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年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

    • 资源ID:671902       资源大小:23.8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

    2023年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我市大田玉米陆续进入灌浆期,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大穗、促粒重,主要任务是防病治虫、抗灾减灾、防倒伏、防早衰,具体措施是科学运筹肥水、防治结合、防涝防倒、适期收获、机收减损。近期我市降雨偏多,部分地块玉米生育进程有所延迟,病虫害发生风险偏高。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当前和后期天气情况及生产实际,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合理追肥,确保粒期营养供应。近期我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部分地块出现渍涝,造成土壤养分淋失,容易出现后期脱肥。粒期是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充足的养分供应对提高粒重和产量至关重要。此时应酌情追施粒肥,普通地块可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可分次施用,高产和脱肥明显地块可适当加大施肥量,满足灌浆期的养分需求,确保穗大粒重。有条件的可利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叶面肥等混合液12次,通过叶面吸收,增加养分摄入,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运转,增加粒重。肥力充足未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不追肥。(二)防旱排涝,保持合理土壤墙情。玉米粒期要维持适宜的土壤墉情,若田间出现渍涝,土壤湿度过大,会影响根系呼吸,降低光合作用,影响产量。我市因前期降雨充足,普遍墙情较好,但后期降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提早制定防旱排涝预案,做到遇旱则灌,有涝快排。防止降雨过多形成内涝,应尽快疏通沟渠,尤其是完善畅通区域排水系统,确保田间积水及时排出。对于形成积水的低洼地块,要借助机械排水,减少玉米淹水时间。同时要注意旱涝急转,预防灌浆期出现干旱影响籽粒灌浆,灌浆后期不宜灌水过多,防止贪青晚熟和影响籽粒脱水。(三)防病治虫,降低病虫危害。加强对田间病虫害的监测调查,特别是受渍涝影响和生长发育滞后田块,适时发布预警预报。针对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等迁飞性重大害虫在做好成虫监测的同时,抓好田间虫情排查,第一时间对高密度发生区实施集中有效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针对玉米螟、玉米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等病虫害要提早预防,抓住防控关键期,科学使用药剂,压低穗期菌源和虫源基数,减轻危害损失。综合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田间长势,因地制宜配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抗病防虫药剂等,增强群体抗逆应灾能力,提高灌浆效率,减轻病虫危害。玉米中期尽早防控玉米螟、黏虫,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促进生长,并针对性配施杀虫剂、杀菌剂,防控虫害以及茎腐病、穗粒腐病。中后期植株较高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注意药液浓度,必要时添加沉降剂。要合理设置飞行高度和速度,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不漏喷、重喷;田边地头、林带周边大型植保无人机无法作业到的地方,注意人工补喷。(四)加强田管,科学防治倒伏。受今年雨水充足影响,大部分地区玉米植株长势良好,但由于部分地块雨水偏多、土壤耕层偏浅,作物根系下扎不深,遭遇灾害性天气时容易倒伏。因此,应合理追肥或叶面喷肥,适当增施钾肥,合理施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素质,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对田间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挖沟通渠,通过机械排水或自流排水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植株长时间浸泡后,导致防风抗倒伏能力下降。发生风灾后,对植株倾斜未完全倒伏的地块,尽量维持现状,依靠自身能力恢复生长;对植株完全倒伏、茎秆未折断的地块,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垫扶果穗,防止果穗发芽霉变;对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的地块,适时抢收;对已绝产地块,视情况及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或及时改种短生育期作物,减少损失。(五)促灌浆缓衰老,防早霜促早熟。灌浆后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籽粒形成后,植株上部叶片可维持较强光合作用,防止打叶削顶,可酌情喷施叶面肥,减缓植株衰老进程,确保源多、库大、流畅,促进光合产物运转,增加干物质积累,发挥品种高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对玉米发育延迟田块,以及易受早霜影响地区,要抓好防早霜促早熟措施落实。