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docx
关于加快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依托我市冰雪装备产业基础,加快雪上运动装备、冰上运动装备、冰雪机械装备等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打造冰雪装备产业园,推动冰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一)面临形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及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带动下,我国冰雪运动不断升温,以冰雪为特色的“白色经济”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联合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体经字2016)645号),提出“到2025年,形成冰雪运动基础更加坚实,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竞技实力极大提高,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冰雪运动发展格局”。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体经字2016)646号),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冰雪装备制造作为支撑冰雪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受到国务院及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的高度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工信部联装2019)106号)中指出将“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目标。表1国家出台的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1.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我国冰雪装备产业规划逐渐清晰,大部分省市在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重要性,多个省市出台相应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河北、黑龙江、等省市制定中长期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并积极支持建设冰雪产业园、引进冰雪企业、引入冰雪装备重点项目落户。表2主要省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2.国产装备进入市场占有率“提升期”。国产冰雪装备企业以技术发展为赶超着力点,依托国内强大市场需求,产品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同时具有采购周期短、售后响应快、市场价格低等优势。冰雪场地基础装备方面,国产室内造雪机优势明显,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40%,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2018年河钢集团宣工公司历时一年研制的国内首台SR400压雪车下线,国产压雪车品牌开始起势;魔毯基本以国产装备为主,道沃机电魔毯占比达70%o个人冰雪运动装备器材方面,滑雪手套、头盔、雪镜等领域国产品牌逐步得到大众认可,获得国内知名滑雪场采购,山东嘉祥县是我国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冰雪训练辅助系统及装备方面,国产“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采购,应用于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国产人体高速弹射装置已在国家队训练中心投入使用。(二)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市围绕后冬奥时代带来的有利契机,依托制鞋、织袜、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冰雪装备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尤其是2021年以来,在省委书记景俊海亲自推动下,我市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开展一系列对接合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研发出自发热滑雪袜、内衣和雪板打腊车等自主创新产品,目前已具备了冰雪运动服装、鞋帽、打蜡车等产品生产能力,正在完善冰雪装备产业链。未来冰雪产业发展趋势1 .冰雪机械装备。汽车改装公司已与长春天火联合试制了雪地摩托车,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成功联合研发滑雪板打腊车,该车辆集豪华、舒适,休闲工作为一体,是用于运动员休息、保养雪板的特殊车辆,是为2022冬奥会中国国家队提供的装备,配套用在延庆赛场,车内配有高山赛所需的板底纹理机。同时,我市机械装备公司等企业还具备发展造雪机、压雪机、浇冰车等装备及部件的关联技术和制造能力。2 .冰雪运动器材。波锣冰雪科技公司已成为卡虎(KARHU)品牌滑雪板中国区销售总代理,滑雪鞋由波锣冰雪科技负责生产,年产能10万双。3 .冰雪运动服装。东北袜业园织袜公司、兴黄制衣等企业滑雪服年产能60万套、运动服年产能100万件、护股、护腕、护膝年产能100oO套,手套15000套。东北袜业园织袜公司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合作完成第一批6款特种纱线型自发热滑雪袜样品研发试制,通过北京服装学院评测和安微低温环境舱测试,技术指标均高于国内外行业内同款产品,并成功申报专利。北京冬奥会期间企业捐赠总价值252万元的6款3600双自发热滑雪袜用于冰雪运动国家(集训)队使用。4 .旅游纪念商品和运动员膳食产品。东丰画馆、东辽剪纸、西安泥塑、东霖草编等民间匠人创办的企业和工作室,产品覆盖农民画、剪纸、泥塑、草编等种类。农投和东辽黑猪、东丰睿康生物和唐豆豆、龙山龙泉春、西安禹然农业等企业产品涵盖特色谷物、梅花鹿、白酒、蛋品加工、果仁、蒲公英茶品、羊肚菌类等特色产品。表3全市工业领域冰雪装备及服装企业产品表(三)存在问题及原因。虽然我市冰雪装备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落后于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形成有效供给。快速发展的冰雪运动与落后的冰雪装备制造业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最大因素。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冰雪装备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与产品体系,产品结构单一,知名品牌少,产品层次浅、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健全。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成套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大部分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还较低,与华北地区的冰雪重装备、华东华南地区的冰雪轻装备相比,竞争能力明显有所欠缺,产业竞争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配套政策不够具体,招商引资力度有待加大。由于我市没有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的具体配套细则,本地企业的市场开拓受阻,外地企业向转移难度较大。冰雪装备企业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支持力度不够大、不够具体,企业搬迁或新建的制度性成本较高,国内外有实力的冰雪装备企业“引进来”还较为困难。