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CJJT116-2014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docx

    • 资源ID:608251       资源大小:191.11KB        全文页数:1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JJT116-2014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docx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BJJCJJ/T116-2014备案号J782-2014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Generalcodefortheevaluationworkofapplicationsoftwareinthefieldofconstruction2014-10-29 发布2015-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GeneralcodefortheevaluationworkofapplicationsoftwareinthefieldofconstructionCJJT116-2014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4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1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16-2014,自2015年4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通用规范CJJ/T116-2008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10月29日前三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本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代号;3.基本规定;4.性能测试;5.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功能测试;6.城乡建设应用软件功能测试;7,建筑工程应用软件功能测试;8.住房与房地产应用软件功能测试;9.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软件功能测试。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将原第三章建设领域应用软件通用质量要求”和第九章“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要求”内容合并为现第三章“基本规定”;增加第四章“性能测试”;原四至八章改为现五至九章,相应的章节内容根据行业现状补充士苦TISo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本规范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分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易智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奥维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易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丝路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昕陈向东李洁于彩峰龚爱群鞠成立闵锐利张伟陈燕申王林曹仕雄徐沫丁瑞好汪波王玉林吴本林谢跃文丁兆平解彦辉李宗华李建明李朋辉徐敬仙张政徐斌周落根王洪深钟国生文爱华周华锋谢刚生徐成华闫纪明李虎辛鹏惠跃荣李克鲁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方裕刘长滨芮继东丁刚丘亮新李洪鹏王道堂车黎刚成虎江贻芳1总则12术语和代号22.1术语22.2代号33基本规定41.1 1一般规定41.2 测试类别41.3 测试的组织和管理41.4 测试内容51.5 测试过程51.6 测试环境61.7 测试实施71.8 测评记录与测评报告71.9 软件开发单位能力83. 10用户文档94性能测试104. 1一般要求105. 2安全性106. 3可靠性107. 4易用性118. 5效率119. 6可维护性1110. 7可移植性125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功能测试1311. 1一般规定1311.2 乡规划设计软件1311.3 市规划管理软件1611.4 镇规划管理软件1911.5 乡规划监督管理软件196城乡建设应用软件功能测试2112. 1一般规定2112.2 镇给水管理软件2112.3 镇排水管理软件2512.4 镇燃气管理软件2612.5 镇集中供热管理软件2712.6 镇水环境质量监控软件276.7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软件281 .8城市园林和数字景区管理软件312 .9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软件336 .10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软件367 .11数字化城市管理软件367建筑工程应用软件功能测试408 .1一般规定408.1 工程设计软件408.2 工程勘察软件418.3 建筑市场监管软件428.4 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软件438.5 工程造价管理软件448.6 工程施工技术软件468.7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488.8 建筑企业管理软件528住房与房地产应用软件功能测试569 .1一般规定569.1 房地产市场监管软件569.2 住房公积金管理软件609.3 住房相关资金管理软件649.4 住房保障管理软件649.5 6房地产企业管理软件669.6 房地产公共服务软件689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软件功能测试7110 1一般规定7111 2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软件7112 3城市综合管线软件7413 4建筑节能软件7714 5数字社区与智能建筑软件7915 6卡通软件88本规范用词说明93引用标准名录94附:条文说明9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Acronyms22 .1Terms23 .2Symbols33 BasicRequirements41 .1GeneralRequirements42 .2TestingCategories43 .3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ofTests44 .4TestingContent55 .5TestingProcess56 .6TestingEnvironment67 .7TestingImplementation78 .8AssessmentRecordsandReports79 .9GeneralRequirementsforSoftwareDevelopment810 10UserDocumentation94 PerformanceTesting104.1 GeneralRequirements104.2 Security104.3 Reliability104.4 4Usability114.5 Efficiency114.6 6Maintainability114.7 Portability125 FunctionTestofUrbanandRuralPlanningSoftware135.1 GeneralRequirements135.2 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Software135.3UrbanPlanningManagementSoftware165.4TownandCountryPlanningManagementSoftware195.5UrbanandRuralPlanningSupervisionandManagementSoftware196FunctionTestofApplicationSoftwarefor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216.1GeneralRequirements216.2UrbanWaterSupplyManagementSoftware216.3UrbanDrainageManagementSoftware256.4UrbanGasManagementSoftware266. 5UrbanCentralHeatingManagementSoftware276.6 UrbanWaterEnvironmentQualityMonitoringManagementSoftware276.7 UrbanPublicTransportationManagementSoftware286.8 UrbanGardensandDigitalScenicSpotManagementSoftware316.9 UrbanEnvironmentalSanitationManagementSoftware336 .10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ManagementSoftware367 .11DigitalCityManagementSoftware367 FunctionTestofApplicationSoftwareforBuildingEngineering407.1 GeneralRequirements407.2 SoftwareforEngineeringDesign407.3 GtechnicalInvestigatimandSurveyingSoftware417.4 BuildingMarketSipervisionandAdministrationSoftware.427.5 5TenderingManagementSoftware437.6 6ConstructionProjectCostManagementSoftware447.7 ConstructionTechnologySoftware467.8 ConstructionProjectfenagementSOftware487.9 EnterpriseManagementSoftware528 FunctionTestofHouseandEstateApplicationSoftware568.1 GeneralRequironents568.2 ServisiandAdninistrationSoftwareofRealEstateMarket568.3 HousingFundManagenentSoftware608.4 HousingCapitalManagementSoftware648.5 HousingSecurityManagementSoftware648.6 RealEstateEnterpriseManagementSoftware668.7 RealEstatePublicServiceSOftWare689 FunctionTestofInformationTechnologyComprehensiveApplicationSoftware719.1 GeneralRequirenents719.2 CityBasicGeogrhiCInformationSoftvare719.3 CityIntegratedPipelineSoftvare749.4 BuildingEnergyEfficiencySoftware779.5 DigitalConniunityandIntelligentBuildingSoftware799.6 IntelligentCardSoftware8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931.istofQuotedStandards94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951.0.1为规范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测评工作,促进建设领域应用软件产业化,提高应用软件水平,引导应用软件发展方向,加强对建设领域信息化软件与产品的管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包括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城乡建设应用软件、建筑工程应用软件、住房与房地产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软件的测评。1.0.3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代号2.1 术语2.1.1 属性attribute实体可以测量的物理或理论上的特性。2.1.2 需求文档requirementdocument能供人或机器阅读的,一般具有永久性的一套资料(不管它们记录在什么介质上),内容包括为使需方能够接受一个应用软件所必须具备的特性。2.1.3 产品描述productdescription陈述产品性质的文档,其主要目的是帮助需方在购买前对产品进行适用性评价。2.1.4 使用质量serviceability特定用户使用产品满足其需求的程度,以达到在特定应用环境中的有效性、生产率和满意度等特定目标。2.1.5 质量模型qualitymodel一组特性及特性之间的关系,它提供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价质量的基础。2.1.6 度量measure通过执行量测赋予实体属性的数字或类别。