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人才主题访谈材料汇编(7篇).docx
-
资源ID:593932
资源大小:34.7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党员领导干部人才主题访谈材料汇编(7篇).docx
党员领导干部人才主题访谈材料汇编(7Jm)目录1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62 .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创新人才283 .瞄准国家需求培养拔尖人才344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365 .推动形成融合人才培养模式386 .高校如何更好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407 .建设教育强省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44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聚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XX区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扎实下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先手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确保基础教育发展指标和质量水平走在自治区前列,全力打造职普融通示范区J近日,XX市XX区委书记、XX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XX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XX表示,XX区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召开十届区委三次全会,在政治上主动对标、思想上精准对表、行动上坚决对照,以落实指数谋发展上升指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XX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XX区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要求,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J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XX有着深刻的理解:“XX区作为一座因煤而立、因工而兴的老工业城市,既有作为宁夏工业摇篮的辉煌,也曾在发展中遭遇瓶颈。唯有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聚焦产业转型才能再造发展优势;只有依靠创新驱动转型,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这是XX历经艰难转型得出的经验,也是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各行各业企业家形成的共识。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围绕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在专精特新、国产替代、首发首创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打造一批助力国之重器'发展的核心产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深刻转变。”XX区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这里交会交融,开放包容、广纳人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重点打造产业人才矩阵,激发产业人才活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全力保障各项人才政策资金的兑现落实。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等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以支撑创新创造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人才工作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升级JXX说,新征程上,XX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面貌高颜值、生态环保高标准、改革开放高水平、人民生活高品质、社会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XX,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XX力量。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XX大学是国家“XXX工程”“XXX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XX大学党委书记XXX,请他谈谈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经验和感悟。培育时代新人,服务国家需求,打造人才高地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您认为应该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XXX: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技创新的重镇、是服务发展的源泉,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充分彰显高校担当。要全心培育时代新人。坚持用创新理论引领学生、用时代价值教育学生、用优秀文化感染学生,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笃定前行方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全面服务国家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的核心关键、国家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紧密围绕“卡脖子”技术问题,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成果,切实担负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要全力打造人才高地。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鼓励创新、鼓励合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努力让人才享受良好待遇、获得最高礼遇、拥有发展机遇。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记者: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那么,XX大学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和优势?将来如何进一步保持优势并发展新的优势?XXX:位于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XX大学始终坚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紧密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全力作出XX大学应有的贡献和担当。比如,XX大学自主研制的“XXXX”万米钻机顺利完成“松科X井”任务,完钻井深达XXXX米,创造了XX国家最深科学探井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X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比如,由我校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XXX教授牵头组织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航空重力梯度仪,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航空重力梯度仪核心技术的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是长期推进、不断深入的内涵建设过程,需要遵循规律、久久为功。首轮“双一流”建设以来,XX大学以一流学科为引领,集聚资源、重点发力,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人才聚集效应,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稳量图质,以质求强。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工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探索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充分发挥底蕴深厚的基础研究优势。基础学科是高校长远发展之基,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XX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古学等学科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行列,学校将加强基础学科重点领域前瞻布局,夯实服务国家战略学科根基,提升开展“从X到X”颠覆性技术研究的能力,利用好国家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鲜明导向,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进一步发挥地处XX的先天区位优势。利用好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XX与XX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的作用,抢抓政策扶持创新项目,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进一步发挥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优势。77年来,我校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学校将重点建设更多高水平研究平台,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培育能够在基础研究中站到顶峰、引领世界的杰出人才。进一步发挥厚积薄发的学科综合优势。瞄准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定点发力,利用好当今世界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组建交叉学科团队、承接重大战略项目,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形成未来学科优势,推动若干学科方向(领域)率先突破,跻身世界前列。今天的人才布局决定着明天的人才格局记者:当前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XX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做法?具体成效如何?XXX:强国兴校,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进入新时代,XX大学以“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确立了本科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内涵式发展。廖续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走出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的XX道路。我们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建设为契机,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践行“五育并举”工作要求,创新“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三全育人”格局稳步建成。坚定守正创新,夯实培养根基,探索科学建设一流学科的XX方案。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引领,构建“良性互动的学科生态体系”,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平台,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根基,目前X个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X.X”,XX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创新人才,作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XX贡献。学校精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XX振兴战略,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扎实推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XX分中心建设,牵头建立XX首家应用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聚焦XX振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成立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XX振兴发展研究院、XX抗联研究中心,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建设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布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助力XX冰雪经济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人才培养,深化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XX理念。