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施工安全措施.docx
调试施工安全措施1通用安全措施a.进站工作前,应详细检查本项工程需使用的临时电源箱、电动工具、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并列出清单,经巡维中心专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才能在变电站内使用。b.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把门关好。不经运行人员同意,不准打开高压室内高压柜门,严禁随意动用高压室内任何设备。c.严禁进入与作业任务无关的生产区域、场所,不得走错间隔,不得乱摸乱碰变电站的各类设施、设备,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d.施工车辆在站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不得停放在电缆沟盖板上,不得驶进高压场地内。e.严禁在变电站户外高压场地和控制室、高压室、电缆夹层等室内设备区域吸烟。f.施工现场与带电运行的设备区域之间必须设置安全围拦,安全围拦应采用红白相间网状遮拦。注意与110kVIOkV设备带电部分分别保持L5米、0.7米以上安全距离。g.作业现场必须做到“三不乱”(电线不乱拉;管道不乱放;杂物不乱丢),废料、杂物应于当天工作结束后清理出站才收工,确保站内通道安全畅通。2继保调试注意事项a.要对全所进行电压电流的二次模拟试验,检查经过切换的电压与电流是否正确。b.要排除寄生回路,当出现动作情况与原设计意图不符时,应及时查出原因,加以纠正。c.要分别用80粗100%直流电源电压进行整组逻辑试验,以检查保护的可靠性。d.要进行拉合直流试验,验证保护是否可靠不误动。e.通道接通后,两侧及时进行通信对调,以满足运行要求。f.二次调试人员在工作中若发现设计或接线存在问题时,应将情况汇报工程技术部,反馈给监理、设计院,按设计变更通知单进行更改或通知安装人员更改,并将设计更改通知单的执行情况反馈给工程技术部,做好竣工图修改。g.重要项目试验如主变绕组及套管交流耐压及直流泄漏电流试验、高压电缆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接地电阻测量等需在监理旁站时进行h.应考全安站为扩建站,在保护传动是应注意了解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跳开运行设备。3高压试验及继保调试危险点及防范措施a.变压器交接试验变压器交接试验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接受任务明确:(1)工作内容、地点、所试设备状况。(2)指定工作负责人及人员安排,安排能胜任工作人员。(3)开工前认真学习施工三措,了解施工进度、工作量、现场组织、技术、安全措施工作分析危险因素:(1)精神状态不良;(2)安排人员不当;(3)失去监护;(4)试验接线不牢固;(5)高空坠落;(6)加压时呼唱不规范;(7)每一试验项目结束,不放电;(8)试验仪器未接地或接地不良;(9)接试验电源不呼唱;(10)不按规定着装,带安全帽。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投入工作;(2)合理安排工作人员;(3)工作负责人因故离开应指定专人监护且指定现场安全监督员;(4)试验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调压器零位,试验接线应牢固。(5)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以防高空坠落;(6)加压试验过程中要逐点加压逐段呼唱;(7)每一试验项目结束,应对变压器进行放电,防止人员触电;(8)选择可靠接地点,防治人员、设备受损,数据误差大;(9)接试验电源时,应有人监护并呼唱;(10)保护自身,防止受伤。试验仪器、安全工器具及试验线、危险因素:(1)试验仪器损坏;(2)使用的安全带、绝缘杆损坏,试验超期;电源线准备(3)保险丝、塑料带、试验线等不充分。控制措施:(1)对试验仪器进行空试,防止现场设备不合格;(2)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3)检查电源线及所备材料。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危险点:(1)试验接线时不系安全带;(2)试验仪器没有可靠接地;(3)误碰测量部位。控制措施:(1)在变压器上移动及上高压套管上接线应系好安全带;(2)接地点应用挫刀进行打磨,保证接地点良好;(3)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危险点:(1)绝缘测量后,不放电;(2)接地线接地不可靠。控制措施:(1)测量完毕后,应放电;(2)放电瞬间,应听到放电声,并有火花,若没有上述现象,应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接地,防止人员触电。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电容型套管的tg6和电容值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3)末屏未恢复接线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3)拆除的末屏线恢复。铁芯绝缘电阻危险点:(1)绝缘测量后,不放电;(2)接地线接地不可靠。控制措施:(1)测量完毕后,应放电;(2)放电瞬间,应听到放电声,并有火花,若没有上述现象,应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接地,防止人员触电。交流耐压试危险点:验(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绕组泄漏电流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放电,更换试验接线。(3)试验线不牢固;(4)直接放电。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3)通过电阻放电,再直接短路接地。