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叶面肥,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抗寒能力。适时做好玉米站秆扒皮晾晒,加速玉米籽粒灌浆和成熟籽粒脱水,降低玉米含水量,促进玉米早熟。同时采取割空株、打底叶等促早熟措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营养向籽粒转移,加速成熟。(六)防灾减灾,实现增产增效。发生洪涝灾害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植株上的泥沙,进行中耕松土散墙,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生风灾后,对植株倾斜未完全倒伏的地块,尽量维持现状,依靠自身能力恢复生长;对植株完全倒伏、茎秆未折断的地块,根据实际情况及早垫扶果穗,防止果穗发芽霉变;对植株倒伏严重或茎秆折断无法恢复的地块,适时抢收。对绝收地块,视情况及时抢收秸秆作青贮饲料,减少损失。同时,要立即毁种补种,种植白菜、萝卜、秋芸豆、秋菠菜等秋菜作物,也可视情况种植一些生育期短的养麦、青贮玉米、饲料等作物。改种地块要考虑除草剂药害。(七)减损收获,实现丰收在仓。目前大多数高产品种生育期偏长,若收获偏早,不能生理成熟,难以实现高产。适期收获可以确保充足的灌浆时间,增加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充分发挥高产潜力。要加大做好玉米适期收获的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籽粒成熟度,通过提高粒重来增加产量。应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理念,指导农机手规范作业,降低收获、运输、仓储等环节产量损失。如玉米收获期有持续降雨,则应在降水前抓紧抢收,并组织有装备烘干设备的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烘干服务,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实现丰收在田到丰收在仓。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目前,我市水稻生长已进入抽穗灌浆期,总体生长形势较好。分篥期温光条件好于往年,水稻分篥生长迅速,分篥数量多。但出穗期受高温、多雨、寡照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块未能及时控水,株高有所增加,根系土壤条件偏差,水稻生育进程提前57天,纹枯病在一些地区点片发生。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汛期强降雨天气以及立秋后气温下降、温差较大的实际,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合理施用肥料。水稻中后期施肥时,需要注意防止追施时间太迟,易引起水稻后期猛长、贪青,成熟时间推迟。要做到因地因时施肥,避免贪青晚熟和穗颈瘟发生。水稻的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势、叶色浓淡以及稻瘟病发生情况而确定,施肥期间要保证田间要灌浅水,让水层自然落干,增强土壤肥力。要科学施好粒肥,齐穗后前10天为粒肥最佳施用期,施肥前保证水层,均匀撒施,生长过旺地块可不追施粒肥,叶色较淡田块可适当多施。(二)加强水分管理。水稻灌浆期实行浅、湿间歇灌溉,增强根系活力,直至成熟,做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促粒,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保证穗分化期土、水、气协调。做到前水不干后水不进,以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加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三)及时防治病虫害。水稻要重点防范粘虫、飞虱、稻瘟病等。要强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释放天敌等措施的应用,提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防控水平。在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化学防治与联防联控。防控粘虫要推行生态调控、利用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气味配比出来的诱饵,配合少量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同时抓住卵孵化初期和低龄幼虫期开展科学用药防治。防治灰飞虱为主的稻飞虱要突出压前控后、重点保护水稻灌浆期。稻瘟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稻瘟病突出抓好破口期、抽穗期和齐穗期施药预防,严防穗颈瘟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生育后期连续阴雨天气,对贪青晚熟地块要防治枝梗瘟和粒瘟。对遭遇过强降雨短期淹涝的田块,要即时喷施防控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药剂,以及一些生长调节剂,以提高稻株抗病防病能力。(四)加强管理防倒伏。由于前期温光条件好,水稻地上茎叶部分长势好,株高偏高,不能晒田的低洼田块,根系发育不好,在生育后期或遭遇灾害性天气时容易倒伏。因此,要合理施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茎秆韧性,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保持稻田浅水层,灌浆结实期要以间歇灌溉为主,即灌一次浅水,待自然渗干至脚窝有水,再灌下一次浅水。