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一般问题100条.docx

    • 资源ID:651945       资源大小:33.6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一般问题100条.docx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一般问题100条一、劳动者报酬1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与工资总额、实发工资混淆的问题。部分企业统计人员填报应付职工薪酬时,容易误解应付职工薪酬指标含义,误将应付职工薪酬填成企业工资总额或者实发工资相关数据。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应付职工薪酬包含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与的报酬或补偿。应付职工薪酬统计口径范围与工资总额以及实发工资存在差别,薪酬不仅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还包括单位缴纳部分;工资总额仅包含个人缴纳部分。因此既不能填写工资总额,也不能填写实发工资数据。工作中加强培训指导,审核中强化表间关联审核,最大限度减少此类错误。2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职工工资的问题。职工工资包含范围较广,部分企业容易漏统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加班工资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工资是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等;报表审核过程中,加强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加班工资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容易遗漏部分梳理和审核。3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职工奖金的问题。职工奖金形式多种多样,部分企业容易漏统月度季度奖金、一次性奖金、实物奖金、股权奖金等部分数据。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奖金是应付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奖金包括发放的全勤奖、年底双薪、年中奖、年终奖等各种奖金;加强月度季度奖金、一次性奖金、实物奖金、股权奖金等容易遗漏部分数据梳理和审核。4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津贴和补贴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的津贴和补贴均是应付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贴和补贴主要包括岗位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如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公车改革补贴、未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等各种补贴。加强审核,重点梳理津贴和补贴中容易遗漏部分,确保不重不漏。5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职工福利费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福利费是应付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职工医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死亡待遇以及企业自办的福利部门如职工食堂、幼儿园、澡堂、理发等补助。审核时,关注福利费的表现形式,确保不重不漏。6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工会经费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工会经费的60%属于应付职工薪酬,40%属于营业盈余。加强审核,梳理企业工会经费情况,按照规定,工会经费应按照工资总额的2%计提,确保不重不漏。7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职工教育经费问题。部分企业对职工教育经费认识不清晰,存在容易漏统的情况。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教育经费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范围。主要包括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等经费支出以及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等。审核时,重点查询对员工的各类培训是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8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带薪缺勤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带薪缺勤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范围。加强审核,梳理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情况,确保不重不漏。9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社保基金企业缴纳部分的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企业为职工缴纳的部分不属于工资统计范围,但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统计范围,企业统计人员容易混淆和遗漏。建议:加强审核,重点梳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保险、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等部分。