学校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为支撑,强化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推进科教与产教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三化”教室与教学信息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新研究能力与攻坚克难能力,现已形成了“唐敖庆班”“匡亚明班”一一“一体两翼”、文理并重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农互促、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记者: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XX大学形成了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办校思路?XXX:今天的人才布局决定着明天的人才格局。XX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秉承“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教学传统,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化育人使命驱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核心课程建设,注重科教融合牵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完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凝炼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和模式,培养更多热爱国家、热爱专业、热爱XX并有家国情怀、学科情怀、XX情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瞄准国家需求培养拔尖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作为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XX大学校长XX委员始终聚焦高等教育、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支撑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今年全国两会,XX委员提交了关于“培养导航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提出,北斗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结构性调整,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相关学科创新中心,形成创新人才高地和人才体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人才智力支撑。“XX大学作为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重要技术基地,在空天科技研究,尤其是北斗建设和应用中取得了先发优势。”XX委员介绍,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有组织科研,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交叉创新的链条,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创新“无人区”,在北斗时空基准与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交叉学科领域做出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研究。新时代如何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XX委员认为,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XX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体制机制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明确学科发展关键突破方向,推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新突破,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立足原始创新,一直是武大人不懈努力的方向。近年来,XX大学在北斗导航、对地观测、子午工程等优势领域加大科技攻关,连续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充分彰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觉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今年学校工作的主题是“学科建设年”,以学科建设为牵引,XX委员提出了许多关于办学治校的思考。他特别强调,一方面以基础学科为主导,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注重原始创新,鼓励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另一方面,把握科技发展趋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下好“先手棋二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等方式,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中塑造学科新优势。去年,XX大学牵头XX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大基础科学中心正式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率先突破;积极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和新文科建设,咨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今年是XX大学XXX周年华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也是锐意进取、再创辉煌的新起点。”走在蓬勃发展的当下,XX委员干劲十足,“要重视文化传承,进一步树立学校发展的文化自信,维护并发掘学校品牌价值,坚持用大学精神凝心聚力;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用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体制机制难题;要强化系统思维,一体化推进改革发展,分层分类进行政策引导;要注重学用贯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寻求新机遇,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新赛道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J中国科学院院士、XX大学校长XX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厚积薄发。“人才培养是XX大学的立校之本。在建校XX余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教学传统JXX代表表示,“厚基础”是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建立扎实、完备的知识体系。任何变革性的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突破,培养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切不可舍本逐末;“重实践”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从应用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瓶颈中,可提炼出基础研究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严要求”是对任课教师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在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很难取得理想成绩。“基础学科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同阶段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亦有其规律可循。”XX代表说,在本科培养阶段,应淡化学科界限,重塑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拓宽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老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并通过适当拓展学术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鼓励交流与合作,让学生突破自我局限,在思想碰撞中产生创新火花,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适应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应当注重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转化知识。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位,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利用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潜力,如学术型的学位应注重考查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专业型的学位应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等。在谈及如何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时,XX代表建议,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当坚定支持一批有学术理想和学术品格的科研工作者,给予他们独立探索的空间;当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人才有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支持;同时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积极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学术生态。XX代表特别指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以育人为本。他说:“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塑造、专业志趣和品格追求。教师要有师者情怀,用优秀的学术品格培育学生的高尚人格,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潜心教学、立德为师;要有学者情怀,坚守探究本源、揭示本质、追求真理的学术初心,不断提高学术品位;更要有家国情怀,以德育德、以才育才,引导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来。”推动形成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XX科技大学校长XX代表认为,构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服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须厘清人才培养的思路,走融合创新模式的路子,最大化挖掘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人才,关乎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关乎发展运营、宏观经济。XX代表认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的供需匹配失衡问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XXXX万人。尽管总供给量巨大,但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一些战略性产业,仍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出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精准且培养水平不够高,输送的毕业生难以达到新产业、新业态对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和素质水平的要求。在XX代表看来,高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培养方式还不能充分适应现实需求,主要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针对性不强。其中既有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与需求端脱节的问题,也有高校师资能力建设提档升级不够的问题。部分高校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使用同一套方法、同一个标准,导致学生既支撑不起原始创新研究,也解决不了复杂工程问题。柱长天以大木,开莽原以上庠。