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白玉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白玉县人民政府二。二三年八月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现状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经济社会与矿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成效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问题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规划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资源勘查与开发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明确矿产资源重点开发方向.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推进资源安全保障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做好建筑用砂石资源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科学合理部署勘查规划区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把控资源开发强度优化矿产资源保护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优化开发利用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严格准入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深化管理改革创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开创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全面实施绿色矿业发展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深化矿产资源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强化规划约束保障规划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白玉县能源资源基地表31附表2白玉县国家规划矿区表32附表3白玉县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表33附表4白玉县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表34附表5白玉县勘查规划区块表35附表6白玉县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区表36附表7白玉县矿产资源开采区块表37附表8白玉县重点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38总则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促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白玉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白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白玉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阶段性成果及相关产业政策等,编制白玉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白玉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统筹安排白玉县境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作为依法管理和监督白玉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白玉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出让、登记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依据。涉及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本矿产资源规划以2020年为基年,规划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经济社会与矿业发展现状一、白玉县自然地理特征白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位于东经98°36,99°56,;北纬30°22,31o40,o白玉县东与新龙县接壤,南与巴塘县、理塘县毗邻,西与西藏贡觉、江达县隔江相望,北与甘孜县,德格县交界。幅员10258.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白玉县地处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全境属沙鲁里山地段。县境东部为山原地貌,西部及南端为高山峡谷,东北部为浅切割山原地貌及丘原地貌,多宽谷阶地及平坝。白玉县是金沙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玉县境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137.42平方公里,有自然保护地5个。白玉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属大陆季风高原性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2.3(。年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156天,年均日照时数2133.6小时。金沙江作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发源地及涵养区,是中国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保障。二、社会经济和矿业产业概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白玉县常住人口为59524人,藏族约占总人口的95%o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1亿元,同比增长2.8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8.8:28.2:53调整为22.4:31.8:45.80到2020年底白玉县工业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4567万元,同比增加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0695万元,同比增长L2%,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2.9%;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增加值3872万元,同比增长20.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1%。矿业经济作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铜产量0.13吨,铅产量L38万吨,锌金属含量2.47万吨。全县的绿色矿产开发成效明显,呷村银多金属矿已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累计实现原矿处理306万吨,矿业累计总产值32亿元。第二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一、白玉县矿产资源白玉县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白玉中甸成矿带中段,成矿条件优越、资源禀赋良好、矿产种类多,优势矿种比较集中。白玉县优势矿种为金矿、银矿、铅锌矿、金矿、石灰石、铜矿、锡矿。全县境内在采银矿、铅锌矿分布于呷村地区。截止2022年底,白玉县铜矿(非伴生矿)储量保有矿石量5362千吨,金属量90476吨,累计矿石量8126.98千吨,累计金属量114423.38吨;铜矿(伴生铜)储量保有矿石量16674.8千吨,金属量66980.72吨,累计矿石量29781.8千吨,累计金属量179698吨;共生矿产铅锌矿石量3639L4千吨,铅金属量.08吨,锌金属量.8吨,累计共生矿产铅锌矿矿石量58884.58千吨,铅金属量.68吨,锌金属量.8吨;银矿(非伴生矿)储量保有量矿石量17917千吨,银矿金属量1968.42吨,累计矿石量36370.68千吨,银矿金属量5163.53吨,开发利用程度位居全县第一。