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6%、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8.5%、个人缴纳比例2%,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7%、个人缴纳比例0.3%;工伤保险按照行业类别分为八类,分别为0.1%,0.2%、0.35%、0.45%.0.55%,0.65%.0.8%、0.95%,职工个人不缴费。公积金缴纳的最低标准为职工以及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必须大于等于职工上一个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工作中,强化保险、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等企业缴纳部分审核,确保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统计。10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商业保险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范围。加强报表审核,重点梳理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包括医疗商业险、重疾险等,确保不重不漏。11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离职补偿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职工离职补偿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范围。加强审核,重点梳理职工离职后,单位给予的补偿情况,包括辞退补偿等内容,确保不重不漏。12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利润分享计划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利润分享计划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统计范围。加强审核,重点梳理利润分享计划,确保不重不漏。13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企业为职工提供食宿和补贴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企业为职工提供免费就餐和免费住宿,以及提供的餐补、住宿补贴,以及部分单位提供远低于实际成本的收费午餐和实际成本之间差额,均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福利费范畴。加强审核,对上述情况进行重点梳理,确保不重不漏。14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实物福利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会计容易将非货币性的实物补助直接计入相关费用,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漏统。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单位为职工发放实物补助、福利,如节假日发放实物和购物券,均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应加强审核,重点梳理非货币性的实物补助,包括年节发放的肉蛋奶、米面油等实物福利,也包括生日蛋糕券、图书券、购物卡、健身卡、停车卡等各种卡券。15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企业为员工提供公费团建、旅游、消费等部分支出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会计容易将公费团建、旅游、消费等相关支出直接计入相关费用,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漏统。建议:企业以娱乐消费形式的支出,应做好甄别,特别是对于提成奖励性质的团建、旅游、福利等支出,不应直接计入费用或成本,应据实归集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中。16 .关于企业自有宿舍楼、食堂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未计入福利费的问题。对于企业自建的自有宿舍楼、食堂等内部资产,企业财务人员通常会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容易遗漏福利费计提步骤,直接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科目。建议:根据统计制度,福利费属于应付职工薪酬。有自有宿舍及食堂的企业处理财务记账时应将宿舍楼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同时,同时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一福利费,再结转进入相应成本或费用。17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劳务派遣人员薪酬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劳务派遣人员的薪酬应当计入用工单位。审核中,重点梳理企业用工是否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这部分人员的薪酬是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确保不重不漏。18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季节性用工、临时用工、退休返聘人员、实习人员、海外人员等特殊用工薪酬问题。部分生产厂区位于村内的企业会雇佣当地村民在农闲时提供劳务服务,另外较多企业存在雇佣季节性员工以及临时用工等情况,这类支出往往不开发票,容易漏填。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季节性用工、临时用工、退休返聘、实习人员、海外人员等特殊用工薪酬都应计入单位的应付职工薪酬。审核中,重点梳理上述人员,确保应付职工薪酬不重不漏。19 .关于部分企业漏填老板、高管等人员应付职工薪酬的问题。部分企业尤其经营不景气的企业,存在老板、高管放弃或部分放弃本年薪酬的情况,导致漏填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无论放弃与否,薪酬均按应发数据填报。审核中,对于人均薪酬较低的企业重点梳理老板、高管等高薪人员薪酬是否全额计入,确保不重不漏。