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汇报材料.docx
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汇报感谢省科技厅和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XX科技创新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XX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推动,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各项工作加快落地见效。按照科技厅通知精神,现从创建的“主题、主旨(目标定位)、主业、主平台台(创新支撑)、主阵地(空间载体)、主体”六方面作一简要汇报。一、关于创建的“主题”把“XX智慧高质高效种养循环农业”作为创建主题:一是突出“XX农业”,体现创建的标志性:我国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43%,XX省丘陵地区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60%和58.7%,丘陵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XX农业在我国丘区农业中极具典型性,发展XX农业就是面向广大丘区和同类地形地貌区域,可望输出“xx模式”,对推进我国广大丘区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示范作用。依托XX创建国家农高区可为打造更高水平“XX粮仓”,擦亮XX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贡献XX力量。二是突出“智慧农业”,体现创建的时代性(这也是XX的优势所在:科技城在信息领域很强):以数字化赋能支撑种养循环发展。三是突出“高质高效”,体现创建的针对性;针对丘区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丘区土地碎片化、资源分散化、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全要素生产率低等问题,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四是突出种养循环,体现创建的可复制可推广性。示范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创新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探索形成西南丘陵区特色智慧种养循环模式。XX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循环农业水平领先。XX率先在全国提出全域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实施“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探索出以经济效益驱动的“园区大循环、片区中循环、畜场小循环、农户微循环”四种循环模式,“猪沼-肥-药(林、菜)-沼气发电”等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殖模式。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二、把握创建的“主旨”:目标定位(一)定位及必要性战略定位:落实“两区三高地”要求,依托中国科技城资源优势和生猪种业创新优势,立足生猪种业国家队定位,将XX农高区建成: 全国生猪种业创新高地。 西部生猪全产业链示范高地。 川渝地区种业科技人才高地 成渝经济圈开放合作高地(与XX科技城的联动:向城市的开放、向工业的开放、向区域的开放)。以此目标定位创建国家农高区意义重大: 是抢占攻克种业创新制高点的关键之举。 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政治之责:一是作为国家唯一科技城应有的使命担当。城乡融通、工农互通。通过打通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国家农高区创建的“科技底座”,推动中国科技城高端科技资源和全国创新力量向农高区外溢扩散,实现“一区一城”融汇贯通、同频共振,探索形成更多可向XX省、全国复制推广的科技创新“XX经验”。(二)目标及可行性在已有基础上,到2025年XX农高区综合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高,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三次产业融合持续增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坚实基础和核心载体,为推动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XX贡献。XX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实现这些目标。一是XX市来看,创建有条件、有能力:区位条件一一处在“双三角”区位;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重要极点;XX地处“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经济条件一一XX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条件一一科技创新等多项指标稳居XX第一方阵(科教资源富集,创新能力突出。XX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高校15所、“两院”院士3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8万人,建成各类科技创新载体209家,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居西部城市前列)。政策条件一一政策覆盖面广,措施支撑有力。科技创新政策。即将出台XX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明确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和2亿元的政府引导类创业投资基金。财政金融政策。组建了2.5亿元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基金池,初步构建了“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人才扶持政策。面向全国发布XX市“人才十条”政策,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二是从农高区来看,创建有基础、有实力。多个第;核心区所在的XX县是XX唯一百万人口大县,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居XX省首位、全国百强,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县。XX农高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二十大学、XX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紧密,并以“1+7+N”模式共建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40个以上,成功培育出国家畜禽资源新品种2个,先后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位于农高区内的XX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荣获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科研能力“百强研究所”。三是创建有需求、有动力。XX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全国科技创新先行区。市场化育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和可持续性。利益联结紧密,带动效果显著。探索建立铁骑力士生猪”1211代养”、明兴科技“无疫小区”、冯氏牧业“生猪要素共享服务平台”、台沃“连锁直销+农技服务”等模式,农高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7万元,尤其是“无疫小区”已经在XX省进行推广。三、关于创建的“主业”:生猪产业做强“1”个主导产业。立足生猪主导产业,以种业为引领,形成“一主多特、三产融合”的产业格局。即以生猪产业为主导,构建“商业育种-良种繁育及推广绿色高效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农旅融合”及“智能装备制造、动物营养和饲料、动物疫病防控”融合发展的现代生猪产业体系。选择生猪作为主导产业,理由有二。一是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优势明显。XX及XX生猪在XX乃至全国县域都处于前列。产业领域有三项第一:生猪种业品牌誉满全国,XX拥有3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并全部加入全国基因组联合育种计划,原种猪总数量和原种母猪数量位列XX省第一;农高区内已形成可供应优质种猪9.6万头、仔猪79.4万头、育肥猪41万头的供应能力,生猪出栏、能繁母猪存栏量都位居XX省第一;年屠宰能力(保持在600万头以上)保持居XX省第一。先后引进培育铁骑力士、明兴科技、上海梅林等科技型龙头企业,构建起了生产、屠宰、冷链、加工、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体系。创建区入驻企业212家,其中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9家、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2022年总产值达132亿元。二是生猪产业与“xx粮仓”建设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肉和粮紧密相关,强化种养循环、提高猪肉粮食转化率,可望为粮食生产开拓新的空间。聚焦“4”个重点方向(精准破解生猪“核心种源供给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加工效率不高、生态循环模式不优”等行业难题,以数字化和“三品”工程赋能产业发展,构建起覆盖生猪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高效的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循环模式):一是突出发展生猪现代种业,加快生猪种业保障基地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的育种体系,培育种业阵型龙头企业,打造国家优质生猪核心种源战略保障基地。到2025年,实现能繁母猪存栏6万头以上、年供给优质种猪10万头、年供给优质仔猪140余万头、核心种群自给率达95%、生猪良种覆盖率达100%,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核心群PSY达到26,最优生猪群体生长速度(100公斤重日龄)低至150天,料肉比低至2.52。二是有序发展绿色高效养殖。