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docx
-
资源ID:668811
资源大小:888.78K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docx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市域绿色生态空间规划第二节全域公园体系规划第三节市域绿道网络规划第四节绿地分类规划第四章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南沙新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城市更新地区绿地规划第五章特色专项规划第一节城市生态翠环规划第二节水绿融合规划第三节儿童游憩空间体系规划第四节树种及园林植物规划第五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第六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第七节道路绿化规划第八节立体绿化规划第九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七章分区规划指引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附件1: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附件2: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附件3: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附件4: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附件5: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附件6:广州市永久保护绿地名录附件7:广州市乔木树种规划一览表附件8:市域绿地现状分布图附件9:市域公园现状分布图附件10:市域古树名木现状分布图附件11: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附件12:市域主要公园规划图附件13:市域绿道规划指引图附件14:市域永久保护绿地规划图附件15: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图附件16:中心城区市级绿线规划图附件17:城市生态翠环规划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现行绿地系统规划于2020年规划期满。根据广州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编制本规划。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构建普惠共享的全域公园体系,奋力谱写广州园林绿化新篇章。二、规划地位与作用本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广州市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三、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广州市行政辖区,行政区面积7434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全域,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除九佛街道、龙湖街道、新龙镇以外地区,面积约933平方千米。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本规划所指绿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和附属绿地为主,兼顾区域绿地。四、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为20212025年。现状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五、规划理念(一)保护优先,筑牢底线。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发展,尊垂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和山水格局,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为前提,协调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修复,推进生态空间网络连通,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效益,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二)以人为本,绿色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城市健康活力发展需要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要求,推进绿地可达、可享。结合全市人口分布,探索增存并举、平立结合等多途径增绿方式,科学供给绿化资源,完善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支持多层次户外活动,营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绿色普惠共享,促进全民健康。(三)文化传承,特色彰显。彰显岭南文化特色,保护好城市一草一木,将历史名园、特色风貌林荫路、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留住城市记忆。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持续推动城乡绿化美化,传承岭南园林文化,营造花城特色风貌。(四)强化实施,协同保障。加强与其他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协同,做好与详细规划衔接,形成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市区联动制定绿地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达成发展共识,提升规划约束性和权威性。协同多部门、多主体,创新绿地布局与建设运营模式,推进绿地落地实施。六、规划参考及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城(2013)73号)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00)19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21)48号)广州市绿化条例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办(2021)11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历史名园保护办法的通知(称林业园林规字(2022)3号)(二)相关标准规范指引。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73422019)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的通知(建办城(2018)1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体育局关于印发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的函(粤建节函(2019)1232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岭南园林建设指引的通知(粤建城(2015)238号)绿道建设技术规程(DB4401/T1682022)(三)相关规划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92025年)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规划(20162025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广州市都会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和东部生态廊道规划概念规划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一、规划目标愿景(一)发展愿景。