20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漏填以公司名义购车,但奖励给员工个人使用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此类支出视为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应当作为应付职工薪酬纳入统计。21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漏填公司给高管租房并承担租赁费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此类支出视为高管薪酬的组成部分,应当作为应付职工薪酬纳入统计。22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漏填公司支付给集团或母公司委派高管年度奖励、节日福利等问题。部分企业高管由集团或者母公司委派,人事关系不在本公司,工资也不在本单位发放,但公司年度奖励、节日福利会给委派的高管发放。企业容易将这类高管和年度奖励、节日福利漏统。建议:根据从业人员统计原则和问题解答,应当将这类高管统计定为其他从业人员,相应年度奖励、节日福利应计入“其他人员工资总额”。23 .关于部分公司给一定工龄或一定职位的员工提供免息借款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此类借款如果不用归还,其本金和产生的利息收入应当视同薪酬的组成部分;如果较长期限后归还本金,其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应当视同薪酬的组成部分,作为应付职工薪酬纳入统计。16.24.关于混淆“五险一金”归属应付职工薪酬与工资总额口径的问题。建议:根据制度,应付职工薪酬不仅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还包括单位缴纳部分;但工资总额仅包含“五险一金”中个人缴纳部分。工作中,需加强对这部分口径区别培训指导,确保应付职工薪酬按照报表制度口径精准填报。25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遗漏部分业务提成、补贴以报销发票形式发放的问题。部分企业员工的业务提成、补贴以报销发票形式发放,财务记账计入成本而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中。建议:根据统计制度,不管以何种形式发放的业务提成和补贴都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审核中,加大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梳理,强化基层培训指导及数据质量核查。26 .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漏统劳务外包、业务外包人员薪酬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劳务外包、业务外包人员的薪酬应计入发包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用工及薪酬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企业外包合同台账,确保外包人员和薪酬纳入统计。27 .关于正常营业企业没有应付职工薪酬的问题。建议:通过模板查询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式,核实企业营业收入大于0,但应付职工薪酬为0的情况。28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人均薪酬过低的问题。建议:梳理人均薪酬每月低于行业均值的企业名单,进行查询,对工资、管理费、生产成本等一、二级科目中涉及职工薪酬数据进行归集汇总,做到应统尽统。29 .关于个别建筑业企业短期用工采用现金支付容易漏统的问题。这部分现金支出相比银行转账等大额支出更容易漏统,并且会计人员可能存在简化记账直接计入相关费用的情况。建议:在工作中加强审核,对此类支出进行汇总归集,首先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再进行结转。30 .关于运输企业漏统临时用工人员薪酬问题。部分运输企业召集社会车辆承运货物,不签外包合同,按照路程及货量给司机以现金形式发放费用。建议:运输企业支付给社会车辆的费用包含了车辆使用费用、司机劳务费用等。根据统计制度,这部分用工属于临时用工,相关人员的薪酬应计入运输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中。企业应按照费用比例建立相关台账,确保临时司机及搬运工等临时人员的薪酬纳入统计。31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外包销售的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采用外包的形式将销售相关业务交由房产中介等营销公司,产生的费用多记在销售费用科目中,销售人员薪酬由外包公司进行发放。建议:外包公司作为服务业企业承接相关业务产生业务收入,其置业顾问销售提成所获得的奖金应作为职工薪酬进行填报。加强专业联动,由房地产专业梳理在售项目销售费用较大企业清单,了解其销售外包情况,属于本地企业的向服务业处提供名单,评估外包企业数据报送情况,确保此部分数据纳入统计,避免漏统。32 .关于工业企业企业年金、劳务费如何填报的问题。建议:企业年金归集填报在“其他职工薪酬”指标下;企业零星发生的劳务费归并填报在“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二33 .关于工业企业误将“应付职工薪酬”填为尚未支付余款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应付职工薪酬反映报告期内(例如一年)企业应支付职工的全部报酬的合计,不是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余款。34 .关于企业漏填“社保费”的问题。“社保费”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商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该指标包含“个人+企业”两部分,部分企业统计人员容易遗漏个人缴纳部分。建议:加强指标审核,通过计算社保费占应付职工薪酬的比重,重点核查社保费低于20%的企业,是否漏算个人或企业承担部分数额。35 .关于工业企业漏填“差旅费”的问题。建议:对于不单列差旅费的企业,应按照国家局要求,将管理费用中的差旅费统一归集到差旅费指标。36 .关于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填报口径不全,未包含下属分公司薪酬数据的问题。