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

    • 资源ID:639884       资源大小:389.01K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

    一、行业总体运行特点(-)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在南方的城市供热业相比较北方的城市供热业差异较大,因此 我国的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也主要以黄河以北的省份为主,尤其是东三省和北京市。集 中供热是现在我国最基本的供热方式。1996年到2004年我国集中供热面积的平均增长 率为 14.91%。2003年到2007年11月,我国城市供热行业资产和销售收入一直在增长。销售收入 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5%以上,虽然2006年的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了 20.38%o2003年-2007年11月,我国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除了 2004 年之外,其他各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 20%。但是,从2005年开始,增长速率在逐步变 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资产变化450.00400.00350.003.00250.00200.00150.001.0050.000.0020042005销售收入2006200711T一收入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收入变化(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升。从2003年的0.12% 上升到了 2006年的0.18%,上升了 50%。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供热以及冷热联供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供热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I - 2003年-2007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万|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0800%0. 0600%0. 0400%0. 0200%0. 0000%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H)集中供热是发展趋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 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优越性主要是与分散供热相比较而言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集中供热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 上,而分散供热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或更低。因此城市集中供热代替分散 供热综合起来可节约20-30%的能源。2、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 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可达90-98%, 甚至更高,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3、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珍贵用地,缓 解城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以电能转换热能进行供热的电供热市场升温,电供热被认为是一种易以调 节、环保、安全并且计量简便的供热方式,在供暖领域应用有着其他供暖方式难以比拟 的优点,而有些单位不单在供暖上使用之,甚至在生产工艺用热上也使用了电热锅炉。 诚然,电供热有诸多好处,但不管如何,从能量加工转换角度看,将由化学能千辛万苦 转换得来的高能级的电能大规模地直接贬为可由化学能直接转化而得的低能级的热能 消费,其能源利用效率实际上是低的。集中供热兼具节能、环保及其他多种综合效益, 不可轻易动摇,我们要继续努力开展的工作,仅仅在于如何使之发挥更大的用途,争取 更好的效益而已。(四)新技术新能源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住宅供暖技术近年来的突出动向,是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供暖技术,使开发建设 单位、政府的政策导向、消费者(即住宅的购买者)、设计单位和有关产品的生产厂商, 都面临着较多选择而又难以选择的处境。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能源: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煤在许多城市的限制使用,现已形成煤、燃 气、油和电四种主要能源。同时,水、空气、土壤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在积极开发之 中。(2)热源形式:在燃煤的条件下,采暖热源的大型化集中是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而在采用其它能源的条件下,大型化热源的优势消失,除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以外,小型 集中和分户供暖,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3)具体采暖方式:传统的散热器对流采暖方式,目前虽然仍是主流,但由于多种 原因,正在向辐射采暖方式或完全的空气对流(热风)采暖方式扩展。每一种具体的供暖技术,都是上述这三个层次的排列组合。二、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行业总体效益水平仍然很低盈利能力方面,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泗率和资产报酬率三个指标都在上升,盈利能 力提高。偿债能力方面,虽然负债率提高,但亏损面在降低,利息保障倍数提高,偿债能力 上升。发展能力方面,因为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利润在。左右变动,因此 利泗增长率变化非常大,不将其作为考虑指标,从其他三个指标来看,发展能力平稳。营运能力方面,2(X)7年Ijl月的应收帐款率、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6年都有所降低,所以营运能力略有降低。应收帐款方面,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个原因 就是很多企业都会在年底之前结清帐款,所以1-11月份的应收帐款周转率会低于整年 的。2007年11月2006 年2005 年2004 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7. 747. 956. 307. 40销售利润率()-0. 53-1.45-2. 76-3. 85资产报酬率()1. 180. 900. 340. 18偿债能力负债率()64. 4663. 3362. 8857. 33亏损面()44.5151.2651.9353. 86利息保障倍数(倍)0. 890. 670. 300. 17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5. 829. 2313. 635. 22利润总额增长率()-74. 04-38. 111.34429. 19资产增长率()15. 3412. 5513. 8416. 17销售收入增长率()19. 8520. 3830. 4716. 39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4. 