电压比及组别危险点:(1)试验接线时不系安全带;(2)试验仪器没有可靠接地;(3)误碰测量部位。控制措施:(1)在变压器上移动及上高压套管上接线应系好安全带;(2)接地点应用挫刀进行打磨,保证接地点良好;(3)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试验结束危险点:(1)未断电拆试验电源线;(2)未恢复拆除引线;(3)未拆除自装接地短路线;(4)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未汇报、交待。控制措施:(1)首先拆除检试验电源线;(2)恢复拆除的引线及拆除自装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3)认真分析试验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b.真空断路器交接试验真空断路器交接试验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接受任务明确:(1)工作内容、地点、所试设备状况。(2)指定工作负责人及人员安排,安排能胜任工作人员。(3)开工前认真学习施工三措,了解施工进度、工作量、现场组织、技术、安全措施工作分析危险因素:(1)精神状态不良;(2)安排人员不当;(3)失去监护;(4)试验接线不牢固;(5)试验仪器未接地或接地不良;(6)接试验电源不呼唱;(7)不按规定着装,带安全帽;(8)误入带电间隔;(9)加压时不呼唱。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投入工作;(2)合理安排工作人员;(3)工作负责人因故离开应指定专人监护且指定现场安全监督员;(4)试验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试验接线应牢固。(5)接试验电源时,应有人监护并呼唱;(6)认清工作地点;(7)加压时应执行呼唱制度,并站在绝缘垫上。试验仪器、安全工器具及试验线、电源线准备危险因素:(1)试验仪器损坏;(2)使用的安全带、绝缘杆损坏,试验超期;(3)保险丝、塑料带、试验线等不充分。控制措施:(1)对试验仪器进行空试,防止现场设备不合格;(2)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绝缘电阻危险点:遥测完毕,未放电;控制措施:注意放电导电回路电阻测量危险点:(1)试验接线时不断电;(2)试验仪器没有可靠接地;控制措施:(1)断电后,拉开刀闸换线:(2)接地点应用挫刀进行打磨,保证接地点良好;(3)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同期性危险点:(1)不通知有关人员,分、合设备。控制措施:(1)分、合闸时,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交流耐压试验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己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试验结束危险点:(1)未断电拆试验电源线;(2)未恢复拆除引线;(3)拆除自装接地短线;(4)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未汇报、交待。控制措施:(1)首先拆除检修电源箱侧的试验电源线;(2)恢复拆除的引线及拆除自装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3)认真分析试验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C.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接受任务明确:(1)工作内容、地点、所试设备状况。(2)指定工作负责人及人员安排,安排能胜任工作人员。(3)开工前认真学习施工三措,了解施工进度、工作量、现场组织、技术、安全措施工作分析危险因素:(1)精神状态不良;(2)安排人员不当;(3)失去监护;(4)试验接线不牢固;(5)高空坠落;(6)试验仪器未接地或接地不良;(7)接试验电源无监护;(8)不按规定着装,带安全帽;(9)感应电伤人;(10)误入带电间隔;(三)盲目开工;(12)加压时,不呼唱;(13)试验结束不断电,不放电。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投入工作;(2)合理安排工作人员;(3)工作负责人因故离开应指定专人监护且指定现场安全监督员;(4)试验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试验接线应牢固。(5)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以防高空坠落;(6)接试验电源时,应有人监护并呼唱;(7)有感应电时,接线时自带地线或带绝缘手套;(8)认清工作地点及带电部位;(9)班组指定的工作负责人应清楚现场工作负责人,由现场工作负责人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并查看工作票有无试验人员,防止盲目开工,无票作业;(10)加压时应呼唱,操作时站在绝缘垫上;(Il)试验结束,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方可更改接线。试验仪器、安全工器具及线箱准备危险因素:(1)试验仪器损坏;(2)使用的安全带、绝缘杆损坏,试验超期;(3)保险丝、塑料带、试验线等不充分。控制措施:(1)对试验仪器进行空试,防止现场设备不合格;(2)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3)检查线箱所备材料、工具齐全。绕组及宋屏的绝缘电阻危险点:(1)摇测完毕,不放电;控制措施:(I)测量时,进行呼唱,测量完毕,放电。35kV及以上tg6及电容量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3)测量后,不放电,不断开试验电源。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加压时,应站在绝缘垫上。