建议:下发填报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质量核查,重点审核有分公司的企业,核实总部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包含下属分公司数据。37 .关于部分个体户漏填个体经营户本人及家庭成员帮工人员人数及支出的问题。部分个体户由于对普查填报指标理解不到位,存在漏填本人及家庭成员帮工人员的情况。建议:根据统计制度,个体经营户无论是否给本人及家属单独发放工资都应该根据制度要求在人数和雇员支出中包含个体经营户本人及家庭成员帮工人员相关数据。审核中,对于人均薪酬较低的个体户重点梳理经营户本人及家属帮工人员是否计入,确保不重不漏。38 .关于企业期末用工人数为零的问题。期末用工人数指报告期最后一日24时企业实际拥有的、参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数,无论是否从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均视为用工人数,工作中企业常因概念不清填错指标。建议:通过模板查询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式,核实企业营业收入大于0,但期末用工人数为0的具体情况。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由集团公司或总公司集中发放,应当让企业进行拆分后进行填报。39 .关于投入产出调查遗漏劳动者报酬的问题。投入产出调查中,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其中项:保健补贴、洗理费,取暖费;“其他销售费用”和“其他管理费用”中“支付个人部分”等应归集到劳动者报酬的科目填报,存在遗漏或不完整等情况。建议: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审核,指导企业按调查方案做好相关科目数据的分解和填报。40 .关于规下企业隐瞒从业人员和工资的问题。部分规下企业由于财务不健全、经营者怕露富、怕增加税费负担等因素影响,隐瞒了雇工人员数量、工资等情况,特别是在行业淡、旺季,用工变化较大,工资不能准确统计。建议:通过分析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流程、工艺特点、用工方式、收入成本等情况,结合规上企业行业工资水平,判断行业规下单位工资水平;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产量、经营范围等判断用工规模,从而判断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数据是否在合理区间内。二、生产税净额41 .关于混淆统计指标”应交增值税”与税务实际缴纳增值税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企业常因概念不清,填错此类相关指标。建议:根据统计制度,应交增值税不同于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统计指标为权责发生制,税务指标为收付实现制,如企业存在预交、缓交、欠税、留抵等情况,两部门数据存在差异,统计意义上的应交增值税不留抵、不抵扣。应该按照两种公式严格计算。一是根据会计科目计算,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二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42 .关于部分企业按会计科目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遗漏进项税额转出等内容,造成应交增值税减少的问题。建议:进项税额转出主要指购进的货物或劳务未进行生产或销售,比如用于集体福利等没有进行流转,这部分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通过查询或实地核查的方式,督促企业及时转出不能抵扣的进项税,如实反应增值税情况。43 .关于部分企业按纳税申报表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遗漏免、抵、退税额等内容,造成应交增值税减少的问题。建议:根据规定,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税额不再进行抵扣。通过查询或实地核查的方式,督促企业及时转出免、抵、退税额,如实反应增值税情况。44 .关于部分企业计算应交增值税时,遗漏简易计税等内容,造成应交增值税减少的问题。建议:梳理企业应交增值税数据,重点审查企业销项税和简易计税等科目,避免企业直接按销项税减进项税,遗漏简易计税等内容。45 .关于部分企业计算应交增值税,扣除上年留抵进项税,造成指标偏小的问题。建议:按照统计权责发生制原则,上年留抵进项税不应抵扣今年的销项税。模板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式,明确抵扣的进项税形成时间,避免抵扣上年留抵数据。46 .关于部分有出口业务的企业遗漏出口退税项的问题。建议:梳理有出口业务企业清单,加强各级统计人员财务报表核心指标业务指导和培训,加大实地调研和数据核查力度。47 .关于应交增值税两种计算方法如何选择的问题。建议:企业用两种方法来试算应交增值税,对出口业务多的企业、享受加计抵减政策的企业,建议采用会计科目计算的方法填报。48 .关于部分企业存在应交增值税占营业收入比例过低的问题。建议:根据行业增值税税率情况,对于应交增值税占营业收入比例低于税法规定税率的企业进行重点核查。特别是建筑业企业应交增值税占营业收入比例低于3%的企业,核实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避免存在遗漏现象。49 .关于遗漏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企业税金与计税依据之间的关系,如企业的房屋和构筑物、土地使用权,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之间逻辑关系匹配,避免存在遗漏现象。50 .关于遗漏印花税的问题。建议: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文件,若企业正常营业,重点审核印花税纳税申报,避免遗漏。51 .关于遗漏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问题。建议: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若企业填报应交增值税,重点审核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明确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匹配,避免遗漏。52 .关于遗漏车船使用税的问题。建议:车船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所有的车辆和船只。