通过实地调查全县境内出露矿泉水27处;铅锌、铜、银等金属矿化点出露点77处;地热出露点25处;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白玉县的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和城镇建设需求。白玉县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红线面积占比达到79.33%,成为了制约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条件之一。二、白玉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利用现状截止2020年底,白玉县共设置探矿权14宗,有效探矿权12宗,保护区应退出矿权2宗,登记总面积417.77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07%。主要涉及金矿、银矿、铅锌矿、锡矿等矿种。勘探阶段的矿权为3个、详查阶段矿权4个、普查阶段矿权1个、预查阶段矿权4个。预查普查阶段的探矿权工作程度较低,仅限于矿点检查或踏勘,一些重要的物化探异常还未经验证。到2020年白玉县已设采矿权3个,均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证的采矿权:白玉县嘎依穷银多金属矿、白玉县胜莫隆铅锌矿、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由于受到环保、安全等因素影响,在产矿产仅有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第三节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成效矿产资源保有资源量稳步上升。“十三五”期间,白玉县呷村外围、有热银矿等重点找矿区域,新增银矿(金属量)406吨、铅矿(金属量)6.05万吨,锌矿(金属量)4.56万吨,金矿(金属量)0.15吨。到2020年底白玉县新增2个铅锌银矿采矿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白玉县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加强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建设,发挥资源开发利用的集聚优势,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十三五”期间建成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30万吨/年扩建项目,生产规模得到显著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也逐步提升,有力带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呷村银多金属大中型矿产资源发展区建设。全县实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管理,执行差别化准入条件,引导矿山企业在国家重点规划区中进行集中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开采活动,矿业集中度有序提升,开发利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矿产资源利用与矿山环境修复取得显著成效。规划实施以来,新建矿山严格按照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治理恢复。截至2020年,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复垦面积为80.48公顷,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生产矿山按照“边生产,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进行治理恢复。大力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增长方式,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有效控制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促进矿业发展向“数量减少、质量提高、配置科学”目标推进。白玉县有1个矿山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呷村银多金属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矿产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专栏一“十三五”期间白玉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目标完成情况指标2016-2020年规划目标2020年实际完成情况年底探矿权设置数(个)白玉县1614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2/新查明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1/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金矿(金属量:吨)52.5银矿(金属量:吨)500406铅矿(金属量:万吨)106.05锌矿(金属量:万吨)154.56铜矿(金属量:万吨)5/锡矿(金属量:万吨)1.5铜矿(金属量:吨)7000/第四节问题与形势、存在问题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空间受限。白玉县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重要一部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红线、国家公园等占比达到79.33%。在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下,生态约束空间与矿产资源开发的矛盾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白玉县矿业产业的发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迫在眉睫,资源开发转型压力大。面对因砂金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植被损伤、废渣遗弃、诱发的地质灾害等历史遗留矿山问题。迫切需要调整我县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拉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矿业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引导企业自觉投入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绿色循环发展。建筑用砂石产能释放不足。随着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等工程需求增加,砂石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现有的建筑用砂石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二、面临形势加强能源资源基地内资源调查。加强对能源资源基地内银、铅锌等矿产资源深部、边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实现有色金属资源量的持续增长。一要做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系统分析有查明资源量矿种的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状况和资源变化格局。二要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切实增加资源储量。聚焦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白玉县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色矿业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谋划,精准施策,走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矿政管理制度。不断深化矿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精神若干事项的通知(川自然资规(2020)9号),研究解决矿业市场规则不完善、资源开发经济调节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为矿业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涉藏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长江黄河上游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提高白玉县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推进全县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紧密围绕白玉县县情、矿情,以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矿产资源保护双主线,既能实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也能为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基础建设战略服务。