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钱丽美名校长骨干成长营第二十一次学习活动暨2022版《课程方案》学习感受目录.docx

    • 资源ID:666247       资源大小:55.0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钱丽美名校长骨干成长营第二十一次学习活动暨2022版《课程方案》学习感受目录.docx

    钱丽美名校长骨干成长营第二十一次学习活动暨2022版课程方案学习感受目录不一样的深度学习(方婷)1一、精致的管理化在细节。1二、精彩的课堂化在日常。1三、精深的理念化在行动。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习思考(田甜)3一、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是什么?3二、学校管理层可以做什么?3且听、且思,深度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朱曦铳)5一、听课,深刻体会龙小深厚文化底蕴5二、学习,深度了解国家课程方案思路5三、碰撞,交流互享课程方案学习心得6“挑战”与“机遇”并存(吕坚)71 .育人82 .衔接83.双减8知其然更要做到所以然(蒋凯)10一、新旧对比,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10二、与时俱进,学做并举11面向新时代的信息科技课程(黄丽娟)13融思维,求进阶(徐彩芬)15深度学习在龙城(1¥慧)16学习感言(孙伟琴)17学习,触摸教育的本质(吴海燕)18一、再新,也要回归教育的本质18二、学习,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18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学习思考(张宇)19一、育人目标更清晰19二、促进教学方式革新19三、劳动教育有落脚点20课程方案学习思考(殷娟)211.关于素养212.关于学习经验结构化22“质量”从何而来?(吕娟)23系统思维下新课程标准落地思考(刘四青)25一、育人目标:回归价值追求的圆心点25二、课程体系:建构立德树人的辐射点25三、课堂转型:转变学习方式的支撑点26四、作业变革:落实课堂实施的评价点27树立新理念迎接新挑战(肖洁)28一、明确育人导向,研究核心素养的转化路径28二、夯实课堂教学,探寻促学促教的最优解28三、开展课堂观察,揭开课程实施的真奥秘29聚焦深度学习,赋能生命成长(景佳梅)30一、持续保持学习力30二、提升课程领导力30三、提升学校凝聚力31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方婷:不一样的深度学习每次的成长营活动,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每走进一所学校,都带给我不一样的体验,龙湖塘二小、香槟湖小学、飞龙小学如此,龙城小学亦如此。5月190,走进龙城小学,让我感受到龙城小学的热情与开放,听课、评课、学习、交流,我的大脑高速思考,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听到的、学到的,内化于心。这次的主题是深度学习,现将我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精致的管理化在细节。一到听课会场,手中发到一张成长营的活动方案,“研观察”、“炼理论”、“融思维”、“行创新”,每一个活动版块主题鲜明,每个版块的时间大致确定,这样保证了活动的时效和有效。一走进会议室,一张张带有龙城小学Iogo的席卡摆放桌前,让我们参与活动的教师,顿时有了中受宠若惊的感觉,但也更体现了龙城小学对每个来校的客人的重视和尊重,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非常值得我学习,精致的管理就是在这一个个小细节中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管理者,学校的每项工作,需要想好周全的方案,目标到人,及时跟踪,及时评价,让精致化的管理来彰显学校的管理文化,给学校教师、他校教师留下美好的感觉。二、精彩的课堂化在日常。活动的第一版块是课堂观察,听了四年级的英语课,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听英语课有些懵,但我还是很努力的听。学科是想通的,听完之后,我找到了英语课和数学课的共同之处:要有开放的大问题设计;教学板块中要有结构的意识;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培养;要及时的打开、点拨,拓宽学生的思维这是一节绘本课,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四年级的水平,这是与老师日常的坚持培养密不可分。在评课过程中,得知英语绘本研究是英语组的特色项目,正是有了日常的、持续的、跟进式的研究驱动,让英语组有了研究的策略、研究的成果。此时带给我的思考是,每个团队、每个学科、甚至是每个教师,都寻找合适的研究专长,确定好研究的课题或是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深耕,你会发现另一片广阔的天空,正如我现在带领学校工作室成员研究“几何直观培养”的这个课题,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越发感受“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非常巨大,我会不断的前进,和工作室小伙伴一起赋能,一起研究,争取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三、精深的理念化在行动。除了听课,我们还学习了关于“课程方案”和“教师队伍”的讲座,带给我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课程方案”的学习。2021版的课程方案20页不到,但每句话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西夏蟹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师文化是“常为春风、常化春泥“,学生文化是“笑在春风里”,这些理念和文化都做了高度凝练的概括。2011版课程方案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办学理念、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诠释,怎么才是西小“一片美的叶子“,这里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不同年段学生的“美”的表现有何不同如果细细追问,会发现理念、文化与行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促使管理团队要深入研究,重心下移,制定出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让西小的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身上或多或少具有西小学生的特质。课程方案中还提到“双减”精神、课程育人、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课程综合等等,这些关键词都需要我们在管理团队、学科组团队中仔细揣摩,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我们更要利用多层次、多平台的学习活动,带领所有老师一起学习、一起反思,更要用于实践中。学习在行动、理念在改变,我们一起向未来!河海实验小学田甜: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学习思考一、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是什么?通过学习,我对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主要对以下八个方面内容的作强调、明确,各方面提取出的关键信息如下:1.背景意义方面,政治意志社会发展、家长需求、完善提高。2.指导思想方面,德育为先、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注重能力。3.原则方面,明确育人目标、解决问题困难、变革育人方式。4.优化课程设置方面,突出政治、注重素养、注意整合、强调体验。5.加强学段链接方面,低年级的课程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6.设置学业质量要求、增强教学指导性方面,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7.学业考试强调素养命题方面,情境创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变知识为能力、考查学生学科素养。8.