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阴柔美思想.docx
目录摘要1绪论2.老子阴柔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及基础41.l阴柔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41.2 女性崇拜一一老子阴柔美思想的文化渊源81.3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一一道论122 .“弱者道之用阴柔美的倡扬152.2 老子中的水与阴柔美162.2.1 水意象与阴柔美162.2.2 水品质与阴柔美172.3 老子中的女性与阴柔美192.3.1 女性意向与阴柔美192.3.2 女性品质与阴柔美202.4 老子中的婴儿与阴柔美222.4.1 婴儿意象与阴柔美222.4.2 婴儿品质与阴柔美233 .老子阴柔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273.2 老子阴柔美思想与社会和谐273.3 老子阴柔美思想与现代人的心态平衡303.4 老子阴柔美思想与艺术风格32结语34参考文献36致谢词37论老子的阴柔美思想2007级哲学专业邓媛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老子的阴柔美思想。总所周知,老子学说是以道为本体而展开的,对道德品质和特征进行了详尽地论述,老子在宣传其以道为中心的学说时不自觉地展示出了阴柔美的种种品质特征,处处闪烁着阴柔美的光辉,从而,阴柔美便成了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之一。本文从三部分论述老子的阴柔美思想。第一章论述老子阴柔美思想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以及基础。阴柔美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了解了老子时期的社会状态、思想文化特征以及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对文化渊源的研究让我们了解文化的一种延续性,了解上古文化以及它与老子思想的联系。而阴柔美思想的基础进行研究则让我们了老子的“道”与阴柔美的关系,明确了阴柔美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道之用”的层面来理解老子提倡阴柔美的思想意蕴,明确强调其指向现实人生的价值意义。“道之用”是“道”落向经验界的运用,在这个层面上,老子强调的“弱”就成了中心观点。在阐释这种弱的观点的过程中老子运用了“水”“女性”“婴儿”这些阴柔的意象。在对这些意向与品质的阐述中,揭示了老子阴柔美思想的内涵。第三章从现实的角度来研究阴柔美思想带给当代人的指导意义。阴柔美思想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它指导人们以一种独特的处世方式来应对当前社会所存在的种种危机,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生活。老子的阴柔美思想还对我国的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让我们了解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关键词:老子;老子美学;阴柔美ABSTRACTThisarticleisforthepurposeofdiscussingthethoughtsofgentlewomanlybeautyimplicatedandemphasizedinLaos,sphilosophy.Thetotaliswellknown.ThecoreofLaoDan,stheoryis"Tao”,towhosequalitiesandfeatureshehasgivendetailedandvividdescriptionsinvariousways.HepraiseshighlythosequalitiesandfeaturesandholdsthatTaoistheessenceoftheuniverse.Inpublicizinghistheory,heunwittinglyrevealsthequalitiesandfeaturesoffemalebeauty,soineveryrespectofhistheorywecanfindtheglitteringbrillianceofthisbeauty.ThisarticleisdividedintothreechaptersonLaozi,sthoughtsofgentlewomanlybeauty.Thefirstchapterelaborateonthehistoricalbackground,thecultureoriginandfoundationofgentlewomanlybeauty.Discussthebackgroundofgentlewomanlybeautytounderstandthestateofsociety,ideological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theproblemsofsocietyatLaozi,stime.ResearchontheculturaloriginsofacultureWeunderstandthecontinuityofunderstandingofancientcultureanditslinkswiththeLaozi,sthought.ThebasicideasofgentlewomanlybeautyitallowsustostudytheLaozi,snTao"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femininebeauty,andclearthetheoreticalbasisofgentlewomanlybeauty.Fromthephysicalangle,thesecondchapterelaboratesonLaozi,sthoughtsofweaknessmarksthecourseofTao,smightydeeds,whichheIaboratestheconnotationOfthegentlewomanlybeauty.0nthephysicalleval,LaoziStreSeS“weakness”.ElaboratingonthisweakpointintheprocessLaoziusedthesegentlewomanlyimagessuchastheifemale,V4water","baby”.Withtheexplanationoftheseimagesandqualities,LaozihasexplainedtheconnotationofthegentlewomanlybeautyChapterthreefromarealisticpointofviewWediscussthefemininebeautyideasfortheguidanceofcontemporarysignificance.Realisticsignificanceoffemininebeautyisreflectedinitsguidancetothepeople,slifeskillsinauniquewaytodealwithcurrentsocialcrisesthatexist,sothatWecanliveabetterlife.1thoughttheFeminineBeautyoftheartisticstyleofChinaalsohadanimportantimpact,letusknowdeeplyLaozi,sthoughtprofound.KeywordszLaozi;theaestheticthoughtsinLaozi;thegentlewomanlybeauty绪论老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及其门人弟子所著的老子提出了道家哲学的一系列的基本范畴,为道家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子是一本哲学著作,但也蕴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只是这一课题一直被忽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美学热”的出现,老子美学思想的研究开始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为老子美学思想的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研究成果有:论著: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老子的美学思想”章节;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老子的美学思想”章节等。论文:钱竞的老子美学与中国美学精神、张济成的老子柔弱不争思想的再思考、李德芬老子视野中的“婴儿”、陈进林老子道德经的虚静美管窥)、郑明珍论老子尚柔、崇静的辩证法思想。上述研究,为老子的美学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老子阴柔美的一些基本范畴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弄清了它们的涵义和审美意义。然而,相对于老子博大精深、玄奥无比的思想体系来说,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侧重于对老子中学理脉络的探讨和对宏观思想的把握,没有从美学角度对“道”进行探讨,也没有看到史前文化在其中的积淀,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前人的成果,多角度、多方位的论述了老子的阴柔美思想,揭示它的文化渊源,阐述它的学理内涵,挖掘它的深层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来研究和把握老子的阴柔美思想:第一部分主要揭示老子阴柔美思想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与基础。老子的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对这个背景进行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老子的思想。而每一种思想又都是对前人思想的一种延续与总结,老子崇尚阴柔并不是偶然,它与上古时代文化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顺着这层关系,我们了解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殖崇拜、女始祖崇拜、女阴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女性崇拜。对女性的崇拜,使人们养成了崇尚柔、静、虚、雌、弱等品格的传统。崇尚阴柔的道家哲学显然也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老子的阴柔美思想是以道论为基点的。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老子的道论,全面的认识“道”与阴柔美的关系。第二部分从“道之用”的层面来理解阴柔美的思想意蕴,明确强调其指向现实人生的价值意义。“道之用”是“道”落向经验界的运用,在这个层面上,老子强调的“弱”就成了中心观点。老子弱的观点并不是指向懦弱或软弱,而是一种生命的韧性,一种活力。在老子看来最能体现“弱者道之用”的则是“水”“女性”“婴儿”这些阴柔的意象。在对这些意象推崇与赞美中,表达了贵柔的思想,并论述老子阴柔美思想的内涵。第三部分老子阴柔美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阴柔美思想进行研究侧重于研究它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需要站在当今社会来分析它带给我们的指导作用,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现世进行指导,并且赋予它更新的时代意蕴。1.老子阴柔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及基础1.1阴柔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上任何真正的哲学家,都不可能对自己时代的重大问题漠不关心,毫无见解。相反,他们必然要对自己时代的重大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多方面的论证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老子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的反思。