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国学进课堂创新实践 论文.docx
“双减”背景下国学进课堂创新实践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传达以来,所有中小学校都积极开展并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也都对照“双减”精神,认真学习,深度思考,精进教学技能,实现减负增效。本文主要介绍国学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一些实践活动,在国学活动如何精彩进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上,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与借鉴。关键词:中小学课堂,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一、“双减”背景下国学进课堂的意义落实双减要求,其本质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学生彻底抛开学业的负担。中小学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聚焦课堂,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部分国学经典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具有节奏感,具有韵味,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几年来,我一直尝试把国学经典引入我的课堂教学,用转嫁学习兴趣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国学在中小学课堂的现状调查(一)国学在中小学课堂的成果2014年初,亳州市正式把“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所需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现在在亳州的中小学里,每周都有一节国学经典教育课,国学经典教育在这里(亳州)已经常态化了,不仅有教材、课时要求,还有考试要求,而且纳入2015年初中升高中中去;兰州市教育局在2017年颁布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以“经典诗文、名著佳作、国学艺术”为核心内容的经典诵读模式,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认知程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经典诵读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可见,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省市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有效实施。(二)国学在中小学课堂的不足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国学经典教学在小学生根落地,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是否得到应有的体现呢?我们调查发现,国学经典教学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以下相关问题。1 .教学内容选择随机、任意适合于达到教育目的的学习经验,必须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就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而言,其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国学经典教学在内容上要做好长远规划和系统设计。然而调查发现,仅有“8%的学校制定了长期系统的国学教育规划”。大部分学校推行的“国学教学”还处于盲目跟风状态,认为国学经典教学就是随机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选择部分内容来学习,致使学习材料的选择脱离了学校的实际情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违背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其结果是,国学经典教学不仅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反而造成了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抗拒心理和厌学情绪,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社会态度的形成也就无从谈及。2 .课堂教学方法刻板、僵化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的国学经典教学都秉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和“不求甚解”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反复的诵读,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记住并背诵古文诗词,至于诗词所隐含的丰富内涵,会随着学生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渐“融会贯通”。这种刻板、僵化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阐释。将国学经典教学等同于古文古诗的机械背诵,其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了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缺乏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深入理解。更重耍的是,单纯的知识化教学并没有通过感悟和体验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与灵魂,反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好奇心,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与“神”的分离和“根”与“魂”的丧失。3 .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单一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知力,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因此,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评价中,有关教学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是衡量国学经典教学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学生识记的古文诗词、学生情感的变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改变等,但是在知识为主导的现行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评价中,往往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国学经典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因此,在教学与评价上呈现出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掌握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另一种是认为国学经典教学就是朗读和背诵古文诗词,因此,在教学与评价上单一地用学生背诵的数量来衡量国学经典教学的质量。其结果是,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导致国学经典教学要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要么只是口号式的教育,造成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乱。三、开展国学进课堂创新活动实践(一)从内容创新入手内容创新主要指对已有的国学知识结合当今的新形势进一步的思考产生一些新的观点。1.如“古语新解”,古语就是古人留下来的话语。有成语有寓言故事也有一点俗语。这些话当初诞生的时候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就有的故事,或者就有的词语。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它的局限性。或者说本来是一个贬义词,你肯定它合理的成分,让它成为一个褒义词。反过来一个褒义词,你发现它有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一个贬义词。组织这个活动,首先要积累很多的词语。就是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然后再开动创造性思维推陈出新。比如“愚公移山”。这是一个褒义词,从精神来讲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保护生态平衡的科学角度来讲,就不值得提倡,因为移由的行为就是一个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建议愚公移山不如搬家,不搬也可以啊,与其每天挖山不止,不如封山育林,把太行、王屋二山改造成著名的旅游景点。老愚公本人担任一个护林员或者旅游局局长吸引大家来旅游。这样不仅太行、王屋二山保住了,老愚公本人也可以发家致富。对“愚公移山”加以新解,它就有贬义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2再如“改写经典”,改写经典的难度要大一些,但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我把改写经典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改写古诗为例:改写古诗的形式是多样的,让学生可以从原诗出发进行改写,也可以跳出原有的诗歌进行改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改写都要依照原诗的结构布局,依照原诗的主题中心。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第一句作者把杨柳化身为美人,第二句把千条万缕的垂柳比作美人的裙带,三四句引出那不可捉摸的春风。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1)增加内容学生在改写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到改写的突破口。在这首诗歌中,学生可以以描写柳树蓬勃茂盛生长的样子为主,也可以赞美春风裁出了春天。待学生确定某一方面后,便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以前者为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描写高大茂盛的杨柳,婀娜多姿的垂柳群,柳树的长姿,甚至是作者身临其境时的感受,然后抒情,按照古诗的布局娓娓道来。(2)改变内容还是写柳树,歌颂它是春天的使者,只是换一种情境,换一种场合。比如说,可以先描写学校的几棵柳树前几天还是干枯的树枝,然后是忽然有一天发现它们摇曳在微风中,抽出了嫩嫩的新芽,这时你才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这样改写,还是吻合诗歌的布局,中心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换汤不换药"。无论是哪一种写法,还是不能离开作者的写作模式以及主旨。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二)从形式创新入手形式创新主要指对国学进课堂的活动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尝试。在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会忽略最为熟知的、最为常见的知识成语。成语言简意赅、生动简洁,具有较高的智慧和思想内涵,可谓汉语言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阅读成语故事,可以起到了解历史、增强文化底蕴的作用。怎么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呢。我们可以用一些游戏的方式。1.从“趣味成语”入手,引起学生兴趣“趣味成语”可以说包罗万象,我们可以根据难以程度,由浅入深的学习。例如,一年级进行的“数字成语”大接龙,从“一”到“万”,简单易学;“人体成语”大接龙,带有“脸”“发”“嘴”“手”等人体器官的成语接龙。除此之外,还有“动物成语”接龙、“气象成语”接龙,关于“学习”的成语等,很多很多。2,开“讲成语故事”课,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巩固记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学生事先准备数个成语故事。先在小组内讲成语故事,每个小组评选出组内的“成语故事之星”;然后每个小组的“成语故事之星”上讲台讲成语故事;最后评选出“班级成语故事大王”。要求要绘声绘色,即根据成语故事内容加上相应的动作、神态。3.开展成语接龙比赛,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比赛丰富,以丰富课堂活动形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比赛形式:男女对接;一分钟男女生比赛接龙个数(不能重复);两排一分钟接龙;小组接龙;师生接龙;开火车接龙;班接龙对抗赛。总之,国学经典融入课堂是个大有可为并值得探讨的领域,也是个方兴未艾,常谈常新的话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努力让国学经典走进我的课堂,并继续认真学习“双减”文件内容,勇于实践、创新落实,增强育人本领,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回到校园,让教育回归本质,共育学生成长,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参考文献1李录琴:小学国学经典教学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马琳萍: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3丁惠臻:走进经典一一说话接龙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