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焊接结构学哈工大复习要点汇总.docx

    • 资源ID:664725       资源大小:36.9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焊接结构学哈工大复习要点汇总.docx

    焊接结构学哈工大复习要点汇总版权所有枫擎雨一、名词解释1 .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力。2 .解理断裂:是沿晶内一定结晶学平面分离而形成的断裂,是一种晶内断裂。3 .应力腐蚀开裂:是指在拉应力和腐蚀共同作用下产生裂纹的现象。4 .温差拉伸法:是利用在焊接结构上进行的不均匀加热造成的适当的温度差,来使焊缝及其附近区域产生拉伸塑性变形,从而抵消焊接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达到消除部分焊接残余应力的目的。5 .焊接结构:用焊接的方法生产制造出来的结构。6 .焊接温度场: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某一时刻所有空间各点温度的总计或分布。7 .应力集中:由于焊接的形状和焊缝布置的特点,焊接接头工作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最大应力比平均应力值高,这种情况称应力集中。是指接头局部区域的最大应力值比平均应力值高的现象。8 .焊接变形:由于焊接而引起的焊件尺寸的改变称为焊接变形。9 .工作焊缝:焊缝与被连接板件沿受力方向成串联形式布置,焊缝传递全部载荷,一旦焊缝断裂,则接头立即破坏。10 .联系焊缝:焊缝与被连接板件沿受力方向成并联形式布置,焊缝只传递很少的载荷,主要在被连接板之间起到联系作用,即使焊缝断裂,焊接结构并不立即失效。11 .动应变时效:金属和合金在塑性变形时或塑性变形后所发生的时效过程。12 .焊接残余应力: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热应力、相变应力、加工应力等超过屈服极限,以致冷却后焊件中留有未能消除的应力。这样焊接冷却后的残余在焊件中的宏观应力称为残余焊接应力。13 .焊接热循环:焊接过程中,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其特征是加热速度很快,在最高温度下停留时间很短,随后各点按照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14 .延性断裂:伴随明显塑性变形而形成延性断口(断裂面与拉应力垂直或倾斜,其上具有细小的凹凸,呈纤维状)的断裂。15 .自由变形(量、率):当金属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发生相变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阻碍而自由进行,它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形就称为自由变形。自由变形的大小称之为自由变形量。单位长度上的自由变形量称之为自由变形率。16 .外观变形(量、率):当金属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变形受到阻碍而不能完全自由变形时,所表现出来的部分变形称为外观变形或可见变形。外观变形的大小称为外观变形量。单位长度上的外观变形量称为外观变形率。17 .内部变形(量、率):当物体的变形受到阻碍而不能完全自由变形时,未表现出来的部分变形称为内部变形或可见变形。内部变形的大小称为内部变形量。单位长度上的内部变形量称为内部变形率。18 .疲劳断裂:零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突然产生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断裂。静强失效:是由于在构件的危险截面中,产生过大的残余变形或最终断裂。疲劳强度:指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19 .疲劳极限:在疲劳试验中,应力交变循环大至无限次而试样仍不破损时的最大应力。20 .疲劳图,表达疲劳强度和循环特性之间关系的图形。21 .疲劳曲线:描述疲劳试验中所加交变应力振幅值S与试样达到破标的交变应力周数N之间的关系曲线。22 .热疲劳:由温度梯度和不均匀膨胀的循环变化产生的循环热应力和热应变作用下,产生的疲劳称为热疲劳。热疲劳属低周疲劳(周期短;明显塑性变形)。由温度和机械应力叠加引起的疲劳,称为热机械疲劳。23 .高温疲劳;高温疲劳是指零件在高于材料的O.5Tm(Tm为熔点,单位K)或高于再结晶温度时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所引起的疲劳破坏。24 .接触疲劳:对偶件(如轴承、齿轮等)在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下,在材料表面产生的疲劳损伤。形貌:点蚀,浅层剥落和深层剥落。25 .对接接头,将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被焊工件的边缘相对焊接起来而形成的接头。