2.1.7 空间数据spatialdata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2.1.8 Modbus协议Modbusprotocol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他设备之间可以通信。2.2 代号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的缩写。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GIS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缩写。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缩写。IC-智能卡,InteuigentCard的缩写。OGC开放地理信息联盟,OpenGeospatialConsortium的缩写。OPC标准-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标准,ObjectLinkingandEmbeddingforProcessControl的缩写。PDA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的缩写。PSAM终端安全存取模块,PurchaseSecureAccessModule的缩写。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的缩写。SCADA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的缩写。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I的缩写。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的缩写。WS-网络地图服务,WebMapSerViCe的缩写。WFS-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SerViCe的缩写。WCS网络覆盖服务,WebCoverageSerViCe的缩写。W3C-万维网联盟,WorldWideWebConsortium的缩写。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应达到相关软件产品的需求说明、设计说明和软件产品说明等规定的软件质量要求,应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可处理系统要求的负载。3.1.2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功能、性能、业务流程和数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3.1.3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宜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3.2 测试类别3.2.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测试类别可分为系统测试、验收测试。3.2.2 系统测试的对象应为完整的、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重点应为新开发的软件配置项的集合。3.2.3 系统测试的全部软件配置项应与系统正确连接,并应满足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3.2.4 验收测试的对象应以需方需求为主,其对象应是按需方要求或按合同规定开发的软件。3.3 测试的组织和管理3.3.1 系统测试应按合同规定要求执行,应由软件的需方、开发方或第三方测试机构组织,由独立于软件开发的人员实施,软件开发人员配合。3.3.2 系统测试应按由小到大、由简到繁、从局部到整体的程序进行。3.3.3 验收测试应由软件的需方或第三方测试机构组织,由独立于软件开发的人员实施。3.3.4 应加强测试的配置管理,测试的系统状态和各项参数应详细记录,归档保存,未经测试负责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改变。3.4 测试内容3.4.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测试内容应包括性能测试、功能测试。3.4.2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性能测试内容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可根据软件的具体情况对性能测试的内容进行增删。3.4.3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的功能测试内容应根据软件的分类按本规范第59章规定的基本内容进行测试,并可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计算创新增加或修改相应功能。3.5 测试过程3.5.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试过程应划分为测试策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总结等阶段,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的规定。3.5.2 测试策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确定需要测试的内容或质量特性;2确定测试的充分性要求;3提出测试的基本方法;4确定测试的资源和技术需求;5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6制定测试计划(含资源计划和进度计划)。3.5.3 测试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依据测试需求,分析并选用已有的测试用例或设计新的测试用例;2获取并验证测试数据;3根据测试资源、风险等约束条件,确定测试用例执行顺序;4获取测试资源,开发测试软件;5建立并校准测试环境;6进行测试就绪评审,主要评审测试计划的合理性和测试用例的正确性、有效性和覆盖充分性,评审测试组织、环境和设备工具的正确性。3.5.4 测试执行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执行测试用例,获取测试结果;2分析并判定测试结果;3根据不同的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4对测试过程的正常或异常终止情况进行核对;5对未达到测试终止条件的测试用例,决定是停止测试,还是需修改或补充测试用例集,并进一步测试。3.5.5 测试总结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整理和分析测试数据;2评价测试效果和被测软件项;3描述测试状态;4完成软件测试报告;5通过测试评审意见(或结论)。