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8篇).docx
-
资源ID:673869
资源大小:31.1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8篇).docx
学习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共8篇)第一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强党的领导,肩负光荣使命,把握重大机遇,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加强党的领导,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要在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有机链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融合,以主题教育的“澎湃动能”激荡事业发展“一池春水”。殷殷期许饱含深情,谆谆教导凝聚信心。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信心、笃实的行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让气朗风清的干事创业氛围护航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肩负光荣使命,以蓬勃动力作出更大贡献。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多次到东北考察,对东北全方位振兴作出重大部署。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科研、产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如何破解矛盾、激发内生动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东北振兴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指明了方向。蓝图擘画,号角催征。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部署,牢牢把握“安全”这一大国“基石”,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东北她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筑实安全“铜墙铁壁”。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要知责担责、承任赴任,锚定目标任务、使命担当,以澎湃动力争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把握重大机遇,以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佳绩。潮起风正劲,奋楫当争先。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改革创新是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指明了东北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一系列实的举措,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点亮了“奋进灯塔”。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要牢牢把握重大机遇,立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三个“基点”,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手段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赋能增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让东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第二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指引我们要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人才资源为根本,在求“新”求“质”中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与不竭动力。以“新”为指引,保持“逢山开路”的干劲,锚定产业升级“不动摇”,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必须立足现有产业优势,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围绕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下好先手棋。要做优“存量”,强化政策引领,出台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细分领域专项规划,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潜能,让相关从业者“心中有数”,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供科学指导。要催生“变量”,依托产业集群与产业示范区,大力推进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领域产业孵化,广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让科研主体“充满信心”,共同打造新兴产业高地。以“质”为关键,保持“遇水架桥”的闯劲,推动科技创新“不松劲”,为高质量发展“提效力”。从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来看,经济增长、生产力跃升的背后,都是因为实现了蒸汽机、电力使用等颠覆性技术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权益保护、收益分配、创新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把政策改革的“含金量”转化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要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汇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创基地,推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完善,释放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通向“生产线”。以“人”为根本,保持“不拘一格”的韧劲,厚植人才沃土“不懈怠”,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科技创新,人才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基础性支撑。必须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置顶”,栽好靶向育才的“有心花”,遍插招揽人才的“无心柳”,育稳尊重人才的“真心苗”,在发挥人才作用上做足文章。要精心育才,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滴灌”“靶向施策”,紧盯战略科技人才,细培产业领军人才,厚植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大批“一招鲜”专家与“全能通”高手。要诚心引才,坚持五湖四海、求贤若渴,摒弃“大山思维”与“峡谷意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让“科研前线”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洼地”。要倾心固才,以惜才、爱才、惠才为导向,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确保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第三篇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在当下破题解题、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承接好第一批主题教育良好基础,乘胜而进,持续发力,让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中始终保持“一”鼓作“气”的良好势头,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在“一刻不停”的深学细悟中锤炼己身,“凝心铸魂”畅通“源头活水”,让理论学习在政治“静气”萦绕中“党味”更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回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着心中不变的信念,为了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懈奋斗,奉献自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指南方不肯休”。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们必将面临更多的新挑战、新困难、新问题,要把准目标要求,坚持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做到“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学懂弄通悟透上见成效。“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学思想,就是要在真学真会真通上“下真功”,畅饮“源头水”,补足“精神钙”,力解“根上结”,持续推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向深处走,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只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凝心铸魂”,才能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要在“一如既往”的深研细究中深入群众,“把脉问诊”做到“身心入至”,让调查研究在基层“地气”蒸腾中“汗味”更浓。“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不仅是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过程,更是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面对面、心贴心中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脚步迈出去、身子沉下去,以“四不两直”“蹲点调研”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既看“高楼大厦”也观“背街小巷”,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察粮食长势、来到村头巷尾谈振兴办法,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百姓疾苦,尽量多元、立体、全面地掌握实情,真正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调”是基础,“研”是核心。