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662346       资源大小:166.4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位置随动系统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分别是:位置传感器、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减速器与负载。2 .对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具体为、和o其中和稳态性能指标相对应的是:和o3 .调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法,调节电枢供电电压需要有专门的可控直流电源,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三种,具体为:、和o4 .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是晶闸管一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系统。5 .常用的可逆PWM变换器的主电路的结构的结构型式有、型和等。6 .在随动系统动态校正中,常用的有、和。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常优先考虑串联校正方案。由调节器可构成的超前校正,提高稳定裕度和改善快速性能;由调节器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用调节器构成滞后一超前校正,兼具两者的优点。8 .在晶闸管一电动机系统中,抑制电流脉动可采取的措施是:、和。二、选择题1 .在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中,调速性能最好的是()A、减弱励磁磁通B、调节电枢供电电压C、改变电枢回路电阻D、改变负载2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增加了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对干扰()不起作用。A、电压扰动B、负载扰动C、反馈电路元件的本身影响D、负载冲击3 .位置信号检测装置是构成位置闭环控制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位置检测装置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的是()A、自整角机B、光电码盘C、旋转变压器D、感应同步器4 .对闭环系统而言,控制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精度,而反馈电路对干扰并不全起作用,主要对干扰()起作用。A、电压扰动B、给定电源扰动B、反馈电路元件的本身影响D、测速电机误差5 .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在控制中十分常用,两者的主要性能不同。对随动系统来说,主要是要求输出量准确地跟随给定量的变化,因此它的()成了主要指标。A、快速性B、灵活性C、跟随性能D、准确性三、简答题1 .某双闭环调速系统,ASR.ACR均采用近似Pl调节器,试问:调试中怎么才能做到Uim*=6V时,Id,n=20A;如欲使Unm*=1OV时,n=1000rmi,应调什么参数?如发现下垂特性不够陡或工作段特性不够硬,应调什么参数?2 .调速系统常用的稳态性能指标分为那几类?并写出相应的性能指标。3 .某直流电动机带动一恒转矩负载(即转矩不变),测得始动电压Udo=4V,当电枢电压Ua=50V时,其转速n=1500rmin°若要求转速n=3000rmin,试问要加多大的电枢电压?4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5 .试比较串联校正中常用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6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AUi是否为零?为什么?7 .电流波形连续和断续对开环V-M调速系统机械特性的影响较大,电流连续段特性较硬,改变控制角可得到一簇彼此平行的直线;断续段则呈现非线性,理想空载转速高,特性软,内阻大。为了工作在电流连续区,须采取什么措施?8 .试比较开环系统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机械特性的静特性。9 .某直流电动机带动一恒转矩负载(即转矩不变),测得始动电压Udo=4V,当电枢电压Ua=50V时,其转速n=1500rmin°若要求转速n=3000rmin,试问要加多大的电枢电压?10 .对于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来说,改变给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为什么?如果给定电压不变,调整转速反馈系数能否改变转速?为什么?11 .试比较闭环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方案中PD、PkPlD三种方法。12 .环流的分类及抑制方法?13 .一组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需要快速回馈制动时,为什么必须采用可逆线路?它有哪几种型式?14 .直流斩波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15 .晶闸管调速系统中,在回馈制动时电机工作在哪几个象限?16 .