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于5月份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了我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调研组分别到*县、*县、*区、*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数据资料,全面了解了我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将落实“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减负”“增效”双管齐下,坚持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有效规范与治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我市有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一)强化组织领导,齐抓共管局面基本形成。一是健全协调机制。调整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22个部门组成的市级专门协调机制,各县(市、区)全部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架构,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印发*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系统研究制定20余个配套文件,构建“1+N”政策制度体系。实施分类管理。明确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不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归口管理,确保责任明晰、治理高效。三是成立监管机构。市教体局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12个县(市、区)教育部门也相应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门机构,配齐配强监管队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报道、解读我市“双减”政策、做法,加强舆论引导,凝聚广泛共识,全市共宣传报道校外培训治理信息1480余条、校内提质信息2530余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刊发稿件50篇(条)。(二)加强创新变革,校内减负提质成效明显。一是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强力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招考制度、质量评价等六大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治理能力提升等五大工程,建立完善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确保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已全部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普遍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二是作业管理持续加强。组织制定了*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规范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学反思和评价等常规教学环节;举行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开展*市名师作业设计大赛,提升教师自主设计作业能力。推动家校联动,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学业、作业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家校共建合力,逐步实现了让书包轻起来的目标。三是课后服务全面推行。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印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实施课后服务“5+2”模式(周一到周五+每天课后2小时)。全市95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所有县(市、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有需求的学生三个“全覆盖”。*县被认定为全省课后服务示范区,叶县第七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示范校,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三)加强统筹监管,校外培训行为逐渐规范。一是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序压减。按照“依法规范、有序稳妥”原则,深入开展学科类机构压减、打击隐形变异等专项治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全市524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至15家,压减率97.14%,高于全省平均值4个百分点,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营转非”完成率、监管服务平台纳入率、预收费监管覆盖率三个100%。二是非学科类培训监管逐步完善。统筹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分类审批登记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全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分类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归口管理,明确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开展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数据稽核专项行动,完成了1127个培训机构稽核任务。三是行政执法日趋加强。坚持“举报线索必查、问题隐患必堵",“双减”以来全市累计接收处理投诉举报380余起;以2022年校外培训治理“攻坚年”为主线,全市出动检查人员1827人次,排查机构896个,依法查处违规机构52个,化解群众退费24起,涉及学生1759人,化解金额273.9万元;今年1至4月份全市累计派出430人次,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学科培训54起,通报曝光24起,协调退费95人,退费金额6.8万余元。二、存在主要问题从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和基层反映情况来看,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我市推进“双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对标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对标人民群众期盼,对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教育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由于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教育观、人才观尚未完全转变,部分家长担心减负后学生成绩下降,不能理性设置孩子的期望值,盲目攀比、跟风报班甚至请家教,校内减负、家庭增负的现象依然存在,双减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以及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的路程任重道远。教育评价体系仍需持续深入改革,破除“唯升学”“唯名校”“唯分数”的教育评价导向仍然任重道远。(二)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多元需求。尽管我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成立学科教研中心组、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课堂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力素养、教学组织方式等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作业设计质量仍需提高。尽管各县(市、区)、学校积极探索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而言,受考试命题改革、惯性思维、教师能力等多方面影响,作业仍主要集中于巩固课堂知识和强化训练技能,书面性、统一性作业较多,实践性、个性化作业较少,个别学生还存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作业的现象。三是学校执行“双减”政策的延续性仍需加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政策执行较好,小学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和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政策执行的还不够好,“双减”政策落实仍需持久用力。(三)课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课后服务形式还不够丰富。虽然我市课后服务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但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还停留在组织学生上自习、做作业上,课后服务吸引力不强;开展课后服务多以体育类、文艺类居多,科技类、探索类、兴趣类、特长类较少,对学生主动思考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还不够。二是社会广泛参与度还不够深。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双减”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将“双减”工作等同于教育部门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大部分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馆与学校合作开展课后服务不足,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成效还不够明显。三是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一些学校体音美教师结构性缺编,课后服务活动依靠教职工跨学科指导,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负担重;另一方面,按照关于制定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2022)*号)要求,部分区财政补贴20元/生月还落实不到位,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依旧突出,挫伤了部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影响了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四)校外培训监管仍需加强。一是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仍然存在。随着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的不断深入,逃避监管的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行为时有出现,一些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有些开展“众筹私教”“住家教师,“一对一”家教服务,或通过通讯软件开展线上培训的违规培训行为,隐蔽性强,还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二是非学科类培训仍需加强规范。按照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重新分类审核登记的要求,目前,全市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094个(其中文化艺术类936家、体育类148家、科技类10家),而重新审核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仅W家(其中文化艺术类4家、体育类6家、科技类0家),重新审核登记任务依然艰巨,还需进一步加快审核进度,实现全面监管。三是校外培训执法还需健全完善。各地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经费未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大多数执法队伍未配备必要的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执法保障还不足。校外培训执法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部门间职责不清、协同配合还不够,尚未形成强大合力。三、工作建议“双减”工作关乎国之大计、关乎党之大计,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保持改革定力,坚持综合施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提高政治站位,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强烈担当意识,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从讲政治的高度持续抓好“双减”工作,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强大合力,久久为功,落地见效。要建立健全家校育人机制,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多方加强家校沟通,明确家校育人责任,努力凝聚减负共识,防止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加大“双减”政策宣传阐释力度,积极总结推广“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转变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深化教研教改,引导教师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材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聚焦“立德树人”目标,发挥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效应,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加大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完善结对帮扶机制,积极推动城乡间、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进一步缩小校际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三)完善保障机制,提高课后服务质效。政府要牵头搭建平台,汇聚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各种社会组织及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种科技文化体育资源,打造课后服务专区,增加课后服务的资源供给。要通过引进国家和全省资源、汇聚全市资源、研发专题资源、整合机构资源等方式,面向全体师生推出免费且优质的线上学习课程,打通课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要落实财政基本保障、家庭适当分担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按规定及时调整绩效工资核定办法,足额发放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补助。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通过设定课后服务AB岗、服务时间储蓄兑换假期等方式,给予教师弹性休息时间,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活动,保障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四)健全长效机制,规范校外培训监管。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治理,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加快推动校外培训监督管理立法,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成年人的许可类培训、面向成年人的其他各类辅导活动进行细分,从法律层面进行界定,明确各部门职责,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要大力推动审批登记,充分发挥“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分类审核登记工作在执行中普遍存在难以取得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证明等问题,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做法,主动研究解决办法,推动审核登记工作。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尽快制定文化艺术、科技等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全面落实“黑白名单”、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教师资格、培训教材、培训课程等方面管理,防止学科类培训反弹。建议将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健全校外培训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明察暗访,真正形成合力,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预收费风险管控,严查变相培训、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全面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