成果转化不够通畅,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强。在装备制造业多个领域具有多年发展基础,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与优势,但已有的技术优势尚未真正转化到冰雪装备产业上。如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多家企业具备发展造雪机、压雪车等装备及部件的关联技术和制造能力,但还未向该领域转型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发展冰雪经济的战略部署,紧抓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消费需求提供重要保障,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监管服务。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冰雪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依据各县区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基础,宜冰则冰、宜雪则雪,突出发展重点,培育特色项目,着力打造冰雪产业优势品牌。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装备产业协调发展,冰雪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与省内周边市对接合作协同发展,丰富冰雪产业业态,壮大冰雪装备产业实力。(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冰雪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全省规划25亿元),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冰雪装备产业,建立雪上运动装备、冰上运动装备、冰雪机械装备等冰雪装备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高质量冰雪装备,满足大众休闲娱乐与体育竞技运动对先进、高端装备的需求,将冰雪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增长点。到2035年,全市冰雪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全省规划100亿元),构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冰雪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完善的冰雪装备产业创新体系,将市冰雪装备产业打造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产业新地标。三、规划布局总体布局上,聚集资源优势、企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构建“一核、三园、多点”的发展格局,形成“优势集中、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特色明显”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一)一核:即冰雪装备产业核心发展区。依托东辽县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重点发展冰雪运动服装、冰雪运动器材和冰雪机械装备三类产品,统筹建设、招商和运行,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发展方向、主导项目、核心能力和配套建设,立足全产业链布局、聚集化发展和凸显地域特色,形成辐射周边的冰雪装备产业核心发展区。(二)三园:即冰雪运动服装产业园、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园、冰雪机械装备产业园,着力发展冰雪运动服装、冰雪运动器材和冰雪机械装备三大领域。依托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挥园区规模化优势,引导贵春皮革、中服服装等企业进驻园区,重点发展滑雪袜、内衣、滑雪服、滑雪帽、手套等产品,打造冰雪运动服装产业园。依托省波锣冰雪科技有限公司,发挥生产运动鞋制造的传统优势转型制造越野滑雪靴、高山滑雪靴、滑冰鞋、雪地靴鞋,同时开展国际合作,开发制造越野滑雪板、高山滑雪板、单板滑雪板、雪杖、滑轮、滑冰、冰刀、冰球等产品,打造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园。依托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深入挖掘潜力,招引一批企业,重点发展滑雪板打蜡车、雪地救援车、压雪机、造雪机、雪地摩托等装备,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延伸新能源冰雪机械装备产业链,打造冰雪机械装备产业园。(三)多点:依托西安区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区、龙山区工业开发区、东丰县经济开发区、南部新城职教园区,打造多个特色明显新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西安区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区谋划建设的智能装备产业孵化器项目,发挥省装备制造公司等企业关联技术优势,招引冰雪机械装备企业落户孵化器;龙山区工业开发区加快发展冰雪运动保护头盔等产品;东丰县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梅花鹿、果仁等地方特色产品;南部新城职教园区围绕产教融合,加块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冰雪现代服务等冰雪产业资源全面有序发展。四、发展重点根据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决策系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并依托强大的行业专家和经济学家团队创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决策系统”。该决策系统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细分领域或产业链环节提供决策参考。其评价结果综合显示在“总体评估”上,总体评估为重点发展产业或领域,总体评估为特色发展产业或领域,总体评估为相机发展产业或领域,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发展综合背景、产业发展可行性两大方面对省重点发展的冰雪装备制造领域进行评价比较。(图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领域选择依据)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成立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并依托强大的行业专家和经济学家团队创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决策系统”。该决策系统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细分领域或产业链环节提供决策参考。其评价结果综合显示在“总体评估”上,总体评估为重点发展产业或领域,总体评估为特色发展产业或领域,总体评估为相机发展产业或领域。“中国装备制造业智库决策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省冰雪装备产业要紧密围绕冰雪场地基础装备、个人冰雪运动装备和冰雪训练辅助系统及装备进行谋划布局。在省未来计划发展的冰雪装备产业中,雪场设施、冰雪专用车、冰雪场馆设施、冰雪休闲娱乐装备、雪上器材、冰上器材、运动服饰、大众参与设施、竞技训练装备、康复辅助器械10类装备综合得分均在20分以上。