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员干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合集五篇.docx
-
资源ID:609272
资源大小:18.9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镇党员干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合集五篇.docx
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新起点上,为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建设,5月26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并自7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委员通过学习条例中的内容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与目标。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有关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进行平安建设的相关工作。二是推进和规范“一中心、四平台和一网格”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条例规定,县(市、区)通过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机构,整合有关资源、人员、设施,为解决群众诉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乡镇、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的建设,明确平台管理责任主体及其职责和运行、维护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网格员招聘、管理制度,明确网格事务准入清单。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和践行“浦江经验”。“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枫桥经验”与“浦江经验”相结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做到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条例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写进了表达立法目的和宗旨的总则第一条之中,充分体现了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一同努力,共同构建平安浙江。坚持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一体推进,是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一条重要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经验也在条例中予以固化,为了贯彻条例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我们守正创新,用更加主动、自觉、科学的方式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平安建设的源头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护和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两大目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矛盾纠纷隐患摸排,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甚至引起上访等事件;推进重大决策程序法治化,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完善社会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二是加强重点防治。切实做好辖区安全隐患摸排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作为乡镇单位,要多协调执法部门,对辖区所属单位进行日常检查和执法,将隐患根治在基层。同时充分利用网格力量,在森林防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电信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宣传引导,及时确保各领域安全,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三是加强保障措施。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强有力的制度集成推进各类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警务融治”“警情联动”“纠纷多元化解”等网格警务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共享法庭,各村均配备一名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咨询,指导村民依法维权,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建立矛盾调解工作室,培养一批专职调解员,为平安建设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是为了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的条例。条例作为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旨在为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作为基层政法委员,在认真通读学习条例全文后,对条例的内容和理解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是条例的出台是顺应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当前浙江上下正全力以赴筹备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平安护航任务尤为艰巨。条例把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分别设立“风险防控”和“重点防治”专章,从源头防范和专项治理两个维度,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除险保安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条例的出台也是10多年来平安浙江建设经验、做法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系统集成,更是传承和践行“浦江经验”上升为法规内容,在立法层面形成体系的重要体现。二是条例的内容切合浙江平安建设实际。社会治理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安定有序;法治是平安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条例专题提到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内容,贴合实际情况。同时互联网时代,对平安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例抓住数字化改革这个“牛鼻子”,专设了“数字平安建设”章目,强调打造全省统一的数字平安系统,开发运用预警防控等特色应用场景,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平安建设的深度融合。三是平安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工作。综合治理是平安建设的重要方法,需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发挥各种手段和措施的作用,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建设平安浙江,非一地一域之事,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条例明确,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社会安全的责任。特别要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独特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每位公民也有义务做好未成年子女法治教育,并保持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总之,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出台,为浙江省的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指导,标志着平安建设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在实践中,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面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平安中国建设是关乎国家安全、民生大计的大事。建设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此次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也指出了十大建设主要任务,致力于高水平推进平安浙江、平安中国进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平安建设需全民参与。条例强调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性,顽疾问题不是靠单一的部门或者人员能解决的,创新群众自治方式,凝聚社会合力,才能高效保质维护社会稳定。白石镇利用“民情茶馆”、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等自治新形式,以喝茶聊天等轻松形式聚集村民和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协商议事,收集民情,就地化解,为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经验。平安建设需防范化解。条例在第三章中明确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风险防控制度与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源头预防,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持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提升行动,落实责任清单,强化风险研判,切实把化解的工作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平安建设需数字赋能。数字平安建设强调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平安建设相关数字化应用和资源,提升治理水平。作为基层乡镇,围绕群众端上传与指挥端下达,搭建掌上指挥、基层治理一件事等线上治理与服务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化转型,对提高智治水平意义深远。“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熠熠生辉,闪耀着治理智慧,唯有深刻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和要求,主动作为,积极践行,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向着更加深入和广阔方向发展,才能建设起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5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条例明确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正是对19年来平安浙江建设实践经验、做法的固化总结,在解决平安建设领域普遍性、综合性问题,作出不少具有浙江特色的规定。如条例将传承和践行“浦江经验”上升为法规内容,在立法层面予以确认,并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一并列为平安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在法律法规规定基础上,明晰了各方责任,推动各方形成合力、构筑全社会共同做好平安建设新格局。我认真学习了条例在突出数字化改革赋能平安建设方面的相关要求,如条例指出要强化应用贯通和业务协同,推进平安建设跨场景重大应用建设;完善平安建设数据汇集共享机制,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有序流动;强化平安监测预警防控、社会治理一体化应用,推进省平安监测预警防控平台建设;推动公共视频监控与平安建设场景应用协同建设;发挥大数据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等等。这说明平安浙江建设将越来越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也对基层平安治理工作人员如何紧跟时代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下一步我会认真学习平安浙江相关工作要求,尤其是重视做好141体系、警务融治等基础工作和数字化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条例明确规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定为平安浙江文化周。对基层平安工作人员来说,如何发挥群众、自发性群团组织在平安治理工作中的作用,让平安浙江工作根植于广大百姓心中,是接下来工作需要突破创新的方向。接下来我将认真思考学习条例精神内涵,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以法治手段解决平安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利用司法调解、法律顾问、红高粱调解队伍、乡贤治理等力量,发挥群众和群体性自发组织在基层治理建设工作当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实施、重大决策制定之前发挥群众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平安稳定方面探索经验,固化举措,切实推动全民参与基层平安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