以“活力公园城市”为目标愿景,构筑“森林环城、绿廊织城、公园满城”的美好图景。(二)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25年,绿色生态格局优化完善,绿地布局均衡可达,城乡公园活力健康,花城品牌特色鲜明,森林综合功能显著提升,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公园城市。远期目标。到2035年,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广州亮丽名片,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花城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力公园城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二、规划策略(一)支撑美丽国土空间格局构建。携领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共同维育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和沿海生态防护带,协调建设区域生态廊道,加快广州与周边城市绿色生态协同发展。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资源整合优化,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支撑生态廊道连通。推动生态廊道断点地区生态修复和绿地增补,结合绿道、碧道、道路绿带建设,形成功能复合、连续贯通的绿色生态网络。(二)优化全域公园空间网络。健全完善四级公园体系。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面向不同频次、不同类型的游憩活动需求,完善四级公园体系。结合社区生活圈,强化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在全域公园体系中的基干地位,推动公园服务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建设城乡一体的绿美家园。促进公园连通成网。加强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建设,促进公园有机连通,形成高质量的游憩空间网络。持续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建设,打造城市生态翠环,增加高品质绿色空间。(三)多途径推进绿地均衡布局。科学布局绿地。增存并举推动新增公园绿地优先向现状绿地服务水平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布局,推动有条件的附属绿地向公众开放,促进绿地均衡可达、开放共享。促进多途径增绿。通过建设用地腾挪置换、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加大增绿力度,留足绿化空间。充分利用建筑退线、桥下等空间建设绿地,持续推进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建设。合理拓展立体绿化。在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高密度地区推广屋顶花园、阳台绿化、墙面绿化等,拓展绿化空间。持续开展桥梁绿化,打造空中绿廊花廊。(四)升级绿地品质与功能活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森林经营和林分改造,应用乡土树种对低效林、残次林进行替代升级,培育大径级森林,提升森林多功能效益,蓄积绿色财富。探索发展“公园+”。面向全年龄段人群需求,提供全龄友好的就近活动空间,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科教、露营、低碳等功能有机融合,提升公园活力。促进林荫路、绿道焕发新活力。加强林荫路树木保护,保障林荫连续性,培育特色风貌林荫路。完善绿道的休闲健身、文化服务等功能,提升居民体验感。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全面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乡村绿化扩面提质为突破口,依托农业生态景观、风水林、古树名木、环村林带等,建设乡村公园,打造绿美乡村。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海绵体功能,探索利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增加区域雨洪调蓄空间,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五)彰显岭南园林特色魅力。严格保护城乡绿化风貌。保护和传承有地域特色的树木和公园,加强古树名木、大树及生境保护修复,建设古树公园。保护历史名园风貌,加强周边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进岭南园林传承与创新。传承岭南园林精巧秀丽、务实兼蓄的造园技艺,弘扬岭南文化创新务实的精神,打造古朴雅致与现代时尚交融的城市绿化风貌。推广应用岭南乡土植物。充分应用岭南乡土常绿阔叶植物、棕桐科植物、观花观叶植物以及岭南佳果植物开展绿化建设,持续推广应用乡土新优植物,营造南亚热带植物特色风貌。升级花城品牌。巩固花城建设成果,创新花科研、发展花产业、推动花文化旅游,塑造独具岭南特色与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强化水绿融合。结合碧道建设,多部门协同推进滨水绿道、滨水绿地建设与升级,打造蓝脉绿网,彰显滨海城市和岭南水乡特色。三、规划指标(一)全市规划指标。面向绿地系统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确定规划指标目标值(详见表D。近期指标(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6%,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7.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0远期指标(203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8%,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7.5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表1广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指标表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类型现状(2020)近期(2025)远期(2035)性质规模总量建成区绿地率%40.0240.0N40.O预期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43.6243.8约束性森林覆盖率%41.6>41.65241.65约束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7.3217.517.5约束性万人拥有公园指数个/万人0.6420.720.8预期性空间布局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0£85.0290.0约束性公园连通比例%58.0270.0N80.0预期性风貌特色绿视率交通枢纽地区绿视率%18.0225.0235.0预期性历史城区绿视率%22.5223.0225.0预期性河道绿化普及率%65.0280.0>85.0预期性城市林荫路覆盖率%75.0285.085.0预期性立体绿化新增面积万平方米220.0275.0预期性生态保护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立方米/公顷71.9274.0285.0预期性湿地保有量公顷76510276510276510预期性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20.8预期性注:森林覆盖率指标值待国土“三调”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对接后适肘调整;湿地保有量指标值待广州市湿地资源调叁报告公布后适时更新。