以州委、州政府“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六大产业发展思路为支撑,逐步推进“康泸新”一体化协同发展,全面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推动矿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强县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做好内外协调,提高矿产资源保障。为保障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业原料的需求,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积极打造呷村银多金属矿业产业经济链,持续推进能源资源基地内找矿突破,系统谋划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激发全社会内在的找矿活力,逐步建设国家级能源矿产勘查开发基地,逐步形成矿产绿色勘查和绿色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提高白玉县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坚持以生态优先、加快绿色矿业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战略定位,统筹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资源开发布局和矿区生态保护相协调,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共享作为目标,树立矿业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资源利用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落实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与数量“双调控”政策。实行资源开发总量和数量“双调控”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矿业生产要素聚集,提高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利用、规模化开采水平,提高现有矿山“三率”水平,鼓励各类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资源惠民,共享发展。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特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第三节规划目标一、2025年目标围绕白玉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战略导向,结合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现状、资源供需形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到2025年做好金、银、铅、锌、铝矿等矿产开采和深加工产业链,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稳步增长,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地,实现全县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我县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专栏二到2025年白玉县矿产资源规划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2025年属性矿产资源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1预期性新增查明资源量金矿矿石万吨25铅锌矿石万吨L50J银矿矿石万吨200建筑用砂石矿石万立方米1500资发与产开用护矿源利保年开采总量金矿矿石万吨3预期性铅锌矿石万吨50银矿石万吨30建筑用砂石矿石万立方米50矿山数量矿山总数个5约束性砂石土类矿山数量个1大中型矿山比例%30预期性注:为5年累计。积极推动绿色勘查落到实处,实现矿业绿色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实现矿业产业开发区内生态环境不退化、环境质量不下降,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和治理。2021-2025年规划期间做好呷村银多金属矿绿色矿业发展规划,整合周边矿产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广使用集约循环技术,综合利用尾矿渣,积极开发建筑用骨料等相关产品,践行绿色矿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到2025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100%,到2025年,实现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面积0.32平方公里。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稳步提高。合理控制开发利用强度和采矿权总数,提高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优化矿山开发利用结构。到2025年,全县采矿权数量稳定在7个,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30虬矿政管理与服务水平更不断提升。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升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摸清全县矿产资源资产底数,扎实做好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使命担当,落实监管责任,充分发挥矿产资源资产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完善日常巡查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盗采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实现矿产资源常态长效监管。二、2035年展望到2035年,全县铅锌矿、银矿等矿产资源储量稳步增加,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逐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矿政管理机制水平明显提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矿业高质量发展、绿色矿业格局全面形成。第三章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资源勘查与开发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严格落实四川省、甘孜州矿产规划的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综合考虑我县矿产优势、资源禀赋特点、开发利用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实行矿种差别化管理,统筹安排矿产勘查开发的布局和时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形成有序的资源开发新格局,实现我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不断优化。严守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底线。白玉县拥有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鲁里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拉龙措国家级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相关条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严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保护安全防线,让绿色成为我县矿业高质量发展底色。