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xxx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docx

    • 资源ID:593163       资源大小:25.1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x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docx

    XXX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20xx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健全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不断提升粮食和物资保供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稳基础,健全粮物储备体系。1.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积极发挥粮安办牵头协调作用,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以及县(市、区)条线工作评价清单,压实粮食安全属地责任。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首次由市委书记、市长与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签订责任书,并明确县(市、区)委书记对区域粮食安全的领导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2 .持续完善收储政策。发挥政策性收购“守底线、稳预期”作用,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早稻订单收购全覆盖、市县订单余缺调剂等政策。引导多元主体进入政策性粮食收储环节,开展粮食产后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年服务量达10万吨,深受农民欢迎。20xx年全市发放预购定金700万元,争取省委托收购计划0.7万吨。截至12月17日,累计收购粮食13.71万吨,其中早稻8.54万吨,晚稻5.17万吨,全年累计收购粮食超13万吨以上,落实储备规模67.23万吨。增储政策性储备成品粮达到3.39万吨,可保障全市IL5天、市区24天。3 .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20xx年,全市新建储备粮库4个,其中,市粮食储备潘桥库14.64万吨建成投用,全市仓容达69万吨;瑞安市粮食收储中心6万吨年底即将竣工;永嘉县粮食储备库二期3.59万吨开展基础工程;苍南县中心粮库5.04万吨正办理施工许可证。加快救灾物资库建设,常住人口超百万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其他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800平方米以上。建改租结合,目前救灾物资仓库达28个,面积2.46万平方米,储备规模增至64万件,可保障夏季15万人、冬季3万人。(二)严监管,保障粮食质量安全。1.加强储备粮监管检查。严格落实储备粮食入库、出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和储存期间定期检验制度。加大政策性储备库存监管,率全国之先实现市级仓库在线监管全覆盖,确保库账相符,夯实粮食供应托底之本;常态化组织“一符四无”粮仓鉴定、春秋两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监管检查,高标通过全国政策性粮食大清查验收。2,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不断提升全市粮食质检能力,在第六届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市粮油质检站林兴义获三等奖。截至12月17日,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2101批次;加强源头治理,开展关口前移田间杆样监测,累计开展820批次,严格按照要求处置风险样品;早晚稻种植前各发布一次警示信息,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3.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粮食流通执法监督检查职能,指导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粮食流通统计检查、粮食经营活动检查等工作。20xx年全市使用“双随机+监管”平台开展粮食安全执法行动179次,出动665人次,检查企业543家。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掌上执法,健全事前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督检查。(三)优机制,提升应急保供能力。1.健全完善应急保供机制。健全市县两级粮情监测机制,加强粮食市场信息动态监测预警,每周一次信息监测,每月一次报表分析。11月初监测到粮食批发市场出货量激增、粮食库存剧减,立即引导粮油批发市场速配速送,督促协调粮油主渠道企业加快调运、补充库存;对接粮源基地落实外购订单,对江苏、安徽等就近省份粮源须立即组织快速运输。全市性大面积粮食抢购风波迅速平息,市场购销恢复正常。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区域联动的协作机制,通过储备信息共享、应急互助共保,应急情况下能调用的物资乘数增长,就近调运大大缩短响应时间。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20xx年度粮食和救灾物资应急保供演练暨技能比赛特别增设区域联动演练环节,全市分为中片、北片和南片三个区域分别开展演练竞赛。2 .建立健全应急保供网络。全市建成粮食应急加工企业44家、应急供应网点324个。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建立集加工、配送、运输、供应、监测和储备等8大类型于一张网络的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市本级现形成由1家粮食应急加工单位、6家救灾物资应急储备单位、5家猪肉保供单位、8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6家粮食和物资应急运输、18家社会化储粮企业,以及65家兼具粮食应急、放心粮油和粮情监测三项职能的应急保供网络。