着力培养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变革学习、教学方式,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探究精神。二、学校管理层可以做什么?基于以上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要,作为学校的管理层,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该怎么做呢?我有以下几点思考:(1)顶层架构,提供制度保障。针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及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备课等方面,学校层面积极与各学科专家、骨干教师代表等通过多轮研讨与论证,形成并出台符合学校内涵高品质发展的校本化的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细则、跨学科主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课题指南、大单元备课、跨学科备课、听课实施意见及学习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新课程标准激励性考评方案等文件,为高质量实施提供有力保障。(2)研训结合,促进专业成长。一是教师个人自学通晓。通过对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相关理论原点研究及学校出台的各项细则指南等的学习,把握精神实质,知晓变化内容与原因,明确其对自身教育教学的新要求等。二是专家集中研训提升。在自学初步整体感知基础上,请进来,邀请各学科优秀专家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等做能力铺垫。理论学习纳入教师专项考评考核中。三是梯队引领滚动推进。学校要把教师培养成学习的领导者,安排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参加高级别培训,将学习成果通过课堂展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团体式学习,辐射全员并建立资源库。同时要滚动推进,每月底围绕资源库中的过程性资源集中复盘研讨,形成经验,依此优化下月研究推进策略。(3)一体设计,奠基终身发展。通过研判校情,统筹谋划,锚定改进领域,研究策略方法,加强自我评估,以创造性落实新版课程方案为契机,围绕育人目标,尊重育人规律,将国家主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长赋能课程整体设计,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4)项目管理,突破关键要素。立足核心素养,梳理重点项目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方案,形成各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点项目研究组,建立相应的研发机制,提供资金支助相关课题、项目,实行项目、课题个人或团队认领制,为培育先锋学科搭建成长平台。学而后知不足,但我始终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朱曦铳:且听、且思,深度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疫情后逐渐忙碌的五月,有幸来到常州龙城小学参加钱丽美名校长青年骨干人才成长营活动,进行深度学习。从听一节精彩的英语课,到学习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再到碰撞交流,以及最后钱校的高位引领,感触颇深,收获很大。一、听课,深刻体会龙小深厚文化底蕴活动的一开始,我和成长营的小伙伴共同听了池群老师带来的四年级英语绘本课,在这个本来应该昏昏欲睡的时间点,我们却听的津津有味。惊讶于龙小娃的灵动自信,赞叹于龙小教师的亲切自如。池群老师和她的学生为我们共同展现了一堂具有龙小特质的课堂。龙小的课堂是有形的,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构清晰,推进有序;龙小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龙小的课堂是有质量的,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表达以及对教师的回应无不彰显着平时教学的扎实、有序列性;龙小的课堂是融合的,课堂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无不体现了龙小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所有的这些,和龙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它已经深入学校的课堂和活动,已经扎根教师和学生的心间,一切流露的是那么自然,润物细无声。二、学习,深度了解国家课程方案思路听课结束后,我们又相聚龙小会议室,共同深度学习了鲍书洁校长带来的讲座课程方案学习与思考,让我对国家刚刚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案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的强调,加强了学段衔接和学科课程设置与分配,落实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了艺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及创新导向。所有的这些,让我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不禁惊叹于国家改变孩子一些不好的现状的决心,佩服于教育专家的教育智慧。新的课程方案对我们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娟老师的讲座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给我们在学校如何培养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师的发展是要有规划的,我们首先应该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坚持目标导向;教师的发展是要共同奔赴的,我们应该为他们的发展组建团队,坚持项目导向;教师的发展是要有动力的,我们应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志同道合的展示平台,坚持兴趣导向。三、碰撞,交流互享课程方案学习心得学习结束,我们成长营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了自己学习新的课程方案后的一些想法。刘四青校长以他们学校的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先进做法,并邀请我们下个月到他们学校共同学习、问诊把脉。景佳梅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困惑,面对新的课程方案,我们多了许多新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对此,领衔人钱丽美校长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她提出我们首先应该要做的是学习;其次,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最后,我们还要有实践,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对照。对此,结合一下午的学习,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触动。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如何有效的落实好新的课程方案。我觉得首先要找到学校文化的根源,让我们学校的活动、教师、学生、课堂等都带有这一独特的性质。当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乃至周边老百姓认同学校的文化时,学校的发展便有了魂,从而带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次改革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内容。总之,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教育的本真也就是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以求得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周四下午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却收获颇丰!