重点审核企业固定资产中车辆、船只与车船使用税的匹配关系,通过查询等方式,确保不重不漏。53 .关于部分正常经营企业税金及附加为O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审核时,重点梳理应交增值税为正数但税金及附加为O的企业,加强对企业是否缴纳以上相关税金梳理和询问,排查是否漏填漏报相关税种。54 .关于工业企业漏报“董事会费”指标的问题。建议:提高对该指标含义认识,并非没有董事会这个机构就没有董事会费。有些企业的董事会设立在集团中,则企业其他最高层管理人员发生的各项费用也都属于董事会费的范畴。在管理费用中,董事会费应占一定比例。55 .关于工业企业漏报“水电费中上缴的各项税费”的问题。建议:水电费如果0,其中上缴的各种税费N0;在水电费发票上有税费项目。如果没有税费项目,则按照用水量和用电量,结合电价分劈进行计算,参考每立方米水费中包含1.4元污水处理费,每千瓦时电中包含0.027168元税费。56 .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填报准确度的问题。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不同于一般纳锐人,需要企业自行理解后根据财务制度填报,数据准确性不高。建议:与省局对接,研讨小规模纳税人的方法二计算公式。省局回复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粗略适用)的应交增值税(本年累计发生额)二本期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年累计)-本期免税额(本年累计)。57 .关于部分企业生产税填报口径不全,未包含下属分公司税收数据的问题。建议:下发填报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质量核查,重点审核有分公司的企业,核实总部企业应交增值税、税金及附件包含下属分公司数据。58 .关于投入产出调查中遗漏排污费、绿化费、警卫消防费等应归集到生产税指标的问题。建议: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审核,指导企业按调查方案做好相关科目数据的分解和填报。59 .关于房地产企业本年内无商品房销售,但存在应交增值税、税金及附加的情况。建议:房地产企业如果在没有房屋销售的情况下,应交增值税填报正数,主要原因是税务局让其预交的税款;增值税如果出现负数,主要考虑存在进项税额抵扣的原因。加强相关情况的培训指导,提升各级统计人员对此类情况的认识。三、固定资产折旧60 .关于工业企业本年折旧为0或负数的问题。建议:加强对此类情况审核,梳理企业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额、累计折旧、本年折旧等逻辑关系,查看企业是否漏填部分固定资产。61 .关于部分亏损、停产企业遗漏本年折旧的问题。建议:根据统计制度,企业无论停产还是亏损,都应填报本年折旧数据。重点审核亏损、停产企业,是否遗漏本年折旧。62 .关于企业计提折旧率偏低的问题。建议:加强审核和查询,参考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5%;(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10%;(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20%;(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25%;(五)电子设备,为3年,33.3%o63 .关于企业有设备但没填折旧的问题。建议:重点核实企业账务中的逻辑关系,如企业有多台自有设备,且剩余折旧大于50万,本年折旧不应为0。要根据企业的“累计折旧”科目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计算本年折旧,核实企业的本年折旧数据。64 .关于部分新纳统、新成立企业本年折旧为。的问题。建议:重点核实新纳统企业、新成立企业,通过模板查询和实地核实相结合的方式,逐一进行落实,据实填报。65 .关于实体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本年折旧为O或过小的问题。建议:通常情况下,正常经营的零售、住餐企业,生产经营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本年折旧与企业营收成正比例。重点核实本年折旧与营收的比例关系,对异常数据进行查询,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确保不重不漏。66 .关于鼓励企业采取加速计提折旧的问题。部分企业计提资产折旧时采取直线法分期计提折旧,但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比如:L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建议:加强此类固定资产梳理排查,严格按照制度加速计提折旧进行据实填报。67 .关于部分企业本年折旧填报口径不全,未包含下属分公司折旧数据的问题。建议:下发填报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质量核查,重点审核有分公司的企业,核实总部企业本年折旧包含下属分公司数据。68 .关于本年折旧科目因计算方式导致漏统的问题。企业在销售、转让等处置固定资产时,需将以前已经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记借方进行冲抵,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直接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期末数减去期初数计算,容易将借方冲抵的折旧漏统。建议:加强培训,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累计折旧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计算填报本年折旧,而不是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期末数减去期初数进行计算,同时加强报表审核,确保本年折旧计算正确。69 .关于因项目未结转不能计提折旧的问题。建议:重点核对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企业,对项目结束的企业督促按照实际情况加快项目结转,计入固定资产折IBo70 .关于年度新纳统企业存在本年折旧指标理解错误的问题。部分新纳统企业误将累计折旧填成本年折旧,或者误将12月当月折旧填成本年折旧。建议:重点审核新纳统企业数据填报质量,核实固定资产折旧指标填报是否准确,避免理解错误出现填错的情况。71 .