春秋时期,社会的变革相当剧烈,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以血缘纽带为联系而形成的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组成的宗法统治网络的改变。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衰落,一些大诸侯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不仅不听周王的命令,甚至还分封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周天子不能再驾驭诸侯,分封制作为一种巩固制度也就出现了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实际上已超过了西周时期的周天子的力量,甚至诸侯分封的卿大夫的“家”也等于一个小国家。这些情况都表明,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已趋于瓦解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更加积极发展势力,进行扩大土地的战争,形成了春秋时期有名的齐、晋、楚、秦、宋五国争霸的局面。在社会巨变的同时,宗法伦理文化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分封制,于是在这种家、国结合的政治制度中,从上到下、由尊至卑无不贯通着一种宗法制度的原则和精神。周代宗法制度把家族血亲关系中的许多环节转化成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并以宗法礼制的基本原则把这些要素固定、凝结下来。因此,可以说宗法礼制是宗法伦理文化的核心。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强大,导致了旧有的礼乐制度的崩坏,这种崩坏是旧有的社会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的崩溃,这种崩溃的实质是对传统宗法伦理制度的否定。周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夏商。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模式,如它的宗法血缘关系、宗法等级原则、礼乐典章文物、敬德思孝的伦常道德等等,又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说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既是新兴势力对西周以来宗法制度冲击的结果,也是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崩解的表现。在这种冲击面前,属于宗法文化范围的“礼乐征伐”不再出自周天子了,而是先后出自大夫及家臣;原来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间形成的层层相因、彼此隶属的宗法关系也遭到了突破。在这种社会文化变革面前,原来只能由周天子和上层宗法贵族才能阐述和解释的宗法礼制,不得不“求诸野”,即由当时的学人智者加以阐释了。老子便是在“野”者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定,老子主要活动的年代在襄昭之世,特别是在昭公的时代。那时,周王室内部连续发生内乱,王室为争夺权利挑起内战,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两大集团大动干戈,十几年才结束。老子经历了这一场周王室的内部斗争。在这场斗争中目睹了统治者的凶恶、残暴以及周天子对诸侯的乞怜等等,这些无疑对老子反思现实的种种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孔子曾经就如何看待传统伦理文化的问题,到成周去“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的回答是:“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老子认为传统的“礼”已经过时了,明确地表示了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否定。这种否定是老子反思春秋末期的社会文化变革的深刻思考。后来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多次对儒家的礼、仁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明确地认为圣人对百姓不应该有私爱,对儒家的“仁”进行了否定。老子还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老子指出了道、德、仁、义、礼产生的先后顺序,深刻批判了礼的虚伪性,礼不是忠信而是乱之源。在老子书中,老子总结历史上“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对旧有的宗法伦理制持揭露和批评态度。老子提出“无为”,是主张国君不要干预人民的生活,这无疑是对军权和等级制度的批判。不仅如此,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是,老子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礼崩乐坏”的必然性。老子提出了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二“道”的根本特点是“反”。“反者,道之动”,即一切事物都在不可阻止地向其对立面转化,“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按照这个规律,传统的宗法制度和文化出现崩坏的局面,是无法逃避的。再按照老子对“道”的规定,“道”为宇宙的最高本体,其他的存在物都是“道”所派生的,这样,传统的宗法伦理文化当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能具有永恒的价值。可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批判了传统的宗法礼制和文化。老子站在春秋时期的社会文化变革的时代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对社会和自然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老子独特的哲学体系,作为一种文化变革的产物,深刻地批判现实社会,提出独特的文化见解,给当时社会带来一股新鲜血液。