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复习题.docx

    • 资源ID:625604       资源大小:73.31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复习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A)A.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B.说明历史事变的动力和原因C.说明阶级社会的本质D.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国家兴旺发达的道路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社会存在是指(A)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B.社会物质财富的总和C.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D.社会各种要素的总和4.“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种观点属于(C)A.地理环境决定论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宿命论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6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D)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7 .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A.地理环境氏生活习惯C.伦理道德D.物质生产8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9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B)A.地理环境的优劣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社会风气的好坏D.人口增长的快慢10 .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是(B)A.生产关系B.生产方式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1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C)A.生产力的社会形式B.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12 .社会意识是(A)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13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C)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C.法律思想、哲学、宗教D.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14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B)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5.下列各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A)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C.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D.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1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C)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17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8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C)A.劳动者素质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生产工具的状况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9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它(D)A.生产产品品种的多少B.生产产品质量的优劣C.劳动对象的丰富程度D.用什么生产工具进行生产20 .生产力诸因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A)A.劳动者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工具21 .在生产力的基本因素中占主体地位的是(A)A.劳动者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2 .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B)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2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D)A.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B.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C.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D.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24 .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25 .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家庭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26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B.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27 .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BA.购买、生产和销售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8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9.人类历史上浮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是(D)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B.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C.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30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的统一。A.主体与客体B.自然与社会C.生产与消费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1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C)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惟独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干促进生产力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C)A.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B.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33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科学技术是第一辈子产力B.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34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看它(D)A.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B.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D.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妨碍生产力的发展35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36 .上层建造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37 .上层建造由两部份组成,是指(D)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观念上层建造和政治上层建造38 .在整个上层建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A)A.政治上层建造B.国家政权C.政治法律思想D.观念上层建造39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A.国家政权B.党派组织C.社群组织D.法律设施40 .国家维系自己存在的依靠手段是(B)A.血缘B.暴力C.领袖、权威D.宗教、道德41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D)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2 .国家的实质是(C)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C.阶级压迫的工具D.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43 .区分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根据是(D)A.民主的发展程度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C.法制的健全程度D.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4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说的是(B)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造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干产生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造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C.上层建造任何部份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D.上层建造中的任何部份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45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这对矛盾中(C)A.上层建造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造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造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造各部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即将发生变化46 .上层建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B)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4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4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造决定的B.上层建造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造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规律的制约49 .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50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C)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B.生产力的不同水平C.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51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通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52 .“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B)A.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B.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彻底一样C.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53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C)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挨次更替的规律54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选择性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折衷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55.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C)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56.由于社会历史是故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B)A.社会规律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C.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D.人们可以改造或者泯灭社会规律57 .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B)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58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造之间的矛盾59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造的发展60.社会进步是指(D)A.社会阶级的泯灭B.社会经济的变化C.社会风气的好转D.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61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D)A.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B.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C.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6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C)A.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63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基本矛盾D.上层建造64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65 .阶级的实质是(C)A.一部份人对另一部份人的专政B.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分工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66 .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D)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B.在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D.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67 .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思想领域里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B)A.他们在政治上占有统治地位B.他们在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C.他们掌握了宣传机器D.他们控制了大多数知识份子68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B)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69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B)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最终动力D.惟一动力7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7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分析方法是分析(B)的基本方法。A.一切社会现象B.一切带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C.一切经济现象D.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现象72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B)A.惟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73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标志是(C)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74 .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B)A.拯救劳动人民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夺取国家政权D.打破旧的上层建造75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76 .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77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78.“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名言的含义是(D)A.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是绝对对立的B.每次革命都会创造奇迹,要不间断地“革命”C.社会革命是对旧世界的彻底否定D.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79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C)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根源B.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创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C.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80 .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D)A.夺取国家政权B.打破旧的上层建造C.拯救劳动人民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81.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82.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B)A.具有社会性B.具有普遍性C.具有现实性D.具有历史性83 .社会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B)A.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实行让步B.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和革新C.实行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D.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手段84 .改革主要是变革(D)A.社会基本制度B.意识形态C.生产方式D.生产关系和上层建造的某些方面和环节85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86.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泛博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预改革决定的87.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A)A.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政治上的民主或者专制88.现代自然科C.是否尊重知识和人材D.是否有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A)A.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干决定的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89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Wei)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Wei)险”C.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D.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90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指(A)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91 .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B)A.从现实的人出发B.从抽象的人出发C.从经济的人出发D.从政治的人出发92.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A)A.人的劳动B.人的理性C.人具有自由D.人具故意志9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94.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A)A.物质生产发展史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史C.理性思维发展史D.思想关系发展史95 .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C)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自身需要C.人的社会关系D.人类的共同利益9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97 .“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D)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做人的根本属性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98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99 .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造成的。这是一种(C)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10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是(B)A.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的原理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D.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10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八)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0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03.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04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A.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杰出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0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限制。这种观点是说(D)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106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107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D)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108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109 .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A)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110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A)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11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A.加速或者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112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论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113.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C)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浮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114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二、多项选择题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在于它()A.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B.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C.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规律D.促成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2.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B.考察了思想动机暗地里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C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D.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经济关系C.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D.全部社会关系4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地理环境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5.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6.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的影响体现在()A.它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8 .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C.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D.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8.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B.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9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10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思维科学、数学、语言学B.小说、诗歌、戏剧C.政治思想、法律、艺术D.哲学、道德、宗教11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A.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B.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内容,社会存在来源于社会意识D.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1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彻底同步B.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C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3.18世纪,经济落后的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C.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非彻底对应的1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5 .生产工具是()A.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C.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B.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D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16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17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造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18.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其表现有()A.科学技术已成为把生产力各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因素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C.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D.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1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份C.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者泯灭某种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造的物质基础20.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生产工具的发展程度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2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22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正确的表述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3 .生产关系长期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A.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行B.经济建设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下降C.社会不能快速健康发展D.严重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4 .上层建造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造要素的有()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B.政治思想和法律制度C.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D.文艺、道德、宗教25 .思想上层建造包括()A.生产力B.哲学思想C宗教D.道德26 .政治上层建造包括()A.军队B.生产关系C.政府机构D.国家政治制度27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A.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B.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C.是调节社会各种利益的机关D.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28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造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的性质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的产生、变化和发展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是否有反作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造是否包括自然科学29 .判定某种上层建造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B.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能匡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30 .上层建造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3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C.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3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33 .社会形态更替有规律,但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为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D.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34 .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B.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D.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规律达到彻底一致的过程35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B.人类可以加速或者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36 .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划分为挨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五种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奴隶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7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浮现的。”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个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38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A.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B.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C.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客观趋势D.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39 .下列各项属于改革的社会作用的有()A.改革可以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B.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C.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D.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份质变的准备40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末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41 .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A.科技越发展,全球问题越严重B.对科技的使用不当是造成全球问题的重要原因C.科技发展为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条件D.全球问题要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42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B.改变了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D.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殊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43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阶级斗争B.人民群众C.社会革命和改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的矛盾4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45.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住手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A.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D.生产劳动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46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47 .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A.人的浮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B.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C.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D.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4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9 .“历史无非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50 .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A.一切依靠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一切按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51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方向。这种观点是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52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C.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3.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份54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C.从个别到普通,再从普通到个别的认识秩序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55.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他们比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B.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C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D.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