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1消防工程防烟排烟地方标准答疑汇编500问.docx

    • 资源ID:675669       资源大小:2.74MB        全文页数:2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消防工程防烟排烟地方标准答疑汇编500问.docx

    防烟排烟-地方标准答疑汇编频问版本:2021年6月刖百本文仅汇总了2020年以来,各地实施的地方答疑文件中的消防水部分。将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汇总,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网友指正。文中一些简略用语说明如下:1、建规代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烟规、标准代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3、川渝地区代表川渝地区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指南(试行南(2020)4、车火规代表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55、人防规范代表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6、浙江代表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指版)7、江苏代表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相关规范、标准技术难点问题解答(新建建筑部分)8、3啕像山东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部分非强制性条文适用指弓|(2020)9、宁波代表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量通年)10. 6J¾傲江西省建筑工程消防技术相关问题意见(赣建设协202015号)1K南京改代表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2021年12. 北京改代表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试行)13. C每南代表海南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暂行)(松消2018第117号)14.甘肃代表甘肃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建筑工程)(博消(20201383号)15x湖南代表湖南省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2018)16x广西制冷学会代表广西制冷学会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问题释疑17、陕西代表陕西省建筑防火设计、审查、验收疑难问题技术指南(2021)18、中筑城代表2020暖通专业施工图审查疑难问题解答中筑城文化交流中心19、广州代表广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难点问题解答(穗勘设协字201914号)20、陕西坡代表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61/T93-201421、贵州代表贵州省坡地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52-062-201322、湖南民代表湖南省民宿建筑设计技术导则(2021)目录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11总则1问题一:关于烟规相关内容的专业分工1问题二:关于烟规1.0.2条的理解和执行要点3问题三:关于防排烟设施3C认证要求5问题四:关于烟规1.0.4条的理解和执行要点6问题五:关于防排烟中各种窗的面积计算方法6问题六:关于坡地建筑的防烟系统设计9问题八:关于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排烟系统设计152术语和符号162. 1术语16问题一:关于“中庭”与“高大空间”的区分16问题二:关于商业扶梯开洞可否按中庭设置排烟设施的问题203防烟系统设计213. 1一般规定21问题一:关于烟规3.1.1条、3.1.2条、3.1.3条、3.1.5条中的“建筑高度”21问题二:关于烟规3.1.3条的“三合一”前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及其楼梯间的防烟方式27问题三:关于烟规3.1.3条第2款的前室加压送风口的设置方式30问题四:关于烟规3.1.4条的问题38问题五:关于烟规3.1.5条何时执行的问题39问题六:关于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前室满足自然通风条件可以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问题40问题七:关于烟规3.1.6条中的“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的问题40问题八:关于烟规3.1.7、5.1.2条中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负担楼层数不大于3层时的风口形式46问题九:关于烟规3.1.9、3.4.3条中的避难走道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47问题十:关于烟规3.1.3条、3.2.13.2.3条中的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483.2自然通风设施56问题一:关于不符合烟规3.1.6条款的地下楼梯间防烟问题.56问题二:关于烟规3.2.1条中的建筑高度60问题三:关于烟规3.2.4条中的自然通风方式的开窗高度和手动开启装置62问题四:关于可开启外窗外侧的遮挡问题621.1 :关于直通室外的非防火门可否算作自然排烟的开口问题63问题六:关于防烟系统自然通风窗面积的计算方法631.