关于投入产出调查中使用权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指标填报存在遗漏的问题。建议: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审核,指导企业按调查方案做好相关科目数据的分解和填报。72 .关于政府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厂房、办公场所或设备计提折旧的问题。建议:园区招商免费为企业提供厂房、办公场所或设备,所有权一般情况下归政府所有,企业一般不做账务处理。应当排查厂房、办公场所或设备所有权归属,由所有权方计提折旧(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当计提折旧)。73 .关于以个人名义购买的机械设备用于公司运营能否计提折旧的问题。建议:如果购买机械设备的个人是企业股东,可以以增资的方式评估入账,确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同时计提折旧。74 .关于企业购买二手电脑、设备、桌椅等固定资产,未开具发票、未计入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问题。建议:二手类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容易在固定资产科目漏填,应当按照企业购买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原始价值入账,并按照不短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该旧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旧。关于此类资产已使用年限的认定,能够取得前环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则可按照相关证据认定。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应根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进行合理推断。四、营业盈余75 .关于部分企业存在收入增长但利润下降的问题。建议:梳理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增速不匹配的企业清单,重点核实收入增长,利润下降的情况,通过查看企业利润表、收入、成本等相关财务账,确认利润指标数据。76 .关于部分企业有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低或为O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之间的匹配关系,特别是正常营业企业,营业利润为O的企业,核查企业利润表,特别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科目,核实企业营业利润。77 .关于部分企业经营情况含国外部分,造成营业利润为负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在国外有企业的本地总部企业,查询本地企业是否剥离国外部分,根据国内、外生产经营规模占比,剥离国外部分,据实反映本地企业经营情况。78 .关于零售业汽车4S店因销售折让未冲减成本,影响营业利润的问题。建议:通过查询或实地核查的方式,逐一核实汽车4S店,销售折让及时冲减成本,如实反映利润情况。79 .关于批发业部分平台企业包含外地研发费用,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的问题。建议:梳理批发业平台企业清单,通过查询或实地核查等方式,审核是否计入外地研发费用,并进行剥离,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80 .关于工业企业“营业盈余”计算公式错误的问题。建议:2022年工业年报中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和净敞口套期收益两个指标,并且“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的损失均以“-”号记,营业盈余的计算公式相应发生变化,分别减去上述损失和收益。81 .关于计量单位错误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的问题。建议:比对年报与12月月报数据,对变化大的企业重点查询填报的计量单位,尤其是新纳统企业,下发查询模板,逐一落实计量单位,确定计量单位为“千元二82 .关于混淆当月营业利润与年度累计数据的问题。建议:重点查询年度新纳统企业,逐一核实营业利润数据,确保为年度累计数据。83 .关于财务费用未及时结转的问题。部分企业未及时结转借款利息,造成财务费用过大,导致营业利润变小。建议:重点梳理财务费用异常的企业,特别是借款利息过大的企业,进行查询,是否存在未结转的问题,督促企业及时结转,据实反映利润。84 .关于部分企业购买多年服务,费用一次性计入当年未进行分摊的问题。此类费用容易被企业会计简化处理,作为当年费用一次性计入,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将对营业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建议:根据制度,此类费用应当首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再根据该项服务预计使用年限进行逐年分摊。审核时,需关注成本、费用异常类企业,排查是否存在此类费用未逐年分摊情况。85 .关于工业企业加大成本调剂利润的问题。部分企业通过暂估原材料,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利润。建议:重点审核企业原材料-暂估及应付账款-暂估等科目,查看企业原材料盘点表,是否存在财务账面金额小于实际盘点金额,督促企业暂估后及时冲回,如实反映企业利润。86 .关于个体工商户或者小规模纳税人加大加工费列支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这类单位对外加工费,关注生产成本-委外加工费、制造费用-委外加工费等明细账是否存在较大金额记账,核实相关数据准确性。87 .关于建筑业企业多记成本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梳理建筑业营业利润异常的企业,重点审核支付的农民工工资、以及土石方等成本,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督促企业据实修订数据。88 .关于房地产企业多记成本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梳理房地产开发业营业利润异常的企业,重点审核设计费以及甲方提供的材料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督促企业据实修订数据。