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可重点发展冰雪运动器材、冰雪运动服装、冰雪机械装备以及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企业集聚、技术研发、项目建设,突破制约冰雪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快信息技术与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深度融合,开发生产多档次、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冰雪运动装备产品,加快产业层次快速发展。围绕“一核、三园、多点”产业布局,谋划实施金刚冰雪运动产业园、东北袜业园冰雪系列产品项目等15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一)加快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发展。坚持培育壮大域内企业和引进知名企业并重,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冰雪运动器材,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生产企业。1 .冰雪运动器材产业。在雪上运动器材方面:组织生产企业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加强碳纤维等新材料、传感平衡系统等智能技术在雪上运动器材中的应用,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开发生产替代国外产品的雪上运动器材。在滑雪装备方面:支持波锣冰雪科技、启星铝业、利源精制、东升石墨、亿达碳纤维等企业开展滑雪板、滑雪鞋、滑雪杖、滑雪板脱离器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在雪橇装备方面:加快玻璃纤维、碳纤维和优质合金金属研发与应用,加强域外知名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引进与合作,重点发展有舵、无舵雪橇和钢架冰车等产品。2 .冰上运动器材产业。依托我市较好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大众冰刀产品,积极开发研制高端冰刀产品,拓展冰球、冰壶运动装备产品生产,打造冰上运动装备全产业链。在冰刀方面:引导我市有转型发展意愿企业,引进国际先进的冰刀装备制造设备、技术、工艺和人才,增强设计、研发能力,重点发展速滑冰刀、花滑冰刀、冰球冰刀等大众传统产品,积极发展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系列产品,形成冰刀产品全谱系化。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冰刀鞋、冰刀刀体等部件生产,提高产品本地配套率。在冰球装备方面:鼓励吉化化工、均胜汽车电子、启星铝业、亿达碳纤维等开展冰球、冰球杆等产业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引进域内外冰球装备制造企业到我市投资建厂丰富冰上运动装备种类。3 .运动护具装备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纺织产业基础,加强自主技术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和满足不同比赛运动需求的专业护具,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1)雪上运动护具:滑雪头盔方面,支持吉化化工加大新型工程塑料研发,引进专业化制造设备,重点发展滑雪、雪橇、雪车等雪上运动保护头盔产品。滑雪镜方面,积极引导域内寻求转型发展的企业,加强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重点引进一批域内具有较强知名度的专业生产企业,重点发展滑雪、雪橇、雪车等雪上运动护目镜产品。护甲方面,充分发挥我市纺织产业优势,加快D30等新型纺织材料研发与应用,依托东北袜业园、均胜汽车电子等企业,重点发展护甲、护臀、护膝、护肘、护腿、护腕等产品。(2)冰上运动护具。滑冰方面,支持吉化化工发展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冰上运动保护头盔产品,引导东北袜业园、欧蒂爱袜业、均胜汽车电子等企业发展防切割护颈、护踝、护腿板、手套、护膝等护具产品。冰球方面,支持吉化化工发展冰球运动保护头盔产品,引导东北袜业园、均胜汽车电子等企业发展护胸、护肘、护腿、裤子、手套等专业运动防护装备。4 .休闲运动装备产业。瞄准国内冰雪休闲旅游市场,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发展冰雪休闲运动装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支持中辉健身用品、龙晟体育用品、均胜汽车电子等企业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投入,重点发展滑雪圈、冰上飞碟、弓箭、跳绳等大众冰雪休闲运动产品,提高生产能力和扩充产品种类。表4冰雪运动器材谋划重点项目表单位:亿元(二)打造冰雪运动服装品牌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冰雪纺织领域企业,鼓励企业开展产业研发,推动我市冰雪运动服装产业形成新优势。1 .冰雪服装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纺织产业优势,加快新型纺织材料研发与应用,依托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兴簧制衣有限公司、东辽县贵春皮革制品厂、市中服服装有限公司、市优品内衣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企业与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合作研发户外运动冬季运动服饰系列产品,成人、儿童全系列滑雪服和训练滑冰服、训练服等产品,形成规模效益。2 .滑雪袜产业。将自主研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依托我市东北袜业园的产业基础,引导东北袜业织袜有限公司、市欧蒂爱袜业有限责任公司、鹿人袜业等发展自发热滑雪袜、长筒及膝滑雪袜、透气防水中筒滑雪袜、速干内层运动防水袜、美利奴毛圈加厚袜等产品。表5冰雪运动服装谋划重点项目表单位:亿元(三)推动冰雪机械装备数智化升级。1 .场地维护装备产业。依托我市工业产业基础和寻求转型发展的优势装备制造企业,加强冰雪场地维护装备开发生产,提升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I)滑雪场维护装备。造雪装备方面,推动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创办冰雪装备科研和集成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引进消化国际冰雪装备先进技术,努力培育冰雪装备集成制造商,重点发展车载型、履带型、小型全自动造雪机。压雪装备方面,支持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与域内外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发展履带型压雪机。室内滑雪场制冷系统方面,支持与寻求转型发展的优势装备制造企业与域内外科研研所合作,重点发展制冷主机、冷却塔、机组余热利用装置等产品。(2)滑冰场维护装备。造(修)冰装备方面,支持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加快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尽快形成成熟产品,扩大市场推广,形成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燃油式、纯电动浇冰车、修冰车等产品。室内滑冰场制冷系统方面,支持与寻求转型发展的优势装备制造企业与域内外科研研所合作,重点发展制冷主机、冷却塔、机组余热利用装置、除湿机等产品。2.场地配套服务装备产业。以域外引进为重点,加强域内企业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场地配套服务装备产业,实现冰雪机械装备全产业链发展。(I)拖引装备。架空索道方面,支持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市鑫锐工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市重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发展关联性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缆车、支架产品,支持汇丰电机发展驱动装置,积极引入域外企业加快发展承载牵引所、锚固装置和张紧装置。