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汇编(2篇).docx
-
资源ID:616092
资源大小:28.4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汇编(2篇).docx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汇编(2篇)目录1 .2023年XX县文旅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152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212023年XX县文旅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根据关于报送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的通知要求,现将县文旅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报告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总结1 .坚持文化惠民,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序时推进2023年“送戏进万村”演出、农村公益电影和“爱教”电影放映及“15分钟阅读圈”城市书房建设等惠民工程,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接待服务群众61万余人次。完成5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云注册率、活动上传率100%达标。成功举办“城门挂春联”“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和“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摄影作品展、第十一届古玩藏品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开展XX县“国投杯”文化旅游摄影大赛、2023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和文化艺术公益培训。在歌曲等全国大型音乐刊物发表作品4首,歌曲春到农家入选“安徽省新时代现实题材优秀音乐舞蹈作品展演”。在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5篇,创作XX州大鼓词3部。组织参加2023年安徽省少儿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2 .坚持产业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日新月异。紧盯XX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标,完成XX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X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XX县百里画廊概念性规划编制,加快XX州古城5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起草XX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安丰塘镇戈店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八公山乡淮南豆腐主题文化园获评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二举办第五届“楚韵XX春城”、“春游江淮请您来“XX县站采风踩线、“放飞五月相约XX州”等大型宣传活动,XX春城遗址、安丰塘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支持XX蜀产业园徽秀演艺城、XX春环球港和邻里中心四星级宾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关于促进XX县民宿业规范发展管理办法关于XX县旅游民宿规范发展扶持奖补办法。策划全县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围绕豆腐、大救驾、XX州香草等土特产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产品。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游客接待量346万人次、增长59.6%,综合收入XX亿元、增长70.8%。3 .坚持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提质增效。序时推进XX县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安丰塘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XX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XX春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XX春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淮南王刘安家族墓葬保护规划廉颇墓保护规划等重点文保规划编制和古城、古镇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关帝庙院落环境整治、古城墙西南段驳岸修缮工程和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孙叔敖纪念馆总体修缮、报恩寺石碑保护修缮、清真寺无相宝殿防雷工程验收和田野文物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运炽纪念馆正式开馆运行。整合资金328万元,完成小甸集特支纪念园展陈提升、隐贤镇赵策烈士陵园修缮整治。推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智能化建设和文物数字化保护二期项目建设,举办“大唐XX州瓷耀天下”XX州窑精品瓷器展等临时展览5个,完成12件套文物仿制并入展。安徽楚文化基本陈列荣获第六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展览”奖。举办XX州大鼓项目传承人群培训班、XX县“楚韵遗艺青年传承”非遗传承活动,组织抬阁肘阁、XX州锣鼓等非遗项目参加全省非遗展演、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等活动。做好市级第五批、省级第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公布XX县第三批县级非遗传承人,选聘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312人。4 .坚持规范管理,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持续实施“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版盗印教辅教材、传播侵权盗版、出售禁止内容书籍等违法行为。建立XX县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全县文旅市场和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节假日、高中考等重点时段特别是网吧、歌舞娱乐、印刷企业等场所消防安全监管,守牢行业安全防线和质量底线。承接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与监管,完成1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备案工作。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文旅市场经营单位390余家次,行政处罚10家(重大案件1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9处。受理12345市长热线39起、12318热线3起,论坛、信箱11条,核查率、回复率100%o受理各类行政审批项目68件、出版物年审125家,办结率100%。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件发生。二、存在问题1.品牌优势不足。全县文化旅游产品种类多而不精,未能形成龙头产品。旅游业仍以旅游观光和散客体验为主,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力度不够。核心景区旅游发展资金需求大,县级财政难以支撑。2 .推介力度不大。文化旅游品牌、包装、营销策划和宣传促销乏力,尚未产生轰动效应。景区景点规划和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文创产品研发、投入不足。游客集散中心、报恩寺街区等已建成项目管理运营难度较大。3 .人才队伍不优。全县文化和旅游系统人员老化,群文、文博、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局属文、图、博等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少,多年未进新人,且骨干力量逐年退休,面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形势已难以为继。三、下半年工作谋划1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安徽楚文化博物馆、XX县文化艺术中心“三馆”运营水平,加强“安徽文化云”县级平台管理,县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全面完成“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和“爱教”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年度任务。指导“乡村春晚”提质扩面,支持民营剧团健康发展。提升旅游厕所维护管理水平,建成5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个“15分钟阅读圈”城市书房,完成乡镇文化站考核定级工作。开展江淮读书月、全省图书馆联盟系列活动,启动第三批馆藏珍贵古籍修复,推进县图书馆服务外包。