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 陇春42号编制说明.docx
小麦品种陇春42号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标准制订要求,依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26号有关规定,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中心重点科技项目“春小麦种子生产及功能面粉产品开发”(项目编号:2022GAASOl-D的实施,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提出并负责起草小麦品种陇春42号地方标准。标准的制定对该品种鉴别、推广以及标准化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目的与意义甘肃是全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11个省份之一。而小麦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的主要口粮。截止2022年,甘肃省小麦播种面积1109亩(冬小麦786万亩、春小麦323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8%,小麦总产量296.8万吨(冬小麦183万吨,春小麦113.8万吨),平均单产267.6公斤(冬小麦232.8公斤,春小麦352.3公斤)。即便2022年甘肃省小麦单产已达到本世纪以来最高水平,仍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3。依据甘肃省现有人口总数2492万估算,每年小麦总需求量约450万吨,而生产量仅有260万吨,缺口近190万吨,约占全省小麦总需求量的42.2%,全省小麦供需矛盾突出。不断选育和推广小麦新品种是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内陆中纬度干旱地区,属典型绿洲灌区。小麦为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据统计2021年,河西五市“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的小麦种植面积达176.39万亩,占甘肃省小麦总种植面积16.58%,小麦总产量28.08%。河西地区冬、春麦均有种植,但以春小麦种植为主,单产较高且稳定,年际产量波动小,是我省六大小麦生态区品质优良的商品粮产区。但受环境、育种技术、政策的影响,寻求小麦产量的再次突破已进入瓶颈期,春小麦单产普遍在50Okg以上,冬小麦单产普遍在60Okg以上。河西农业灌溉全部依靠祁连山雪水或地下水供给,受水资源日益紧缺和季节性供水紧张的影响,诸多水浇地小麦已变成非保灌区,对维持高产稳产增加了困难。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通过遗传群体改良,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广适的小麦新品种陇春42号。该品种已成为河西春小麦种植区更新迭代品种。为更好地规范和明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充分挖掘增产增收潜力,保证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实现品种标准化、市场化,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负责编制了小麦品种陇春42号地方标准,为品种鉴别、推广和区域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三、编写依据以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为原则,以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为目的,本着指导生产、指标量化、易于执行的要求进行标准编制。陇春42号生物性特性、产量结构、品质特征的描述均统一采用规范的行业数据。(一)陇春42号选育过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春小麦课题组从事春小麦育种研究工作多年,获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资料。2006年,以自育系永2312/中作871为母本,永3263为父本,于武威黄羊育种试验站进行人工杂交,获得FO种子。2007年2011年,连续5年通过北育(武威黄羊镇)南繁(云南元谋),采用系谱法,对生育期适中、生长势强,落黄好,籽粒饱满、抗病性、抗逆性及穗层整齐、丰产性表现良好的单株及穗行,进行FI代-F6代的后代选择。2012年,将F6代品系编入产量鉴定试验,继续观测鉴定该品系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2013年-2015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依次折合亩产534.45公斤、575.12公斤、556.01公斤,较对照宁春4号分别增产8.12%、8.68%、8.01%,分别居参试材料第1位、第1位、第2位。2016-2017年在定西、白银、榆中、景泰、古浪、黄羊镇、凉州区、山丹、永昌、临泽、张掖、酒泉、金塔等13个点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09.60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8.28%,居参试材料第一位。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4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5.0%。2020年参加甘肃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8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8.2%。2021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甘审麦20210003)。(二)编制本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陇春42号品种来源来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黄羊试验站春小麦育种系谱。植物学特征主要根据黄羊试验站试验结果和全省小麦西片水地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确定;籽粒产量根据2018年2019年全省两年多点区试试验、2020年全省生产试验结果得到;品质特性采用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检测结论;抗病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采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检测结论。本标准小麦品质指标参考标准有: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498粮食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GB/T5506.2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GB/T14614小麦粉面团的物理特性吸水量和流变学特性的测定粉质仪法;GB/T21119小麦沉降指数测定法Zeleny试验为参考标准。