XX代表说,高水平大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科学和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在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不断向制造业注入人才活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摒弃“用一套标准培养两类人才”的观念与做法,根据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分类施策,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相结合,形成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应做好制度衔接,建立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XX代表表示,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和完善的条件保障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厚植专业基础,并加强交叉、前沿学科的引导,通过不断完善评价导向,形成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立足产业实际,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XX代表建议,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优势,切实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制定更有利于产教融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充实卓越工程师的产业导师队伍,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评价体系改革,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人才培养评价考核周期。为此,XX代表呼吁,高校层面要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指标,统筹解决好近期问题导向与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匹配问题。高校如何更好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记者:您作为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为参加两会做了哪方面准备?XX:作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建议,提出“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由企业作为需求、投入、管理、转化四方面主体,联合高校人才团队和平台,建立企业主导共同管理运行的研发中心,组建“科学家+工程师”联合团队;引入金融资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建立大企业承载的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孵化培育企业新的高质量增长点;探索“高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共享机制,以此为高校更好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建言献策。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您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XX: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必须按照经济、产业、科技和人才发展的内在要求整体谋划、一体推进、融合发展。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就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一个导向”“两个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记者:如何理解“一个导向”“两个深度融合”的重要性?XX:“一个导向”“两个深度融合”,明确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布局,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一招,也是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对企业而言,有助于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强化基础研究支撑,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人才和平台等不足的问题,与高校联合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有效应对外部遏制。对高校而言,有助于实现以企业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交叉融合、企业应用为牵引的基础研究,提高有组织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落实“双导师、多导师”育人,在实战研发中培养创新人才,真正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记者:您认为如何推动“两个深度融合”更好实现?XX:第一,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构建以企业为创新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管理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的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中心。组建“科学家+工程师”联合团队,开展有组织研发,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将双导师、多导师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提升企业技术原创能力。第二,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牵引,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以企业对基础研究的现实需求为牵引,建立有组织的研发管理流程,加快“破四唯”“立新标”。第三,企业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校企深度融合的研发中心为载体,通过“高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共引共享共用。第四,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组织管理,深化平台与相关企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需求和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具体任务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联合研发团队。第五,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坚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推动“两个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良性循环。记者:您认为高校如何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XX: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有利于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基础与前沿并重,推动“两个深度融合”育人。一方面,培养“顶天立地”的高层次人才。立足“两个大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家龙头领军企业的深度融合,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促进就业市场的供需有效衔接。面向企业需求,在有组织的研发管理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推动专业动态调整与产业发展趋势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对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匹配度。此外,还有助于打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实现企业人员进校园参与联合攻关、学校科研人员在企业中深度参与科技研发,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提高人才就业质量。建设教育强省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记者: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直接途径。我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请您谈谈具体做法及成效。XX:人口受教育程度不仅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围绕“高等教育起高峰、职业教育建高地、基础教育促优质”的目标,我们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连续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并启动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持续提升。全省所有县(市、区)已于20xx年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xxxx工程”深入推进,普通高中不断走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接续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和“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体系日益健全,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xx.x%>xx.xx%、xx.x%,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直接关乎全民素质大幅度提升、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十年来,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XXXX%提高到xx.xx%,实现了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历史性跨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以“双一流”建设和创建为牵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推动高等教育起高峰。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省教育厅以我省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督促指导高校调整撤停低质专业、重塑升级传统专业、锻强提质优势专业、培育壮大新兴专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着力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职业本科和高职学校,组建XX个省级骨干职教集团,累计新增的职业教育XXXX多个专业点中,新兴专业、未来专业增量占比超过XX%。记者:只有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才能满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人才需求,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教育在这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XX:教育是创造人才红利的澎湃动力。在提高人口文化程度的同时,怎样让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创新能力、技能水平,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专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建设了一批未来技术学院、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软件学院、鳏鹏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急需特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同时,着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创新,引导高校分类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让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研发中心等,深入工程一线、科研一线参与科研创新实践。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支持建设了XXX所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和XXX个高水平专业(群),X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重点打造的XX所世界水平职业院校。我省正在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去年,全省教育系统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xxx.xx万人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XX.XX万人,新增技能人才XX.XX万人,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培训和取证任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教育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