“调查”过后还要及时“研究”,须深挖问题根源、抓实对策研究,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中理清新情况、找准新症结、解决新问题,真正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实际工作成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要在“一往无前”的深挖细掘中披荆斩棘,“自我革命”燃起“燎原烈火”,让检视整改在查摆“热气”熏染中“呛味”更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高质量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广大党员干部须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要刮骨疗毒、猛药去河,又要固本培元、举一反三,让检视整改呛味十足,真正达到“治病排毒”的效果。同时,还要坚持分类整改和集中整改相结合,对于短期能解决的,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松手。“党员干部真改假改、态度是冷是热,群众感知最真切、体会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和裁判权。”要坚持开门抓整改,注重发挥群众监督评价作用,对查摆的问题与不足、整改的方案和进度及时进行公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切实以解决问题实效、主题教育成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第四篇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习近平指出,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总书记从战略角度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指出明确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总书记讲话中真正掌握内涵实质,在推进东北振兴中做好“人才”大文章。以爱我家乡、振兴有我为旗帜,培育本土人才成为振兴主力。东北曾经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可以说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曾几何时,东北成为全国有志青年向往的理想之地,集聚了各方优秀人才,其中本土优秀青年更是中坚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东北逐渐被南方发达地区所赶超,本土人口减少,优秀人才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涌去,一度面临人才紧缺的“窘境”。东北振兴,关键在人才,尤其是本土的人才。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强化本土人才的培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让广大优秀青年人才扎根东北、建设东北成为振兴的“主力军”才是“关键一招”,否则振兴就如“无米之炊”,成为“空谈”。要加强对青年的爱我家乡情结培育,让东北振兴人人有责成为行动使然,从而筑牢广大青年留在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根基,让“爱我家乡、振兴有我”成为新时代“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己任,涓流汇聚成为人才集聚洼地。东北振兴不仅需要本土人才,更需要各类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重新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东北必不可少而且尤为关键。从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就可以看出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东北全面振兴“势不可挡”。无论工业、农业、科技等振兴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东北要从完善各类人才引育留政策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提高人才集聚的“吸引力”,让东北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龙头”,成为各类人才展现自我的舞台。就如当年的“北大荒”吸引了全国的青年主力军参与开发建设,终于成为今天的“北大仓”。滴滴涓流汇聚终成大海,相信东北这片沃土将成为新时代聚集人才的“洼她”和科技智造的“高地”。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为统领,提升理念转变观念服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东北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注入“强心剂”,极大增强了振兴发展的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只要坚定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东北振兴发展虽然暂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东北人民是有精神的,如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都是东北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需传承和弘扬。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东北振兴就需要一种精神,才能走过“爬坡过坎”的艰巨期,到达理想的彼岸。提升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做好人才篇章的重中之重,要在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彻底扭转“老观念、老思维”,让新发展理念新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生动实践。将东北打造成各类人才的“第二故乡”和“精神家园”,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中树新风正气,重振雄风。第五篇“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东北地区肩负的重要使命,深入分析东北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部署,为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她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实施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我国发展大势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深刻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提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抓住重大机遇、发挥突出优势,东北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部署,既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引领,又有高屋建岑瓦的方法指导。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深刻把握“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要深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加强检视整改,督促党员、干部正视和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以新风正气振奋人民群众发展信心。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新征程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作出新贡献。第六篇9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经历血与火的淬炼,穿越生与死的考验,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一寸山河一寸血,一路征程一路歌。新时代的我们当传承抗联精神,定“忠诚于党”的信仰之调、谱“勇赴国难”的爱国之曲、填“亲民爱民”的奉献之词、和“血战至底”的奋斗之声。在“调、曲、词、声”中奏响新时代的“抗联之歌”。矢志不渝跟党走,定“忠诚于党”的信仰之调。“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这首传唱铿锵有力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真实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联先烈们坚韧不屈的抗争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军民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面对日伪军不断的军事“讨伐”、各种卑劣手段的政治诱降、苛刻严密的经济封锁下,东北抗联的红色旗帜始终不倒,正是得益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新时代,我们要弘扬抗联精神,关键是要学习东北抗联将士“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来自诸多国内外的压力与挑战。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困难矛盾面前无所畏惧、诱惑考验面前立场坚定,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让“忠诚于党”的基调铿锵有力。甘将热血沃中华,谱“勇赴国难”的爱国之曲。“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由抗联女英雄赵一曼所作的滨江述怀豪迈而悲壮,诠释了誓与日寇血战疆场的坚定决心和许党报国的深厚情怀。在东北茫茫的林海雪原深处,一棵树上刻着一句让人泪目的标语“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述说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抗联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反抗外族入侵、让民族独立,让后世子孙,不断头、不屈膝,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岁月的长风吹拂了92年,吹散了战火硝烟,那棵树已逐渐长高、长大,但其背后“勇赴国难”的爱国旋律依然回荡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曾经苦难,缅怀为救国图强而牺牲的抗联先烈,让许党报国的爱国情怀时时在线。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最坚实的内核,实干担当是爱国情怀的最生动的诠释。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一线、科研项目攻关前沿中锻炼自己,勇挑最重的担子,善啃最硬的骨头,能接最烫手的山芋,在实践锻炼中磨练过硬的本领,将爱国之志转化为实打实的报国行动。俯首甘为孺子牛,填“亲民爱民”的奉献之词。“山脚下,小河旁,门前有棵老白杨,抗联打仗进山里,别忘我家老地方,有朝一日打此过,进屋喝碗热豆浆”这首当时广为流传的歌谣,印证了东北抗联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抗联部队开展游击斗争中制定“四不打”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对损害群众利益的战斗坚决不打”。