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探究 论文.docx
-
资源ID:630587
资源大小:19.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探究 论文.docx
“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探究摘要:为了满足家庭的经济所需,许多父母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进行抚养,留守儿童的概念相应而来,成为了特定的时代产物。由于儿童时期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缺失会产生一些德育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农村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责任在肩,任重道远。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德育的实践空间也随之变大,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素养,是每一位农村教育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双减;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而将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属照看。于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就尤为突出,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之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变得格外重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品德,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改善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一、“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1 .心灵孤独,渴望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与父母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在心理上会比较依赖父母,觉得父母在身边就有了爱和安全感。但是,父母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离开了,就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这不仅会影响到儿童后来的个性发展,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儿童会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因为他们觉得在生活中没有了分享和倾诉的对象,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孤独感,久而久之,性格也会变得比较孤僻,沉默寡言。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年龄都比较小,因为父母会在他们比较小的时候就选择了外出打工,所以留守儿童不得不过早承担照顾自己的责任,儿童对于亲情的渴望和陪伴是非常多的,虽然家中有隔代老人的照顾,但是孩子遇到困难,有了心事,第一时间依然还是想告诉父母,孩子想要跟父母有更多的联系和交流。因此,父母必要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2 .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条件一般,所以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然而父母觉得自己没有在孩子身边给予陪伴,于是孩子想要什么便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他们。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根本认识不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和不容易,会觉得什么事物只要自己想要跟父母说一声就会应有尽有,以至于认为自己不学习以后也能会过得比较好。所以对待学习就是得过且过敷衍的态度,父母让他们好好学习,他们反而会认为父母是在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会觉得学习都是给父母学的。如果不是父母在电话里的叮咛和唠叨,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去学校学习,这也就导致了个别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成绩下滑严重。3 .功利主义盛行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衍生出的许多诸如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思想在农村地区没有得到有效的过滤,加之农村地区的封建思想浓厚与经济落后,导致了追求享乐主义与读书无用成为多数留守儿童的道德价值取向1o所以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会沉溺于手机网络,每天花很多的时间来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更有甚者,一些留守儿童自己做起了主播,幻想着能通过这种方式暴富。由于父母不在家监管,爷爷奶奶年龄也比较大,所以在他们思想滑坡的时候没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在本该努力读书学习的关键时期,走上了功利享乐的不归之路,不吃学习的苦,便要吃生活的苦,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容易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干扰。除此之外,家里人或者同村的人每年外出务工挣了不少的钱,再经由别人大肆渲染,也会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让孩子觉得不上学就能更早地进入到社会赚钱,这些因素都给留守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二、“双减”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智育轻德育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来说不够均衡,尤其是农村中学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所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会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学校的升学率,这也就导致了对德育的重视度不够。一些本该属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时间可能会用来做题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德育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语有云,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才是才能的统帅。然而,在农村的许多中学出现了本末倒置,过分强调“智”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道德。这样一种现状带来的危害极大。2.家校合作的合力较小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要把握住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力争在道德问题刚刚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有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对自己家的孩子不够了解,甚至认为把小孩送到了学校里,全部事情都应该由教师负责,这种不合理的想法阻碍了家校沟通的可能性,也有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对于自家的孩子过于溺爱,认为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这就导致家校之间的合力非常小。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不够熟练,教师也很难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比如微信和QQ,能够运用这些社交软件的大多是他们的父母,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都是在外地务工,即使教师有一些问题想向家长反映,家长也只能够大致了解情况,而不能进行后续的教育措施。三、“双减”背景下农村德育教育方法1 .加强家校合作,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学校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德育的接受程度。倘若学校并没有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那么学生也会认为道德教育可有可无,在心底是不接受德育教育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道德是存在缺陷的。鉴于此,农村学校应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可以借助民族传统节口、学校重大事件等召开集会,对学生进行集体德育教育,或者奖励平时在学校品德素质较高的学生,多树立正面的典型,引导学生积极从善。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再好,回到家里之后没有坚持下来,那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而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如果想培养出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就要借好家长的这道力,因为学生在家里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很容易受到家人的影响,倘若是正面的影响,那便是锦上添花,若是负面的影响,那将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班主任老师应定期组织家访或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双方朝着共同育人的大方向前进,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就会轻松很多。2 .联合村委会,构建家校社德育教育一体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同样也离不开村委会的帮助,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可以联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构建家校社德育教育一体化。营造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系统,积极参与遵循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拓展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渠道与教学路径,进而丰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资源2。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家庭,村委会可以定期去关心一下在家的孩子,给予其必要的帮助和关怀,协助老年人共同教育留守儿童。3 .通过学科融合构造多种德育途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而应该是多个学科互相融合,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落实五育并举,比如说在教学语文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配乐诵读,或者以绘画的方式根据情境想象画面等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状况开展德育工作,在“双减”的大背景之下给德育教育做加法。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的事情,更是关乎到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才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切实地提高其德育水平和素养。参考文献1邓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2018(6):518-5222张旖旎:双减背景下如何基于家校共育理念开展学生德育工作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2022(1):4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