845. 064. 633. 65产成品周转率()74. 6595. 5565. 4469. 47流动资产周转率()0. 991.000. 980. 86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二)市场化进程促使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城市的供热公司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是按市场经济运作的生产经营企业单位。长 期以来,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 “热是一种福利,国家包,单位交,个人无偿取热”的定 式。现在虽然实行市场经济,但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热费价格仍由政府制定和调控, 常常是供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高于销售价格而形成亏损。尽管这部分亏损是必然的, 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供热公司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运行良好的企业需要有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因此,供热公司将 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原有供热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组织管理机 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减少层次,提高办事效率。从2004年以来,城市供热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销售率都在不断提高。2007 年IJl月份的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销售收入就已经高过了 2(X)6年全年的值。具体见 下图。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城市供热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及人均销售收入变化三、行业授信风险分析(-)煤炭价格上涨将引起供热企业成本增加2007年5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结束了下跌趋势,开始稳步上扬,即使在二三季 度煤炭的传统淡季,煤价也没有停下上涨的步伐。进入四季度,煤炭需求高峰到来,全 国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主要煤炭生产、集散、消费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再次上扬。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下游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带动煤 炭需求居高不下。据商务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冶金、建材等重点煤炭消耗行业均保 持快速增长势头,带动整个煤炭消费增长。前9个月,我国火电、水泥、钢材、化肥四 个行业的耗煤量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80%以上的行业,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5%、 24%和13.8%。随着北方进入供暖季节,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煤炭供给面则继续受到安全生产和运力紧张的制约。2007年煤炭行业加快了整合 力度,煤炭生产进一步集中,煤炭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趋缓,同比增幅仅为6%-10%o 由于产能方面的限制,预计后期煤炭供应量仍将保持小幅平稳增长的趋势。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考虑到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作用,后期对煤炭的需 求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价格将继续受到支撑。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许多 用油发电的电厂开始改用煤炭发电。价格上涨是供需、成本、比价等多种原因造成。煤炭仍然是城市供热行业主要的燃 料,煤炭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供热企业成本增加。虽然城市供热行业可以基于成本举行调 价听证会,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2007年煤炭价格上涨影响了城市供热行业的 效益。(二)成本定价机制降低了上游行业带来的风险2007年6月,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办法明确城市供热价格分为 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税金和利润 构成,实行分类热价。城市供热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由省、自治区、 直格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今后,城市供热价格核算须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 则。利润按成本利润率不高于3%或者净资产收益率高于长期(5年以上)国债利率23 个百分点核定。成本定价机制的确立其实是一种“煤热联动”的机制,将使得供热企业能够根据上 游成本价格的上升而提高供热价格,减小原材料上升而带来的风险。(H)下游房地产行业投资将有可能减速2007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在北京、深圳等一 线城市连续多月10%的同比涨幅的引领下,房产价格上涨态势正在向其他地区一路蔓延。 房价迎着宏观调控政策逆势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将带来巨大危害,并且潜 伏着巨大金融风险。但是,从2007年底开始,不断有人开始唱衰楼市,认为中国房地产和的拐点即将 到来。如果中国的房地产真的出现减速,那么对于城市供热行业来说,其增长的动力也 将减小。(四)拖欠费现象严重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缓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使 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首先城市供暖管理的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根据相关规 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当时现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 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 “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 问题。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 协调。鉴于供热行业中拖欠费现象如此严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会成为坏帐,公司的现金 流和长期利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供热企业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并采取各种措施预 防欠费现象的发生。