全面开展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有效预防与降低环境污染,稳步推进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外围勘探、夏囊沟铅锌矿勘查、有热银矿勘探的绿色勘查工作。打造金沙江重点流域绿色矿山生态带。以金沙江等重点流域十公里范围内矿山全面转型,做好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切实筑牢金沙江流域生态屏障。坚持生态整体保护与点状开发相结合,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与绿色矿业建设的双指标,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规范有序的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布局要求。严格按照“三线一单”管控和“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指导和约束力。国土空间规划禁止区内全面停止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国土空间限制区内,必须满足限制条件,并经充分论证后方可开展矿产勘查开发工作。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时,自然资源部门要统筹矿产资源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经过严格论证,为战略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留出落地空间。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饮用水源地设置和调整时,相关主管部门应征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意见,统筹兼顾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推动白玉呷村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在白玉呷村能源资源基地内实现生态功能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协调发展。严格遵守生态保护准入条件,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有热银矿开展绿色勘查工作,加强银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研究,推进白玉呷村国家级绿色矿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川藏铁路白玉段建筑用砂石规划区。以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级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将省委、省政府“一千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作为重要支撑,全面落实到位。到2025年,落实建筑用砂石开采规划区块1个,在20212025年规划期内逐步投放,全力保障川藏铁路、国省干道(G4127、G215、S314、S458、S460)、县级、乡村振兴项目等工程建设对建筑用砂石资源供应需求。第二节明确矿产资源重点开发方向重点勘查矿种:银、铅锌等作为我县优势开发资源,仍需加强资源勘查工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地热等非常规资源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禁止勘查矿种:禁止勘查省内过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泥炭、砂金、可耕地砖瓦用粘土矿等矿产。重点开采矿种:重点推进银、铅锌、铜、建筑用砂石等勘查开发。在符合准入的条件下,优先设置采矿权,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源供应能力和水平。禁止开采矿种。禁止开采砂金、泥炭、可耕地砖瓦用粘土矿等不符合国家及省政府产业政策且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矿种。优化产业结构。银矿、铅锌矿作为白玉县优势矿产之一,探明资源储量大,资源前景广阔,也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为了矿产资源开发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矿山企业应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探索矿产品深加工可行性,延伸矿产品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助力银多金属、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业转型升级。打造循环产业链,引导企业到集中示范区,实现矿山开采及附属设施组合配套,促进采选一体化绿色发展。推动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区建设,实现矿山集中连片开发和建设,力争将矿产开采集中示范区建成为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社区和谐的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实现矿山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推进资源安全保障建设按照省级规划、州级规划部署要求,落实省级规划、州级规划部署要求,完成能源资源基地建设(专栏三),引导能源资源基地内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实现铅锌矿、银矿等资源增储备产,确保铅锌矿、银矿等资源安全保障和稳定供给。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主要方向,结合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将能源资源基地作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供应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域,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基地内的矿业企业实行规模化发展,促进后续冶炼、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资源规模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专栏三白玉县能源资源基地一览表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四川白玉呷村银多金属矿能源资源基地。包括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区、有热银矿区等银铅锌矿区,面积110.2IknI2。第四节做好建筑用砂石资源布局普通建筑用砂石类矿产是指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目中作为普通建筑用的石灰岩、玄武岩、白云岩、砂岩、天然石英砂、页岩、橄榄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凝灰岩、大理岩、角闪岩等。统筹建立建筑用砂石保障区。摸清本县域内的砂石资源需求和资源储量底数,建立建筑用砂石资源供需协调联动机制,保障我县建筑用砂石资源有序供应,确保我县砂石资源长期供需平衡,价格持续稳定。合理布局建筑用砂石资源。白玉县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责任,减少露天机制砂石开采对高原生态环境影响。考虑到川藏铁路白玉段建设、城镇化发展、G4217马尔康至德格(川藏界)高速公路白玉段、G215、S458、S314、S455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及环保、林业、服务民生等要求。到2025年,在全县设置1个建筑用砂石开采区块(专栏四)。拟设的开采区块必须符合开采规划准入条件,必须遵循集约型、节约型开采原则;切实做好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采规划区块划分应充分考虑到矿业合理布局,区域内矿产资源特点、勘查程度、资源储量规模、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生态保护等因素,划分出一定范围的空间单元,指导采矿权的合理设置。专栏四白玉县建筑用砂石开采规划区块白玉县协青弄建筑用灰岩开采规划区块,面积0.04k11控制建筑用砂石资源开采总量。加强全县砂石类资源总量调控管理。到2025年,机制砂矿山数量控制在1个,产能控制在50万吨/年。强化砂石土类矿产资源开采总量配额指标分配,合理引导企业按照配额进行生产经营,减少盲目投资,抑制产能过快增长。规范建筑用砂石资源开发管理。