亲民爱民,绝不损害并羯力保护人民利益,是东北抗联的重要纪律之一。杨靖宇将军曾说,“没有根据她人民的支持,部队就像没有油的灯芯。我们决不能做没有油的灯芯,什么时候也不能脱离群众。”严格落实群众纪律,是东北人民群众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积极支持抗联斗争的重要原因,对东北抗联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需求,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问一问初心、思一思初衷,辨一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厚植“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以切实可行的举措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越是艰险越向前,和“血战到底”的奋斗之声。“冰天雪她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赵尚志将军调寄满江红黑水白山词句壮怀激烈,展现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孤悬敌后,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东北抗联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彰显了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从“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我们中国就完了”的杨靖宇到“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的赵一曼;从“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赵尚志到“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的投江八女在最为艰险的斗争环境中,抗联将士们爬冰卧雪,吃草吞棉,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员干部要发扬抗联先烈们“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主动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始终冲锋在干事创业的第一线、奋斗在攻坚克难的最前沿,把个人的青春梦想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之中,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再创新辉煌。第七篇人要有两种心,一种是信心,另一种是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从容坚定的信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更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进取心。基层的广阔天她,是青年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火热熔炉,亦是青年蜕变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训练主场。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当然我们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还是要怀平常心,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新时代的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基层的广阔天她,应当摆正心态找准位置、扎根基层,在平常心中显信心、见担当。平常心是一种从容坚定的信心。基层,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是上级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有抱负、想提升,无可厚非,但在“别有用心”之人眼里,将“下基层”当成“混阅历”,把“有成绩”当作“镀金身”,“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成了他们的代言词,基层在他们嘴里“变了味”,这样不仅害了自己、也耽误了工作、更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宁静才能致远,厚积才能薄发。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平常心中更能认清机遇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这是读懂中国的一个切入点。对照到我们自己,找准定位、锚定定位,才不会妄自菲薄,有自信;不会夜郎自大,更清醒。唯有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将民生细微处牢牢记在心里、时时抓在手上,做到“说办就办、办就办好”。只管埋头去干,评价交给人民群众,用实打实的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舒心生活。平常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往往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不想工作被推着干,能力不够敷衍着干,面对应接不暇的工作任务,个别年轻干部产生了懈怠情绪,有时为了完成任务“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部分工作华而不实、泛而不精。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有平常心才有定力,有定力、智慧,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基层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不满足于“差不多”,不算“糊涂账”,以钉钉子精神立足岗位实际真抓实干、精干巧干,要下足“穿针引线”的绣花功夫,努力把手中的工作任务做实、做细、做透,让工作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分清主次,逐个击破,争做工作上的“多面手”。平常心更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进取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层工作通过线上群聊进行上传下达已成为普遍。但信息传达到位了绝不代表工作就落实到位了。时时放心不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钉钉子精神”,也多次引用“积蹉步以至千里”的古训。抓落实如果只是抓在“纸面上”和手机“界面上”,而不深入一线访民情、挨家挨户察民意,只会让群众工作落了空、走了样、变了味,更让群众寒了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脚上“沾泥土”,心中才能“有想法”。要想走到群众心里去,就要走到群众家中去、干到群众心坎上。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第八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站在破题解题、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继续保持求知若渴的学习心态、深挖细究的调研精神、求真务实的整改作风,在先学一步、先行一步、先改一步中“步步为营”下好“先手棋”,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走心“不走形”O读透理论学习之“棋谱”,先学一步、入脑入心,确保理想信念“不虚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想信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坚定更不能流于口头表态,唯有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才不至沦为“空中楼阁”。广大党员干部当于深学细悟中“入眼入脑”,原原本本读报告、扎扎实实学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谨防“囱囹吞枣”、坚持“细嚼慢咽”,发扬“挤”的精神、“钻”的韧劲,克服“浅尝辄止”把“厚的读薄”,下足“诗夕卜功夫”把“薄的读厚”,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于学用结合中“入心入行”,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追求、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寻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的“锦囊妙计”,既在“干中学”、又在“学中干”,做到“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用活调查研究之“棋路”,先行一步、走深走实,确保直面问题“不回避”。根植沃土,其叶方茂;实事求是,其理乃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当坚持实事求是、真走真看,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近的远的都去、好的差的都看、表扬批评都听,永葆直面问题的勇气、坚持真理的追求、修正错误的魄力,在拓宽视野中丝丝入扣、披沙拣金,识真伪、辨曲直,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问题导向、细研细究,“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扑下身子摸实情,更要橹起袖子干实事,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接地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一环接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努力写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激扬检视整改之“棋力”,先改一步、见行见效,确保贯彻落实“不走样”。检视整改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主题教育最终成效如何,就看检视整改彻不彻底、到不到位。广大党员干部当谨防“讳疾忌医”,坚持查摆问题动真碰硬。自觉摒弃“怕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私心杂念,坚持“刀刃向内祛顽疾”,既查摆思想问题、又查摆工作问题,既列举具体事实、又深入剖析症结,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指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注重“对症下药”,坚持整改问题标本兼治。自觉把多次整改不到位、群众反映难解决的问题排在“整改清单”最前列,校准“时刻表”、画出“真肖像”、下足“硬功夫”,警惕“轮回反复改”“转圈换着改”“表面假整改”等形式主义不良风气。对待顽瘴痼疾、疑难杂症,深挖“病灶”、找准“病根”,以靶向思维开出“良方”,逐个击破、循序渐进,形成整改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