四、行业授信建议(-)授信机会多元化住宅供暖技术近年来的突出动向,是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供暖技术,使开发建设 单位、政府的政策导向、消费者(即住宅的购买者)、设计单位和有关产品的生产厂商, 都面临着较多选择。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能源: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煤在许多城市的限制使用,现已形成煤、燃 气、油和电四种主要能源。同时,水、空气、土壤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在积极开发之 中。(2)热源形式:在燃煤的条件下,采暖热源的大型化集中是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而在采用其它能源的条件下,大型化热源的优势消失,除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以外,小型 集中和分户供暖,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3)具体采暖方式:传统的散热器对流采暖方式,目前虽然仍是主流,但由于多种 原因,正在向辐射采暖方式或完全的空气对流(热风)采暖方式扩展。每一种具体的供暖技术,都是上述这三个层次的排列组合。上述几种方式没有绝对 的好差之分,而是根据各地的情况有所不一样。因此,建议银行在针对相关项目授信时 要结合当地情况,看该种供热方式相比其他行业是否更能发挥效益。(二)产业升级信贷机会多行业风险相对较小随着集中供热的进一步普及和供热管网的升级改造,城市供热行业新增信贷机会非 常多。而且城市供热作为一项公用事业,进入门槛较高,因此竞争较小,相对而言风险 也就较小。第一章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1一、行业产业链分析1二、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变化1三、行业投资发展趋势分析2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3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3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3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5第三节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8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8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9第四节 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1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11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12第二章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15第一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15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5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15第二节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17一、行业三费变化17二、行业效益分析18三、行业效益预测18第三章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0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20一、传统供暖方式受到挑战20二、鼓励非公资本参与供热竞争20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21第三节 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22一、合肥拟打破供热三分天下局面建大热电22二、商丘市开始集中供热工程22三、沈阳联网供热工程启动将拆除小燃煤供热锅炉房23四、行业企业资产重组预测23第四节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24一、分户计量收费24二、远距离集中供热26三、银行联网收费28四、城市供热技术发展趋势29第四章子行业分析 32第一节子行业对比分析32第二节 热电联产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35一、发展现状 35二、市场潜力36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运营、盈利、偿债及发展能力等)38四、发展趋势预测38第三节水源热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5一、发展现状45二、市场潜力46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47四、发展趋势预测47第五章细分地区分析49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49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49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49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0第二节 北京市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3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53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3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54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55(二)北京为市民减负2.1万平房户用上电暖器55(三)为奥运场馆供热太阳宫热电厂2007年12月底发电56(四)自主研发供暖技术 北京怀柔2007年冬节约15%燃煤56第三节河北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7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57二、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7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58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59(一)河北昌黎县首次利用海水制冷(热)获成功59(二)河北承德:“节能”成为新建建筑“硬门槛” 59(三)河北承德保障奥运空气质量取缔燃煤散烧锅炉60(四)河北承德率先实施公建供热计量节能改造60(五)河北省邢台市桥西集中供热工程全面铺开61(六)河北石家庄集中供热面积新增200万平米61(七)唐山西山道管线改造 增加供热96万平方米61第四节 辽宁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3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3二、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3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64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65(一)大连出供热运行标准 供热单位将看天供热 