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70问题一:关于机械加压送风机房可否设置在楼梯间夹层的问题.70问题二:关于烟规3.3.1条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划分71问题三:关于加压送风机可否多个系统共用的问题73问题四:关于烟规3.3.3条中的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73问题五:关于烟规3.3.4条中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楼梯间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条件75问题六:关于烟规3.3.5条中的机械送风口与机械排烟口距离的问题77问题七:关于烟规3.3.5条中风机入口电动风阀的问题?.83问题八:关于烟规3.3.5、4.4.4条中如何掌握加压送风机宜设于下部,排烟风机宜设于上部的问题83问题九:关于避难间的防烟问题84问题十:关于不加内衬的土建风道的设置情况85问题十一:关于防排烟风道的耐火极限问题89问题十二:关于烟规3.3.6、3.1.3条中首层前室的防烟方式的问题90问题十三:关于烟规3.3.10、3.3.12条中避难层(间)的可开启外窗问题94问题十四:关于烟规3.3.11条中楼梯间的固定窗的设置问题96问题十五:关于封闭、防烟楼梯间最顶部的可开启外窗或固定窗的设置高度问题99问题十六:关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是否一定要接室外百叶的问题1001.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101问题一:关于烟规3.4.1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与计算风量的问题101问题二:关于烟规3.4.2条中前室与楼梯间门取值的问题102问题三:关于烟规3.4.4条中避难走道及其前室的余压值的问题102问题四:关于楼梯间送风、独立前室不送风的压差值设定问题.103问题五:关于烟规3.4.2、3.4.6条中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问题103问题六:关于防烟系统泄压的问题1114排烟系统设计1194. 1一般规定119问题一:关于烟规4.1.3条中庭及其回廊的排烟系统的设置119问题二:关于烟规4.1.2条中同一空间可否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的问题120问题三:关于烟规4.1.4.4.4.15条机械排烟场所的“固定窗”的设置1215. 2防烟分区124问题一:关于烟规4.2.2、4.4.12、4.6.2条挡烟垂壁的做法124问题二:关于烟规4.2.3条中敞开楼梯设置挡烟垂壁的问题128问题三:关于烟规4.2.4条防烟分区的划分1294.3 自然排烟设施141问题一:关于烟规4.3.2、4.3.4条中工业建筑的自然排烟设施141问题二:关于烟规4.3.3-2条中自然排烟口的开启形式.146问题三:关于烟规第4.3.3.1、4.4.12.2条,“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这两条中的“走道”是否受“空间净高不大于3m”约束的问题147问题四:关于烟规4.3.6条中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体育比赛厅(含观众厅)等厅室,其自然排烟窗是否应分区、分组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设施的问题147问题五:关于自然排烟口与安全出口距离的问题148问题六:关于烟规4.3.5条中排烟系统自然排烟窗有效面积的计算150问题七:关于烟规4.3.6条中的可熔性采光带(窗)的问题152问题八:关于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如何考虑排烟设施的问题154问题九:空间净高小于或等于6m的场所自然排烟窗有效面积,设计中按占地面积2%还是5%执行?1544.4 机械排烟设施155问题一:关于烟规4.4.1条中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如何设置的问题155问题二:关于烟规4.4.2条中排烟系统的竖向划分问题.155问题三:关于烟规4.4.5条中排烟机房的问题157问题四:关于烟规4.4.7、4.4.8条中是排烟井道的做法163问题五:关于烟规4.4.8条中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要求165问题六:关于烟规4.4.10、4.4.6、5.2.2条中排烟防火阀的设置168问题七:关于烟规4.4.12条中排烟口的间距问题171问题八:关于建筑面积小于50n?需要排烟的房间的排烟设施.174问题九:关于烟规4.4.12条中走道或空间净高不大于3m区域的排烟口设置问题175问题十:关于烟规4.4.13条中吊顶内可燃物的判定176问题十一:关于排烟风机设置于排烟系统的底部时,如何校正风机风压的问题176问题十二:关于车库排烟出口与地上房间自然通风窗口的距离问题177问题十三:关于机械排烟口的形式问题178问题十四:关于排烟系统施工图纸表达问题1794.5 补风系统180问题一:关于烟规4.5.14.5.4条中补风系统的问题180问题二:关于室外排烟口与室外补风口的距离要求1874.6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189问题一:关于烟规4.6.1条中的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与计算风量的区别189问题二:关于烟规4.6.3条中排烟量的计算190问题三:关于烟规4.6.4条中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仿烟分区时排烟量的计算199问题四:关于烟规4.6.5条中庭排烟的问题202问题五:关于烟规4.6.7条中火灾热释放率的问题206问题六:关于烟规4.6.9条中排烟系统设计的空间净高的确定方法207问题七:关于烟规4.6.11条中燃料面距地面高度取值问题220问题八:关于烟规4.6.14条中db取值问题220问题九:关于自然排烟窗有效面积的计算,G螂4.6.3条与4.6.15条不一致时如何选取的问题221问题十:关于单个排烟口的最大排烟量的计算问题2225系统控制2245. 