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设置建筑用砂石规划区,实行规模化集中开采,为国家、省级重大建设工程提供稳定的砂石资源供给。在重大工程完工后,通过复垦复绿、植树造林等生态修复手段,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生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乡镇,推动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到实处。第五节科学合理部署勘查规划区块勘查区块划定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及勘查程度,矿产资源后续的开发布局及已有矿山延长服务年限的需求,科学设置、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有利于规模开发和集约利用;使勘查与开采相协调,符合技术与经济条件要求;能够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利于管理。落实白玉县矿泉水/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开展矿泉水/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查明区域内矿泉水/地热资源地质环境,评价矿泉水/地热资源利用前景,做好矿泉水/地热产业布局。加强重点勘查区块工作投入。积极推进呷村银多金属矿周边、深部的铅锌矿、银矿的勘查。鼓励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开展采区外围勘查工作,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第四章把控资源开发强度优化矿产资源保护布局第一节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实行矿山数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双指标”控制制度,对白玉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实行有效调控,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强化总量配额指标的落实及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金属矿产:鼓励合理开发银、铅、锌、铜、锡矿等优势矿产,保障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到2025年,银矿年开采总量达到30万吨以上,铅锌矿年产开采总量达到46万吨以上,开采矿山总数控制在7个。加快坚隆沟铅锌矿、章都金矿、有热银矿等探矿权转采矿权工作,实现新老矿山的有序接替。非金属矿产:按照资源分布和供需条件相匹配原则,严格落实建筑用砂石矿山开采数量和开采总量指标。新建的建筑用砂石生产规模不低于50万吨/年,建筑用砂石类开采规划区块必须在符合“双指标”控制的前期下才能进行投放、出让。因重大工程建设、扶贫等原因,需要突破“双指标”控制的,由县政府提出意见,报上级部门批准,强化对总量配额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到2025年建筑用砂石矿山数控制在1个。第二节优化开发利用结构严格执行双调控,有序投放。按照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双调控政策,科学制定采矿权投放数量和时序,完善资源储量动态监察,预防矿山超规模生产。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监督检查。对露天开采建筑用砂石矿山、地下开采等矿产企业应达到国家最低“三率”指标。加强矿山废石、尾矿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落实矿山企业“三率”水平监督检查,对指标不达标的矿山应限期整改到位。探索采选新技术,提高矿山“三率”指标。以呷村银多金属矿、有热银矿等勘查开采矿区为重点,开展银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研究,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应用、推广、开发先进适用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综合利用采矿中的废石、选矿产生的尾矿,不断提高矿山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减少储量消耗和矿山废弃物排放。到2025年,全县矿山“三率”平均达标率达到100%o新建矿山不得采用国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切实制定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准入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不得颁发、延续采矿许可证。矿山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应达到经批准的矿山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引导和约束矿山企业切实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第三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布局东部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重点发展区:依托白玉呷村银多金矿、有热银矿等主要矿产地,建设白玉县金属矿产资源发展区。通过矿业产业集中连片建设,提升银、铅锌等金属矿产采选水平,推动金属矿产资源产能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实现银、铅锌等金属矿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模式。南部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区:白玉县沙马乡一带拥有较为优质的建筑用砂石、天然温泉等资源,打造一片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区。依托沙马乡建筑用砂石优势资源,为川藏铁路白玉段建设提供优质优量的建筑用砂石保障。第四节严格准入管理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拟设立的新建矿山企业除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矿产规划设置外,还必须具备下列准入条件。严格执行矿山开采规模准入。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资源储量相适应,禁止采富弃贫、大矿小开、优矿劣用等浪费资源行为。确定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严格落实资源整合、矿产布局、矿产资源分区管理。严格执行生产规模准入。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矿山,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不得进行开工建设,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对于大型矿山,服务年限大于30年;中型矿山,服务年限大于15年;小型矿山服务年限大于5年。严格执行国家公益林占用准入。深入贯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林草规2020)2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的通知林资规(2021)5号文件要求。矿产勘查开采严禁占用国家一级公益林,三类矿产开发利用原则上不得占用国家二级以上公益林,除三类矿产以外的矿产勘查开采必须办理林地占用手续。严格执行技术条件准入。新建和改扩建矿山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设计,开采方法、加工(选洗)工艺、“三率”指标、绿色矿山及相关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达到科学合理的生产水平。严格执行绿色勘查准入。全县内勘查项目必须满足绿色勘查指南的要求,严格按照四川省制定的绿色地质勘查管理办法和绿色地质勘查工作细则,做好绿色勘查工作。通过运用先进的勘查手方法、设备,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到2025年,全县所有的地质勘查全部达到绿色地质勘查标准。第五章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障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第一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开创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矿山绿色勘查。