1.2 女性崇拜一一老子阴柔美思想的文化渊源每一种思想的形成会与它之前出现的文化与一定的联系,老子的阴柔美思想就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文化的一种延续Q母系氏族的原始宗教是随着母性氏族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这些原始宗教中,最有特色的是以生殖崇拜、女始祖崇拜和女阴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女性崇拜。考古资料证实,我国上古文化存在过女性崇拜的普遍现象Q对女性的崇拜首先表现在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崇拜。上古时期,人类的生存条件很差,人口死亡率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和人口增长率都相对比较低,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人类的延续与氏族的繁衍就成了重大问题,在人口增殖的迫切要求下,导致原始人类对生殖的炽烈崇拜。当时的人类看到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人人皆生于母亲,因此崇拜生殖必然表现于对生殖力的崇拜。先民崇拜女性的生殖力,这是一种世界性的史前宗教现象,它已为考古资料所证实。“国外考古发现多处史前女性裸体浮雕和圆雕,如法国手持牛角的'洛赛尔维纳斯,奥地利的温林多府维纳斯',苏联'加加里诺'女性裸体像。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乳房丰满,腹部、腰部、臀部、大腿部肥大夸张,阴部明显而面部却无细微刻画,足部则被忽略。这正是为了突出女性的性特征与生殖功能。”我国考古资料也证实了女性生殖崇拜在原始时代的广泛存在。例如,1974年至1978年,在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人像彩陶壶,在器表上塑绘有一个裸体女像。女像的头面部在彩陶壶颈部,器腹部即为身躯部位,乳房、脐、阴部及四肢袒露,女阴夸张并用黑彩勾勒出轮廓。创造者突出和夸张女性的生殖部位,这是崇拜女性生殖力的明显表现。在女性生殖崇拜的观念中,除了崇拜女性的生殖能力外,还有对女始祖的崇拜。与生殖女神相比较,代表女始祖的女神其功能已不单是生殖,她还具有保护氏族的多种功能。因此女始祖神的形象与生殖女神不同,人类着重于表现女性的完整形象,并不特别去突出和夸张女性的生育部位。如1983年在辽宁牛河梁出土的女神像,女神面部器官类同真人,双眼中嵌淡青色圆饼状玉片为睛,炯炯有光彩。头像的其他部位比例适当,对人体有真实、准确的体现。虽也有生殖器官,但没有被夸大,这是与生殖女神的主要不同之处。对于始祖女神,人们着力与表现女性的整体美,赋予她们更多的神性,以期发挥她们多方面的超人能力。无论是对女性生殖力的崇拜还是对女始祖的崇拜,都体现了中国上古文化女性崇拜的特色。中国的原始社会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经过世世代代的遗存,上古文化中的女性崇拜逐渐形成为一种传统的力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对后世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尚阴柔的道家哲学显然是受到了这种传统的影响。仪平策先生说:“女性崇拜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坚韧的渗透和清晰的显现,择其要者,第一、在哲学领域,道家,尤其是老子的“母本主义”就极典型。老子以“谷神”、“玄牝”为“天地根”,而“谷神”、“玄牝”即为母神,母性。由此道家构思出“守母存子”、“守雌致柔”的思想体系J老子思想与上古文化存在亲密的联系,其中主要的是女性崇拜文化。纵观老子一书,人们无不强烈的感受到其中对阴柔的推崇,崇尚阴柔是老子书的基调,可以说它贯穿于老子书的始终。老子贵柔、贵阴的哲学绝不是游离于中国上古文化的传统之外的,相反,它恰恰是母系氏族社会妇女阴柔、好静、守雌、谦下等品质和传统的哲学抽象。除了老子思想的这一总的倾向可以说明它与上古文化的关联外,在老子书中也能直接找到女性崇拜的蛛丝马迹。如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J(老子第六章)老子用“谷神”“玄牝”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生殖崇拜。“谷”即山谷,特别是有水的溪谷,马王堆帛书本老子“谷神”作“浴神”,正表明“谷神”是指溪谷之神。在中国古代,溪谷常用来指代和象征女性或女性的生殖器官。另一种解释以“谷”为“虚二晚近学者詹剑锋曰:“谷,虚也,唯虚故能容受,唯虚故能因应J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都可以用来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官及其作用。“玄牝”则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老子的生殖崇拜观念。清代学者俞正燮指出,“玄牝”可指某种“空洞”,“牝者,古人以为溪谷,所谓虚牝者,如今言洞J吕思勉说“玄者,深远之意。牝,犹后世言女,言母,物之所由生,宇宙之所由生,故曰玄牝J任继愈老子新译注:“'牝',是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是象征着深远的看不见的生产万物的生殖器官。”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释祖妣篇中认为,玄牝是象征着幽远深妙的、看不见的生产天地万物的生殖器官。陈槃说:“人类中有女阴,而天地万物也莫不有女阴,其中山谷就是这象征之一J前苏联学者杨兴顺指出“空虚而看不见的道'是永远存在着的,可以称它为生殖之门。深远的生殖之门,也可以叫做天地的根。”徐梵澄更指出:“玄牝”象征“阴”,”推至远古,则生殖崇拜也J老子用玄牝之门比作天地万物的根源,这明显是对女性生殖功能的推崇和引申。它向我们昭示了老子崇尚阴柔与上古文化女性崇拜的关系。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如老子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一章)等等。