此外,水稻抽穗后30天内不可断水,避免发生植株早衰和籽粒不饱满。对由于洪涝灾害田间积水过多的地块,要及时挖沟通渠,通过机械排水或自流排水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植株长时间浸泡,导致根系缺氧早衰,抗倒伏能力下降。(五)合理调控促早熟。“早霜”易造成作物生育延迟,影响结实灌浆,降低作物产量。要坚持“保地温、促早熟、延迟收”的技术路线,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作物抵御低温能力。要灌水调温,提早灌水防霜冻,缓冲低温影响。要促进早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水溶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补充植株养分,增强抗寒能力,提高植株素质,为籽粒灌浆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及时断水,防止贪青晚熟。要适当晚收,一旦发生低温冷害,不要急于收获,可适当推迟收获,延长后熟生长时间,促进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转移,减轻冷害影响。(六)积极防范自然灾害。要以水调温,灌浆期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高温逼熟和早衰。对于洪涝灾害,要坚持“排、散、管、促”多措并举,及时抢排积水,恢复土壤透气性,养根护叶,促进受涝作物生长。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阴雨天可一次性排干,排水后适当晒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恢复植株生长。对过水脱肥田块,要及时追肥,可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因积水造成早衰、死亡等现象。(七)适时收获入仓。水稻在95%以上谷粒颖壳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黄化时,籽粒变黄,谷粒定型变硬,米呈透明状,为成熟的标准,是收获适期,适期进行收割。要保证收获时间和质量,减少收获损失。机械收获时,应根据收割机和秸秆还田机具配套情况,对秸秆进行粉碎、铺放或留茬处理。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我市大豆总体处于结荚鼓粒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局部地区存在土壤湿度大、渍害风险高、病虫草害防除压力大、前期干旱等问题,围绕大豆生产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防灾减灾,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追肥促弱。开花结荚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一般大豆生长田块如发现植株表现脱肥或生育期延后的地块,可通过叶面喷施补充氮、磷、钾、硼、铝等营养元素,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枇粒,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2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叶面喷施;第二次在大豆结荚期、第三次在大豆鼓粒期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喷施磷酸二氢钾02公斤+米醋0.16公斤+硼肥增荚促熟。(二)病虫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订防治方案,并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蛇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注重根腐病、拟茎点茎枯等病害的防控。在重大病虫防治过程中,可与喷施叶面肥同时作业,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促”“一喷多效”,实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效果。(三)防涝抗旱。入汛以来,我市降水偏多,针对持续阴雨发生的涝灾,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迅速疏通沟渠,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降低土壤含水量,促进或恢复根系活力。积水排出之后,待土壤表层土干燥后,应适时进行中耕松土散墙,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利于大豆根系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并起到防除杂草的作用。针对涝害造成营养不良的田块,可通过根部和叶部进行施肥补充养分,根部施肥以磷钾肥为主(35公斤/亩),适量施硝态氮肥(23公斤/亩);叶片喷肥每亩用尿素125克,硼铝微肥15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也可加施适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强自身抗逆能力。此外,部分坡地、沙岗地等易旱地块,在大豆鼓粒期遭遇阶段性高温干旱时,应及时灌溉,每次每亩灌水量20立方米左右,尽量减少花荚脱落。(四)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大草,如马泡秧、茴麻、青箱、野绿豆、苍耳等,以利于大豆通风、透光,增加荚数和粒重,促熟增产。拔除田间大草对于收获、晾晒、脱粒均有益处,还可以减少后作物田间杂草,也避免机械收获造成“草花脸”影响大豆商品品质。