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开展基层精准普法的路径探索与思考.docx
-
资源ID:617492
资源大小:20.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深入开展基层精准普法的路径探索与思考.docx
关于深入开展基层精准普法的路径探索与思考有效开展全民普法,增强公民法治素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自某某某某年以来,某某省已经有效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工作,公民法治素养有效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得到落实,普法效果日益显现,普法在法治某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有效精准普法,是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某某省非常重视基层普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继续推进某某省“八五”普法工作的大格局下,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法的难点、重点以及短板和弱项均是基层普法。当前,某某省开展基层普法还存在基层实时普法、精准普法不够,基层普法方式有限、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基层普法产品、普法内容单一,基层普法队伍有待优化,基层普法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经费保障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要聚焦某某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一些法治事件,关注其背后普法的短板和弱项,开展“扫盲式”普法,着力提升全省基层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精准普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谁来领导”“谁来普”“给谁普”“普什么”“如何普”“普成什么样”几个关键问题,提高普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到精准普法,提高全省基层民众法治素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某某。某某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组认为结合某某实际,深入开展基层精准普法,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分类施策精准普法结合某某实际,按照不同人群分类施策、精准普法,坚持普法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适时调整普法的重点对象,精准持续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素养,努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培养守法公民。关注基层普法重点区域和对象。在开展基层普法中,要特别关注一些重点区域的相关人群,将其纳入普法的重点对象,实施专项普法。如将农村地区、城郊接合部、农村及边境地区等作为重点区域,把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在校师生及不良行为青少年、边境地区群众等作为重点对象,开展专项普法。加强基层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水平,决定了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要持续深入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在“学”上下功夫,不能“走过场”,使国家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和思考,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原则以及具体的法律规范,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权力观,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主体等法治理念,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突出“用”,努力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加强提升青少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提高普法效果。深化“法律进校园”活动,重点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电信诈骗、校园贷以及珍爱生命、防范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法治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发生。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漠的农村青壮年,结合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通过警示教育、法律宣讲等活动,结合就业帮扶、产业扶持等工作,引导他们养成遵守法律的意识,同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边境地区法治教育。某某边境线长,少数民族众多。要结合强边固防,持续深化“法治宣传固边防”“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打造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扶持行动。重点宣传国家安全、边境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发展,以及反电信诈骗、打击毒品犯罪、反偷渡走私、反分裂反渗透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双语普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等形式,开展以案释法、提供法律咨询。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法治教育。城镇外来务工人群庞大,是普法的重点对象,尤其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建筑行业、餐饮行业、快递行业等,要开展“按需普法”,围绕劳动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以“短、平、快”实用性强、易于接受的方式普法。二、优化基层普法队伍建设组建专项普法工作队伍。精干、有效、专业的普法队伍是开展普法活动的前提。要组建一支省、市、县三级专项普法工作队伍,在政法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法律院校、公共法律服务部门等抽调法律业务骨干、公职律师等人员组建普法工作队伍,实行分片包干,制定到基层开展普法培训工作计划,建立普法工作联系制度,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讲培训活动。发挥政法部门主力军作用。精准普法,政法部门是主力军。要整合属地政法部门的工作力量,开展专项普法工作。法院系统要选取典型的刑事、婚姻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经济财产纠纷、土地纠纷等案件,做好以案释法,开展巡回审判或公开宣判进乡村(社区)活动。尤其是对典型命案、恶性案件,要到案发地开展巡回审判或公开宣判,切实做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检察机关要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检校共建、法护成长”活动,加强校园普法工作;对国家工作人员采取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措施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能力水平。公安机关要在日常接处警治安案件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加强释法说理和法治宣传,把普法活动和警示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在法律公共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采用“服务+普法”“调解+普法”工作模式,实现法律服务、矛盾调解中普法全覆盖。壮大社会普法力量。普法为了人民,普法也必然依靠人民。要鼓励社会组织、普法志愿者积极参与精准普法,政府部门要为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鼓励引导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参与乡村、基层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联系和服务好群众的法律需求。