它是各种焊接结构中采用最多、也是最完善的一种接头形式,具有受力好、强度大和节省金属材料的特点。26 .T型接头:将相互垂直的被连接件用角焊缝连接起来的接头。T形(十字)接头能承受各种方向的力和力矩。T形接头是各种箱型结构中最常见的接头形式。27 .搭接接头:两块板料相叠,而在端部或侧面进行角焊,或加上塞焊缝、槽焊缝连接的接头。28 .角接接头:两钢板成定角度,在钢板边缘焊接的接头。角接头多用于箱形构件,骑座式管接头和筒体的连接,小型锅炉中火筒和封头连接。29 .正面角焊缝受力方向垂直的角焊缝侧面角焊缝-JJ受力方向平行的角焊缝斜向角焊缝-与受力方向呈一定角度的角焊缝30 .1).平截面假定:假定构件在焊前所取的截面,焊后仍保持平面。2).金属性质不变的假定:假定在焊接过程中材料的某些热物理性质不随温度而变化.3).焊接温度场假定:假定焊接温度场不随时间而改变。4).金属屈服点假定。31 .焊接热应变循环:焊缝过程中,焊缝和近缝区要经受焊接热循环的作用。由于焊接热场的高度不均匀性所产生的瞬时应力使金属经受热塑性应变。焊接热循环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变形主要取决于热循环和拘束度。32 .横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垂直焊缝的方向上尺寸缩短。纵向收缩变形:构件焊后在平行焊缝的方向上尺寸缩短。错边变形:两焊件热膨胀不一致,所引起的长度或厚度方向上的错边。波浪变形:焊后构件呈波浪形,在焊薄板中出现。角变形:焊后构件的平面围绕焊缝产生的角位移。弯曲变形:由于焊缝的布置偏离焊件的形心轴。回转变形一在板厚方向由于不均匀的横向收缩,引起沿焊缝中心线发生弯曲变形。二、简答题1 .焊接结构的优点?(1)焊接可以把不同形状,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工件连接起来,且可与母材相当,同时可使产品重量减轻,生产成本明显降低。(2)焊接是一种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刚度大,整体性好,不像机械连接那样有间隙,可以减少变形,且能保证容器类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3)与铸、锻等其它加工方法相比,生产焊接产品一般不需要大型贵重设备。投资少,见效快(4)大多数焊接结构生产工艺简单,设备的操作比较容易,应用而非常广泛。(5)焊接特别适用于几何尺寸大,而材料较分散的制品。(6)焊接结构的生产可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跟踪。2 .焊接内应力和变形的形成及危害:D焊接内应力增加结构工作时的应力;2)降低承载能力:3)焊接变形影响组装质量;4)矫正变形增加成本、降低塑性。5)降低接头性能。2 .简述焊接残余变形的分类及特点?纵向收缩变形,即构件焊后在焊缝长度方向上发生收缩。在焊接时,焊缝及其附近的金属由于在高温下的自由变形受到阻碍,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区,是产生纵向变形的主要原因。横向收缩变形,即构件焊在垂直焊缝方向上发生收缩。挠曲变形,即构件焊后发生挠曲,由焊缝的纵向收缩和横向收缩引起。角变形,即焊后构件的平面绕焊缝产生角位移。产生的根本原因:横向收缩变形在厚度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波浪变形,即焊后构件呈波浪形,多在焊接薄板时发生。薄板在承受压应力,当其中的压应力达到一临界应力,薄板将出现波浪变形失去承载能力,称之为失稳。错边变形,即由于焊接件的热膨胀不一致,在厚度或长度方向上引起错边。原因:焊接过程中对接边的热量不平衡,装配不善。螺旋形变形,即焊后在结构上产生扭曲。根源:与焊接角变形沿长度上的分布不均匀性和工件的纵向错边有关。3 .影响纵向变形的因素:1)多层焊接所引起的纵向收缩比单层焊小,分的层数越多,每层所用的焊接线能量越小,每层焊缝所产生的F比单层焊时要小。2)工件原始温度的影响。般情况,工件原始温度的提高相当于加大焊接线能量,使焊接塑性变形区域扩大,焊后纵向收缩变形也就增加了;反之,原始温度下降,相当于减小焊接线能量,焊后纵向收缩变形也就减小了;极端情况,当预热温度过高时,也可能出现相反结果。为什么?3)间断焊的纵向收缩变形比连续焊小4 .影响对接接头横向收缩的因素1)板厚随板厚增加,收缩量逐渐减小(如堆焊/角焊缝接头);但,也有随板厚增加,有可能使收缩量AB增加2)材质不同热特性(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对横向收缩有影响(3t):相变对横向收缩也有影响。3.)拘束随拘束强度系数的t,横向收缩量I4)工艺焊接道次;焊条直径;焊根间隙;焊接线能量;坡口形式;铲平和气刨;5)回转变形6)焊接顺序先中段焊、再左右两段焊一B最小;不分段多层焊一AB最大5.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一)设计措施T.合理选择焊件尺寸:焊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对焊接变形有明显影响。2) .