这里老子说的三个法宝既是慈爱、节俭、退让。这三个法宝,实际上是女性的三种美德。尤其是慈爱、节俭更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中氏族首领的美德。总之,我们细细地品味老子的思想,便不难发现老子崇尚阴柔的背后有着上古文化女性崇拜的影子。周予同先生曾经论证儒家的哲学是生殖崇拜哲学,儒家的根本思想发生于生殖崇拜,其深层是对男根的推崇。赵国华先生则认为,“道家的思想同样生发于生殖崇拜。其深层是对女阴的推崇。“这两位先生的看法是颇有见地的,如果我们说儒家思想更多的是继承了父系氏族社会的传统的话,那么老子思想则是更多的继承了母系氏族文化的传统。1.3 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一一道论老子的道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老子的道论。道论作为老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主要表现在老子道本论思想,从“道”的本体论意义出发阐释老子的母性本位意识。老子在搜寻宇宙万物的起源时,提出了“道''这个概念。把“道”比喻成母亲,因为万物皆来自“道二道有生万物的功能和特性。因而老子思想中的“道”与母爱就有了一定互渗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宇宙万物由道创生,而“道”之“生生”却可以从母亲繁育后代这个过程中得到引申。而“一”、“二”、“三”也很好的形容了创生万物的艰辛过程,由“道”一层层向下落实而创生万物。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亦有女婿造人之说,女婿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也体现了老子的女性崇拜。生命力的不断延续也说明了母性创造力的无穷,而“道”亦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创造力。万物蓬勃地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不断创发的表现。老子从创生这个角度与女性进行类比,突显老子中的女性思想。万物从“玄牝之门”生育出来,“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繁之“,使万物成长、发展、成熟、结果都各得其所,而不加以限制,使之归于自然。正如王邦雄在老子的哲学一书中写到:”这样的生养万物,是消极的生,是不加决定,令其自生的生,这样的生养万物,是'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的生,也就是百姓自化自正的生人间慈母的爱,是最无条件的,不以自己的爱来拘牵子女,而以放开顺任的方式,来成就子女。”除“道”在生养万物上与母爱相渗透外,老子思想中的独特人生进取观也是以母性的品德为基准来阐发的。在母性崇拜中,不仅停留于对生殖崇拜的阐述,也宣称了母性的崇高品德,并在母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论述了独特的人生观。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恃、生而不有、生而不宰、柔弱、不争、谦下、取后、慈、俭、仆等事实和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基本精神。“道”的基本特征其实也是母德的基本体现,而在老子独特的人生观中,他宣扬的贵柔守弱、谦下不先、无为而为、不争之争等都是从母德中引申出来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是老子反复申明的贵柔之道。老子认为只有守住阴柔,才能长久生存。刚强是事物发展的巅峰或显露的极致,而阴柔则是事物所处的摇篮和发展的起点,蕴含着无限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守柔处弱是老子自我本位的实践观,他强调人不应太过刚强,刚强之后即意味着衰老。人不可能永远处于人生的最高峰,当你走到了最高点也就意味你的人生即将进入衰老期。而如果你处于柔弱,你就不会给别人构成威胁,在社会上你就可以处于安全环境中,从而保全自己。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柔弱”可能多是一种负面的意义,有一种被强者压在底下的感觉。但是老子对所谓的“柔弱”有着不同的见解。他在书中多次提到弱柔,且多有赞赏之意。老子第七十六章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这说明自然界跟人一样处于刚强则会毁灭,而处于柔弱则相反。老子七十八章又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者,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由自然中可以观察到水虽柔弱,但却可侵蚀出各种地形,又洪水泛滥之时更非一般堤防可挡,即柔弱中确有无穷的力量。老子并不是教人真正地去处于永远柔弱的状态,水似柔弱却有其刚强无比之面向,老子是要人人学习如水之坚强,在表面上能让、能柔,但到一定的限度,水的攻坚强能力,却没有任何东西能相比的。老子由这些现象中领会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柔弱者相反于刚强,其特性乃能屈能伸。柔弱并不一定就弱,他只是表面上的。而刚强者由于恃其之强,而无所不为,反会自伤其身给自己带来威胁与危险,从而招来祸端。当锋芒太过展露时往往遭人嫉妒,也就是树大招风的道理。又如老子所说:“勇于敢则杀J在历史上许多朝代恃其强盛,扩张太快,往往导致强盛过后的快速衰弱甚至灭亡。于是老子根据守柔处弱的原则又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提到了次弱者可以长存,而能长存不败便是一般人所认定之“强”,他这里所指的强不是他所排斥的刚强,而是胜过其他人或事的状态。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老子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叙述一种兴盛交替的自然道理。老子认为处于柔弱的状态可以保其身J'物壮则老,是谓不道J所谓不道,是说不合于道,意即万物趋于强壮之形,一到强大壮盛的时候便会开始衰弱老化,这可说是一种自然现象。