尤其是鲍老师分享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由来、关键词等。直面“新”挑战对照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里的一些关键词,反照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很容易发现许多我们一直回避的不算新的“新”挑战,因为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发布,我们必须区直接面对,并根据新版课程方案的精神,去及时解决,如:1 .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等的缺失与不足。曾有人尖锐的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概括为:小学时听话教育,中学时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虽然经过课改,过分重视分数、知识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等缺失与不足的情况任然存在:高年级的孩子不会扫地、操场上升旗仪式20分钟内总会有孩子晕倒、离婚原因中家务劳动占比越来越大等等。这些教育的缺失,不仅成了教育的问题,也渐渐成为社会问题。2 .网络原住民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偏颇。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后疫情时代,孩子们真正成为了网络原住民。而随着网红、视频等普及,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对未成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极容易发生影响。网络中的许多不健康的文化也冲击这孩子们的心灵:学校里孩子讲脏话的多了,不努力的多了,失去目标、沉迷游戏的多了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以前可能更多的选择回避,但是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对于以上问题都有涉及,强调育人功能、强调素养本位、重视劳动教育等等,都使得我们必须直面“新”挑战。迎接“新机遇”鲍老师分享了许多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关键词,对照这些关键词,我们发现,新挑战也可以成为新机遇,成为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提升学生素养的新机遇,如:1 .育人新的课程方案特别强调育人功能,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方案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于日常的课程中,既有传承又有发展。通过学校课程的统筹安排,使得立德树人的目标、育人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对于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2 .衔接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立足学段一体化设计,对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北区许多学校都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及时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我们学校老师的案例也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幼小衔接不仅是对老师是机遇,对孩子更是很大的帮助。我们可能更多需要把对一年级新生看似“好用”的“立竿见影”的纪律要求,转型为唤醒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好奇心的新型教与学关系;从“刚入学就比谁认得字多,谁算得快”转变为“将教学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学生是如何思考,怎样才能学会的“角度上。做好幼小衔接,才能帮助孩子们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扎实学习习惯和基础,对于学校也是巨大的机遇。当然,对于小学老师,既要关注一年级起始阶段与幼儿园的衔接,也要重视与初中的衔接。3 .双减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将“双减”纳入其中,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双减”这一决策部署,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做好做实做强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必须做好家、校、社的联动,让孩子真正减负增效。像这样的关键词还有很多,对于我们,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获得新发展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新”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将这些“新”落到实处是之后的重点。1.改变自己、转变思维。让教育回归到“立人”上,让教师的关注点需要更多地放在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用各科知识解决不同情景下的真实问题。改变,总是充满了挑战性,但教师更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勇气、智慧和韧劲攻破难关。2.未来巳来、共同发展。未来数字化时代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素养,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未来要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聚焦核心素养未来给我们许多挑战,未来以来,我们每个老师要以生为本,认真学习,与学生共同发展。新修订的方案和课标的颁行,将会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回归学校,推动教育更加减负高效,让学校生活转化为丰富生动的育人实践。百草园小学蒋凯:知其然更要做到所以然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培养目标和实施办法。上次调整,是在十年前。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新的方案和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在成长营活动中,几位小伙伴的分享也让我更加清新这份新方案,对新要求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一、新旧对比,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通过2001年版课程方案和2022年版课程方案对比,新课程方案有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学业质量、实践指导、学段衔接等五大变化。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也应是我们的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秉持立德树人,循序渐进,让孩子们有时间发展,有能力发展,有兴趣发展。上个世纪末素质教育被提起,不论是过去三维目标,还是我们的“双减”、核心素养,这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延续。课程育人,不再是高深的理论,这应是我们最基础的教育追求。也许过程越复杂,结果越精彩,我们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美丽”。