合理的选择焊缝尺寸和坡口形式:在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3) .尽可能减少焊缝的数量:用型钢代替钢板,用断续焊代替连续焊。4) .合理安排焊缝位置:选用对称截面的结构,焊缝布置对称,在设计时,安排焊缝尽可能使焊缝对称于截面的中性轴。(二)工艺措施1) .正确的确定装配、焊接顺序2) .选择适当的施焊次序和方向截面对称的构件应对称的交替焊,尽可能增加翻转辅助时间先焊离构件形心轴近的,对构件变形影响大的最后焊当结构形心轴两侧有焊缝时,先焊少的一侧3)反变形法4)刚性固定法5)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选择线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采用多层焊代替单层焊选择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采用冷却方式限制、缩小焊接热场6)预热:局部预热,整体预热6 .矫正残余变形的方法:机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7 .影响对接接头纵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因素焊接规范的影响焊板宽度(宽板/窄板)不同,应力分布明显不同。焊缝长度的影响短焊缝中的纵向残余应力比长焊缝中的纵向残余应力小。因此,可将长焊缝分段焊,可减小焊件中的残余应力。材质不同材质有不同的性能,而且这些性能(导热性、导电性等)在高温时的变化规律也不同一直接关系到压缩塑性变形的积累,最终导致焊件中的残余应力和变形不同。钢的相变对纵向残余应力的影响钢在焊接过程中,会在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中发生相变,尤其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将会直接影响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金属发生相变时,其比热容将发生改变。焊接顺序对纵向残余应力的影响不同的焊接顺序将产生不同的焊接温度场和拘束度f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不同8 .影响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因素 焊接方向和焊接顺序的影响直通焊与由中间向两端焊所产生的分布规律相同,与两者产生的相互抵消,最终使横向残余应力减小。 焊缝长度的影响与纵向残余应力相比,焊缝长度对横向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小。 拘束度的影响若对接接头是在拘束情况下进行焊接,接头的横向收缩必然受限(制约),使试件中的横向残余应力发生明显变化。在拘束情况下焊接的焊件中的横向残余应力峰值比自由接头的峰值大得多,这也是引起焊缝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之一。9 .内应力对焊接性能的影响(一)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内应力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2.减小接头刚度3.采用加热减应区法工艺措施:1.留余量法2.反变形3.刚性固定(二)机械拉伸法降低残余应力(三)焊后热处理:目的改善焊接接头组织、性能,消除残余应力11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12 .焊接热过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热过程的局部性或不均匀性与热处理工艺不同,多数焊接过程都是局部进行加热的,只有在热源直接作用下的区域受到加热,有热量输入,其它区域则存在热量损耗,(举例:电弧焊、电阻焊等),受热区域的金属熔化,形成焊接熔池,这正是引起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根源。2)、热源的相对运动由于焊接热源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了焊接热过程的不稳定性3)、热过程的瞬时性(非稳态性)由于金属材料中热的传播速度很快,焊接将必用到高度集中的热源,这种热源可以在极短的瞬间内将大量的热量由热源传递给工件,这就造成了焊接热过程的时变性和非稳态特性13 .内应力的存在,对塑性材料和静载强度有何影响?如果材料具足够的塑性,当外力所引起的应力与内应力叠加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后,应力就不再增加,而是产生塑性变形,这样就会使构件整个截面上应力逐渐均匀化,只要材料有足够的延性,内应力的存在并不影响材料的静载强度。14 .常用的疲劳图有几种表示形式?1)用最大应力和应力循环特性系数表示的疲劳图2)用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表示的疲劳图3)用应力振幅和平均应力表示的疲劳图4)用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表示的疲劳图15 .