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集成推广“猪一沼一肥一药(林、菜)一沼气发电”等多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建立种养循环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发展有机肥配套产业,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形成商品猪70万头供给能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5%,实现沼气并网发电量达2000万度以上,形成可复制推广、可持续运营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三是重点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以生猪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链,着力提高生猪商品化开发水平和高端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到2025年,生猪初加工率达到100%,精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四是健全发展关联高新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强化动物营养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和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壮大冷链物流、强化智慧农业服务,同时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四、关于创建的“主平台”:创新支撑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发展动力引擎。着力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技服务、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农高区创建“成色”。强化农高区创建与XX科技城建设有机联动,推动“一区一城”融汇贯通、同频共振。1、以“一极一链一群”为框架系统构建农高区创新体系。一是以高标准建成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为引领,系统加强生猪种业科技创新布局,把农高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生猪种业创新极。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基础研究一应用研发一中试熟化一成果转化一孵化加速一产业化扩散”创新链条,打造高端高效生猪产业创新链。三是以高水平打造西部农业创新谷为引领,发挥其向内集聚和向外链接的策源地功能,强化与XX科技城建设的“一区一城”联动,把农高区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和生猪特色农业创新创业共同体集群。从构建平台、引育主体、集聚人才、强化服务等方面,加快汇聚创建的“要素”。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以上,加快组建创新联合体,持续推进高效能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引育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10个以上。二是引育壮大创新创业主体。力争到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力争促成10家院所高校在XX农高区布局建设分支机构或创新平台,推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0个以上;培育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以±o三是加速汇聚高端创新人才。到2025年通过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以上;培养结对帮带创新创业人才2000名;引进和培育科技中介服务人才200名以上;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以上。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以XX创建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探索“五创”金融服务,积极推广“仪器设备贷”“xx科创贷”“高企贷”“绵科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和检验检测服务,加快建设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等检验检测平台。五、关于创建的“主阵地”:空间载体着力建设“核心区+示范区”,特别是“核心区考虑在已有基础上,全面落实农高区发展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核心区和示范区,着力提升核心区科技含量、产业容量和发展质量,全力打造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园区“主阵地1.核心区与示范区功能布局创建范围涉及XX县5个乡镇,规划总面积约185.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规划形成“生猪种业创新创业区、农产品加工与物流聚集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的“三区”格局;示范区规划面积约176平方公里,规划形成“生猪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发展区、综合种养循环生态发展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区和印象XX江产业融合发展带”的“三区一带”的格局。2.强化示范带动实现“4”个带动。一是通过打通“创新链”服务我国生猪产业与种业创新。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区域联合育种创新平台,聚力打造“四中心一平台”,健全“1+7+N”联合育种开放体系,建成良种良法扩繁基地5000亩,形成年提供种猪30万、优质种猪精液200万份的能力,服务全川20%以上的能繁母猪,为XX省持续供给优质种源。二是通过打通“产业链”支撑成渝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推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基地5000亩,辐射带动成渝地区建设3-5个生猪产业化基地。强化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创新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形成智能化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基地3万亩,努力把农高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绿色种养循环领域的标杆。三是通过打通“价值链”带动西南丘区农业和乡村振兴。以智能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形成川猪精细化智能养殖与环境精准控制技术标准34个,带动XX省建立示范基地3-5个,示范规模500万头以上,引领XX省乃至西南丘区生猪产业现代化、集约化水平提升。以品牌创新、流通创新、场景创新为引领,全面提升以生猪为主导的农业附加值,到2025年,区域品牌在全国形成影响力,生猪产品品牌辐射影响西南地区,生猪产业电子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00亿元。四是通过打通“利益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共同富裕。以明兴科技、铁骑力士等龙头企业搭建的联农带农示范基地为重点,推广“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1211”生猪代养、“T+优质生猪产业联盟”“无疫小区”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区域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60%以上。六、关于创建的“主体”:支撑保障1 .立足政府把农高区创建作为XX市委市政府、XX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加大力度予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高区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农高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农高区培育创建工作。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技术引进、科技推广、政策制定等方面指导和咨询服务。二是夯实政策支撑。每年XX市财政统筹整合资金不少于1亿元,加大对农高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的支持力度。依托XX市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子基金,重点支持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重大成果的转化落地。用好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农高区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支持力度。落实用地保障政策,优先安排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用地。市级层面统筹项目布局,支持符合产业相关项目优先落户农高区。2 .面向市场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持续引培涉农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人才,发展科技金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要素高效配置,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园区运营、建设中的作用,打造农高区创新共同体。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相关改革和政策措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赋予农高区更大的自主权,支持将国家和XX省有关改革举措优先在农高区先行先试。3 .强化开放合作强化开放合作。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联合共建科技合作基地、技术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涉农创新平台。发挥好中国(XX)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系列活动、“三招三引”推介会和恳谈会,扩大XX农高区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4 .落地:推动规划成果落地见效。明确建设进度与任务安排。按照“三性四定”(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要求,分年度细化任务安排。启动建设阶段为2022年。全面建设阶段为2023-2025年。系统提升阶段为2025年及其之后。表态:准确把握目标定位,精心谋划高质量发展蓝图。梳理“1144”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作为重大机遇,积极对标对表,全力推进创建工作。以上汇报,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