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有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心得体会、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心得体会共2篇.docx
-
资源ID:668898
资源大小:18.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打造国有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心得体会、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心得体会共2篇.docx
目录打造国有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心得体会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心得体会打造国有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心得体会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间的竞争。国有企业要有“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的责任担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国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利于加快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安全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和主导权,促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实力相匹配的科技创新引领能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同时,这也是国企主动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战略举措,有利于通过高质量科技供给,建设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和国家强的强国发展新道路。加快国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有利于国企聚焦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企业,构建未来领先优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众多关键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突破性创新成果,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积累了包括两院院士等在内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研发投入规模大、增长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也具有坚实的创新基础、丰富的创新资源和雄厚的创新实力。但是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产业结构整体偏传统,创新战略意识有待增强,缺乏统筹设计,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加快国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立足新发展阶段,扬长避短,完善体制机制,找对路径,找准着力点。要明确战略定位,强化统筹设计。应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研究完善中央企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中央企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结合世界一流领军企业建设,健全完善以研发投入和重大创新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还应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发挥需求引导作用。要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强化在重要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优势和支撑能力;加大在新材料、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脑科学等未来新兴领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抢占未来产业。以产业发展需求引导重大科技创新,激发共性关键技术、战略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争取尽快在重要领域赢得战略主动。研究支持国企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创新基础好的中央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平台,聚拢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对科技领军企业创新支持,构建多元投入机制,重点加大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前沿研究投入。同时,要发挥中央大型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组织者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中央企业和国企国家级创新载体平台牵头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整合创新资源,协调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构建以国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科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优心得体会今年上半年,地方国企聚焦主业,着力稳经营促增长,主要经营指标符合预期,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在推动地方经济好转中挑起大梁。在宏观层面,国企聚焦主业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够降低区域金融风险,缓解企业“脱实向虚”行为,使企业将更多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在微观层面,国企聚焦主业有助于企业将内外资源向主业汇集,降低原先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有利于规避管理层的短视行为,通过制定经营业务范围和投资负面清单对管理层的行为产生约束,提高企业投融资决策效率。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主责不清、主业不聚焦、业务领域多、投资范围广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提升国企竞争力形成一定阻碍。未来,还须多措并举,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方面,要明确国企自身功能定位,以国家经济战略方向和自身优势以及未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定主业方向,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做强实业、做精专业。同时,要重点培育龙头国企,积极发挥国企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作用,充分运用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应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思路,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对目前发展过程中能力弱、规模小和业务相似的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对不具备竞争力、长期负债的业务,通过破产、清算等方式果断退出,对依据发展战略保留下来的主业,通过与央企混改、产业链拓展、资质提升等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优化国企内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将管理层的“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紧密挂钩,打破薪酬平均主义,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例如,将企业负债率纳入管理层的负面绩效考评中,以规避管理层盲目举债扩张的投资冲动,将企业主业发展与聚焦情况纳入管理层的正面绩效考评。有关部门要按照依法监管、分类监管的要求,通过划分企业经营业务范围以及投资负面清单来约束和规范管理层的投资行为,并对企业主业发展情况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定期对企业的主业经营情况做统计分析同时上报省市国资委进行评估审查,及时对企业主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一些国企“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软实力”上弱。第一,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较弱;第二,产品质量和品牌较弱;第三,管理水平、管理效益,特别是盈利能力较弱。找准了病根,又该如何对症下药“强身健体”?其一,要花大力气提高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模式很多,要把科技创新真正放在第一位。比如,中化集团提出“科学至上“,没有新技术不投资,没有新产品不投资,完全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两倍计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国企要用好用足这一政策,把钱花在科技创新上。其二,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擦亮品牌。目前,国企在高铁、核电、电力设备、土木工程建设等领域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施工质量好效率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透露,美欧曾领先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建设严重超期,开支大幅增加,成本陡升,经济效益严重滑坡。而我国已完全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第四代核电机组正在建造中,高温气冷堆有望今年发电。不过,不少国企技术和质量上的领先优势目前还没有转化为品牌溢价,即使有好技术好产品也难卖出好价格。这需要国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扩大中国品牌影响,提升品牌溢价。其三,进一步对标世界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大智能化改造,同时推动产品智能化,形成高水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打通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高企业决策、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考核是引导国有企业发展的指挥棒,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固然重要,但考核时不能光盯着“钱袋子”,而忽视企业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以及竞争力的提升。竞争性行业中的国企应该围绕主业来发展,成为国家产业和科技的支撑企业。不抓第一生产力,光有资本实力也不会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此,在考核国企业绩时要严格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党建、科技、品牌、绿色发展等指标,如此才能真正引导国企向“身强体壮”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