本规划未明确说明的指标根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探索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公园绿地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但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管理的新机制。”考虑到居民使用绿地的特点,本指标将位于或邻近城镇开发边界,承担游憩功能的生态公园纳入公园绿地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于或邻近城镇开发边界,承担游憩功能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面积/常住人口数量。(2)万人拥有公园指数:考虑到居民对各类公园具有不同的需求,本指标将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纳入公园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万人拥有公园指数=各类公园总数(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常住人口数量。(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小型公园绿地发挥重要的休闲游憩功能,同时为与国内其他城市开展对比,本指标将4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纳入统计范畴。具体计算公式: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4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而积/居住用地总面积XlO0机(4)公园连通比例:为促进公园连通,加强绿色网络构建,设置本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公园连通比例=接入绿道、碧道等的公园数量(不含游园(口袋公园)/公园总数量(不含游园(口袋公园)×100%o(5)绿视率:为反映居民视觉感知的绿量,设置本指标。单个采样点绿视率具体计算公式:绿视率=采样点人眼可视的乔木、灌木、墙体绿化、草坪等绿色植物面积/该采样点人眼可视面积的比例。(二)指标策略分区。根据全市各区绿地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将各区分为优化提质区、增量建设区和补充完善区二类,实行差异化的绿地供给与指标发展策略。各区绿地规划具体指标值在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优化提质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绿地规划以优化提升为主导方向,重点完善绿地服务功能,提升绿化品质,通过城市更新增补绿地、低效用地公园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水平。增量建设区。包括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绿地规划以增量建设为主导方向,多措并举,精准供给绿地资源,提升公园绿地人均水平和服务覆盖水平。补充完善区。包括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绿地规划以适度增补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园绿地为主导方向,重点提升城镇开发边界内公园绿地服务覆盖水平。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市域绿色生态空间规划一、携领湾区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以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引领,共同维育粤港澳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和沿海生态防护带,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协调建设,推动大湾区绿色生态协同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生态空间格局。(一)协同构筑山、江、田、湾的区域山水格局。共同维育粤港澳大湾区山体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广州北部九连山脉、青云山脉、罗浮山脉,强化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森林资源保育,与大湾区西部、北部、东部山体共同形成区域山体生态屏障,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加强珠江、流溪河、东江、增江等骨干江河的保护控制,整合水系沿线森林公园、湿地、山体丘陵、基塘系统等生态资源,共同推进珠江流域保护。共同保护南沙大岗一榄核一万顷沙、增城石滩的连片基塘农田、沙田,建设区域特色农田保育区,传承岭南农耕文化,打造岭南新田园。保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恢复,严格控制环珠江口地区滩涂围垦,推进近海岸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共同保护珠江口生态本底。(二)共同推进交界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北部地区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加强从化区、增城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与周边地区的协同保护,避免城镇、农业发展、交通干线割裂连绵山体,严格控制生态敏感区域及周边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屏障功能。南部地区推进珠江口湿地恢复和防护林带建设。推进番禺区、南沙区红树林湿地恢复,建设粤港澳珠江口湿地保护圈,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开展海域、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形成生态防护空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西部地区推进广佛南北生态文化带建设。依托珠江水网,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通过绿道、碧道、道路绿带串联沿线公园、农田、古村落、祠堂等资源,全面提升交界地区绿化品质。二、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在广州市“九片、六核、八廊”生态空间格局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格局和岭南风貌特征,强化森林、湿地和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聚焦林业园林重点工作,优化形成“三片八廊、一环一带三核”的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引导绿美生态、游憩、文化全面发展。