避免冷热不均65(二)辽宁海城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已正式出台66(三)辽宁鞍山百万平余热水管网2007年分户11月1日前竣工67(四)辽宁鞍山投入3.09亿元维修改造供暖设施67(五)辽宁省大连市2007年改造供热管网200公里67(六)沈阳市:污水供暖首个双供热项目启动67第五节 山东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9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9二、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9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70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71第六章企业分析75第一节行业企业特征分析75一、行业企业总体特征分析75二、规模特征分析75三、所有制特征分析77第二节销售收入前20位企业分析80一、集中度分析80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80三、偿债能力对比分析81四、发展能力对比分析82五、营运能力对比分析83第三节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84一、盈利能力对比分析84二、偿债能力对比分析85三、发展能力对比分析85四、营运能力对比分析86第四节京能热电分析87一、企业基本状况87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87三、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88第五节富龙热电分析91一、企业基本状况91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91三、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92第七章行业授信风险分析及提示94第一节 上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94一、上游行业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94二、下游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96三、其他关联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97第二节 行业政策风险分析及提示98一、产业政策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98二、环保政策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99第三节行业市场风险分析及提示100一、市场供需风险提示100二、价格风险提示100三、行业竞争分析及风险提示100四、拖欠费现象严重IOO第四节 其他风险分析及提示103一、分户计量103二、供热系统技术进步停滞不前103第八章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05第一节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05一、总体授信机会及授信建议105二、子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06三、区域授信机会及建议108四、企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09第二节产业链授信机会及建议110附表表1城市供热行业部分在建及拟建项目5表22004-2007年11月份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效益18表32007年1-11月行业前5、20和50位企业占行业总体资产及销售收入的比重21表4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区域规模指标49表52007年1/1月各省城市供热行业亏损面分析50表62007年1-11月行业利润指标51表72004年-2007年1-11月北京城市供热行业经济运营状况54表8北京市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规模情况54表92007年1-11月北京市城市供热主要企业经济运行状况55表102004年-2007年11月河北省城市供热行业经济运营状况58表112007年1/1月河北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规模指标比重58表122007年1-11月河北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经济运行状况59表132004年-2007年1-11月辽宁省城市供热行业经济运行状况64表142007年月辽宁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规模指标比重64表152007年1-11月河北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经济运行状况65表162004年-2007年山东省城市供热行业经济运行状况69表172007年1/1月山东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规模指标比重70表182007年1-11月山东省城市供热行业主要企业经济运行状况71表192007年11月城市供热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比重75表202007年11月城市供热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情况76表21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不同规模企业收入及利润情况76表222007年1-11月不同规模企业亏损情况76表232007年11月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比重77表24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收入及资产情况77表25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情况79表262007年月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情况79表27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集中度情况80表28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前20家企业盈利情况80表292007年1/1月城市供热行业前20位企业偿债能力指标81表30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前20位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对比分析82表312007年1-11月城市供热行业销售前20位企业营运能力指标83表322007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企业运营状况排名84表332007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对比84表342007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企业偿债能力对比85表352007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对比85表362007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企业营运能力对比86表372002年-2007年京能热电主要经济运行指标88表382002年到2007年富龙热电经营状况91图1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示意图1图2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2图32003