1防烟系统224问题一:关于烟规5.1.2条中加压送风系统的控制224问题二:关于加压送风机、排烟机、补风机现场手动启动装置.225问题三:关于防排烟系统中常闭的多叶送风口、多叶排烟口、排烟阀等,是否需要与相应的风机采用直接控制线路(硬线连锁启动的问题2265.2 排烟系统228问题一:关于烟规5.2.6、4.3.6条中自动排烟窗是否为电动排烟窗的问题228问题二:关于烟规4.5.2,5.2.2条中排烟风机控制的问题.230问题三:关于烟规5.2.4条中排烟口控制的问题232问题四:关于排烟系统阀门显示的问题233问题五:关于自动排烟窗的问题2336系统施工2346.5 风机安装234问题一:关于加压送风风机检修空间的问题2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36问题一:关于安全区域的防火阀设置问题236问题二:关于敞开楼梯间的防烟问题238问题三:关于通风管道穿过前室楼梯间等防烟部位的处置问题.239问题四:关于商业步行街的排烟设施问题241问题五:关于建规8.5.2-1的问题242问题六:关于建规8.5.2-2的问题243问题七:关于建规8.5.4中的无窗房间244问题八:关于民用建筑需要排烟的部位246问题九:关于设备用房的排烟设施设置情况246问题十:关于地下电梯厅与门厅的排烟设施设置情况247问题十一:关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排烟设施设置情况.247问题十二:关于建规8.5节中走道长度的确定问题249问题十三:关于暖通机房、设备房、电梯机房等外墙上的排(进)风口是否需要设置防火阀的问题251问题十三:关于民用建筑中,厨房、锅炉房事故排风管道是否可以穿越防火分区、防火墙的问题251问题十四:关于燃气锅炉房的事故排风能否设置于地下室的问题252问题十五:关于地下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是否需要执行建规9.3.9条的问题253问题十六:关于空调风管保温可否采用Bl级材料的问题254问题十七:关于蓄电池室的暖通问题254其他256问题一:关于设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汽车库排烟系统设置问题256问题二:关于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场所(防护区)排烟与通风问题259问题三:关于冷库的冷间是否设置排烟设施的问题260问题四:关于非机动车库排烟量的计算问题262问题五:关于游泳池的池水区如何考虑排烟设施的问题267问题六:关于电影院的放映厅排烟问题268问题七:关于住宅的商业服务网点如何设置排烟设施的问题270问题八:关于机械汽车库的排烟要求271问题九:关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哪些部位需要排烟设施的问题27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1总则问题一:关于烟规相关内容的专业分工提出本问题的原因:一提起烟规,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暖通专业的规范,果真如此吗?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川渝地区第一条: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应由各专业同完成,具体专业分工如下:1固定窗等排热设施的设计由建筑专业根据标准和本指南的相关规定负责实施。2防排烟系统设计由暖通专业负责实施,建筑、装饰、电气等相关专业配合完成。3防烟分区的划分由暖通专业负责计并提出技术要求,建筑、装饰等相关专业负责挡烟垂壁的设计。4防排烟系统为自然方式时,防排烟设施的技术要求由暖通专业提出,由建筑专业负责实施。5防排烟系统的控制由电气专业根据标准和本指南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暖通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负责实施。二广西制冷学会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否仅属于暖通专业?答: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属于全专业规范,与各个专业相关的条文应分别体现在相应专业的图纸中。例如:建筑专业在楼梯间顶部设置固定窗、高位可开启外窗的手动开启装置等。由于上述措施与暖通专业的防烟排烟系统直接相关,在暖通专业的总说明中应有体现,并写明由相关专业负责。三、山东1.1:建筑防排烟标准是否仅属于暖通专业?建筑防排烟标准属于全专业规范,哪个专业违反相关的条文则应提在相应的专业。例如:建筑专业没有在楼梯间顶部设置固定窗,则应在建筑专业上提出。1各设计单位的建筑、电气及暖通专业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相关设计图纸应由各专业会签,确保建筑工程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到位。2对于采用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间等场所,应分别在建筑及暖通专业的平面图中标注出可开启外窗或门洞的面积。3对于建筑防排烟标准中要求设置固定窗或可熔性采光带(窗)的场所及部位,应在建筑专业平面图中标注该场所及部位的地面面积、固定窗或可熔性采光带(窗)的面积及设置高度。4对电动排烟窗、挡烟垂壁等,建筑、暖通专业应分别在平面图中标注排烟窗位置及有效面积、挡烟垂壁底部高度、控制方式,电气专业应对控制方式予以实施,并标注清晰。