(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一次绕组直流电阻危险点:(1)试验接线时,坠落。控制措施:(1)上、下梯子有人扶牢;(2)高空作业系安全带。IlOkV电流互感器交流耐压危险点:(1)加压时不呼唱;(2)未降压,更换试验接线。控制措施:(1)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征得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加压。(2)操作人员呼唱“降压完毕,已断开电源”,放电后,方可改变试验接线试验结束危险点:(1)未断电拆试验电源线;(2)未恢复拆除引线;(3)未拆除自装接地短路线;(4)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未汇报、交待。控制措施:(1)首先拆除检修电源侧的试验电源线;(2)恢复拆除的引线及拆除自装接地短路线,并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3)认真分析试验数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专责人.d.继电保护调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序号作业内容危险点控制措施保护试验发生直流接地或短路现象。设备通电前,必须摇测绝缘,绝缘值合格并确认无短路、接地现象后,方能通电。误碰带电设备,误操作引起事故。试验前必须查清所有回路,确认与运行设备无任何联系后,方能进行工作;二次设备试验前,必须对已带电的端子用红布隔开,以免引起触电事故。传动试验误动运行中设备。试验时,必须看清间隔,并设专人监护,防止误操作或误动运行间隔;对有联跳运行中的设备回路时,必须将保护屏对侧接线解开,只能测量节点的导通情况,以免引起开关跳闸停电事故,在调试正确后方可接入系统。发生CT二次回路开路、PT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升流前及试验完毕需测试CT二次回路不开路后恢复CT连接片;PT二次回路接入系统前必须经过绝缘检查合格,暂未接入系统的交流电压回路的线头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二开关的遥控调试转发表的遥控数据库关联错误造成误合、分开关。初次控某个新对象时将新综自系统内所有已投入运行间隔的选控开关切换至“就地”。4调试及高试工程内容:4. 1一次部分a. 220kV部分1)六氟化硫断路器试验(1)调试前的检查工作外观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地脚及螺栓紧固、接地系统、仪表指示、SF6气体压力。各部分工作接地及安全接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试验断路器在进行电动操作之前,先进行手动分、合两次,应无异常现象。然后将机构贮能至规定值,采用断路器机械特性仪进行机械特性试验。a)测量断路器分合闸速度、分合闸时间;b)80%T10%Un下可靠动作;c)65%Un可靠分闸,30%Un不应动作。(3)主回路电阻测量导电电阻的测量在进、出线端子之间进行,测量方法采用与出厂试验相同方法测量,现场测量值不超过出厂试验的20%时为合格。(4)主回路绝缘电阻测量主回路在出线端子与地(外壳)之间分别测量各相绝缘电阻,与出厂检验无明显差别。(5)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速度及同期性和配合时间(6)六氟化硫气体水分含量测量设备内SF6气体的含水量应在各气室充入额定压力SF6气体充入24小时后进行测量,对断路器隔室含水量应不大于150ppm(V/V),对其它隔室应不大于250ppm(V/V)0(7)气体泄漏试验泄漏试验是检验断路器各端口的密封质量。用灵敏度不低于1X10-6(体积比)的SF66气体检漏仪检查所有密封连接部分的气密性,泄漏试验在设备充入24小时后测量,应观察各气室压力表指示有无变化(下降),再用检漏仪作定性检查。(8)交流耐压试验(9)二次回路绝缘试验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试验,用500V兆欧表,lmin。(10)断路器分闸线圈、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出厂试验无明显区别。2)避雷器试验(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2)放电记数器动作试验。(3)金属氧化物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3)电流互感器试验(1)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间和一次对二次地的绝缘电阻。(2)互感器极性及组别试验。(3)各二次绕组变比。(4)测量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5)六氟化硫气体水分含量测量(6)气体泄漏试验(7)交流耐压试验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1)测量绕组绝缘电阻(2)误差试验(3)直流电阻试验(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检测。5)隔离开关(1)测量绝缘电阻(2)测量接触电阻(3)交流耐压试验6)母线(1)绝缘电阻(2)交流耐压(3)冲击合闸试验(启动时)7)悬式绝缘子(1)绝缘电阻(2)交流耐压b. 35V配电装置部分1)断路器(1)绝缘电阻测量(整体、相间、断口)(2)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及对地绝缘电阻(3)动作特性试验分合闸速度测量;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电压测量。