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及同比增长率3图42003年.2007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销售收入及同比增长8图52003-2007年总资产及同比增长15图6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收入及利润变化16图72003年-2007年11月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变化17图82003年2007年11月三费及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17图9大、中、小型企业数量、资产及销售收入比重21图102003年-2007年1-11月北京市规模指标占全国比重变化53图112004年2007年1-11月河北省规模指标比重变化57图122004年-2007年11月辽宁省城市供热行业规模指标占全国比重变化63图132004年-2007年11月山东省城市供热行业规模指标占全国比重变化69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第一章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一、行业产业链分析城市供热行业由热力的生产和热力的供应两部分组成。热力生产即通常所说的热源, 有热电联产、集中锅炉供热、分散锅炉供热、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多种形式。热力的 供应需要有供热管网作为基础,属于城市公用事业。城市供热的上游行业为能源行业,即热力生产的原材料。目前来说,煤仍然是热力 生产的主要燃料,部分城市从环保以及燃料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正在实施煤改气工程。总体来看,城市供热行业的产业链示意图如下: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示意图上游原材料供应热力生产热力供应消费者煤炭、石油、天然气、新型能源热电联产、集中锅炉、分散锅炉、热泵城市供热管网居民消费者、工业消费者、公用建筑消费图1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示意图二、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变化2003年-2007年,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升。从2003年的0.1162% 上升到了 2(X)7年的0.1731%,上升了 50%。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集中供热普及率的 提高,部分小锅炉供热改成了集中供热,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大。2006年到2007 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图2 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三、行业投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供热重点工作是发展、整合和节能,即加快大型热源建设,发展城市集 中供热;推进供热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供热结构;开展供热节能,实施供热节能改造, 做好新技术试点示范。提高供热保障能力,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2008年到2010年,城市供热商业的投资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一)加快大型热源建设,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二)实施供热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供热结构。实施供热资源整合,提高供热安全和 保障能力,提高供热系统的调控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弥补供热资金不足, 提升供热设施环保水平,促进大气质量的改善。使供热结构得到优化,供热质量得到提 高O(三)推进供热节能改造,实现供热节能降耗。改造老旧供热设施,促进供热系统节 能,实施计量供热。在供热系统中设置热计量装置,室内系统加装温控装置,提高供、 用热双方的节能意识,促使供热单位积极采取措施节能运行。(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第二节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2003年-2007年11月,我国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除了 2004 年之外,其他各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 20%。但是,从2005年开始,增长速率在逐步变 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03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及同比增长率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 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器和小燃煤(油、气)炉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 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 62.9%,集中锅炉占35.75%,其它占1.35%。随着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现,国家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 的方针,在城市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 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中小型燃煤锅炉浪费率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分散的中小型燃煤锅炉没有形成城 市整体的供热管网,供热温度等都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所以,2(X)7年,各地都在拆并 整改中小型锅炉。以下是一些地区开展整改的例子。(-)内蒙古实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工程为节约资源,并从源头上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将重点 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等三大节能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内蒙古首先实施燃煤工业锅 炉(窑炉)改造工程。通过实施以燃用优质媒、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和采用循环流化床、 粉煤燃烧等先进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炉,到2010年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提 高5个百分点;其次,实施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到2010年将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 多斯三大城市以及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一批30万千瓦等级的高效环保热电联 产机组;第三,实施余压、余热利用工程。