3.6测试环境3.6.1 测评环境应包括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和支撑软件环境。362测评环境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符合软件运行的最低要求;2应选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平台;3应建立相对简单、独立的测试环境;除了操作系统,测试机上宜只安装测试必需的软件;4应利用有效的正版杀毒软件检测软件环境;5应具有独立的网络环境。3.7测试实施3.7.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性能测试宜采用性能测试工具检测、评估其软件及应用平台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联机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和吞吐量、利用率等;性能测试工具应提供多种形态的终端用户模拟、负载压力测试执行、运行过程监控、性能数据自动采集和测试结果分析等功能。3.7.2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功能测试应采用黑盒测试,宜在黑盒测试的基础上增加专家评价。3.7.3 测评过程中,应按测评大纲的指标逐项测评,每项指标均依测评结果判定为通过或不通过,并应进行综合评价。3.7.4 有下列情况之一,测评综合评价结果应直接判定为“不通过:1被测评软件缺少基本功能;2被测数据处理结果错误;3主业务流程出现断点;4软件错误导致死机;5软件错误导致数据丢失;6软件错误导致被测软件无法运行;7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8用户文档功能描述与测试软件实际功能之间不相符。3.8 测评记录与测评报告3.8.1 测评过程应进行记录。测评记录包含的信息应符合可重复测评的要求。测评记录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测评计划或包含测试用例的测评规格说明;2与测试用例相关的所有中间及最终结果,也包括在测评期间出现的所有失效;3测试时的配置和软硬件环境;4测评中所涉及到的人员具体情况。3.8.2 测评工作结束后应形成测评报告,汇总测评的对象和结果。测评报告每页的页眉和页脚均应分别标注测评机构、被测软件名称及版本号、测评报告编号和页面总数。3.8.3 将测评报告正式交付给送测单位之后,测评者应处置与测评有关的文档和数据,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处理:1供测评的文档宜归还送测单位,或按规定期限存档,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2测评报告和测评记录宜按规定的期限存档;3所有其他数据应按规定期限存档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4当某些数据的规定存档期限到期时,宜将其再次保存一个规定的期限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3.8.4 测评者拟使用中间测评结果研究测评技术和软件度量,应征得送测单位明确同意。3.9 软件开发单位能力3.9.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单位在质量体系管理方面,宜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CMM-3以上评估。3.9.2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单位在项目管理制度方面,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项目管理制度,宜包括计划和总结制度、质量管理制度、配置管理制度、项目编码规范、变更控制制度、软件测试及修改控制制度等;2项目里程碑,应明确设定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试运行等六个项目里程碑;3评审规范及评审记录,应制定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评审过程、方法等相关规范,应提供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评审记录;4工具使用情况,在建模、进度、风险、配置、测试等工作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3.9.3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单位在软件开发方而,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与应用对应的、方便灵活的体系结构,如C/S结构、B/S结构、SOA架构等;2宜具有应用软件代码自动生成能力;3宜采用模型驱动的软件生成模式;4宜具有交互或智能建模方面的能力,具备批处理和自动处理能力。3.9.4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单位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宜符合下列规定:1宜建立信息机制重构能力,支持信息机制可持续发展;2宜具有面向大数据的处理、挖掘、展示能力;3宜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兼容异构资源,支持多CPU/多核处理,高效利用内存与外存及网络带宽。3.9.5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开发单位在用户技术支持与服务客户方面,宜提供网上服务、产品介绍、培训班和培训资料等。3.10 用户文档3.10.1 用户文档内容应齐全,应在用户文档中描述使用软件所需的信息,包括软件描述中说明的所有功能及在程序中用户可调用的所有功能。3.10.2 用户文档的表述应准确、无歧义、无错误。3.10.3 用户文档自身内容或相互之间、与软件描述之间、文档与实际软件之间不应相互矛盾。3.10.4 用户文档应使正常执行其工作任务的用户易于理解。3.10.5 用户文档应有目录和索引表,应易于浏览;文档格式应规范、风格统一,语句通顺,并应标明编号和密级。4性能测试4.1 一般要求4.1.1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性能测试主要内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和能力测试等。4.1.2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性能测试宜采用主流的性能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应保留测试数据作为评价依据。