本标准小麦栽培管理措施中肥料的撒施参考标准有: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本标准条锈病、白粉病防治中农药使用参考标准有: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为参考标准。四、编写过程(一)前期工作为编制好小麦品种陇春42号地方标准,2022年1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首先着手采集有关陇春42号在2018-2020年度白银、武威凉州区、武威黄羊镇、永昌、张掖、酒泉6试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各示范研究数据。在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有关技术资料后,按照制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标准主要由张雪婷、柳娜、杨长刚、王世红等人起草。2022年3月,起草人员认真查阅甘肃省地方标准制定有关文件,通过网站查询和咨询专家意见,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起草编写甘肃省地方标准小麦品种陇春42号(草稿),并上报甘肃省粮食油料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之后,根据提出的意见,项目小组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上报主管部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审查推荐。(二)征求意见过程经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推荐,2023年3月中旬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该年度第一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2023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起草小组广泛征求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白银武威市农技推广中心、永昌县农技推广中心、酒泉市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23家单位的专家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丰富标准内容。2023年7月-8月,按甘肃省粮食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知要求,扩大征求意见单位,向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张掖市、武威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种子管理站/局,酒泉市、金昌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及甘肃新千粒种业有限公司等19家市(县)企事业单位、合作社继续征求意见,使单位总数达到42家。根据指导意见,对标准提出的抗病性表述、田间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将产量、品质采用幅度描述,并对文本前言及范围格式、文本单位的统一、文本结构进行重新整理。经过与各个科研院所、种子管理部门、农技部门等相关专家的沟通与整理,进一步完善送审稿。在此期间,没有产生重大分歧。五、标准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陇春42号的术语和定义、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品质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种植区域等内容。六、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小麦品种陇春42号地方标准的制定过程及条款规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无任何冲突。七、贯彻实施的措施、建议小麦品种陇春42号地方标准规范了该品种的生物学鉴别性、籽粒鉴别性,对进一步提升该品种产量与质量,提升品种权保护力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该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陇春42号良种繁育技术,且对产业化应用中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进程及小麦生产的高值化效益提供指导意见。本标准适合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采用,为了加强标准的贯彻落实,建议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质量监测单位、乡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民等广泛宣传,充分了解标准精神实质,规范生产行为,自觉执行,确保陇春42号标准化生产。八、标准实施的预期收益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小麦比较效益下降,甘肃省小麦播种面积由2000年1788.30万亩下降到2022年1109万亩,而总产量由266.10万吨增加到296.8万吨,即22年间小麦播种面积虽减少了37.99%,但总产量提升了11.54%,平均单产提升79.84%。这离不开甘肃省各级小麦育种单位育种技术的提高,也离不开农业技术部门,如秸秆覆盖、宽幅匀播、浅埋滴灌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更离不开育繁推一整套体系的促进与引导。陇春42号的适种区域是河西灌区、沿黄灌区及类似生态区,这些区域均属灌区农业,其同一生态特点是农业生产非灌不殖。随着人口社会及工农业进程与水资源供应产生的矛盾,水资源缺乏及分配不均衡是制约当地小麦乃至种植业平稳发展的首要难题。与此同时,灌区农业生产普遍存在施肥过量的现象。陇春42号在2018-2020年甘肃省西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均在520公斤以上,较实际生产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宁春4号每亩平均增产40公斤,以2023年小麦市场价格3.2元/公斤计算,每亩籽粒平均增收128元。标准实施后,在合理水肥供应下,不仅能保证品种高产稳产,而且优化了当地高水肥、高农药、粗放式栽培模式,减少了灌水及尿素、二胺等肥料供应,规范了农药防治次数与药剂使用量,从而降低硝酸铁向土壤深层淋溶引发的地下水体污染,并减少农药残留危害,以保证老百姓饭桌上的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相关措施,不仅节约水、肥、药成本,使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对引导农民扩大和恢复小麦种植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为我省小麦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