举办“庆祝XX县书法之乡命名10周年暨首届XX县书法艺术节启动仪式”现场书法展演活动,筹备第六届“城门挂春联”活动、第三届“国投杯”摄影大赛,参加2023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完成2022年度文艺创作奖励评审和2745个版权登记工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题材,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历史人文特色、讴歌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2 .奋力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完成XX州古城5A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留犊祠巷历史街区综合整治等51个年度创建工作任务。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成年度“421”创建培育任务。做好合肥都市圈、长三角重点城市群、皖北旅游市场宣传推介,参加国家、省、市各项文旅展会、赛事,筹备上海专场推介会。委托省旅游培训中心开展导游、讲解员培训和星级饭店、旅游民宿、农家乐送教培训,组织5A创建、持证导游和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完成年度旅游业发展和景区管理奖励兑现,举办全县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全年力争实现游客接待量64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综合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3.9%o3 .强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序时推进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安丰塘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快推进XX春城考古遗址公园、XX州古城和3个古镇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关帝庙院落环境整治、东岳庙修缮、古城墙西南段驳岸修缮等重点文保工程和淮南王刘安家族墓葬保护规划廉颇墓保护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启动清真寺、报恩寺院落环境整治、南北门城楼养护、东门城台地砖养护等项目建设。提升正阳关抬阁肘阁、XX州锣鼓、XX州大鼓等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水平,推动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取得实效。4 .全力保障文旅市场繁荣稳定。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持续实施“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加强艺术类考级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审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重点时段文旅市场监管和网吧、歌舞娱乐、印刷企业等场所消防安全巡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应急广播“建管运维”,保障安全播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谋划2023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扩大优质、普惠、贴心的健康服务供给,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健康河北建设考核中XX市排名全省第二。2023年健康河北建设考核指标共有14大类20项指标、涉及6个部门,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14项。一、严格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一是制定预案防未然,印发XX市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XX市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应对预案。二是强化监测早发现。在市人民医院、妇幼医院和遵化人民医院流感哨点医院的基础上,将曹妃甸区等6个点位纳入新冠病毒感染监测范围。三是重点人群分类管。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全市已完成1217044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摸底。组建8276支家庭巡诊小分队,落实落细新冠重点人群健康监测管理服务。四是感染患者有效治。率先推出XX市分级分类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方案。开展重症救治人员培训,共举办20场次、培训医务人员2000余人。二、持续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推动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一是医改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3年梯次推进玉田、迁西、丰南、丰润、曹妃甸5个县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季度全市公立医院管理费用占比11.55%,较上年平均水平降低0.69%。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市三级医院中已有5家实现床旁结算、5家实现预约诊疗;二级医院中已有14家实现预约诊疗。11个县(区)设立县级护理质控中心。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2023年6月1日开始全市范围内使用120救护车交通费用全免,累计受益群众超2.3万人次。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迅速加强。完成市县两级疾控局挂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春夏季传染病防控落实到位,持续加强鼠疫、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监控,接种流感疫苗14007剂次。疾控类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不断巩固。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市婚检率达到了76.85%o持续推进“健康企业”和“职业健康达人”创建,2022年全市获评省级健康企业24家、省级“职业健康企业”41家、省级“职业健康达人”34名。四是京津医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市工人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达成学科共建合作,加挂“学科区域协作中心”牌匾。市第二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敖英芳教授、刘忠军教授举行合作签约仪式,XX市骨科运动康复医学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心成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共同成立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XX分中心揭牌成立。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签约,XX市妇产医学高质量发展中心揭牌成立。截至目前,3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130项,对接38个北京机构和17个天津机构;合作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12个,省部级科研项目6个,市厅级科研项目3个。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力提升卫健服务能力发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抓巩固、建机制、谋创新、攻难点,各项重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一是基层卫生网底更加完善。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家推荐标准、7家社区医院通过验收省级验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安排义诊活动18296人次。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由原有5335个村卫生室通过邻村联建、巡诊派驻等方式优化为4517个。二是卫健项目建设持续拓增。市工人医院一期工程、市中医医院迁建、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市中心血站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年内新工人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市中医院迁建、XX二院骨科大楼年内竣工。三是爱卫创卫工作全面提升。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举办“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暨春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向省爱卫办推荐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34个。四是“一老一幼”服务供给不断加强。打造老年友好社会环境,4个社区被省拟推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88.86%,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总体覆盖率达到93.02%,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与养老机构签约。