(一)提质三大森林生态片区。基于森林资源分布和主导功能差异,统筹建设北部生态涵养、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护三大森林生态片区,充分发挥生态源地作用。北部生态涵养片区依托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森林资源,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打造碳汇价值高地;中部城市森林片区依托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帽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资源,创新近郊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推进中部地区绿色空间连通,增强绿色获得感;南部沿海防护片区推进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能力,打造国际水鸟生物多样性热点片区。(二)构建八条生态廊道。结合自然资源要素分布,构建联通山水、贯穿城区、功能复合的生态廊道网络,发挥生物交流、环境美化、休闲游憩多重功能。规划沿主要河流、骨干道路两侧,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塑造流溪河一珠江西航道一洪奇沥水道、帽峰山一火龙凤一南沙港快速一蕉门水道、增江河一东江一狮子洋、北二环、珠江前后航道、金山大道一莲花山、沙湾水道、横沥一凫洲水道“三纵五横”八条区域生态廊道,推动沿线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垂要公共空间联动发展。(三)打造城市生态翠环。在中心城区周边沿绕城高速公路、沙湾水道、珠江西航道、北二环高速公路,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态翠环,以绿道、碧道等串联沿线的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建设环城公园带。提升翠环沿线公园品质,整合翠环内绿地资源及低效空间,推动绿色空间贯通与共享可达,加强翠环与周边地区功能联动,助推绿色资源焕发新活力。(四)塑造珠江景观带。围绕建设世界级一流滨水区的目标,充分挖掘珠江沿岸自然生态资源,全面构建层级丰富的绿色空间体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高质量建设珠江景观带。补充完善滨江绿地,结合珠江堤岸、桥梁和建筑,塑造特色立体绿化风貌,推进绿道、缓跑径串联成网,打造国际一流、丰富多元、岭南特色凸显的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形成传统、现代、未来交相辉映的活力滨江岸线。(五)建设三大生态绿核新高地。依托城区垂耍的生态资源,建设保护白云山、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三大城市生态绿核,作为城区生物多样性功能重要地区和居民亲近自然的最佳目的地。持续推进白云山绿美建设,强化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建设保护,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拓展自然教育、休闲游憩功能,将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建设成为展示湿地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和典范。三、市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相关要求,加强全市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开展自然保护地示范性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全市自然保护地75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8775.76公顷;自然公园70个,其中风景名胜区4个,面积20906.43公顷,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66个,面积80170.34公顷(自然保护地具体面积和边界以勘界立标为准)。(一)自然保护区。到2035年,全市规划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8775.76公顷(详见附件1广州市规划自然保护区一览表)。其中现状优化1个,为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等级提升3个,分别为从化唐鱼自然保护区、花都芙蓉峭白沙田桃花水母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增城大东坑次生林自然保护区;归并1个,推进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与从化蝴蝶谷森林公园归并为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二)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到2035年,全市规划风景名胜区4个,面积共计20906.43公顷(详见附件2广州市规划风景名胜区一览表)。其中,现状优化3个,分别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山风景名胜区、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归并1个,推进增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与增城大封门森林公园、增城高滩森林公园、增城凤凰山森林公园、增城邓村森林公园、增城省级地质公园归并为增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持续升级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品质与配套设施,完善休闲游憩功能;强化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配置,提高交通可达性。森林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森林公园54个,面积共计77906.85公顷(详见附件3广州市规划森林公园一览表)。其中,规划新增7个,面积共计5481.70公顷,分别为白云六片山森林公园、黄埔油麻山森林公园、南沙大山强森林公园、南沙南大山森林公园、花都称蛇顶森林公园、从化通天蜡烛森林公园、增城南坑顶森林公园:等级提升2个,分别为番禺七星岗森林公园、番禺翁山森林公园;归并7个,推进太子省级森林公园与增城兰溪森林公园、增城兰溪河珍稀水生动物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归并为太子兰溪省级森林公园,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与南沙黄山鲁白水湖湿地公园归并为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王子山省级森林公园与花都福源森林公园归并为王子山省级森林公园,花都九龙潭森林公园与花都高百丈森林公园、花都蟾蛛石森林公园归并为花都九龙潭森林公园,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与从化风云岭湿地公园归并为从化风云岭森林公园,从化沙溪森林公园与从化外婆家森林公园归并为从化沙溪和外婆家森林公园,增城白水山森林公园与增城二龙山森林公园、增城白洞森林公园归并为增城白水山森林公园。加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的林相改造,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完善休闲游憩场地与设施配置,提升公园服务能级。湿地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湿地公园11个,面积共计2155.60公顷(详见附件4广州市规划湿地公园一览表)。