课程设置上,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比例降低);科学课从一年级开始,科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教学目标,全部统一为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比例提高);劳动、信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单列,综合实践及地校课程指向研究性学习与融合实践(比例降低);改革艺术课程设置,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在课程内容结构,围绕了学生核心素养,学习更加注重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的能力。本次改革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内容。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教育的本真也就是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人才,以求得未来可持续性发展。二、与时俱进,学做并举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长流中永恒的定律,教育中的人则是教育变革中的主旋律。时代在前进,教师则需要与时俱进;教育改革是渐变的式,需遵循教育规律,需要传承与变革并举。课程方案在核心素养下进行了阐释,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现在在社会上有这样的育人主线一一发育、化育、教育。发育是人的自然成长,化育是朝着一定方向的发展变化,教育是以教育人,也就是说人要实现发展,除了以基于遗传基因的成熟为主的发育以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化育之外,还要有人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指导和教导。我们的教育主线应该是以发育为基础,并结合着化育和教育所形成的价值教育,这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新版课程方案中也已科学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双减”精神,让教与学更有章可循。新课标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这是学业质量标准可视化和可检测化的依据。这些标准的制定,很好地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是本次新课标中加强实践指导的体现。不仅为今后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让老师真正明白了"教什么''"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变。教师要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自我更新意识,由断续的教学技能的培训累积转化为持续的专业发展引领。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思辨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学习,强化实践要求。对于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增强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教师的大教学观的转变指明了方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观,需要发挥教研活动的主阵地作用,沉浸式卷入研究,激发教师个体的多元知识储备与技能,促进教师为自己定位新角色与新任务,依托项目或课题落实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探索,组建发展共同体,让新理论与新思考在课堂实践中碰撞,在学习一一思考一一实践一一评估(小结)一一调整一一实践一一评估中不断提升对新理念内涵的理解。总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坚持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的原则,作为学校或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认真研读,只有准确领会内涵,落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活动设计、作业布置、评价反思中,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品质。泰山小学黄丽娟:面向新时代的信息科技课程一次成长营的活动,带给我诸多思考。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统领之下,来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体现出了从源头到支流的一脉相承,共性中有特性,特性中照应共性,互为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科技课程至此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为什么是0?因为这门课程在这版标准发布之前,还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国家课程。2017年修订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内容,是我省重要的地方课程,并且长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而存在,用的是综合实践活动划分出来的课时。那么,随着新时代对人才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强烈要求,此次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信息科技课程终于在国家课程体系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正式地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国家课程,拥有了自己的课程标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其次是课程的更名,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改名为“信息科技”课程。过去,信息技术课程备受质疑的就是“实用论”“工具论”视角,过度偏重技能训练,强调会操作,会编程。而信息科技课程从原来的技能训练走向了素养导向,从原来的偏重技术操作走向了“科''"技”并重,更加关注了对人的培养。强调要反映数字时代的正确育人方向,帮助学生提升数字时代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幸福感,倡导真实性学习,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当然,课标的公布、学习只是一个起点,后面还要研读新教材,开发丰富且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认为重要的是以下几点:1.转换视角,强化育人导向。课程育人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贯穿始终。拿到新教材后,要打破原有教学设计的惯性,以课程核心素养来架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透视眼”,能在学段目标的指引下,能看到相关知识点背后的素养。“以成事促成人''放在此,可以理解为“以知识能力的达成,促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永远在育人。2 .一体设计,优化内容结构。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以“大主题''"大观念”的视角,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一体化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由于教材研制进度要落后于课标出台的进度,目前与课标相对应的新教材还没有出台,期待的同时,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学科界的大洗牌,要有相关的认知和意识上的储备,到时才不会临阵慌乱,才能在“大变局”之下抢得先机。3 .精准对标,研制学业标准。对照学业质量标准的描述,能将其进行“逆向”的推演,将相关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价值体认与践行、知识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具像的表现考查,并以其为抓手,设计学业质量考核评价。