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探索与实践》 论文.docx
-
资源ID:646430
资源大小:21.0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探索与实践》 论文.docx
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幼儿园种植活动为例摘要: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课程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种植活动课程实施中要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幼儿,种植活动是教师、幼儿、环境共同构建的,教师微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生成性课程,形成生活化课程。关键词:生活化课程种植活动自主探究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是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回归不是对幼儿的生活训练,也不是对幼儿生活的模仿,它是关注幼儿生长规律、学习特点的回归本真的教育。而幼儿种植活动就是生活化课程中幼儿喜欢的内容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课题研究中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展,以幼儿种植活动为实践研究出发点,在种植课程目标、种植课程管理、种植课程的实施以及教师组织课程能力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幼儿种植活动的指导,让幼儿在自主播种、栽培、护理、收获,在种植这一生活化课程的自主探究中,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科学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提升。一、回归自然:创设自主探究的种植园环境要在种植园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就必须先要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只有在拥有良好物质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各种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活动。1 .种植园是幼儿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的主要场所种植园能让幼儿在亲历种植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变化,还可以满足幼儿模仿成人种植活动的愿望。种植园地的物质环境作为其他各种活动的基础建设十分重要,应当合理地安排种植园地的位置和内部区域,充分考虑到能够组织的活动。同时教师要能够懂植物的生长规律可以自发去养护种植园,农村幼儿园周边资源丰富:池塘,小河,农田,为幼儿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条件。我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因地制宜,让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在种植活动在锻炼多种运动能力,获得很多种植方面以及有关植物甚至动物的经验。2 .参与大自然田园种植和管理丰富、全息化的自然资源,让幼儿释放天性、孕育灵性;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他们在大自然的田园中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激发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让幼儿参与大自然田园种植和管理,给幼儿提供再实践、再探究的机会,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二、回归生活:关注生活经验的生成性活动1 .立足孩子的生活经验幼儿园植物园空出了一块地。悦悦问:“老师,现在这个地我们要种什么”老师问:“你们想种些什么呢?”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道:“可以种菊花,我觉得菊花很漂亮”“可以种水果吗?”“我奶奶现在在家里种大蒜”“我家种了小青菜”于是老师就将这块地交给了幼儿,她们自己商量种植的探索。由于地处农村的关系,孩子们已经有种植的经验,对季节性的蔬菜种植有了初步的了解,原因是经常看到家里的爷爷奶奶种植蔬菜。活动中教师将课程的权力全部交给孩子,孩子们通过投票的方式最终决定种植大蒜,于是生成了种植大蒜的生活化课程。由此可见,基于孩子生活经验的课程,是课程开展的必要前提。2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在种植的阶段,由于部分知识超出儿童往常的认知,孩子们因困惑而请教我们时,我们并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让他们与农民伯伯交流自主寻找答案:孩子们在播种大蒜的过程中,有天发现长出绿芽的大蒜外面没有“皮”。孩子们反复比较,发现没有“脱衣服”的大蒜子,有的在蒜皮里面已经有点点绿了。“老师大蒜已经种下去了,要不要再拔出来撕掉外面的皮“老师这样大蒜会不会死呢?”“老师我们可不可以重新种?”“孩子们,老师带你们去田间找答案好不好”我们带着孩子们走进农家,让他们自己去寻访、去记录、去感受、去收集,经过与农民交流,他们开动小脑筋找到了可以用水培大蒜方法,并且用剪刀把上面的减掉,让芽发出来,而且还自主寻觅了蒜子温度忽冷忽热不能发芽;知道了可以把大蒜上面切掉,能长出来芽回归生活,不仅提高了儿童与他人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种植活动的探讨交流中,他们也逐渐感受到了自然界的一个发展变化。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丰富了孩子生活经验。三、回归幼儿:建构自主探究的生活化课程1.建立种植实验观察区,培养观察能力在不同年龄段班级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有目的的创设实验观察区,持续开展主题类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关注植物本身的生长过程中,运用观察、记录、猜想、分析等方法,探寻其背后的奥秘,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探究经验。如“水里的白菜”,孩子们在对白菜连续的生长观察中,发现植物并非只能生长在泥土里,水分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大班的“蘑菇生长记",让孩子们见识了神奇的“菌棒”了解了蘑菇的生长过程中和生长环境;找到了“菌棒里的蘑菇总也长不完”的原因。他们不断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进行猜想、查找资料、验证,从而解决问题。他们不断的建构已有经验,在自主探究中孩子的观察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3 .开展系列科学活动,培养认知能力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开展了“种植前、种植中、收获后”的一系列认知、观察和探究活动。如组织幼儿在种植前对劳动工具进行认识;感知泥土的特性;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等。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对比和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了解与植物共生的昆虫及其他动物;对植物生长进行记录与测量等;收获后引导幼儿对果实进行观察、对比、收集、加工等等。