42安全性4.2.1 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菜单功能模块划分用户权限;2应具有日志管理功能;3应具有密码设置功能;4应具有对非经授权用户的使用软件或访问数据进行防御的功能;5应具有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6应具有数据加密功能;7应具有细粒度审计功能。4.3可靠性4.3.1 可靠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或非法数据时,不应引起程序损坏;不应存在导致软件无法运行、崩溃或导致数据破坏、缺损的重大问题;2应对重要数据进行校验;3错误提示应准确;4对相关数据输入应进行有效性检查,对非法数据输入应有明确提示;5应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得出现内存溢出等现象;6应具有可恢复功能。4.4 易用性4.4.1 易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软件操作应简单,并宜具有易理解的提示;2软件应以易观察、易读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信息,必要时可向用户发出警报,屏幕输入格式、报表和其他输入、输出设计宜清晰和易于浏览;3软件界面设置和提示信息应易于理解;4用户手册内容应全面详细、易于理解,宜具有联机帮助功能,并应与软件功能一一对应;5软件界面应简洁、美观、实用,风格应相对一致,界面应采用简体中文;6应采用工作流技术,宜具有快速建立、修改、删除工作流的能力。4.5 效率4.5.1 效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数据处理、查询、分析占用时间等主要功能的执行速度应满足用户需求;2CPU、内存、网络带宽等的使用应合理;3宜支持大规模、多用户并发访问,且在多用户并发访问时,性能指标应符合软件描述的规定;4系统可弹性扩展,可灵活支持集群和分布式应用。4.6 可维护性4.6.1 可维护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实现对软件进行指定的修改;2对软件的局部修改不应影响软件的整体运行;3因需求变更而修改的各项功能应通过测试用例进行测试;4软件在分布式网络应用时,宜具有远程部署维护能力。4.7 可移植性4.8 .1可移植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软件应具有可适应不同运行环境的能力;2根据用户安装手册,应能在指定环境中成功安装;3软件的运行不应影响其他同时运行软件的运行结果;4在同样环境下,可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件;5软件应具有支持物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终端的多终端适应能力,在移动互联终端宜采用APP方式。5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功能测试5.1 一般规定5.1.1 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宜包括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乡镇规划管理、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等软件。5.1.2 城乡规划应用软件宜选用先进、可靠、优化集成的技术设备,先进、稳定、经济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平台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和大数据量操作功能。5.1.3 各种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综合管线数据及专题图的数据精度宜保持协调一致,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5.2 城乡规划设计软件5.2.1 城乡规划设计软件应包括基本功能、分析计算、设计、三维规划设计、数据管理、查询等系统。5.2.2 城乡规划设计软件采用数据应包括各类具有地理坐标信息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5.2.3 基本功能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包括基础地形图、遥感影像图、基础矢量底图、规划项目信息、规划成果信息、规划案例数据、规划辅助数据等;2应具有数据操作功能,对大范围的基础地形图、遥感影像图、规划成果及大数据量的项目文档资料等进行顺畅的浏览、查询等;3应具有参数设置功能,包括绘图比例、坐标关系、坐标网格、标注位数、地块、出图、图层和图框等参数设置;4应具有统计制表功能,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统计、社会经济信息统计及用地平衡表和统计报表生成等;5应具有数据输入输出功能,包括规划数据、三维数据、经济指标数据、报表报告、专题图等的输入输出。5.2.4分析计算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地形分析功能,包括表面模型创建、体模型创建、断面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地形量算、可视性分析等;2应具有用地分析功能,包括用地范围确定、用地平衡、四区划定、用地密度计算、设施定位、选址分析、交通分析、用地填充、指标统计、审查报告生成等;3应具有城乡用地汇总表和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生成或计算功能;4应具有土石方计算功能,包括土石方计算、原始标高采集、场地设计标高计算、土石方平衡、三维模型以及断面图生成等;5应具有日照分析功能,包括日照建模、设计地形建模、建筑物建模、遮挡分析、光照渲染、综合分析、报告生成等;6宜具有城市景观分析功能。5.2.5设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地块设计功能,包括地块编辑、地块可视化、地块关系分析、地块信息标注、指标分析、指标显示等;2应具有竖向设计功能,包括标高计算、坡度计算、土石方工程设计、防护工程设计、景观设计、高程分析、竖向标注等;3应具有管线设计功能,包括平面线型设计、管线排列顺序设计、光线距离设计、纵断图设计、横断图设计、工程量计算、管线交互影响分析、管线防护设计、三维显示、综合标注等;4应具有交通设计功能,包括平面线型设计、交互式拉坡、纵断图设计、横断图设计、道路挡墙设计、图面路拱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工程量计算、立交防线、地面及道路立体建模等;5应具有成果的可视化表现,包括直方图、条图、饼图等,并配合数值表示。