(4)每相导电电阻测量(5)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6)交流耐压试验(与母线同时做交流耐压试验)2)电流互感器(1)绝缘电阻测量(一次对二次地、二次对地)(2)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3)检查接线组别和极性试验(4)误差测量(5)励磁特性试验(6)交流耐压试验3)电压互感器(1)绝缘电阻测量(一次对二次地、二次对地)(2)检查接线组别和极性试验(3)误差测量(4)励磁特性试验(5)三倍频感应耐压试验4)过电压保护器(1)绝缘电阻测量(2)工频放电试验5)隔离开关、接地开关(1)导电电阻测量(2)辅助开关及闭锁回路绝缘电阻测量(3)与母线共同做耐压试验6) 35kV电容器组试验(1)电抗器、电容器绝缘电阻测量(2)电抗器的直流电阻(3)交流耐压试验(4)隔离开关回路电阻测试(5)隔离开关和母线耐压试验(6)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启动时)7) 35KV电缆(1)绝缘电阻测量(相对地)(2)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3)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试验(4)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8)母线(1) 绝缘电阻(2) 交流耐压(3) 冲击合闸试验(启动时)c.主变部分(接地变套用相关试验项)(4) 220kV套管试验(1)测量套管介损及电容(2)测量套管的绝缘电阻2)嵌入式电流互感器(1)二次绕组绝缘电阻测量试验(2)误差试验(3)连接组别及极性试验(4)各绕组直流电阻测量试验(5)测量励磁特性曲线2)主变本体试验(1)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2)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3)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4)检查变压器三相接线组别(5)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6)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7)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8)铁芯对地绝缘电阻(9)绕组变形试验(10)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3)有载调压开关试验(1)装置操作回路绝缘检查(2)有载调压开关手动操作灵活无卡阻(3)电动操作回路正确、限位正确、闭锁正常4)绝缘油试验(1)主变组装后充油前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水溶性酸、酸值、闪点、水分、击穿电压)和色谱试验(2)投运前做绝缘油简化分析试验(水溶性酸、酸值、闪点、水分、击穿电压)和色谱试验5)冲击合闸试验(启动时)d.接地电阻部分(电流电压法测量接地电阻)1)测量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2)测量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3)测量检查各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可靠4.2二次保护部分a.装置元件调试主变保护、测控装置、线路测控装置、线路保护装置、风机监控服务屏、公用屏、直流屏、消弧线圈控制屏、远动通讯屏、网路设备屏调试具体参考厂家调试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由供货商协助调试。b.整组传动调试1)所用电及全所动力系统调试(1)检查各电气装置回路绝缘电阻满足规范要求(2)电源切换装置工作正常,信号显示正常(3)各回路电压输出正常,试验电源各输出电压正常2)直流系统调试(1)检验输入电源切换装置的可靠性。(5) 检验充电模块的供电方式。(6) 检验直流绝缘检查装置及接地巡检装置的工作状态。8) )检查直流输出控制母线、合闸母线的电压输出。3)控制信号与系统调试(1)各配电装置操作电源供电可靠。(2)各配电装置信号显示与设备状态一致。(3)各配电装置就地操作与远控操作、计算机后台操作满足设计要求。(4)各装置连锁可靠、闭锁正确、限位正确。(5)光字、音响与微机后台显示正常、符合设计要求。4)保护与自动装置调试(1)在各装置元件调试符合设计要求、产品技术指标前提下进行调试。(2)各级电压输入正常,屏面显示与计算机显示相符,切换操作正确。(3)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对各保护装置输入模拟量检验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模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5)自动调压系统调试(1)检查主变手动及自动调压、就地和远控操作。(2)屏面显示正确,各工作状态参数打印正常。6)保护及自动装置系统调试内容(1)主变保护主变差动保护充电保护复压方向过流保护零序过流保护间隙零序保护失灵保护非全相保护过负荷保护主变非电量保护(2) 220kV线路保护及自动装置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重合闸三相不一致保护(3) 35kV站用变保护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非电量保护(4) 35kV线路保护过流保护零序保护重合闸保护低周保护过负荷保护7)计量装置调试(1)多功能表元件校验。(2)在各电度表电流电压端子输入相应的模拟量显示正常。(3)后台显示与盘面显示相符。4.3调度自动化系统调试(与生产厂商配合调试)a.所内综合自动化装置与设计相符,与调度(远控)端联络正常。b.通讯管理机与操作员工作站工作正常、可互相切换。c.通道检验测试。接通光缆,先检查自收自发信号,再与对端相互发送接收。d.光端机测试。由供货商协助测试光端机各相技术指标。e.信号传输试验。按通讯规约要求检查传输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