全面实施绿色勘查,严格落实绿色勘查相关标准规范,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设一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全面落实绿色矿山建设。抓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矿山应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行生产矿山的升级改造,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国家级绿色矿山呷村矿为中心,选择以嘎依穷、坚隆沟、有热银矿、夏囊沟等矿山相对集中、矿业开发秩序良好的区域,建设“一厂一库一路”绿色矿业产业园区,全力建设绿色优势矿产业示范区。从矿企税收、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优先、“双重”生态修复资金中给予示范区优惠支持。由点到面逐步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引领传统矿业向绿色矿业转型升级。加强监督管理和政策引导。加强对勘查开采活动的监督管理,认真审查勘查项目年度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总结,组织开展对勘查活动的野外抽查。为确保绿色矿山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切实做好矿山的监督检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宣传和政策引导。第二节全面实施绿色矿业发展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建立矿区生态修复监测机制。建立完善基层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信息和数据库,实现对全县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监管。加强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逐步建立起重点区域和重点矿山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矿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积极开展重点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开展金沙江、赠曲等主要河流沿岸10公里以内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实现我县境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砂金开采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矿区损毁土地复垦,环境整治、土地改良等。落实白玉县纳塔乡土根沟砂金矿、纳塔乡金都村砂金矿、东大沟砂金矿等地历史遗留矿山土地复垦。到2025年完成重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个,修复面积约032kr112°推行针对性的生杰治理修复方案。鼓励矿山企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与生态景观恢复等。采用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手段相结合模式,在矿山开采损毁较轻的地区以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必要的围栏封育、适当补植、设置警示标志等人工干预。在矿山土地损毁较为严重的地区,包括露天采坑、尾矿库等,根据矿山土地复垦技术要求,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手段,完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第三节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推行矿产资源审批监管管理。认真履行自然资源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方式,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落实矿业权审批内部工作规程及实施细则,规范行政裁量权。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把好源头关,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管力度。规范矿业权出让制度。严格执行川自然规【2020】9号文件精神,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净矿”出让。坚持以市场竞争取向,适时适量投放矿业权。严格限制矿业权非竞争性出让行为,规范探矿权转采矿权和财政全额出资探矿权出让。贯彻落实矿业权的权益金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加强矿业权动态监管。全面实行巡回检查制度,明确巡查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巡查的作用。实行分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已形成违法事实的,依法查处,加强矿业权动态监管。建立地质勘查信用体系,全面实现绿色地质勘查。对失信行为进行分级管理,规范地质勘查行业市场秩序,对不同级别的失信主体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惩戒措施。全面开展绿色地质勘查工作,到2025年全面实现绿色地质勘查。第六章强化规划约束保障规划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以规划为指导,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确保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任务的完成和规划目标的实现。由县级自然资源局与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财政局、生态环境局等等各部门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强化规划约束。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调整规划,原则上矿产资源规划经政府发布后一年内不允许调整;确需调整的,每一年最多调整一次,且需充分说明理由,报原审批机关批准。认真落实规划内容。以省级规划、州级规划为指导,以本规划为核心,抓好我县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公示,全面掌控总量调控、布局结构和矿产资源开发时序。拓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金筹措渠道。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等资金需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体系,保障财政资金能筹措到位。同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来参与矿业产业投资,保障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顺利开展。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主要矿种面积(KnI2)拐点坐标已设探矿权数量拟设探矿权数量已设采矿权数量已设采矿权设计开采规模(万吨/年)备注四川白玉白玉县银矿;1,99.,31.;2,99.,31.;3,99.,31.;1,99.,31.;5,99.,31.;银矿(落实省1NYOOl呷村铅矿;锌矿110.216,99,31.;7,99,31.;8,99.,31.;9,99,31.;0.0,0;20150万吨/年级规划)备注:拐点坐标只提取了能框出大致范围的坐标串,详细范围以数据库空间矢量图为准。附表2白玉县国家规划矿区表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面积(Km2)拐点坐标主要矿种资源量单位资源量已设探矿权数量拟设探矿权数量已设采矿权数量已设采矿权设计开采规模(万吨/年)拟设采矿权数量拟设采矿权设计开采规模(万吨/年)备注此表为空注:本表仅包括固体矿产,油气矿产由国家统筹确定附表3白玉县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表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面积(KmJ)拐点坐标主要矿种资源量单位资源量备注此表为空附表4白玉县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表序号编号名称所在行政区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