5.2.6三维规划设计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三维设计功能,包括三维模型设计、三维模型编辑、模型合成、分割裁剪、实景贴图、三维标注等;2应具有三维显示功能,包括海量三维模型显示、矢量栅格三维数据融合绘制、等高线绘制、三维断面显示等;3宜具有三维分析功能,包括高程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区域拟合面分析、土石方估算、几何关系分析、等高线计算、淹没分析、城市地质分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价等;4与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功能应符合本规范第9.2.9条的要求。5.2.7数据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数据导入功能,可实现不同格式、不同比例尺的空间数据的导入和转换;2应具有数据检查功能,包括图层检查、实体检查、实体标准检查、重复检查、线面检查、标注检查、拓扑检查等;3应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投影变换、整图变换、属性连接、属性合并、数据裁剪、数据拼接等;4应具有数据更新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极轴跟踪、设备捕捉、参数录入等;5应具有地图浏览功能,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更新、复位等;6应具有数据配置功能,可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不同配置管理要求,生成不同的城乡规划设计版本;7应具有制图输出功能,可实现不同模板报表图纸整饰的添加、编辑,电子文件输出以及各种报表图纸打印等;8应具有数据共享功能,可提供数据的共享交换标准和二次开发接口,实现跨部门、跨行政等级、跨网络、跨平台的服务共享;9应具有数据安全控制功能,可设置不同权限,提供图文资源安全共享、复制保护、数据加密等。5.2.8查询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规划项目查询功能,包括对在编、完成的规划项目属性和空间的详细信息及文本的查询;2应具有案例查询功能,包括对历史城乡规划设计资料案例的查询。5.3城市规划管理软件5.3.1 城市规划管理软件应包括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城市规划辅助决策、城市规划评价、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等系统。5.3.2 城市规划管理软件采用图形数据应包括在批和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规划、规划项目信息等。5.3.3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工作流、图文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2应具有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审批管理功能,包括案卷、流程、表格、档案、时限、会签、会议和窗口管理等;3应具有图形浏览、编辑功能,可绘制各种审批成果图和专题图;4应具有多种地理定位功能,包括坐标、图号、道路、案卷以及接合表等;5应具有图形输出功能,可输出各种审批成果图和专题图,可定制打印和格式输出;6应具有图层管理功能,包括叠加、移动等;7应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包括案卷、图形、地物、空间属性的统计、查询,并生成统计或查询报表;8应具有现状管线管理功能,包括现状管线的编辑和更新;9应具有系统维护功能,包括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业务、流程、表格、权限、图层、地物、属性以及系统参数的设置等;10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包括密码、网络、设备、人员的设置、监控和管理等;11宜具有规划业务的电子报批功能;12宜具有监控和授权管理功能;13宜具有道路红线管理功能,包括道路红线的编辑、修改和更新;14宜具有规划和测绘成果管理功能,包括规划图和基础测绘图的查询和更新;15宜具有空间辅助分析功能,包括拆迁、道路拓宽、方案审查、道路和管线横剖或纵剖、日照、淹没、建筑间距等方面的分析;16宜具有行政办公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文管理、信息发布、电子信箱、事务处理、资源管理等;17宜具有城市规划三维模型场景浏览、场景特效、距离测量、图文标注、场景输出、信息查询、方案评审、辅助设计、对比分析等功能;18宜具有多种类型数据的采集能力,可与其他应用系统或数据源进行图形及属性数据交换;19宜具有城市规划信息发布和公众查询功能;20宜具有城市规划移动办公功能,包括案卷、收发文、信息、图形的浏览、查询和签批等。5.3.4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图层管理功能,包括叠加、移动等;2应具有图形操作功能,包括各种矢量图和专题图的绘制和输出;3应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可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软件进行图形及属性数据交换,进行案卷、图形、地物、空间属性的统计、查询,并生成统计或查询图表;4应具有系统维护功能,包括表格、权限、图层、地物、属性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5宜具有辅助分析、决策功能,包括空间分析,实现重大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优选以及用地、产业、人口和城市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辅助决策;6宜具有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参与规划的功能;7宜具有三维模型空间分析功能,包括场景渲染、方案比较、方案调整等;8宜具有多种类型数据的采集能力,可与其他应用系统或数据源进行图形及属性数据交换。5.3.5城市规划评价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不同阶段城市规划指标定义功能,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停车泊位等,可进行评价指标的新增、修改、删除和设置权重等;2应具有评价指标分解和量化功能,包括评价因子的新增、修改、删除和设置权重等;3应具有图层管理功能,包括基础地理、规划设计方案、专题图等的叠加、移动等;4应具有评价汇总分析功能,可对所评价的设计方案测评结果自动汇总评分;5宜具有三

    注意事项

    本文(CJJT116-2014 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工作通用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