(边坡工程)支护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4.2.10结构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SATWE2021VI.4.04.3设计安全标准4.3.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4.3.2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4.3.3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4.3.4本工程1#宿舍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四级、框架三级;2#食堂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框架三级4.3.5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4.3.6本工程为异地人防。4.3.7混凝土环境类别为室内正常为一类。4.3.8本项目为装配式建筑。4.4主要荷载取值4.4.1永久荷载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备注1楼面2.0计算模型中考虑楼板自重,楼面做法详建筑图2屋面5计算模型中考虑楼板自重,屋面做法详建筑图3种植土18KNm5屋面种植土荷载4卫生间8.0计算模型中考虑楼板自重,屋而做法详建筑图5外墙而荷载3.5含墙体自重、抹灰及面层等6内墙面荷载3.0含墙体自重、抹灰及面层等(一般位置)注:砌体容重:厨房、卫生间底部1.5m范围20kNf,其余IOkwm,找坡材料采用轻质材料W6.SkWn?,保温材料WO.35kNm3,防水材料0.3kNm2,车库顶板覆土容重ZOkN/m,。4.4.2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标准值见下表表4.4-2活荷载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备注1上人屋面4.02不上人屋面0.53食堂3.04卫生间2.55食库、储藏室6.06宿舍2.07水井、电井、空调井道0.58楼梯、消防通道、走廊、工具间3.59雨篷、挑檐(集中荷载)IkN每延米10栏杆,扶手(水平荷载)1.5kN/m11栏杆,扶手(竖向荷载)1.2kN/m12机房104.4.3 风荷载:本工程基本风压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0.30kNm2进行取值。根据建筑所处环境情况,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4.4.4 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第A.0.1条,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作用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本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提高至0.10g。由于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提高一度,故本工程按7度设计,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划分详下表:拟建筑物的地震效应评价拟建物名称覆盖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特征周期抗震地段算置计位总厚度填土粉质粘土1#宿舍ZY390.300.300.0165.0中软土I10.25有利2#食堂/0/>800岩石Io0.20有利4. 4.5温度作用本工程板最长边约为67m,考虑到设缝容易出现建筑渗漏水,进而影响房间的使用功能,业主不希望设置永久变形缝。但这个长度超过规范允许不设伸缩缝最大长度的限值。温度工况的确定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该工程温度计算基本参数如下:(1)重庆地区温度计算基本参数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