以平板对接为例,用图示的方式给出纵向焊接残余应力的纵向和横向分布形势。16 .画出未开坡口的十字形接头的工作应力分布。17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一)设计措施:合理地选择焊缝的尺寸和形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焊缝合理地安排焊缝的位置工艺措施:采取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即在没有反变形的情况下,采用装夹具来增加构件的刚性,提高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规范,即在满足设计要求作使用要求的前题下,尽量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18 .简述焊缝及接头的基本型式。(一)焊缝的基本型式:1、对接焊缝;2、角焊缝;(二)接头的基本型式:1、对接接头;2、搭接接头;3、T形接头;4、角接头19 .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1.焊接缺陷:焊接裂纹、熔合不良、咬边、夹渣、气孔2.接头形状不连续性3.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4.材质5.焊后热处理6,焊接材料焊条和焊丝等7.焊接方法8.焊接工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和线能量等的总称为工艺参数。20 .简述焊接接头疲劳断裂的过程。疲劳断裂的过程一般由三个阶段所组成:一、在应力集中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疲劳裂纹“产生”的定义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随裂纹检测技术的不同而不同;二、裂纹稳定扩展;三、断裂,断裂阶段一般根据结构的型式而定。21 .简述焊接热循环的概念及其主要参数。D焊接过程中,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其特征是加热速度很快,在最高温度下停留时间很短,随后各点按照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2)参数:加热速度;最高加热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停留的时间;冷却速度3)意义:找出最佳的焊接热循环;用工艺手段改善焊接热循环;预测焊接应力分布及改善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22 .内应力的存在对构件刚度有何影响?当外载产生的应力5与结构中某区域的残余应力叠加之和达到屈服点fy时,这一区:域的材料就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丧失了进一步承受外载的能力,造成结构的有效截而积减小,结构的刚度也随之降低。结构上有纵向和横向焊缝时(例如工字梁上的肋板焊缝),或经过火焰校正,都可能在较大的截面上产生残余拉伸应力,虽然在构件长度上的分布范围并不太大,但是它们对刚度仍然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采用大量火焰校正后的焊接梁,在加载时刚度和卸载时的回弹量可能有较明显的下降,对于尺寸精确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结构是不容忽视的。23 .简述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断裂机理及断口形貌。根据金属材料断裂前塑性变形量的大小,断裂可分为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种形式。1、延性断裂断裂过程是: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载荷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材料即发生屈服,产生塑性变形。继续加大载荷,金属将进一步变形,继而发生断裂口或微空隙。这些断裂口或微空隙一经形成,便在随后的加载过程中逐步汇合起来,形成宏观裂纹。宏观裂纹发展到一定尺寸后,扩展而导致最后断裂。延性断裂的裂口呈纤维状,色泽灰暗边缘有剪切唇,裂口附近有宏观的塑性变形。2、脆性断裂是应力低于材料的设计应力和没有显著塑性变形情况下,金属结构发生瞬时、突然破坏的断裂(裂纹扩展速度可达1500-2000ms),称脆性断裂。脆性断裂的裂口平整,与正应力垂直,没有可以觉察到的塑性变形,断口有金属光泽24 .以热影响区强度和延性的变化为例,说明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由于焊接温度场的梯度很大,所以在这个范围内各点上的热循环也是不同的,从而引起热影响区力学性能的分布不均匀加热温度在1200°C以上时,由原始组织转变而成的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过热组织,称为粗晶区、粗晶区的硬度和强度都高于母材,而延性较母材低,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冷却速度的影响。