(二)供暖能源结构大调整沈阳拟拆千座小锅炉为了配合沈阳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需要,相关单位计划通过2008年2012年 间的改造,改善沈阳市供暖结构、新旧小区人居环境,使其达到生态市要求。沈阳供暖能源结构调整将包括:1、全市拆除I(XX)座10吨以下燃煤锅炉,继续推进集中与联片供热,用大、中型 热电厂及热源厂等大型热源取代大量的小锅炉房。2、在有条件的区县,全面推广地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技术。3、中心城区力降煤炭供热使用量,五年内减少20%。4、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对市区内集中供热范围之外的仍需分散供热的部分建 筑,要以电、天然气、油等为主要燃料。建成区内所有单位的炉灶以及各建筑公司暂设 炉灶一律引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三)兰州市410台分散供热小锅炉将被替代2007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大唐西固热电厂热电联产两台30万千瓦工程 项目,该项目作为西热东输的热源点,建成后可满足兰州城区13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的供热需求,同时替代供热区域内410台分散供热小锅炉,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5614.3 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8135.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155.7吨,年节约燃煤42.33万吨, 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兰州地区意义重大。该项目为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双抽供热湿冷亚临 界燃煤高效热电联产机组,采用城市中水作为循环补充水,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 施及高效静电除尘器。该项目不仅对甘肃“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还将为兰州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效促进甘肃电源机组结构 调整的深入发展,提高甘肃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四)乌鲁木齐2007年改造2000台小型锅炉2006年乌鲁木齐完成了 3000多台小锅炉的改造工程,在2006年的基础上继续改造 分散的燃煤小锅炉,2007年完成了 2000台燃煤小锅炉的并网改造。2007年5月8日上午,乌鲁木齐市政府组织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题会议,就全面启 动分散燃煤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和严重超标排污单位除尘脱硫设施改造工作进行安 排。按照市政府关于将部分分散燃煤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管网或改用清洁能源的通告 (乌政通20072号)和关于限期治理严重超标排污单位的通告(乌政通2007 5号)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要立即开展管网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环保、建 设、财政、发改等部门负责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并尽快组织对2006 年锅炉拆并资金审核结算,做好2007工程概算编制和审核工作;同时尽快研究制定严 重超标排污单位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办法。(五)银川取缔燃煤锅炉推行集中供热工程顺利2007年春天以来,宁夏银川市环保等部门抢抓时间,落实措施,取缔燃煤小锅炉, 推行集中供热,取得明显效果。一是共拆除燃煤锅炉128台,重点取缔了一些污染严重, 供热质量不高,居民反映强烈的餐饮、洗浴等行业的燃煤锅炉。二是加快集中供热热源 建设,全市共审批建设17个大型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规划总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这些供热站采用高效脱硫、除尘设施,建设封闭煤渣场,有效解决了热源不足和小锅炉 拆除后的热源接入问题。三是落实禁止使用高硫高灰尘煤种管理办法,加强燃煤管制, 加大了对全市锅炉环保设施运行和燃煤情况的查处力度。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通过对中国拟在建项目网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与城市供热相关的项目主要有三种: 1、传统热源建设项目,如热电联产、集中锅炉等;2、供热管网的建设与改造;3、新 型热源项目建设,如水源热泵、垃圾焚烧热电联产等。表1城市供热行业部分在建及拟建项目项目名称建设周期投资总额所在地企业性 质建设内容/产品城市集中供暖 热源厂工程2008年4月-2009 年 10 月9500万元山西省临汾市蒲 县蒲城镇桃湾村国有总供热面积150万 平方米。热电厂循环水 供热(一期)工程2008年5月-2008 年13000万元山东省济南市国有供热面积272万平 方米。供暖水源热泵2007 年6950万元辽宁省大连市股份制供热面积130万平项目-2009 年方米。热电联产供热 工程2008年4月-2008 年 12 月11178万元黑龙江省缓化市 城区股份制建设2X 130吨每小 时锅炉。集中供热体系 项目2008 年-2009 年29475万元北京市密云区新 城西甫部股份制安装4X46兆瓦热 水锅炉,总供热面积 267. 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调峰 锅炉工程2006 年-2009 年10500万元黑龙江省哈尔滨 市松北区松北镇 金星村股份制安装2X48兆瓦链 条式热水锅炉和IX 29兆瓦链条式热水 炉,并铺设供热管网 主干线5000米及配 套的换热站建设。热源厂工程2008 年-2008 年21000万元辽宁省铁岭市凡 河新区股份制供热面积1290万平 方米。热力管线工程2007 年-2008 年4000万元北京市朝阳区股份制管线长1300米。燃煤锅炉改造 供热供暖工程2007 年-2008 年3080万元北京市延庆县三 里河国有供热面积为17. 1万 平方米。热电厂管网工 程2007 年-2008 年20000万元吉林省延吉市河 南区股份制总供热面积697. 44 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站工 程2007年9月-2008年8月1700万元甘肃省金昌市永 昌县县城东环路 以东、云川路延伸 段以南国有供热面积为50-60 万平方米。热网项目2007年8月-2009 年40000万元陕西省西安市长 安区股份制供热面积900万平 方米。热源厂工程2007 年-2009 年24000万元天津市东海路以 西,泰丰路东侧股份制占地面积6. 129万 平方米,建设规模为 3台116兆瓦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及2 台75吨/小时循环 流化床蒸汽锅炉。热力管线工程2007 年-2008 年6400万元北京市丰台区西 三环至莲花河国有DN500毫米热力管线 长约 2366 米,DN400 长约140米。城区热网改造 工程2007年7月-2008 年 10 月6000万元黑龙江省齐齐哈 尔市中华路以北股份制管网长8841米。燃机改供热工 程2007 年-2008 年5998万元北京市丰台区长 辛店云岗地区股份制将35万千瓦纯凝汽 式汽轮机组改为供 热式机组,新建2台 55吨/时燃用天然气 的启动锅炉。热力一次线工 程2007 年-2008 年1200万元北京市朝阳区平 乐园100号国有热力管线长380米。城市热力外线 工程2007 年-2008 年6000万元北京市朝阳区北 土城-太阳宫东 路、太阳宫大街- 太阳宫热电厂国有管线总长1500米。垃圾焚烧热电 厂建设工程20

    注意事项

    本文(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