完善考评办法、明确奖补标准,实施年度考评,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应急保供工作。与鹿富、安邦、十足和快鹿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衔接社区、农村配送,日应急运输能力达到1200吨。3 .优化放心粮油体系。全市被评为省级放心粮油企业达24家,其中放心粮油配送中心15家;“放心粮油”店超过200家。经过5年的实践,龙湾、乐清、瑞安、苍南和平阳创成“放心粮油示范县”。与优质粮食工程同步推进,开展省市县3级粮食质量抽检工作,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质量监测合格率100%,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粮油产品。(四)谋发展,推动粮食产业成长。1 .深入推进“优粮提质”工程。深入推进“五优联动”提质、扩面、优结构,20xx年制定XXX市“五优联动”提质扩面工作方案,全市实施面积5.7万亩,优质晚稻收购量L4万吨;制定xxx市五优大米生产技术规程,对接浙江谷绿公司,以文成、瑞安为突破点,谋划五优联动特色项目;召开“五优联动”优质品种推荐会,发布“五优联动”中晚稻品种推荐名录,指导各县(市、区)优粮生产;实施“五优联动”月报制度,及时掌握优质大米销售进度,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组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全市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25个,总投资5103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补助1496万元,已完成投资3814万元。2 .巩固粮食产销合作。实施“买全国、供xxx”战略,稳定省外粮食生产基地35万亩,全市5大粮食批发市场线上线下年均交易量70万吨。招引大型粮食龙头企业落户XXX,指导服务益海嘉里(XXX)公司项目建设,支持食用油储备代理业务。对接北大荒、皖粮集团等头部企业布局XXX,以更多优质粮源丰富XXX人“米袋子”。3 .强化粮食产业扶持。出台粮食产业扶持政策,明确粮食新业态项目、粮食品牌建设、粮油骨干企业、应急加工能力和放心粮油建设等奖补标准,20XX年共计拨付粮食产业扶持资金190余万元,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发展迅猛。全市积极创建粮食行业协会和大米加工业协会,其组织实施的“放心粮油工程”,有效提高了粮油食品安全性。积极培育粮油骨干企业40家,发挥保障日常市场供应主渠道作用。4 .开展强链补链工作。针对XXX粮食加工能力弱、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弱的情况,强化供应链功能。一方面,依托粮油骨干企业提升本地粮油生产加工能力,合理确定应急加工企业数量,确保各县(市、区)日产50吨以上的大米加工生产线至少一条;结合储备粮库建设,配套落实应急加工能力,潘桥库300吨加工线进行土建改造,市中心粮库200吨大米加工厂经营权已招商签订协议,确保应急加工能力与应急供应需求相适应,全市日粮食应急加工能力提升至3000吨;推进鹿城、龙湾、瓯海100吨加工线建设,鹿城区项目已正式开工,龙湾区项目已发施工招标预公告,瓯海区项目正办理供地手续。另一方面,落实4家省外粮食加工企业,日处理稻谷(小麦)能力不低于800吨。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增强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加工保供能力,提高即食食品的生产能力和供应的及时性。(五)强创新,促进科学储粮管粮1 健全储备粮双向储备联结机制。统筹考虑应急响应圈半径、企业加工及仓储能力,招引江苏、安徽两大粮食主产区企业来温,储备L8万吨原粮在外、储备7500吨成品粮在温,将储备落实与扶持粮食主渠道企业发展相结合。储备粮品种适需性、品质大大提升。政府储备规模增加,轮换价差费用却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财政支出。更好地招引省外粮油主渠道企业落户XXX、储粮在温、运粮来温,与粮食主产区建立更加紧密和稳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 .数字化赋能粮食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承接省政府揭榜挂帅项目“浙政粮安一一天天大清查”应用建设,实现库存数量在线看、储备粮情实时知、安全生产随机查的目标。迭代升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系统,加强市场信息动态监测预警,实现“xxx粮情一秒知”。开发XXX市救灾物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并纳入“浙江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平台”,实现库存救灾物资先入先出、货位调整、尾盘处理、自动盘点等功能;形成“全市救灾物资保障一张图”,切实履行“以县为主,市级统筹”保障职能。3 .研发智能化“无人仓”。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与相关单位合作攻关智能化“无人仓”系统,减少年内完成智能化入仓系统模块,并率先在市中心粮库进行试点应用,有效降低粮食出入仓过程人力成本,较少粮食粉尘产生,明显提高作业智能化、“无人化”水平。二、20xx年工作思路20xx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保障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储备管理、行业治理、应急保供、产业发展等能力建设。(一)进一步健全储备体系1.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粮食储备规模,全市地方储备粮达到70.72万吨,食用油储备0.15万吨。优化储备结构与布局,提高成品粮储备规模。巩固与粮食主产区产销合作关系,建立省外粮源基地40万亩。适当布局储备粮异地储备库点和规模,市外储备储存比例低于15%。探索社会化储粮机制,形成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多元储备体系。2 .