89 .关于服务业多记成本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梳理服务业营业利润异常的企业,重点审核企业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会务费等费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督促企业据实修订数据。90 .关于企业虚列费用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企业的咨询费、运费、检品费、网络开发费等费用,逐一核实是否与企业经营情况相符,如实反映企业经营利润。91 .关于企业少列收入调剂利润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企业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是否存在较大金额挂账现象,检查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排查是否存在异常、不合理等情况,审核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是否符合营收确认条件。92 .关于企业简化处理部分小额税费账务记账方式的问题。部分小额税费如教育税附加、印发税等发生时,因为金额不大,企业会计可能直接确认相关费用,未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建议:重点询问、审核税金及附加科目涉及的小额税费缴纳情况,如有发生,确保确认相关费用的同时,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93 .关于企业未分配利润是负数、其他应付款金额较大的问题。建议:重点关注这类企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是否是常亏不倒类企业,排查是否存在少做收入,或者多列成本费用等现象,从平时把资金转移到账外、不够用时再转回的角度重点审核。94 .关于企业应付账款金额较大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排查是否存在长期未付的款项,询问长期未付原因,是否存在通过虚列应付未付款项多记成本现象。95 .关于企业财务费用较大的问题。建议:重点审核企业财务费用与短期借款比例,是否符合正常贷款利率,查看是否存在多列支财务费用情况。同时查看企业是否存在在建工程、新建项目等情况,审核财务费用是否因在建工程、新建项目而发生,如果是需要明确该类财务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可以计入“在建工程”科目。96 .关于部分企业营业利润填报口径不全,未包含下属分公司利润数据的问题。建议:下发填报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质量核查,重点审核有分公司的企业,核实总部企业营业利润包含下属分公司数据。97 .关于部分个体经营户将营业收入误认为纯利润进行填报,导致营业收入大幅减少的问题。建议:加大培训力度,普查员入户普查时重点强调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含义,同时运用行业户均值的经验数据进行比对,排除填报纯利润的可能性。98 .关于投入产出调查管理费用中的“上交管理费”应归集到营业盈余指标可能造成填报遗漏或不完整的问题。建议:加强业务培训和数据审核,重点查询管理费用中的“上交管理费”,指导企业按调查方案做好相关科目数据的分解和填报,确保不重不漏。99 .关于产值与营业收入增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产值与营业收入增速具有相关性,对增速不匹配的企业实地核查,分析原因,据实填报。100 .关于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具有相关性,对增速不匹配的企业实地核查,分析原因,据实填报。101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应付职工薪酬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具有相关性,对增速不匹配的企业实地核查,分析原因,据实填报。102 .关于生产税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不匹配的问题。建议:生产税与营业收入(产值)增速具有相关性,对增速不匹配的企业实地核查,分析原因,据实填报。五、其他方面103 .关于研发投入漏统的问题。部分企业遗漏项目组组长,研发中心主任、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中试车间技术人员;部分企业漏统研究开发活动中管理和服务人员、人员人工费。建议:根据统计制度,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研究开发项目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办技术中心、科研院(所)、中试车间、试验基地、实验室等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包括为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含中试车间、实验室、试验基地等的工人)。在走访中关注重点企业,在精准培训和重点辅导基础上,做好对企业一对一指导,力争企业精准归集。104 .关于部分本地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在市外注册的问题。此类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多,研发支出数额较大,但无法我市统计。105 建议:加强摸排区域内注册企业异地设置研发机构情况,引导在市内注册,研发经费纳入市内上报。106 .关于107-2表新产品销售收入漏填的问题。建议:新产品销售收入不能漏填,应加强107-2表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工业企业创新情况表中“产品创新”的比对,如存在“产品创新”,需要按实际情况在107-2表中填报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时加强审核新投产企业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较低的企业是否漏报。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一般问题100条.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