如孩子们在观察蚕豆后发现,蚕豆外壳上多了一些像“芝麻”一样的小黑点,为了弄清这些黑点的来历,他们展开了新的探究活动。他们询问有种植经验的爷爷、奶奶,求助于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最后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进行预设活动,同时还特别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适时生成新的科学探究活动。幼儿的经验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不断得到建构,科学探究的认知能力日益提高。4 .发挥田园种植童话化,培养表达能力。种植园里总是蕴含着许多的教育契机。孩子们总是对变化着的植物充满兴趣,并急切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小班孩子们对植物进行直观感知后,大胆的对植物的外形特征进行描述。如:大大的萝卜、小小的萝卜,尖尖的叶子、小小的,花心是粉红色的等等。大胆表述、以及简单的形容词的学习和运用,可以为孩子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中大班,孩子的语言逐渐丰富,学习需求也高,教师们会以他们感兴趣的种植园为题材,组织孩子们对植物进行较为全面而细致的描述,引导孩子们以熟悉的儿歌、诗歌为基调,相互交流不同的感受,开展仿编创编活动,分享不同的发现,体验语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及灵活运用已有语言经验,建构新的语言表述能力。4,构建种植艺术化,培养艺术表现力。我们有效利用园区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孩子与自然直接对话的场所。种植园的土培植物随季节变化随时更换,班级的种植角会在孩子的照顾下保持生机勃勃;班级的种植地里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宣传插卡。这一切都让孩子们无限的接近自然,感受自然所彰显出的美与艺术。教师们深入挖掘种植园的教育价值,利用刚出土的嫩芽、收获的实物、高矮不一的植物杆、颜色不一样的果实等设计各类艺术教学活动,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开辟有效的途径。在相同事物的刺激下,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视野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收获的季节,教师们带领幼儿运用植物种子或果实开展创作活动。如,用收获的种子进行种子粘贴画;用蔬菜汁加颜料进行扎染;形态各异的植物叶子也被孩子们孩子们创造性的粘贴出风景、花朵、动物等平面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与艺术创造在种植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支持。不但他们乐在其中,教师们也从中寻找到有效培养孩子艺术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与策略。5 .利用田园种植互动性,培养合作能力游戏是幼儿从事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田园种植就是最好的活游戏,在自然中能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2岁以前孩子一般与成人交往,2岁以后逐渐对小伙伴发生兴趣,成人代替不了小伙伴的位置。幼儿在成长中的成功体验多于失败的体验,有利于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田园种植中,孩子们将自己转换成不同的角色开展游戏,如:农业科学家、厨师、帮助植物除虫的医生、卖菜的小贩等,培养了幼儿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小伙伴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给对方的植物浇水,翻土,一起观察植物的和动物的习性。冬瓜熟了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如何把它烹饪的更美味,一顿餐的时间里,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合作探索世界的乐趣。6 .融入田园种植,培养创新能力幼儿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个体发展的最具潜力时期。主要表现在具有一些创新的意识:敢想、敢说、敢做。要把幼儿的智慧潜能、创造潜能转化为创新能力,而恰恰最基本的教育力量是自然本身。由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孩子得以发展情感的稳定性、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保持平衡的能力。与传统的室内教育模式相比,不难发现自然幼儿园的孩子更机灵、更擅长运用他们的身体特质,而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他们更喜欢创造。面对多变的季节和植物的成长,孩子们会进行更多的幻想,而且他们的角色变得更依赖于语言技巧、创新能力和发明能力。由此可见,天与地滋养孕育出的是生命的灵动,生机无限的大自然才会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丰富的创造,并终会将其塑造成一个富有灵性的人。在田园种植的生活化课程中,孩子是种植活动探索的主人,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师观察孩子的生长,在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孩子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好奇心、创造力得以逐步发展。利用种植活动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更加坚定了我们在田园种植教育的探索与践行。在整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各项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我深信引领孩子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它不仅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必将会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更优质的促进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回归儿童的生活化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教,而是和他们一起学,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感受生命的震撼。我们将田园种植与科学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让孩子不是仅仅坐在教室里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更好面向生活、面向自然的广阔空间,创造一种全新的自主创新的教育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教育的变革,更是一个时代精神需要。参考文献: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条例.2001.7.2王卓.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J.民主教育集团.2016.10.3沈肖梅.在种植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EJ.2020(51):63-64.4张帆.基于科学素养目标的幼儿园种植活动课程设置J.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