地面装备方面,重点发展拖引式魔毯,支持长江胶管发展运输带,支持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省隆盛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发展支架产品,支持汇丰电机发展驱动装置,积极引入域外企业加快发展迂回装置。(2)户外旅居装备。支持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积极发展适合冰雪旅游的旅居房车等产品。(3)救援运输装备。支持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加强与长春天火公司产业合作,推动雪地摩托车尽快实现产业化。(4)场地护栏。滑雪场地护栏方面,引导晟华包装、荣兴塑料等企业研发生产滑雪场地护网。滑冰场地护栏方面,加快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利源精制发展滑冰场地护栏等产品。(5)维修保养装备。支持企业研发冰刀养护设备、雪板养护设备、雪鞋烘干除臭设备等维修保养设备。(6)冰雪机械装备制造服务业。积极推动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开展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售后维修、装备运营服务、市场推广等服务业务,提升产业和产品价值链,实现装备制造和生产服务互相带动,创造更多产值。同时,围绕大型冰雪装备开展配套产品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支持域内中下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能提质,尽快形成“小精尖”拳头产品,提升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表6冰雪运动器材及配套工程谋划重点项目表单位:亿元(四)开发冰雪旅游营养膳食新产品。依托我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创意研发与改良包装冰雪特色旅游商品,扩充种类,制造终端产品,形成系列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产品体系,打造成为旅行必购“礼品”品牌。1 .谷物深加工。支持农投集团、吉米飘香生态农业公司、金州现代农业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蟹稻米、杂粮、金银米、乌米、煎饼等绿色食品等产品。2 .清真食品。引导厚德食品、粮全其美、金昌肉牛、麒鸣生物等企业积极新产品研发,着力打造冷链运输,积极发展蛋品等即食休闲食品和冷鲜分割肉产品。3 .饮品。鼓励和支持龙泉酒业、轩鹤饮品、梅香曲酒业、甲午泉、红动饮品等企业,发展面向旅游消费的中高低档白酒、啤酒、矿泉水、弱碱饮用水等产品。4 .特色产品。支持睿康生物、唐豆豆食品、禹然农业等企业,研发生产梅花鹿、果仁、蒲公英茶等极具地方风情的特色产品。五、发展路径按照国家对冰雪装备产业的发展定位,以及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战略部署,立足我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以做强做大冰雪装备产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支撑,打造“冰雪装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冰雪运动器材、冰雪运动服装、冰雪机械装备、旅游纪念商品等重点产品,强化冰雪装备产业优势聚集,将培育成为全省冰雪装备产业体系的重要节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推动产业规模提升。1 .积极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坚持招大引强的基本原则,通过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冰雪装备产业研发、制造与战略投资商,重点对接国际知名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和知名品牌国内代工企业。争取意大利天冰集团、奥地利多贝玛亚、北京卡宾滑雪、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山东泰山体育、安踏集团等在我市投资建设高端冰雪装备生产项目。2 .推进现有骨干企业改造升级。支持域内冰雪装备企业瞄准国内外冰雪装备制造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步替代国外产品的国内市场空间。重点推动汽车改装公司研发生产雪地摩托车、滑雪板打蜡车等产品。推动东北袜业园、贵春皮革、兴簧制衣、中服服装等企业与国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合作,研发户外运动、冬季运动服饰系列产品。3 .推动本地企业进军冰雪装备领域。扶植本市企业从传统装备制造向冰雪装备制造转型。推动启星铝业、利源精制、亿达碳纤维等企业开展滑雪板、滑雪鞋、滑雪杖、滑雪板脱离器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挥我市纺织产业基础,发展滑雪头盔滑雪镜等雪上运动护具;推动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市汽车改装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发展压雪机、架空索道等场地维护装备。对冰雪装备领域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对接金融支持、促进技术合作、整体营销推广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1 .内外并举助力冰雪装备“换道超车”。一是培育内力,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自主研发中心建设和技术攻关交流,打造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点;构建“冰雪装备产业+基础制造+”的多集群协同研发创新机制,积极抢占先发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培养既具有产品研制能力又具备成套装备集成能力的冰雪装备集成制造商。二是借助外力,以冰雪装备产业园为载体,积极与国内外冰雪装备研发制造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客团队等)对接,在冰雪装备技术创新、产品改造以及冰雪装备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与冰雪场地等用户单位联合开发冰雪装备,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专用车、防护用具、设施设备等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绿色智能、国际领先的冰雪装备及冰雪运动产品,逐步替代进口。2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推进以重大创新载体、企业研发平台为重点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构筑公共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创新产品研发,联合建立重大技术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验证和成果转化平台等创新载体;培育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孵化载体,完善创客空间一创业苗圃一孵化器一加速器的“双创”链条。二是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加强各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通过项目评估、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法律服务、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培训、财税、法律、评估、咨询、测试检验、知识产权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3 .