这要求我们在目标、实施、评价之间,既要有正向的依标实施的能力和水平,也要有逆向的回溯映照的意识和习惯。4 .合理评估,注重学段衔接。在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的大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同样需要2次衔接。一次在三年级,一二年级虽然不开设信息科技课程,课标内对一二年级的素养目标的达成却是有要求的,三年级作为正式的信息科技的启蒙年级,需要提前进行学情的大摸排,明确教学起点,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第二次是在六年级,涉及与初中学习课程的衔接,因此六年级不能放松,避免出现断层现象。离开新教材的课题解读,总是缺乏抓手。但可以从理念和方向上先夯实起来,紧跟新课程的步伐,不掉队,不偏向,提前谋划思考,后续就是关注执行力的问题To飞龙实验小学徐彩芬:融思维,求进阶初夏,又一次成长营的相聚,在美丽的龙城小学,在钱校的引领下开启新的学习与进阶之旅。跨学科听课,一节生动活动的英语课,孩子们流利表达背后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丰富的资源呈现是课堂主题化学习的凸显,大部分的英语单词听不懂,但我们努力探究学科素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三井实验小学鲍书洁校长对2022年版课程方案的结构剖析与重点解读,引起了大家更深入的思考,思考如何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质量观,做好学段衔接,实现一体化设计。龙城小学吕娟老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交流让我们把思路与课程方案对接到了一起,要更好地实施课程方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是重中之重,龙城小学的许多做法给了启发与思考。2022年版课程方案的学习与2022年版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是近阶段学习的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深度剖析教学目标及核心内容,解构新课标下教学设计关键点,跟紧政策探索高效备课新方法,全面提升理解课堂教学能力值等等这些都将是我们后期需要思考与实践的。正如领衔人钱丽美校长所说,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运用多种方式的“学习”,今天的这种团队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困惑”,更要在教学和管理中勇于“实践”。魏村中心小学怪慧:深度学习在龙城学习,思考,交流,成长,美好的一个下午,与成长营的小伙伴们一起在龙城小学度过。走进龙城小学,听池群老师的"Thecolormonster”,感受龙城小学对绘本阅读研究的深入细致,课堂的真实性、体验感、趣味性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教师优美的语言素养和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素养令人称叹;学科教学中集英语、美术、心理于一体的高度融合让听课老师惊喜不断。走进龙城小学,听三井实验小学的鲍书洁校长分享新课程标准的思考,感受和体悟新课程方案所蕴含的深度内涵,结合自身所教学科,去反思什么是素养落地,怎样让学生进入课程,怎样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走进龙城小学,听吕娟老师分享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透过讲座,可以深深地感知龙城小学在向心力、内驱力、生命力的影响下,各个梯队的教师如何成长,学校如何给他们搭建平台,真正地去理解“尊重”在教育管理中的含义。走进龙城小学,在我们成长营领衔人钱丽美校长的前瞻指导下,再一次反思自己,剖析自己,面对新课标,新形势,如何去适应,如何去解决问题。再一次让自己沉下心来,翻开书本,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深度的思考,在自己的工作中去践行学习的收获,在不断地反思中去体验成长。今天的深度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到,无论是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还是我们的管理,都应该更深入地进行,要善于从表面深入本质,要学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沉淀自己,不断地寻求教育的本真和最真实的自己。新桥二小孙伟琴:学习感言新课标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的课程理念,确定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内容结构化,体现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学习本质的一致性,体现学习的进阶性。我们要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准确把握核心概念的进阶,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挑战与契机:我们要以主题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内容要凸显学科本质的整体特征,教学活动要突出关键内容的单元整体设计,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有效落实教学实践。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跨学科融合,聚焦核心概念,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业质量。香槟湖小学吴海燕:学习,触摸教育的本质每次参加骨干成长营学习,活动的精心设计、小伙伴的开心一聚、领衔人钱校长的悉心指导,总是让我们满心期待、满载而归。本期活动走进龙城小学,聚焦“新课标”这一热点展开研讨,收获颇丰,思考如下:一、再新,也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新课标的学习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新理念、新方向、新行为冲击着我们,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的核心是回归教育本质,而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我们面临的不只是学习新标准、新技术,更多的是自身对于教育认识的高度和深度。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聚关注的发展,真正改变传统的知识中心和考试导向,明白教是为了促进更好地学,只有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核心素养才能落地。二、学习,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一士李一诺老师曾说:教师应当在“外在世界”做好教育匠人,在“内在世界”寻求教育的开悟。学习便是开悟的关键,本次研讨中,关于新课标的学习,钱校长提出了“三个学”的要求,即加强个人学、团队协作学、结合实践学。的确,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应当是系统、连续而又深入的学习,聚焦核心点,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才能更深入地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常州市新北区吕里小学张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学习思考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自2001年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年后的首次系统修订。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一出台,学习新方案、新课标就成了一线教师的必修课。