遵从这个的“道”,你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能屈能伸。这就是老子的守柔处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赋予“道”阴柔之美,并明确指出道论作为阴柔美思想的理论基点。2 .“弱者道之用阴柔美的倡扬“弱者道之用”是反映老子哲学主旨的重要思想和命题。按照老子的思想,“弱者”的含义是“无为”与“守弱”;“用”指作用与运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道的运用是无为和守弱。在老子书中讲到弱时,往往与“无为”和“守弱”相联系。究其“无为”最基本的含义,首先是指遵守“道”的法则,遵循物的自然性,而去掉人为,因为老子认为,道本身是自然的,是无为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而为,去掉主观弓金为。在老子书中,“守弱”也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事物的初生、弱小状况,比如:“人之生也柔弱”,“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七十六章)等等。二是指柔弱者具有不可战胜的特征,如自然界的水很柔弱,但由于它处于不断运动中,故是不可战胜的。老子的“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和命题,看到了事物除坚强的一面之外,还有弱的一面。而弱的一面又具有“无为”与“守弱”的特点,这也是“道”的一种作用。正是这种作用,才使矛盾转化,以致于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而在老子看来,最能体现“弱者道之用”的是水、女性、婴儿这些阴性意象。在对水、女性、婴儿的推崇和赞美中,表达了老子贵柔的思想,体现了老子以母为本的世界观在美学上的反映。2.1 老子中的水与阴柔美2.1.1 水意象与阴柔美老子对于柔弱事物的推崇莫过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J(老子第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以赞颂的语气描写了水的品质,她有着最高尚的善:她滋润万物而不争;身处低洼而不怨;她心胸清明,与人友善;她诚实守信,言行必果;她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堵之则止,决之则流,不自以为是而温顺于人。水的确是这样的温柔而多情。难怪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J(老子第七十八章)水性似女性,处柔处弱而终胜强,这样的品质真值得称道。当水柔弱自处之时,任何坚强之物不能破之;当其浊浪排空之时,任何坚强之物不能阻之,此为弱之用。水所表现出的温柔不是一味的任人摆布,这就是水所体现的阴柔美的魅力!水是阴柔的象征。早在创世纪初,我们的先民对于水的柔顺、清润就已积淀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更多地赋予她女人阴柔的文化特征。通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通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J(周南关雎),通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通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红楼梦)如此等等,经过人类爱情的见证,经过代代墨客骚人的浅吟低唱,水已成为了美丽女子的代名词,被赋予女性温柔意味,成为了阴柔美的第一载体。2.1.2 水品质与阴柔美万物的生命若水一般,“绵绵若存,用之不勤J(道德经第六章)守住阴柔,则长久生存,而柔弱正是水最显著的特征,在老子的哲学中,水的意向体现出的是柔弱的品格。老子常以水作比喻,说明道理。柔弱的水,是和谐的象征。他说柔弱的水具有善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容物的意思。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云水襟怀。水性谦柔,不与物争,唯有不争,天下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与你争了。不仅如此,老子透过水之美看到了阴柔的功能,“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说明“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老子看来,水便是柔弱者力量的具化,是力量的象征。柔弱的东西,包含着内在的强大的活力,具有化解刚性的深厚能力,往往能战胜刚强的事物,表现出阴柔之美的韧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战胜坚强者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它,水之所以能击败强物,不仅在于它的柔弱的外表,更在于它的韧性,所谓“水滴石穿”,而石头由于缺乏韧性,虽然坚硬无比,但在水的坚持不懈的攻击下,终于瓦解了。所以柔弱有一股强大的韧性,这韧性足可以推毁一切,当它推毁一切的时候,它的力量得以充分的体现,由此来证明它才是真正的强者,老子由此得出结论:“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所以老子所说的“弱”并不是软弱或懦弱,而是柔韧,是坚韧不拔、持续不断的深层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老子主张维护阴柔,保全自身。他仍以水为例诠释阴柔之力。首先他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接着通过水的驾驭能力说明柔能胜刚的道理。继而又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第七十八章)。