鼓励和动员法学院师生,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媒体从业人员,社区居民等结合自身职业特点积极参与普法志愿服务。三、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这对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普法工作要避免“走过场”,关注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适时调整普法内容。按照新的发展需要和发展阶段,适时调整普法内容实施精准普法。现阶段要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将其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突出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握好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性地位,形成尊崇宪法、保障宪法实施的良好氛围。重点宣讲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阐释好民法典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的具体规范和制度,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引导公民应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合理表达法律诉求的习惯养成。结合某某实际,加强维护社会稳定、边疆安宁、民族团结、毒品预防、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法治走边关”和“法律七进”活动,利用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文字、节庆、文艺等广泛深入宣传维护边疆安宁、民族团结等方面法律法规。注重加强对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寺庙僧侣以及信教群众的普法工作,教育他们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分清合法违法界限,自觉遵守法律。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一是在立法过程中普法。在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的过程中,立法机关或决策部门要采用公开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让广大群众参与立法、建言献策,同时多媒体开展制定机关解读法律和政策的力度,让群众在立法过程中学习法律。二是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普法。执法机关在办案的全过程中要向行政相对人、被执行人和群众解释法律,增加法律文书的说理性,运用直播等新媒体让群众了解执法过程,并结合具体案情宣讲法律、释法说理,达到生动鲜活、有效普法。推动公民实践养成。一方面,要推动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培养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比如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市民公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企业规章等引导群众遵守社会规则,健全诚信体系、个人信用体系等让群众在实践中养成遵守法律和规矩的习惯;另一方面,国家要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树立法律权威,让群众在具体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群众对法律充满期待,相信“守法行为将得到法律的支持,违法行为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纠正法不责众、滥用权利、讲“蛮”不讲法、信“访”不信法、遇事找关系等错误思想和行为。四、丰富普法方式和普法产品制作普法读物。按照分类施策、精准普法的要求,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普法需要,围绕敬畏法律、尊重生命,依法理性维权、化解矛盾纠纷,家庭和睦、友善处理邻里相亲关系,强边固防、禁毒防艾等主体,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采用漫画、顺口溜等多种鲜活生动的编排形式,编制普法读物,免费发放到基层,让基层群众易于理解和学习,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建立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精准普法,加大以案释法力度,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集报纸、杂志、网站、新媒体等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头条、App,网络主播等载体,选取紧贴群众需求的实用性、日常性的法律问题,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议案件,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增强普法生动性让普法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元化开发普法产品。除了出版普法书籍和普法读物,还要制作一系列普法公益广告、视频、微电影等法治宣传产品。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将法律条文寓于案例故事中,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的故事、能接受的方式,让法律条文入脑入心。鼓励引导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民间自媒体人参与普法产品创作,深入挖掘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歌舞、戏曲、山歌等文学艺术作品,不断丰富普法产品资源,引导网络媒体起到正向法治宣传的积极作用。五、普法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深化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要加大乡村普法力度,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有效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乡村法律顾问的作用,健全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机制,开展普法实践活动。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推进建设模范守法家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专项普法贯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的工作全过程,实现普法与调处化解、疏导控稳一体推进。建立县(区)、乡镇(社区)重点普法对象数据库,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及时推送共享,提升专项普法的精准度。由基层政府部门配合指导制定和修改村规民约、市民公约等规范,将邻里和睦、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犯罪可耻等内容纳入其中,发挥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指引作用。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深化“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网络”活动以及开展禁毒防艾、强边固防、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专项依法治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六、健全基层普法工作机制深化普法责任制。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深入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引导利用公共某某设施设备和公共场所,因地制宜开展常态化公益普法。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大普法工作格局下,为提高精准普法、有效普法,要不断健全普法工作的考评考核和评价工作,对普法责任落实不力、问题突出的要进行督促,推动改进。对普法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地方要通报表扬,并将基层普法成效纳入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和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同时适当增加普法工作经费预算,确保其使用效益。对普法工作突出的个人及其他公益组织要加大资金、政策、项目扶持力度,制定奖励措施和经费支持制度,有效推进全民普法的大普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