其中,规划新增1个,为黄埔埔心湿地公园,面积23.44公顷:归并1个,推进南沙滨海红树林森林公园归并为南沙湿地公园。保护恢复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与功能,重点提升水鸟生态廊道沿线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水环境质量,打造一批湿地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地质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地质公园1个,为南沙大虎山地质公园,面积107.89公顷。促进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四、市域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一)生态廊道建设策略。构建二级生态廊道。区域生态廊道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系统,推动水鸟栖息生境与迁徙廊道保护修复,构建绿色生态水网和都市亲水空间。区域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1千米,最小宽度200米。组团生态廊道结合河涌水系、道路绿带、城市公园等建设,贯穿城市片区内部,发挥生态隔离、景观美化、卫生防护、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组团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100米,最小宽度60米。社区生态廊道结合城市与社区绿道、道路绿带、街头绿地等建设,美化社区环境,提供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社区生态廊道总体宽度平均30米,最小宽度20米。推进生态廊道连通。结合生态廊道断点地区,综合考虑生物迁徙通道建设和绿化品质提升要求,增补广钢公园、广纸公园等公园节点,推进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公园、白云白云湖湿地公园、番禺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番禺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黄埔萝岗湿地公园、增城湖心岛湿地公园改造升级,开展湿地环境修复,提升植物群落,完善自然教育设施。推进生态廊道综合治理,加快廊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利用。针对现状违法建设用地,进行清退复绿;针对合法及已批未建用地,采用立体绿化或临时绿化的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针对裸露地或受损用地,采用植被恢复、林相改造与边坡恢复等手段,提升廊道品质。因地制宜完善立体生物通道,探索树桥式、天桥式、涵洞式等建设形式,促进廊道连通。(二)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精准提升北部森林质量。遵循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对林分质量较好的森林进行封育管护,逐步提高森林自然化程度和系统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效益;对低效林、残次林、纯林,进行林相改造,采用“小群落、大混交”、慢生型与速生型树种、建群树种与伴生型树种相搭配的方式,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大力提升混交林和大径级森林比例,逐步构建以乡土树种为主、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破损废弃山林植被修补。保护自然山体地貌,提升山体生态景观,减少生态片区特定类矿产资源开采。重点推进从化、增城、花都受损山体修复,通过生态复绿、景观再造等方式进行再利用。开展天然林全面保护与修复。针对北部生态涵养片区稀疏退化的天然林,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加快森林正向演替,逐步使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等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功能水平。强化天然中幼林抚育,调整林木竞争关系,促进形成地带性顶级群落。鼓励在废弃矿山、荒山荒地上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加强水源林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流溪河、白泥河、沙湾水道、增江等河流型水源地及流溪河水库、黄龙带水库、九湾潭水库等湖库型水源地为重点,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区的保护修复,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恢复森林和湿地等自然植被。推动南部沿海防护林保护建设。加强珠江口红树林保护恢复,严格保护坦头村等红树林资源:在番禺、南沙等沿海红树林宜林地段,采用封滩育林、人工造林等措施发展红树林;沿着南沙1一21涌水系,建立河涌林带。在番禺、南沙高标准建设沿海基干林带,对未合拢的沿海基干林带进行营建,对防护功能较弱的低效林带,采用抗风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进行修复,提高沿海防护林防护减灾能力。(三)保护性利用策略。推广自然教育,建设生态科普场所。依托森林、湿地、农田等集中成片自然资源,在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等地区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科普场所,展示岭南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丰富自然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全民自然教育体系。活化森林资源,打造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北部山水资源,加快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发展森林康养保健功能,建设森林浴场、森林理疗中心等,开发登山远足、森林瞭望等活动,重点打造北回归线上的国际森林康养基地和广州最高峰的山岳风光体验高地。保育生态绿核,丰富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加强白云山、海珠湿地、南沙湿地的保育,整治建筑环境,复绿拆违用地,提质生态绿核周边的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打造环生态绿核的公园绿链,有效供给高质量、多元化生态产品,推进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第二节全域公园体系规划一、规划策略(一)健全体系,建设城乡一体绿美家园。根据出游活动需求和公园服务能级差异,构建面向居民和游客、覆盖城乡的多层级公园体系,满足多层次休闲游憩需要。结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提升公园布局的公平性与均衡性,建设城乡一体的绿美家园。(二)加强连通,构建高质量游憩空间网络。以公园城市理念整合城乡绿色资源,依托绿道、碧道、道路绿带等活力绿廊,串联大型公园并延伸连接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生态资源互联互通,形成内外一体、有机贯通的游憩空间网络。(三)健康引领,提升公园功能活力。