积极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实现了全市备案托育机构和试点县级全覆盖,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0个。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市本级共计下达2023年度奖扶、特扶资金XX万元。五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加强。获得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XX万元。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获批省级继教项目42项,列入2023年度省级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50项,获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51项。2022年度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考核中,所有项目资金执行率、项目完成率、系统填报完成率100%。六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覆盖率达到了95.89%,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13655人、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13299人。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已完成青少儿脊柱侧弯筛查814337人、占全年任务的86%,建立学生脊柱健康电子档案201081人。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40家托育机构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增加市级受益托位1200个。为全市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已完成HPV疫苗第一剂30065人次的接种工作,完成率为104%。疑难重症患者医疗援助工程,市、县两级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已建设完毕,搭建起市级“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和京津“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完成市、县两级医疗援助会诊专家库建设,已累计完成远程会诊662例、转诊8例。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市、县两级传染病院床位总数达到2060张,完成全市192家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工作。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卫生健康需求,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健康行动和中医药强市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扩大优质、普惠、贴心的健康服务供给,为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XX篇章贡献卫健力量。一是强化监测预警,构筑防疫安全网。持续做好病毒变异株监测,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并作出分析研判。一旦发生局部范围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及时启动疫情流行应急监测。严格乙类传染病法定报告程序,落实信息报告管理要求,督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时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控意识;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二是巩固医改成果,打造医疗新高地。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推动“三医”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考核促提升,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督导评定性作用。梯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扩面,整合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力争实现2023年底全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三是开展医疗援助,打造援助新模式。以为民情怀建好市、县两级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中心,继续完善医疗援助信息网络,进一步规范远程会诊工作,加强专家库专家学习培训,常态化开展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工作。在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进一步提炼典型案例,浓厚宣传氛围,真正实现疑难重症患者就医“零距离”。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建好专业人才库。加强系统医疗人才引进,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全市卫健系统年内计划引进4000人。强化就业引导力度,支持在唐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医养结合新行业创新创业。加强基层医疗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关于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方案,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县招乡聘村用”机制。加强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加强群众满意度调查,强化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态度、质量、效率的直观评价。五是加快项目建设,跑出建设加速度。按照“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逐项目制定目标任务,落实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切实加快市工人医院一期工程项目、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项目、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等4个续建项目和市第五医院精神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市协和医院手术外科综合楼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心项目、华北理工附院花海院区项目等3个新开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新工人医院一期主体完工,市中医院迁建、XX二院骨科大楼竣工,全面夯实我市医疗资源硬件基础。六是关怀一老一幼,织密民生保障网。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老年病科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选取有意愿的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开展提升行动。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落实托育机构奖补政策,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提高家庭托育意愿。以路北区、迁安市为试点,扶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发展,特别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单位自办托育机构,尽快形成“全市示范、全省领先、群众有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七是推进创卫工作,创建健康宜居城。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各级各单位加强环境整治和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组织创建卫生县、镇、村,指导申报省级卫生镇、村按照标准创建。进一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尤其加大建成区的创建力度的督查指导,确保通过省级创卫评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开展培训等多种形式,营造全民创卫浓厚氛围。继续推进XX市爱国卫生条例立法工作。八是办好民生工程,服务群众有温度。加快未完成民生工程进度,对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程、疑难重症患者医疗援助工程、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切实加快工程进展,确保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全市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等2项已完成任务,要深入开展回头看,切实提升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