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卫生信息管理/520702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基修业年限为三年。、职业面向专业的职业面向(见表1)表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职业面向专业大类专业类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证书举例医院信息系统的应卫生专业技术用和维护;健康相资格(国际疾公共卫生关企业从事医药卫病与手术分类医药卫生与卫生管卫生行业其他卫生专业生信息和资料的收编码合格证理类技术人员集、统计和分析、书)、统计技管理和服务;IT企术资格、计算业从事售后服务及机技术与软件相关工作。专业技术资格两部分,旨在帮助从业人员从仪容仪表、服饰、举止、社交、工作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掌握礼仪规范和形体美的训练方法,并从沟通的技巧出发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良好态度,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和交往艺术,从而培养优良的礼仪修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利于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3.任意性选修课安排在第2、3、4学期选修,其中“四史”选修课一门,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特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由学生自行选择进行选修,16学时为1学分,需完成3学分,48学时。(二)专业基础课(1)医学人文学概要医学人文学概要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并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和事件进行思考、总结,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2)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出生前的发生、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变化规律。(3)病理学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它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时机体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规律,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在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4)生理学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卫生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正常功能活动规律,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观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提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在卫生管理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卫生管理等工作奠定理论基础。(5)预防医学概要预防医学概要是从预防的观点出发,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环境-人群-健康”模式,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制定防制对策,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基思想,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理论、基知识和基技能,掌握流行病学基方法,为学生后续的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课程奠定学习基础。(6)医院统计医院统计主要内容包括医院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医院统计工作流程、EXCEL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统计预测常用方法原理及其应用、利用统计指标撰写医疗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阐述医院管理中所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在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评价与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医院统计方法,为学生后续的病案统计室实习奠定学习基础。(7)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卫信息管理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以C语言的教学为主线,主要学习以下知识:程序设计的基知识、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指针及函数,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阅读、理解基的C程序;并通过分析一般应用问题,能编写相应的C程序,最终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编程思维。(8)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是讲授卫生信息资源的种类、采集和组织,卫生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与系统开发,卫生信息系统各分系统的组成、功能与设计规划,卫生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卫生信息分析及常用的方法,卫生信息服务,为生信息政策与法规。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卫生信息管理有个整体的概念与思维,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三)专业课1 .专业核心课(1)内科学内科学是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卫生信息管理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内科学侧重于内科的基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与分类。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级各类医院的疾病分类、病案信息管理、医院统计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外科学外科学是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卫生信息管理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外科学侧重于外科的基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与分类。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级各类医院的疾病分类、病案信息管理、医院统计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技能,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方法及孕期保健、围绝经期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等。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自学能力,为具备良好的岗位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儿科学儿科学是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卫生信息管理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儿科学侧重于儿科的基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与分类。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级各类医院的疾病分类、病案信息管理、医院统计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5)医院管理医院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并阐明医院管理活动的质和规律的科学。医院管理学既与医学科学相联系,又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联系。它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医院管理学课程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对卫生信息管理的重要领域一一医院管理的基理论、基知识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对医院管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将会加深他们对管理工作的理解,从而为其毕业后的相关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6)病案信息管理病案信息管理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讲授病案信息管理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病案信息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学会运用病案信息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胜任医院病案科的工作,能运用病案信息为医疗实践、教学、科研以及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医疗纠纷和法律等方面提供服务。(7)国际疾病与手术分类国际疾病与手术分类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讲授国际疾病分类以及手术分类的分类方法、编码规则、操作步骤。学会国际疾病分类以及手术分类的分类方法、常见疾病及手术的编码规则、查找编码的操作步骤,能够胜任疾病分类、手术分类的编码工作,能够对病历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8)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讲授医院信息系统的最新理论进展、典型系统和典型应用,借鉴他人开发和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了解组织建设和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方法、步骤,熟悉医院和各科室对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业务流程的特性,了解医院及各科室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学习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理论与方法,借鉴他人开发和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培养在医院信息应用领域工作的,能对智慧医院的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相关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分级评价等。2 .专业拓展课(1)卫生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卫生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卫生资料和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科学。卫生统计学作为的一门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与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统计软件(SPSS.EXCeI等)作为一种工具,在学习统计学方法的同时,也学会统计软件的操作,从复杂的数理推导、计算中解脱出来,重点研究医学卫生领域中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统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统计推断的方法、结论和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能为学习其他课程,阅读专业书刊、论著以及毕业后从事医药卫生研究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奠定必要的统计学基础。