探索发展“公园+”,适应全年龄段人群活动需求,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公园的功能与设施配置,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提升公园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有条件的公园兼容建设体育运动、健身休闲、自然教育等场地和设施,重点关注社区公园的全龄友好设施配置,营造健康活力公园。(四)延续文脉,彰显岭南园林特色。传承岭南园林文化,注重传统岭南园林风貌保护,加强岭南乡土树种推广应用。结合城市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岭南园林,提升公园品质,强化公园对区域文化、历史艺术、自然教育等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引导。二、公园体系构建(一)规划公园体系。统筹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构建完善“生态公园一城市公园一社区公园一游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衔接公园相关规范标准及政策文件,支撑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出游需求,提出相应的公园用地面积和服务半径等要求(详见表2)。表2广州市公园规划建设指引表级别类型用地面积服务半径生态公园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大于30公顷湿地公园大于8公顷地质公园一郊野公园40005000米城市综合全市性公园大于25公顷40005000米公园公园地区性公园1025公顷20002500米专类公园其中动物园大于20公顷植物园大于40公顷历史名园一一社区公园城市社区公园乡村社区公园110公顷8001000米游园(口袋公园)1公顷以下300500米(二)规划公园规模。强化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的基干地位,重点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U袋公园),根据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适度增补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2000个。其中,自然公园70个,郊野公园约50个,城市公园约120个,社区公园约300个,游园(口袋公园)约1500个。三、生态公园规划生态公园是指以原生态或低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为特色,侧重满足居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兼具科普生态教育功能的公园。生态公园分为自然公园和郊野公园两类。(-)自然公园。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衔接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要求,到2035年,全市规划自然公园70个,其中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66个。(一)郊野公园。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具有一定规模、公共交通便利,以农田山林、水系湿地、古树名木、自然村落、历史文化等为基础建设的公园,发挥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包括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以及古树公园、农业公园等。充分挖掘郊野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提供亲自然公园场景,促进资源保护性利用。到2035年,全市规划郊野公园约50个(详见附件5广州市规划郊野公园一览表)。提升近郊镇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提升41个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现状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强化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自然教育等设施配置与场景营造,完善郊野活动功能,建设为郊野公园。包括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增城等区的33个现状镇级森林公园,以及天河湿地公园、黄埔萝岗湿地公园、番禺草河湿地公园、番禺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增城荔湖湿地公园、增城增江鹤之洲湿地公园、从化温泉湿地公园、从化流溪温泉湿地公园8个现状湿地公园。整合近郊特色资源,适度新增郊野公园。依托近郊森林、湿地资源,规划新增番禺化龙湿地公园、番禺莲湖湿地生态公园2个公园;依托黄埔、增城、从化等区的古树群资源,规划建设不少于7个古树公园,强化古树名木资源保护;衔接农业公园相关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创意、田园景观、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公园,补充近郊休闲游憩空间,促进乡村振兴。探索郊野公园用地管理模式创新。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郊野公园,结合周边旧村更新改造,联动建设公园配套设施,活化资源利用;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郊野公园,参照农业农村地区点状供地政策,探索用地管理模式创新,支撑公园设施建设。四、城市公园规划到2035年,全市规划新增城市公园约35个,城市公园总数约120个。(一)综合公园。综合公园是指内容丰富,适合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绿地。根据用地规模和服务半径,综合公园细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地区性公园。到2035年,全市规划综合公园约55个。完善中心城区己建综合公园配套功能。加快推进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等现状综合公园功能、品质及治理全面升级,保护传统岭南园林风貌,打造城市公园典范,推动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已建综合公园持续实施拆围透绿,因地制宜增设缓跑径、体育游乐设施和自然教育设施等。推进南沙区等城区综合公园选址建设。匹配全市规划人口增长方向,重点加强南沙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增城区的综合公园建设,促进综合公园相对均衡布局。新建综合公园应依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选址在服务人口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地区,方便居民使用。新建全市性公园用地规模宜大于25公顷,服务半径4000米至5000米;新建地区性公园用地规模宜大于10公顷,服务半径2000米至2500米;鼓励用地规模大于10公顷,平均宽度大于50米的带状绿地升级为综合公园。创新设施配置模式,推进公园与自然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设施融合发展,加强公园智慧化管理。(二)专类公园。专类公园是指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构建专类公园体系,规划建设一系列主题突出、富有特色的专类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雕塑公园、环保公园、滨海公园等。到2035年,全市规划专类公园约65个。立足专类公园主题文化展示、历史教育、自然教育、体育健身、儿童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