完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推动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分散储备与集中储备、社会化储备和专业化储备有机结合,提升物资储备效能。加强军地联储信息共享,实现军队和地方政府对救灾物资储备的可视化管理和供需有效对接。完善物资分类管理制度、网上审批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引入第三方审计服务机制。3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各县(市、区)均建成一个高质量的中心粮库,全市有效储备仓容达80万吨,形成较为完备的粮食仓储设施体系。各县(市、区)物资储备库面积达到IOoonl2以上,市县两级均建成与需求匹配、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调运快捷、储存安全、保障高效的高标准救灾物资储备库。(二)进一步强化行业治理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督查联动响应和协同机制。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在市粮油产品质量检测站建立XXX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实操基地,提升市县两级检验监测能力。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管控制度,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入库粮食“一车一检”制度,强化对超标粮食全过程闭环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三)进一步提高应急保供1.提升粮食和物资应急保供能力。加强与省监测预警体系的对接,推动全市粮食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部门协作,加快构建系统全面、及时高效的粮食市场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全市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达3000吨/日,确保应急加工能力与应急供应需求相适应。2 .健全应急保障机制。构建全市粮食安全和应急保供信息数据库。深入实施“市级统筹、县县联动”的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区域合作,强化应急状态下粮食运输、市场监管、舆情管控协同。细化工作流程,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3 .完善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应急设施建设,整合优选应急供应、放心粮油和军供网点资源,形成城乡全覆盖的粮食应急保供网络。构建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安全可靠、平急结合的应急物资运输保障队伍,落实粮食应急运输能力100O吨、物资应急运输能力200吨。(四)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1.发展粮食产业新业态。通过政策引导,培育一批行业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粮油骨干企业。推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引进“互联网+粮食”、“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粮食加工业+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产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4 .打造优质粮食品牌。推进“五优联动”提质、扩面、优结构,实施面积达到6万亩,收储数量达2.5万吨,“五代”服务量达15万吨。鼓励和支持粮食“五优联动”产业链经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向前延伸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建立规模化优质粮油种植基地,确保原料数量和质量。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5 .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市县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支持批发市场拓展功能、提升保障能力,努力提升批发市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引入共建共享理念,利用国有粮食部门闲置仓库改造建设公共低温仓,为经营企业提供社会共享仓储。(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1 .加快实施数字化改革。围绕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整体智治“,将数字化贯穿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各环节、工作全过程。基本建成储备业务和稳粮保供应用,推进省市县三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2 .深化储备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储备“平时促产业、应急保安全”的作用,支持粮油骨干企业参与地方储备粮轮换,深化委托轮储、包干轮换、动态轮换等动态储备机制。深入推进“星级粮库”创建,积极探索储粮单仓成本核算“包仓制”。3 .创新物资轮换机制。研究制订紧急采购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采购相关产品许可认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科学确定救灾物资储存期限,创新实施高效动态的救灾物资轮换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储备的利用率。

    注意事项

    本文(xxx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思路.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