(2)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讲授数据库SQLServer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建立与管理、表的建立与管理、数据检索、程序设计和触发器、数据安全性管理、数据完整性管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SQLServer数据库有个基的认识,能够建立、查询、管理数据库。建议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一个小型医疗机构的数据库系统建立与管理作为教学项目实例,将项目分解成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课程为后续的卫生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管理课程打基础。(3)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以及网络构建中交换机的配置使用。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IP地址、常用服务器配置、常用TCP/IP协议诊断命令、交换机配置管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概念和基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局域网组建及地址分配、常用服务器配置、搭建中小型网络等方面的基技能。(4)office高阶应用«office高阶应用是高职高专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和前沿性相结合“为原则,将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融入到实际的职业场景中。通过学习,培养与提升学生毕业后工作中信息化办公的高级处理与应用能力,使该能力成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有效的辅助工作手段。(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以及组织、规划和评价的理论,运用于重要场所的不同人群和重点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6)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是包括疾病和手术分类的分类方法、编码规则、操作步骤、主要诊断选择原则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疾病和手术分类方法以及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为学生后续的病案编码实习奠定学习基础。3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综合实训、岗前培训、毕业实习等。(1)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顶岗实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掌握常见卫生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的目的、步骤、评价要点、注意事项,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正确处理护患关系,运用病案编码方法进行医院病案编码管理操作。(2)岗前培训在毕业实习前安排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实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实习的纪律要求等,并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培训,使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维能力、人文素质、沟通能力及职业防护能力等符合实习要求,顺利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并在实习岗位上顺利完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内容。(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共安排40周,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课程实习阶段,12周),主要是在具备医疗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岗,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应用及管理的工作,掌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实习、跟岗实习阶段含创新创业实践,14周),安排岗位包括:医院信息科岗位、病案科岗位、医学信息统计岗位等,通过实习,学生将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正确地应用于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培养尊重生命、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为生命服务的社会责任感,为毕业后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阶段(6周),允许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就业接收函的学生申请就业转点实习,其余学生继续在原单位实习Q实习内容为就业岗位内容。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规定(修订)(闽卫院教2018)189号)、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闽卫院教(2017)59号)等管理制度及文件。毕业实习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疗卫生及相关行业的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从事病案管理、疾病分类、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数据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培养规格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素质目标(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运动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时间分配(见表2)表2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时间分配(周)学年教学考试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教学见习岗前培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运会机动合计第一学期1612O1240第二学期161O1第三学期161O11240第四学期161O2第五、六学期OOO400040合计64424424120(二)课程数与课时数的分配(见表3)表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数与课时数分配课程类别课程总数(门)其中考试课程(门)总学时数其中实践学时数备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724362511.公共基础课为756学时,占单学时限定选修课102272106任意性选修课30480专业基础课81368133专业课专业核心课8738413226.73%;2.选修课为320学时,占总学时11.32%;3.实践课为1790学时,占总学时63.30%11专业拓展课62288136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训203232岗前培训(核心课程实践)1O150150跟岗实习10700700创新创业10150150合计471428281790(三)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八、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一)师资队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6,专任教师与行业教师比例接近1:1,配置专业建设所需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1.专业带头人校内、外共两名专业带头人。校内专业带头人负责:负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制定专业建设方案,组织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带领团队进行教学改革、科研,主持落实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继续教育项目等。校外专业带头人:发挥行业影响力,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定期配合调研工作,参与专业建设方案、课程体系论证、带领团队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主持实习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基地的教学,负责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组织专业技术领域科研等方面的课题开发与实施,以及社会服务及行业培训。2 .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6,同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或人社部颁发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高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如具有中级以上“病案信息技术技师资格”、“统计师资格”“网络管理员”、“软件工程师”等职业资格,以及“全国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员资格”的教师应占有较大比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卫生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卫生信息管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3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医疗机构或企业实践经历Q3 .骨干教师按专业核心课程门数配备骨干教师,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至少配备2名骨干教师,履行以下职责:参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承担课程建设,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与团队一起进行教学课题研究;参与校内外基地建设规划与实施;指导团队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12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4 .兼职教师主要从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聘任,具有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行业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课程与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教学。(二)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1 .专业教室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2 .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基础课的教学实验室和专业课的教学实验室,建设满足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可与其它专业共用,包括:人体结构与机能、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等实验室等。表4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实训室功能实训项目仪器设备主要用途单位基口配置卫卫生信息管计算机操作终端50生理各系统的病案信息管理路由器网络互联台8-10信结构功能及系统操作;SPSS交换机中小型网络16-20息使用,统计软应用;医院信服务器数据存储台1-2技件使用等职息系统使用。打印机输出设备2术业能力。医院软件系统实训套各1病病案收集整病案库供学生操作份500案理、装订质病案管理手工疾病工具疾病编码套50管控、编目、统操作手术操作手术编码套50理计的技能分类书3 .校外实训基地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个。