延性的降低与钢材的含碳量和热循环时产生的马氏体多少有关。加热温度在1200CAc3范围内,原始组织全部转化为奥氏体,但由于加热速度快、奥氏体晶粒细小,称之为细晶区。该区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又具有较高的延性加热温度在900700C的区域,原始组织中仅有部分转化为奥氏体,冷却后得到粗细不匀的组织,使的该区屈服强度比母材略低,这种倾向对于调质钢特别明显。加热温度低于700°C的区域没有组织变化,其强度和延性与母材无大的差异。25 .构件的焊接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材料的焊接适应性、设计的焊接可靠性、制造的焊接可行性。26 .简述焊后消除焊接内应力的方法。1.整体高温回火2,局部高温回火3.机械拉伸法4.温差拉伸法5.振动法27.应力集中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焊接工艺缺陷、冶金缺陷。夹渣、气孔、咬边、未焊透均会引起应力集中、其中咬边、未焊透较为严重。不合理的焊缝外形。不同焊缝形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不合理的接头设计:不同接头型式引起应力集中不同。焊缝布置不合理。焊接残余应力。制造过程中的缺陷三、论述题1、综述调控焊接应力与变形的焊前措施。1、合理地选择焊缝的尺寸和形状。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使焊缝长度最短,尽可能采用小的板厚,尽可能的使焊脚尺寸小,断续焊缝和连续焊缝相比,优先采用断续焊缝,角焊缝与对接焊缝相比,优先采用角焊缝以及复杂结构最好采用分部组合焊接。2、尽量避免焊缝的密集与交叉。焊缝间相互平行且密集时,相同方向上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叠加;焊缝交叉时,两个方向上均会产生较高的残余应力。3、合理的选择肋板的形状并适当的安排肋板的位置,可以减少焊缝并使得焊缝的密集程度减小,提高肋板加固的效果。4、采用压形板来提高平板的刚性和稳定性,大大减少了钢板的拼接焊缝,可以有效地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5、联系焊缝(按构件设计要求不直接承载的焊缝)可以采用断续焊缝的形式以降低热输入总量。双面断续焊缝的焊段可左交替布置。在可能出现腐蚀的地方用切口使焊缝闭合。6、预变形法或反变形法也是焊前需要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按照预先估计好的结构的变形大小和方向,在装配时对构件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变形与焊接变形相抵消,使构件焊后保持设计要求。2、综述影响金属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1、应力状态的影响:处于单轴或双轴拉伸应力下,呈塑性;在三轴拉伸应力下,不易发生塑性变形,呈脆性。2、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材料剪切屈服限增大,正断抗力相对不变,发生解理断裂的危险性增大。3、加载速度的影响:提高加载速度,材料剪切屈服限增大,正断抗力相对不变,其作用相当降低温度,促使材料脆性断裂。4、材料状态的影响:A、厚度的不利影响:厚板在缺口处容易形成三轴拉应力、厚板轧制次数少,终轧温度较高,组织疏松,内外层均匀性较差。B、晶粒的影响:对脆性延性转变温度有很大影响,晶粒越细,其转变温度越低。C、化学成分影响:C、N、0、H、S、P增加钢的脆性:适量加入Mn、Ni、Cr.V等合金元素可减少钢的脆性。3、预防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措施一、正确选用材料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是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又要考虑经济效果。一般地说,应使所选用的钢材的焊接用填充金属保证在使用温度下具有合格的缺口韧性,其含义是:笫一,在结构工作和要件下,焊缝、热影响区、熔合线的最脆部位应有足够的抗开裂性能,母材应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第二、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断裂韧性和工艺性般都有所下降。因此,不宜采用此实际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特别不应该单纯追求强度指标,忽视其它性能。二、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一)尽量减少结构或焊接接头部位的应力集中1、在一些构件截面改变的地方,必须设计成平缓过渡,不要形成尖角。