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货币政策工具.docx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一*、存款预备金存款预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预备的资金。法定存款预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心银行缴纳的存款预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预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心银行提高法定预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供应放款及制造信用的力量就下降。由于预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制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力量,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削减,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头建立存款预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受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乐观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中心银行对存款预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预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转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需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心银行采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来调整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掌握和调整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中心银行推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我们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三、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猎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肯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心银行作的票据转让。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供应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心银行向商业银行供应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再贴现是中心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预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张,掌握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我国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一般来说,中心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1) 一种短期利率。由于中心银行供应的贷款以短期为主,申请再贴现合格票据,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期限也在1年之内。(2) 一种官定利率。它是依据我国信货政策规定的,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心银行的政策意向(3) 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心银行发挥最终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整货币供应的总量,又调整货币供应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心银行,这就限制中心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整作用有限。富强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由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由于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常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常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富强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提升,货币供应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应削减。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富强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相。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心银行能准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掌握银行体系的预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预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精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心银行始终处于乐观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政策。依弗里德曼之意,中心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会,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中心银行连续、敏捷、不受时间数量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由于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中心银行消失政策失误也可以准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剧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政策和预备金政策所做不到的。第三,中心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打算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见中心银行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预备金制度和进行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必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中心银行必需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掌握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肯定规模;(3)必需有其它政策工具的协作。如没有存款预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转变商业银行的超额预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我国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政策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由于国债买卖对货币供应及利率的影响需要肯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预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心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简单实施的手段;(2)存款预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快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需马上执行;(3)预备金制度对全部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全部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预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心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应的工具,中心银行因此有将预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预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预备的状况下,中心银行提高法定存款预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预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预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心银行削减货币供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