最后,老子指出了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不断帮助别人,而不私自占有,老子说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一件事、一切人放弃,也并非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是为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当代社会,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夺利于市,物欲横流,却并没有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老子所主张的“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功成不名有“(老子第三十四章),“功成身退”(老子第九章),都蕴含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面,主要目的恰恰在于消弭人类的贪婪占有冲动以保世界平安。老子所谓的不争、柔弱和居卑处下,目的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最大的进取,实际上是让人成就为真正尊贵崇高的圣人,锻造阳刚却宁愿坚守阴柔,从长远保全了自身,最终以柔弱胜刚强,又为万世开太平。2.2 老子中的女性与阴柔美2.2.1 女性意向与阴柔美由于老子哲学充满对于女性、母性及其生殖机能的敬畏,也透露出上古社会妇女及其生活隐秘的某些侧面,一些哲学家甚至认为老子是女性哲学。吴仪先生中国哲学的生命和方法一书认为易经和老子都是女性哲学,都是运用女性之德的经典之作;易经“只用了一半,而老子彻头彻尾都是女性哲学”。因为老子“讲母,讲婴儿,讲玄牝,讲水,讲柔弱,讲俭,可说无一不与女子有关''。女性占人类的一半,以其特有的智慧、韧性和慈爱,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使人类得以正常的繁衍和发展。她们具有温顺柔和、谦虚文静、慈爱多情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她们勤劳质朴,含辛茹苦,她们永远仁慈、温柔和无微不至地照顾其家庭。她们作为母亲是生命的仓储和源流。她们抚育孩子,并且铲除孩子生长过程中的任何障碍。因此她们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维持者。2.2.2 女性品质与阴柔美老子推崇静德,钟情于清虚、宁静,而虚静是女性的品格,也是阴柔美所特有的品质之一。“止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老子虚、静并提,“言致虚,物之静笃,守静物之真正也。(万物)动作生长。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据王弼注,括号内“万物”二字和标点为笔者所加)。王弼的注释是合理的,老子认为物起于虚静,最后又复归于虚静,以虚静关照人生不也如此吗?所以人生应该守虚守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J(老子第二十六章)就是说唯有静、重之人格,方能超然物外,自乐无忧;“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J(老子第四十五章)是说静可复苏万物,使天下生机长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老子第五十七章)是说静能达到不言而教天下的效果;“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是说静可以去欲,使天下自正;”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J(老子第六十一章)是说男女交合,女阴在下然而却能胜于男根。老子多处不厌其烦地强调虚静,因为虚静具有制动的能力,具有苏生万物的功能,虚静在无声无息的状态下悄然制服躁动并复苏万物。虚静的品质展示了阴柔美的特征,它是阴柔美的一大体现。老子对阴柔的倡导还体现在女性生育能力上。老子的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刑之,而器成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J生生不已,充满生机与生命,洋溢着慈母之爱。这样的生养万物,是消极的生,是不加决定,令其自生的生,这样的生养万物,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生,也就是百姓自化自正的生。凡此之生,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畅通一切生命之源,当下即显一自在自得。此吾人亦有一相应的体会,老子重母德坤道,故三宝之首是谓慈。人间慈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以自己的爱来拘牵子女,而以放开顺任的方式,来成就子女。老子的消极处,确实也闪烁着母性的光辉。老子重母性、重生殖的总体倾向,还强调它洋溢着女性的智慧和温柔。老子所谓“三宝”一一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一一都是女性的伦理哲学。“慈”,既有母性的爱护备至、仔细入微、深思熟虑、举无不当的柔情母爱,又有女性的忍辱负重、无私曲成的宽容。“俭”是“徐而不废”,“以约为纪”的意思,近“节俭”的含义。“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这是女性谦卑在后的意思。慈爱,却并非软弱,当其爆发出时极为刚强,所以说“慈故能勇”。俭是节省而非小气,节约致富,所以说“俭故能广二曲成,亦即“不敢为天下先曲是不争,结果却是天下莫能与之争,曲底于成,故谓“曲成”。女性表面柔弱,却不致被攻击而得以保存。细心,问题还没有发展就加以解决,这样做起事来就轻松,这也就是“无为”。温和,精巧柔顺,但是柔能克刚,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泥一遇到水就融化了。老子从女性品格入手来说明老子的阴柔美,折射出强烈的阴柔美光辉。2.3 老子中的婴儿与阴柔美2.3.1 婴儿意象与阴柔美婴儿是老子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意象,老子在婴儿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向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人有魂魄而得以生,如何能保住魂魄呢?必须抱一,使精气调和不外泄,不让杂念入于心,这样就能使精气不乱,使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