试画出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稳态结构图和动态结构图。四、绘图题1 .试画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和稳态结构图。2 .试对应绘出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程转速、电流变化曲线并注明图中各个阶段名称。五、计算题1 .有一个VM调速系统,电机参数为:Pn=IOKW,Un=220V,In=55A,n11=100OrZmin,电枢电阻&=0.10。若采用开环控制系统,只考虑电枢电阻引起的转速降。(1)要使静差率S=Sl,求系统的调速范围Do(2)要使调速范围D=2,其允许的静差率S为多少?(3)若要求调速范围D=I0,静差率S=0.05,则允许的转速降为多少?2 .有一V-M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PnOm=2.5kw、UnOm=220V、Inom=15A、nno,n=1500rmin.Ra=2,整流装置内阻RreC=IQ,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系数Kll=30,要求调速范围D=20,转差率s=10%。试:(1)计算开环系统的稳态速降和调速要求所允许的稳态速降。(2)采用转速负反馈组成闭环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稳态结构图。(3)调整该系统,使U;=20V时转速n=1000rmin,此时转速反馈系数应为多少?(可认为UnU:)(4)计算所需的放大器放大系数。3 .试分析双极性H型变换器是如何实现系统可逆的?并画出相应的电压、电流波形。4 .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j(T1s+l)(T2s+l)(T3s+l)(T4s+1)式中,K,=2;T1=0.4s;T2=0.08s;T3=0.015s;T4=0.005s要求阶跃输入时系统的超调量%<5%o试分别用I、Pl和PID调节器校正成典型I系统,并设计各调节器参数并计算调节时间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电力电子变换器、伺服电机。2 .调速、稳速、加减速、调速、稳速。3 .旋转变流机组(G-M系统)、静止可控整流器(V-M系统)、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4 .V-M5 .M、T、H6 .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和复合控制7 .比例微分、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8 .增加整流电路相数、采用多重化技术、设置平波电抗器。二、选择题B、C、B、A、C三、简答题1 .当Uim*固定时,只需调节电流反馈系数即可实现;当Unm*已知时,调节转速反馈系数可实现。发现下垂特性不够陡时,可增大ACR的稳态放大系数;如工作特性不够硬时,可增大ASR的稳态放大系数。2 .稳速和调速调速范围和静差率3 .根据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知,随着电动机两端电压的变化,其机械特性水平上下移动,始动电压为4V,确定了负载的起动转矩,对应着转速为零;转速n=1500rmin,对应的电压为50V,其间电压差为46V,因而n=3000rmin对应的电压为50+46=96V°4 .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外环转速的调节过程中,它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量)变化。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5 .PD,超前校正,提高稳定裕度,快速性好,稳态精度差;PI,滞后校正,保证稳态精度,限制快速性;PlD,滞后-超前校正,集中Pl和PD优点,但实现与调试更杂。6 .AUj(),AU,=U,-mfww;转速反馈断线,ASR饱和,输出限幅值U1系统再次稳定后,由于带额定负载,最终运行在/“加上,所以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AUj0°7 .电流脉动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脉动电流产生脉动转矩,对生产机械不利。(2)脉动电流造成较大的谐波分量,流入电源后对电网不利,同时也增加电机发热。V-M系统抑制电流脉动的主要措施:增加整流电路的相数。(2)设置平波电抗器。当V-M系统主电路串接的电抗器有足够大的电感量,而且电动机的负载电流也足够大时,整流电流的波形便可能是连续的8 .(1)闭环系统静特性比开环系统机械特性硬得多。(2)如果比较同一n。的开环和闭环系统,则闭环系统的静差率要小得多。(3)当要求的静差率一定时,闭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调速范围。(4)闭环系统必须设置放大器。闭环系统可以获得比开环系统硬得多的稳态特性,从而在保证一定静差率的要求下,能够提高调速范围,为此所需付出的代价是,须增设检测元件、反馈装置和电压放大器。9 .根据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可知,随着电动机两端电压的变化,其机械特性水平上下移动,始动电压为4V,确定了负载的起动转矩,对应着转速为零;转速n=1500rmin,对应的电压为50V,其间电压差为46V,因而n=3OOOrmin对应的电压为50+46=96V°10 .