2、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3、不同厚度的构件的对接接头应当尽可能采用圆滑过渡。4、避免和减少焊缝的缺陷,应将焊缝设计布置在便于焊接和检验的地方。5、避免焊缝的密集。(一)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应当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三)不采用过厚的板材。(四)重视不受力焊缝的设计和结构中附加件的连接形式(五)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在制定工艺过程中,应当考虑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值,在必要时应考虑消除应力热处理。(六)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三.精心制造,严格执行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4 .疲劳断裂由哪三个阶段组成?答:1)在应力集中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一裂纹萌生-疲劳源区;2)裂纹稳定扩展-扩展区:3)失稳断裂-瞬断区5 .疲劳断口形貌:断口拥有三个形貌不同的区域:疲劳源、扩展区、瞬断区.1)疲劳源:裂纹的萌生地;裂纹处在亚稳扩展过程中。由于应力交变,断面摩擦而光亮。随应力状态及其大小的不同,可有一个或几个疲劳源。2)疲劳区(贝纹区/扩展区):断面比较光滑,并分布有贝纹线。循环应力低,材料韧性好,疲劳区大,贝纹线细、明显。3)瞬断区;一般在疲劳源的对侧。脆性材料为结晶状断口;韧性材料有放射状纹理,边缘为剪切唇。6 .疲劳断裂的过程(一)疲劳裂纹的形成;疲劳裂纹的形核主要有3种方式:滑移带开裂;夹杂物和基体晶面开裂;挛晶和晶界开裂。(二)疲劳裂纹扩展:裂纹扩展第一阶段:与拉应力轴线成45度角。沿主滑移系,以纯剪切方式向内扩展;扩展速率仅0.1Pm数量级。裂纹扩展第二阶段:与拉应力轴向垂直;晶界的阻碍作用,使扩展方向逐渐垂直于主应力方向;扩展速率HnI级;可以穿晶扩展。形成疲劳条纹(疲劳辉纹),一条辉纹就是一次循环的结果.裂纹扩展模型:(I)Laird塑性钝化模型(2)再生核模型(三)疲劳裂纹断裂。7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化学成分成分决定组织和强化效果。显微组织相、相间交互作用、夹杂物、晶粒大小等。治金缺陷夹杂、疏松、偏析、裂纹,方向性等。2)表面状况1、表面粗糙度:2、表面强化(机械、热处理、喷涂、化学处理)3)循环次数4)应力特性5)缺口效应6)尺寸影响A.试样尺寸增加时,材料疲劳极限降低;(考虑表层状态)8 .强度高的合金钢,其尺寸影响比强度低的钢大:C.当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时,尺寸影响也增加;D.尺寸增加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也增加。7)工件结构8)工况因素的影响A.载荷载荷的大小和加载方式;加载频率;加载间歇。8 .环境温度;周边介质;应力状况。9 .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因素1)应力集中2)残余应力3)焊接缺陷4)疲劳载荷性质和大小5)环境因素10 综述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措施有:答:1)降低应力集中: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焊接接头形式;当采用角焊缝时,须采取综合措施;开缓和槽使力线绕开焊缝的应力集中处:用表面机械加工的方法,消除焊趾处的刻槽: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2)调整残余应力场:超载预拉伸(预超载法);局部挤压或点状加热。3)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采用表面强化处理:锤击法;喷丸。4)特殊保护措施。10 .提高材料热疲劳抗力的途径: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零件上的应力集中和应变集中;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11 .脆性破坏与疲劳破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1)都属低应力破坏;(2)破坏前结构都没有明显的征兆或外观变形,突发性强,令人猝不及防;(3)都对应力集中很敏感,起裂位置多半存在原始缺陷,或起裂于应力集中点异:三、用断裂力学方法评定结构安全性。12、画出用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表示的疲劳图,并说明如何应用。18、画出搭接接头中正面角焊缝的工作应力分布。

    注意事项

    本文(焊接结构学哈工大复习要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