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502,申请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适用)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防尖端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学术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车辆工程领域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引领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具体要求为:(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二)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良好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一定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积极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四)积极结合工程实际岗位,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二、研究方向(一)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二)汽车动力学及控制技术(三)新能源汽车及试验技术(四)汽车轻量化技术(五)车辆动力系统(六)现代汽车服务及管理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2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228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7学分。所修课程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学位课学分,专业学位课210学分,选修课210学分。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6学分,选题报告1学分。(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公共学位课(6学分)外语(2学分)学术英语读写3621、2外国语学院任选1门学术英语交流3621、2外国语学院雅思考试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托福考试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翻译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名剧民品3621、2外国语学院英语公共演讲3621、2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听说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3621、2外国语学院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科技英语实训3621、2外国语学院英语论语导读3621、2外国语学院学术阅读策略3621、2外国语学院学术英语交流与表达3621、2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高阶)3621、2外国语学院英语演讲(高阶)3621、2外国语学院-17第一外国语(日、法、德、俄语)3622外国语学院数学(2学分)数学物理方法3621理学院任选1门矩阵分析3621理学院统计计算3621理学院随机过程及应用3622理学院数值计算3622理学院数学建模3622理学院思政(3学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程伦理(1学分)工程伦理学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学位课(10学分)学科前沿讲座1812汽车学院必选汽车动力学3621汽车学院汽车结构力学3622汽车学院汽车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3622汽车学院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30621汽车学院车辆工程控制基础3621汽车学院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1812汽车学院智能汽车系统开发基础3622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运用技术3621汽车学院选修课(10学分)专业外语1811汽车学院必选可任意选修各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具体课程清单见附件,选修本科生课程不计入总学分),至少含1门文史哲艺美类课程。必修环节专业实践63-4汽车学院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7学分)专硕选题报告14汽车学院五、必修环节(一)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一般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院、所)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课程实践合格者记2学分。综合实践一般依托本专业领域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地方研究院、合作企业等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也可合并进行。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过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研究生进入课题之前必须完成实验室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记1学分。X定向培养研究生、来华留学生可免修专业实践,所缺学分须通过选修课程补齐。(二)选题报告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并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专业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专业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2个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开题管理有关规定要求执行。选题报告通过后记1个必修环节学分。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一)科学研究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相应的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工程实践,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答辩前需发表与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相应的学术成果。(二)学位论文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硕士学位论文与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相结合的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参照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标准汇编执行。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满足取得学籍当年学校申请硕士学位学术成果有关规定和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有关规定,方可送审。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达到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方可答辩。派未尽事宜以研究生取得学籍当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手册和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有关规定为准。七、培养方式与方法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专业领域分班建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各专业领域应吸收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实现团队指导和培养,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八、其它(一)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题前后均可选修课程,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修完全部学分要求课程。(二)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文献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三)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每月至少1次、论文工作阶段每月至少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并形成制度。(四)全日制J、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适用同一培养方案。(五)本次制订培养方案从2023级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8,申请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适用)一、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防尖端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瞄准世界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学术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掌握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能源动力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专业范围内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引领能源动力(动力工程)学科前沿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具体要求为:(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二)具有能源动力(动力工程)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良好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一定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积极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四)积极结合工程实际岗位,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形成良好劳动习惯。二、研究方向(一)内燃机性能及控制(二)燃烧及传热传质(三)动力机械监测诊断与控制(四)新能源动力系统及智能控制(五)先进储能技术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2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228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7学分。所修课程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学位课28学分,专业学位课210学分,选修课210学分。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6学分,选题报告1学分。(二)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公共学位课(8学分)外语:2学分学术英语读写3621、2外国语学院任选1门学术英语交流3621、2外国语学院雅思考试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托福考试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翻译技巧与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名剧民品3621、2外国语学院英语公共演讲3621、2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英语听说实践3621、2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3621、2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实训3621、2外国语学院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英语论语导读3621、2外国语学院学术阅读策略3621、2外国语学院学术英语交流与表达3621、2外国语学院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高阶)3621、2外国语学院英语演讲(高阶)3621、2外国语学院-17第一外国语(日、法、德、俄语)3622外国语学院数学(2学分)数学物理方法3621理学院任选1门矩阵分析3621理学院统计计算3621理学院随机过程及应用3622理学院数值计算3622理学院数学建模3622理学院思政(3学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2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伦理(1学分)工程伦理学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学科前沿讲座1812汽车学院必选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10学分)发动机原理(II)3621汽车学院动力机械现代测试技术3622汽车学院现代控制理论3621汽车学院高等工程热力学3621汽车学院高等传热学3622汽车学院高等流体力学3622汽车学院计算流体动力学3622汽车学院电机原理及驱动3621汽车学院选修课(10学分)专业英语1811汽车学院必选可任意选修各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具体课程清单见附件,选修本科生课程不计入总学分),至少含1门文史哲艺美类课程。必修环节(7学分)专业实践63-4汽车学院选题报告14汽车学院五、必修环节(一)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一般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院、所)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课程实践合格者记2学分。综合实践一般依托本专业领域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地方研究院、合作企业等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也可合并进行。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过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研究生进入课题之前必须完成实验室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记1学分。X定向培养研究生、来华留学生可免修专业实践,所缺学分须通过选修课程补齐。(二)选题报告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并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专业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专业应用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2个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校研究生开题管理有关规定要求执行。选题报告通过后记1个必修环节学分。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一)科学研究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托相应的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工程实践,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答辩前需发表与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其他相应的学术成果。(二)学位论文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硕士学位论文与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相结合的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参照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标准汇编执行。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前,须满足取得学籍当年学校申请硕士学位学术成果有关规定和汽车工程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方可送审。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达到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方可答辩。X未尽事宜以研究生取得学籍当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手册和汽车工程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为准。七、培养方式与方法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专业领域分班建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各专业领域应吸收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实现团队指导和培养,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八、其它(一)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前后均可选修课程,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修完全部学分要求课程。(二)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文献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三)能源动力(动力工程)(II)专业学位硕士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每月至少1次、论文工作阶段每月至少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并形成制度。(四)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适用同一培养方案。(五)本次制订培养方案从2023级能源动力(动力工程)(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