加强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开展冰雪装备国际标准引标工作,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发制造冰雪装备产品,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滑雪服、滑雪鞋等冰雪装备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推动将企标上升为国标。(三)推动产品智能升级。1 .推进产品制造智能化。依托“数字”建设,积极推动冰雪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培育冰雪装备产业内生动力。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先进制造技术、数字技术改造,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应用,对生产运行过程及供应链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推进智能生产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高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 .开展智能化研发攻关。积极推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VR和AR技术、物联网技术、沉浸式数字仿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重点对冰雪装备功能集成、新材料产品化应用等领域加大扶持力度,研发生产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例如研发高精度实时冰雪运动训练辅助监测系统,运用感知技术提升训练辅助监测水平;围绕满足冰雪运动训练比赛实践中的特定需求,加强先进传感技术的应用攻关,提高集成创新水平,重点突破人体运动可穿戴核心器件及专用设备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问题,加快推进可穿戴装备用力敏器件和光敏器件等核心电子器件的开发和应用。(四)推动市场培育拓展。1 .强化产品宣传推介和品牌培育。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牵头作用,整合行业资源,成立冰雪装备产业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宣传推广创新产品。鼓励冰雪装备企业通过赞助赛事、冰雪旅游节及参加旅游装备展等方式提高企业和产品曝光度。积极与中国冰雪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冰雪装备展览会,扩大冰雪装备产品品牌知名度。2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生产企业与冰场、雪场和冰雪俱乐部、教育机构合作,拓展销售市场。在有条件的大中小学设置滑冰、滑雪等冰雪场地,仿真模拟冰雪运动设施或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使用社会冰雪场地设施,配备冰雪运动设备器材。将冰雪装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推广采购使用省内企业生产的冰雪装备。六、保障措施(一)强化政府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加快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等相关部门配合,统筹协调全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冰雪装备产业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各县区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县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冰雪装备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研究制定各自领域加快冰雪装备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二)强化要素保障支持。规划保障土地资源:国土资源等部门统筹协调,充分考虑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在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指标安排方面优先满足冰雪装备产业发展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冰雪装备制造业融资支持力度。利用省级重点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冰雪装备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冰雪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培育多层次人才队伍:落实我市人才政策,依托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建立覆盖研发、设计、培训的教育体系,搭建冰雪装备产教融合平台;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成立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国内外并购重组;扶持初创冰雪装备企业,为“双创”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冰雪装备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融资租赁等。积极争取争取国家、省经费支持,对于获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事前事后补贴与地方支持政策形成支持合力。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和挂牌工作的实施意见(辽府发2020)21号)精神,制定出台市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财税、投资、人才引进、招商等相关支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编制招商地图和目录,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引进符合目录要求的制造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围绕冰雪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等领域,积极与招商引资重点国家和地区权威投资促进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机制。引进项目落地达产后,按照我我市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奖励。(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以企业为基础、以产品为对象的冰雪装备产业运行监测体系,开展经济运行监测、信息发布等工作,及时发现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为制定促进冰雪装备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参加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的冰雪装备博览会、高端论坛等,不断提升冰雪装备产业区域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在资金、技术、管理、土地、生产以及生活等领域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帮助企业对接国家、省级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