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区全域旅游对策措施研讨发言.docx
某某区全域旅游对策措施研讨发言一是深化认识,切实理清发展思路。要从全域旅游的高度和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某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是现代交通的枢纽,是游客集散的中心,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市旅游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某要打造山水文化名城,必须重视大力发展城市旅游,确立城市旅游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某中心城区交通便利,是某北区域各种产业要素的汇聚中心,人文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具有区域最佳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因而发展城市旅游既是某全域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某旅游业持续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区”的观念,把城市建设同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尽早制订某城市旅游专项发展规划,并与某旅游业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等多规融合,进一步明确某城市旅游发展的思路。二是创新理念,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城市旅游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城市,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管理也是城市旅游的基础和依托。因此,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某发展城市旅游首先要创新发展理念,要着力在全社会形成旅游引领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意识。某市政府应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落实旅游的引领地位,提升和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旅游者对某城市面貌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规划建设或改造更富某特色的城市建筑,展现某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城市执法及环卫等管理部门也要树立大旅游服务意识,加强城市全方位的管理与维护,让某城市的面貌更加整洁有序美观;要着力规范旅游经营秩序,营造公平、合理、优质的城市旅游消费环境,让“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旅游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创新机制,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城市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各异,很难形成有效的旅游供给合力,也越来越不适应城市旅游的大发展,需要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例如,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某某年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但还不具备战略层面的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为了更好地实践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可以探索在城市规划发展及项目建设中赋予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必要的前置审批权,通过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职能来推动城市发展为城市旅游服务的历史进程。某市人文景点是开展城市旅游的重要依托,但在管理上却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例如,某阳楼、锁江楼、琵琶厅、烟水亭、某市博物馆等人文旅游景区(点)由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某市城市展示馆归属于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南山公园隶属园林管理部门。这种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功能不专业不完善,旅游感知及体验性较差。为了加强某城区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更加专业化的资源合力,建议探索实施管理权转移或者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旅游部门统一进行专业运营。四是加大投入,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重视某城市旅游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认识和规划层面,还应切实加大政策、资金、项目、人员等相关投入,以深入挖掘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产品为抓手,切实提高某城市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当前主要做法应该是做大做优旅游产品存量,创新做好旅游产品增量。其一,对某阳楼、烟水亭、锁江楼等城区收费景区实行免费开放,充实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游览内容和体验方式,优化展示手段和途径,切实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在旅游旺季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使城区主要历史文化景区能够真正成为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窗口,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旅游产品。其二,某城区及周边水资源丰富,城市因水而兴,水已内化为某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元素,所以城市旅游要做好做足水文章。可以对长江某中心城区段的商业码头进行外迁,将原有码头进行旅游功能性改造与拓展,使其成为市民与游客亲近长江感受长江体验长江的高品质观光休闲旅游区。加强长江某城区段沿江景观带建设,增加系列主题性特色景观,启动城市沿江建筑夜间亮化工程,常态化实施沿江灯光秀,适时开行夜间长江游船项目,将抗洪广场、某阳楼、锁江楼、琵琶亭等沿岸景区有机串联,打造体现某特色的水上夜游产品。九八抗洪广场是纪念1998年3万多军民顽强战胜特大洪水的抗洪主题广场,闻名中外,但目前游客很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尽快对其进行改造,扩大主体建筑的面积与高度,创新布展思路,充分运用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形象地再现当年抗洪的伟大壮举,还应丰富展览内容,使其成为展示长江千年历史变迁的专业场馆。其三,注重对城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要统筹规划,实施精品工程,注重历史风貌与细节,加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管理,完善景观设施,优化铺面商业形态,增强旅游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多触摸城市历史和体验城市发展脉搏的旅游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