改变给定电压,电动机转速随之改变,转速系统是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输出要跟随给定变化;调整转速反馈系数能改变转速,因为反馈值要跟随给定变化。H.由PD调节器可构成的超前校正,提高稳定裕度和改善快速性能;由PI调节器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用PID调节器构成滞后一超前校正,兼具两者的优点。12 .环流分为稳态环流与动态环流两类。而稳态环流又可分为直流平均环流与瞬时脉动环流两种。采网a=工作制配合控制可以消除直流平均环流,但不能抑制瞬时脉动环流。为抑制脉动环流,必须在环流回路中串入环流电抗器。13 .当系统要快速回馈制动时,系统中的动能要转化成其它能量,必须要为其寻找能量消耗的渠道,最好的方法是将能量反馈回电网,单组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不能将电能反馈电网,必须要借助于其它方式,因而必须要采用可逆线路。常用的可逆线路主要有电枢反接和励磁反接两种。电枢反接又分为反并联联接和交叉联接两种。14 .PWM>PFM和两点式控制。15 .位势性负载工作在第二象限;发电回馈制动工作在第四象限,四、绘图题I.试画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和稳态结构图。图2-3双闭环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m表示限幅作用图2-4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结构图。一转速反馈系数S-电流反愦系数2.试对应绘出双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程转速、电流变化曲线并注明图中各个阶段名称。第I阶段。L是电流上升的阶段。第II阶段t-t2是恒流升速阶段。第In阶段t2以后是转速调节阶段。五、计算题1.解:CeU “-1Ra220 - 55 x 0.1nn -1000= 0.2145 Vnin 一 =InRaCe55x0.10.2145=25.6rrrrinns _ 1000 x 0.1 ,r(l-ly) 25.6(1-0.1)= 4.34A二JOoOrO 色=5.26D(l-5) 10(1-0.05)2x25.6IOoO +2x25.6= 0.(M92.解:计算电动机的Ce由u,+Cm”可得CCU典T二I*mR:L=220丝2=o.27Vmjnrnnom1500开环系统的稳态压降为AnoP5-=(Ra.+R皿)=15×(2+D=35433rminCe0.127满足调速要求所允许的稳态压降为ncl=nnom-D(l-s)-20×(l-0.1)1500×°18.33rn采用转速负反馈系统的稳态结构如图所示。当U:=20V时n=l000rmin,则转速反馈系数为a-工nn 100020V rrrin r = 0.02V nin/ r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K = KpKgCe =c= 35433 _1 = 4L548.33则所需的放大器放大系数为21.54x0.127=8J9Ka30×0.02改用电压反馈后,电动机电枢电阻Ra造成的稳态速降已经是JI£!HR=15x2r/min=236rmin>8.33rminCe0.127可见,不可能达到题中提出的调速要求。采用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的稳态特性方程为n二KPKM_ce(1+K)Ce(l+K)I一区1nomCnom式中K=KpKs其中电压反馈系数Y为30UnOmUnOm=0.1364220所以K=8.79×30×0.1364=35.973.解:双极式可逆PWM变换器的电流波形和不可逆但有制动电流通路的PWM变换器也差不多,怎样才能反映出“可逆”的作用呢?这要视正、负脉冲电压的宽窄而定。当正脉冲较宽时,ton>T2,则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为正,在电动运行时电动机正转。当正脉冲较窄时,to11<T2,平均电压为负,电动机反转。如果正、负脉冲宽度相等,Un=T/2,平均电压为零,则电动机停止。4.解:用I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WKS) ='S按典型【型系统校正,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Ts+1s(Ts+1)式中,T=T+T2+T3+14=0.5s按o%v5%,可取K=KlKI=I/2T,所以2K,T 2×2×0.5= 0.5调节时间A6T=6×05s=3s用Pl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传递函数为Wp(s) =KPi1s +1取=I=0.4s,并将T2、T3、T4看成小时间常数,令T=T2+T3+T4=0.08+0.015+0.5=0.1s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W(S)1s Ts +1 s(Ts +1)Kni1同样,取K=字=-,则12T2K,T2×2×0.1调节时间ts6T=6×0.1=0.6s用PlD调节器校正时,其传递函数为WwD =(3 + 1)婚 + 1)s¾1=T1=0.4s,2=T2=0.08s,令T=T3+T4=0.015+0.005=0.02s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3/、1KlW(s)=-=sTs+1s(Ts+1)同样,取K=8=-J-,则2T=2K1T=2×2×().()2s=0.08s调节时间ts6T=6×0.02=0.12s比较采用不同调节器时的调节时间,用PlD调节器校正效果比较好。

    注意事项

    本文(《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