一、育人目标更清晰2001年版的课程方案培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七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培养要求;在2022年版的新方案提出,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新的育人目标从人的成长需求出发,聚焦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提出义务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对比2001版和2022版培养目标要求,不难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时代需求不断迭代更新,从聚焦个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发展需求。二、促进教学方式革新新方案提出: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从重教走向重学,重讲练走向重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学习方式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让课堂与生活相融合、与实际相连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学习需求作为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基于实际需求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知识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并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从而让知识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推手,而不仅仅是应试解题的“资源库”。让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活”起来,“动”起来。三、劳动教育有落脚点新方案在课程设置中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中独立开来,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时还出台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三大类、十个任务群的劳动课程内容规范化。课标指出“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虽然劳动教育在目前已经不是新的一门课程,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并且搞得有声有色。劳动教育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立出来后,这就是一门全新的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在教师和教学方面都要做全新的安排。特别是对于担任这门课程的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不是一拍脑袋决定这节课去“干啥活”就好了。作为劳动课任课教师首先要“组团”学习,吃透劳动课程标准,挖掘劳动教育内涵。通过劳动课程的实施,也能让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及劳动精神得到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劳动素养”,同时为“双减”赋能,为学生成长赋能,让孩子们成长为“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时代新人。新桥小学殷娟:课程方案学习思考2022年新课程方案为我们下一阶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方案的颁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启了新篇章。读课程方案让人热血沸腾,这就是教育应有的样子,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国家教育的美好蓝图。对于一个教育人来说,读课程方案,增强了我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培养现在的孩子,面向未来不确定的未来。读课程方案让人黯然神伤,反思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不由得让人感受到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感,现实离美好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家说,我国用70年达成了教育面向人人。所以说,教育改革一定是一个漫长的,欲速则不达的过程,只要认准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崔允教授对课程方案颁布的现实需求,内容价值都进行解读。特别对课程方案中的5项亮点进行的深入浅出的分析,从文本到“打比方”式的解读,让我对新课程方案的“新”有了初步的体会。1.关于素养素养不是教出来了。相对于低阶位的知识点目标,素养目标是高阶位的,是后天的学习后养成的。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问题解决,任务完成)、反思性(素养是自己悟出来的)。素养是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1)代表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2)代表这门课程的独特贡献(3)课程学习后逐步养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低阶位的知识点层面。就像出门旅游,我们既要有走得到的景点,看到看得到的风景,还要有想得到的美丽。专家在解读中介绍了为什么要强化素养导向,什么是学科素养。但是,落到各学科如何去提升学科素养是需要我们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的。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提升素养?规律探究课,掌握规律通过记忆练习就可以达成,素养是缺失的。但是,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不断进行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经历规律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能进行方法的迁移与实验的创新,这就是素养。规律是什么可能不是完全正确的,规律也可能会遗忘,但是素养却不会消失。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是慢的教育,需要给与学生悟的时间,其作用是直接“给予”不能比拟的。再比如计算课。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算。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分东西,5箱(每箱10瓶)加6瓶平均分给4人。引导学生尝试抽象出数学问题,就是求56÷4是多少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表征出分东西的过程。怎么算只是这节课很小的一部分,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这就是对素养的追求。2.关于学习经验结构化策略:(1)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如跨学科主题学习(2)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归纳,抽象)(3)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题。(演绎)跨学科主题学习重在师资力量的培养。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主题学习涵盖这两个学科就行了。例如,在龙城小学听的一节英语课情绪小怪兽,教师素养很高,课上的也很精彩,收到了大家的赞赏,特别是关于学科融合方面,非常新颖,对学科融合有了很好的尝试。但是,我在想,真正的学科融合就是这样的吗?这是一节融合英语和心理学的课程,是不是在英语课中讲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就是融合,那是不是用英语讲与古诗有关的就是与语文的融合,那英语绝对是一门可以和任何一门课融合的学科

    注意事项

    本文(钱丽美名校长骨干成长营第二十一次学习活动暨2022版《课程方案》学习感受目录.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