能够提供开展病案管理、疾病分类、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数据库管理等卫生信息管理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实训医院要求达到二甲及以上综合医院,实训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训医院具备病案科、信息科和图书馆等实习科室;实训单位有满足信息查询、传输等的网络和电脑设备等。表5校外实训基地汇总表序号实习单位可接收学生数1福建省立医院(含南院)102福建省肿瘤医院10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5福州市第一医院106福州市第二医院107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108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09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101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1011龙岩市第一医院1012漳州市医院1013龙海市第一医院1014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5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6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7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8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9福州市鼓楼区五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0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合计2004 .学生实习基地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0个。能提供病案管理、统计、行政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卫生信息管理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卫生信息管理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50名规模的学生实习;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1 .教材选用基要求:教材选用由教研室或党团组织集体讨论决定,选定后经各院系党政联席会审核,通过后提交教材选用委员会、院长办公会及党委会逐级审议。教材选用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以质量为标准,优先选用教育部、卫生部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统编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高职高专获奖教材;优先选用经学校立项公开出版的教材或校教材。坚持选优原则,鼓励积极选用近三至五年公开出版教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其次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再次选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优质出版社教材。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 .图书、文献资源: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信息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卫生信息管理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以及相关的医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类图书等医疗卫生信息类专业学术期刊。设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CNKl全文数据库、MEDLl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疾病知识总库、MEDLlNE等中外文数据库,供学生使用。3 .数字资源:配备与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教育教学资源包括: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课程库、专业素材库、专业试题库和专业项目/案例库、思政案例库等。相关学习网站包括:中国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网站及相关学习网站。“天使之城”学习空间,包括: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和课程学习空间。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逐步递进的原则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以标准化、综合化、岗位化逐步深化为原则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工一学结合、院一校一体的深度递进式相结合,并通过模拟情景教学、技能训练、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实现实训、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五)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学生成绩考核要求:1.必修课: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除另有规定外,成绩均以百分制记录。考试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考查课由系(部)和教研室组织进行。2,选修课:一律实行考查制,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记录。1军事课、社会实践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实行考查制,由负责部门于毕业实习前按合格或不合格报送成绩。4 .教学见习:实行考查制,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记录。5 .综合实训课:实行考试制,成绩按百分制记录。6,顶岗(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具体考核成绩,由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实习管理老师考核评定,包括临床知识技能考核和操行考核两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录。7 .毕业考试:为专业综合知识和操作两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六)质量管理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改,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工建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4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反馈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方案与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所需基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九、毕业要求凡具有我院学籍的学生,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获得规定学分,并通过毕业考试,德、智、体、美、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序分类课程分类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按学期分配总学时败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学期2学期3学期4学期5、6学期考试考查总学时理论实践16周2周16周16周16周1周6周28周6周I必修课I思想道与法治3248408322&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2I645682233形势上3政策112”3221S0.50544大学生心理健碳教育'2116133155体育4123412816112222266军事理论2236360277军事技能<军训广21112011256S限定选修课(素胡1英语4126454IO2292信息技术基础314824243103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2116124IIl1关何421161601125劳官,11-616214136安全教育11161241147志度服务'21-4158山药工作应用文324B28203169大数据技术与应用12166IOI1710职业沟避与礼仪24321220218任意性选修课7I523448480I11191医学人文学概要22322662202人体解剂与组织胚胎学,416444204213循学2132248/484生理学'314B3216323预防医学概要334837Il3246医院统计344818303257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3482424326S卫生信息管理柢论334B3018327泅专业核心课1内科学324832163282外科学23322482293妇产科学23322482304儿科学233224S2315医院管理24322482326病案信息管理344838103337国际疾病与手术分类73-4112565634348智融医院信息系统34483018335专业拓展课1更生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426430344362数据库技术及应用446430344373il算机网络基础334824243384office高阶应用426440244395健束教育与健援促进148S1406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23322012241实践教学环节岗刖培训I病案揭码与统计综合技能培训0.541601616422卫生信息管理综合技能培训0.54160161643毕业实习3专业核心课程实践阶段65150015()25444跟岗实习阶段285-67000?(:25455创新创业实践阶段6615001502546毕业考核1理论掠合考核、链合能力考核1总学分、总学时与冏学时14928281038179022.5562926.52532252525必修课每学期开课门数15151413每学期考试门数3344年学期考查门数1212109附表:2021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2021年9月修订注: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课内安排16学时iI学分,课外安排心理评估、诊断、心理健康式传教育等实践活动,il6学时1学分.2 .军训技能<军训)在新生入学时安排,计112学时2学分.3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2学分,课内安排16学时iI学分,在实习阶段完成创虢创业实践活动计I学分“4 .关育课完成课程学习计1分,完成各JS艺术活动、社团活动等,另计I学分.5 .每学期安排为育课,完成课程内容后,第6学期计学分I分.6 .根据学院文件要求,第I、2学年每学年完成志IK服务40小时,认定1学分.7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任意性选修课必须选修IrJ“四史”.计I学分.8 .带“秋课程为专业群共享课。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知识目标(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3)掌握卫生信息基理论和基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知识。(4)掌握医院信息应用与管理的基理论和知识。(5)掌握医学信息学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知识。(6)掌握病案信息管理、疾病分类、医院信息统计知识。(7)熟悉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信息技术基知识。3.能力目标(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4)具有应用卫生信息系统开展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能力。(5)具有病案信息管理、疾病与手术分类编码能力。(6)具有开展医院管理统计、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7)具有数据库应用和管理、卫生信息系统维护的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