(五)防雹减灾。密切关注雹灾气象预报,重视参考群众经验判断发生雹灾的可能性,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生雹灾,视严重程度采取救灾措施,若生长点没有遭到破坏,可通过及时追施速效肥等方法促进大豆恢复生长。而对雹灾较重、基本绝收的地区,应采取改种其他作物等措施。(六)适时收获。联合收获最佳时期为大豆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为提高收获质量,大豆联合收获机可配置扰性割台,尽量降低拨禾轮转速,调节脱粒滚筒与凹板筛之间的间隙、调整清选系统风机转速。另外,辽北地区应密切关注气温变化趋势,采取喷施调节剂、智能或人工增温等措施降低早霜威胁。对土壤墙情偏差的地块,霜冻来临前,及时浇水补墙、以水调温,缓冲低温影响。对低温发生后叶片受损较轻的地块,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生长。对叶片受损严重的地块,可割倒晾晒,促进物质向籽粒转运。花生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我市花生处于结荚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非常大。应密切关注中后期异常天气变化,做好防灾减灾预案,积极应对涝灾、旱灾等各种危害,切实减少灾害对花生生产的影响。结合气象条件和花生生长情况,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一)防范洪涝影响。近期降雨偏多地块,应抢抓排水窗口期,及时组织排水。大雨之后,根据花生田积水情况和地势,要及时采取机械排水或人工方式疏通排水沟渠,尽快降低田间积水,将耕层渍水排出,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对于土质粘重排水不畅田块,应尽早结合中耕锄地、链地散墙,促进土壤透气晾墙,减少涝害对花生的危害。地膜覆盖的花生要破膜散墙,降低土壤含水量,保持土壤通气良好,减少烂果现象的发生。(二)及时补充肥料。花生中后期是营养需求较多和荚果充实的关键时期,前期降雨偏多的地块,容易导致土壤肥力流失,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植株易脱肥早衰。因此,结合花生长势应及时补充肥料,保证养分供给,恢复植株生长,防止脱肥和后期早衰,减轻涝害损失,保障花生稳产。露地种植的花生可以结合中耕进行追肥,增施一定量的钙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促进荚果膨大。(三)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利用黑光灯、黄蓝板、性诱剂与高效低毒药剂相结合。由于前期降雨量大,田间土壤含水量高,8月份气温偏高,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花生病虫害,特别是叶部褐斑病、网斑病、白绢病等病害,以及蟒螭、蛇虫、棉铃虫和蓟马等虫害,应加强田间病害监控。对于叶部病害可叶面喷施联苯三哩醇、氟环哇、苯醛丙环噗、月青苯嘤、烯唾醇、三理酮、戊唾醇等杀菌剂+0.3%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溶液,一般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针对蟒螭,可选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00O倍液灌根,每亩用量300毫升;针对蛇虫,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6公斤随肥料施入垄里,或用毗虫咻+助剂防治;针对棉铃虫,于3龄前叶面喷施2.5%氯氟氟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L8阿维菌素2000倍液;针对蓟马,可叶面喷施甲氨基阿霉菌素苯甲酸盐+咤虫眯(毗虫咻),或甲维盐+多杀+助剂,或甲维盐+烯咤虫胺,或联苯菊酯邛可维菌素。(四)及时清除杂草。由于前期降雨量较多,田间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清除。在杂草24叶期,每亩选用48%灭草松乳油150毫升+108克/升高效氟毗甲禾灵20毫升二元复配,或11.8%精喳乳氟禾乳油30毫升,茎叶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一年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而对于田间大草和结种子的老草化学除草效果不好,应人工拔除,并清理移出田间。(五)化学调控。结荚期是花生生长最旺盛时期,一旦出现阴雨天、光照不足,花生容易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对于植株有徒长趋势,株高超过35厘米的地块,应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23次化控,施用调环酸钙和烯效理合剂或壮饱安合理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施,应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和喷后遇雨。(六)适时收获。一般收获时间以植株呈现衰老状态,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渐脱落,茎秆转为黄绿色。可随机选取510株花生,当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纹理清晰,颜色由白色转为浅黄色,壳内海绵组织干缩变薄,果壳内壁呈深棕色,为适宜收获期。花生机械化收获减少损失、提高清洁度的关键在于:一是检查调试好收获机,使机具在最佳状态下高质高效作业;二是准确把握适收期和作业条件,在最佳的时机收获;三是选择适宜的机械化收获方式与机具;四是及时烘干,减少霉变;五是加强机收培训与监督。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