四螭(一)防烟系统问题1:按照GB51251-2017第3.2.1条、3.2.2条、3.3.11条:涉及到楼梯间、前室(含合用前室)开窗问题,暖通专业上传图纸已明确上述位置的开窗面积,建筑专业不一致时,暖通专业不记强条,建筑专业是否可不记强条?处理意见:暖通专业已标注并符合规范开窗面积要求时,应由建筑专业处理。五丽(一)防烟系统问题2:按照GB51251-2017第3.3.7条:建筑、暖通专业均未在土建风道内设置金属风道时,暖通专业记强条。暖通专业图纸已设置金属风道,建筑专业未设置金属风道时,建筑专业记不记强条?处理意见:金属风道应由暖通专业记强条,按必须修改(强制性条文)处理。六、山东1.0.6:固定窗由哪个专业表示?防烟楼梯间及封闭楼梯间,规范要求在顶部设置固定窗,楼梯间在内区,不靠外墙且无法通至屋面时如何设固定窗?建筑防排烟标准第4.1.4条所述房间为内部房间时,此区域的内部房间如何设置固定窗?玻璃幕墙是否可以是固定窗?建筑防排烟标准第4.1.4条、第4.4.14条,屋顶设固定窗,是否可以设在吊顶上面?由建筑专业设计,建筑专业在平面图中表示,暖通专业在说明中描述。符合建筑防排烟标准第4.1.4条的建筑或部位,应设置固定窗。玻璃幕墙可作为固定窗,作为固定窗的玻璃应可破拆,并应具有明显标示。有耐火极限要求的封闭吊顶不可以在屋顶设置固定窗。七t肃(建筑工程)3.1.3:下列地上建筑或部位,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尚应按“防排烟标准”第4.4.14条第4.4.16条的要求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固定窗: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nf的丙类厂房(仓库);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肝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11f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60m的走道;5靠外墙或贯通至建筑屋顶的中庭。(暖通在设计说明中明确固定窗的设置原则及要求,具体设置部位及做法由建筑专业配合)八、陕西7.2.20:防排烟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包含如下内容:1防排烟系统设计原则与各系统概况;2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时,需注明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楼梯间尚应注明最高部位外窗可开启的最小面积;3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时,需表示计算风量、送风口位置、风机房布置图、系统图或剖面图;4注明排烟方式、分区面积、空间净高、清晰高度、储烟仓厚度以及挡烟垂壁位置和高度等;5采用自然排烟时,需注明排烟窗的有效开启面积;6采用机械排烟时,需注明计算排烟量、单个排烟口最大排烟量、排烟口数量等;7提供防排烟系统计算书。注:挡烟垂壁、排烟窗、可开启外窗、固定窗等防、排烟设施由建筑专业负责实施。总结分析:烟规属于全专业规范,建筑、装饰、暖通、电气各个专业相关的条文应分别体现在相应专业的图纸中。川渝地区的分工比较明确。问题二:关于烟规102条的理解和执行要点提出本问题的原因:烟规出台以后,由于防排烟的计算公式的更改,计算风量与以前的规范有很大不同。对于车库、电影院、物流建筑、人防建筑等的工程,其防排烟部分按哪本规范执行,原则是什么?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川渝地区第二条:对于目前工程中常见的特殊用途建筑,除本条1-4款作出规定的内容外,其余均按标准及本指南其它规定执行。1汽车库、修车库的防烟分区面积及每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排烟量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第8.2.2条和表8.2.5规定执行。2电影院、剧院和音乐厅的观众厅的排烟量可按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第6.1.9条条文说明执行,排烟量按13次/h换气次数或90m3/(m2h)计算取大值。3物流建筑的排烟设计按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第15.7.1条15.7.8条执行,并按标准4.1.4、4.4.15及4.4.16条的规定设置固定窗。4为保障洁净室的洁净度,降低医院洁净用房的院感风险,面积不大于100nl2的洁净室其排烟口及补风口可于与之相通的洁净走道、清洁走道等疏散走道内,走道排烟量的计算面积为走道防烟分区面积附加与之相通的面积大于5肝的最大洁净室房间面积。二山东1.0.2:建筑防排烟标准第102条:”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如何理解?有专业标准(规范)的按专业标准(规范)执行,但未涵盖的内容则按建筑防排烟标准执行。例如: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汽车库防火规范的规定,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排烟口、补风口的设置要求等应按建筑防排烟标准执行。电影院防排烟按照建筑防排烟标准表4.6.3及计算方法计算。总结分析:烟规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以上各地标准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还是电影院放映厅的排烟量。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第6.1.9条规定,面积大于10CW的地上观众厅和面积大于50m?的地下观众厅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其条文解释中关于排烟量,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第8.4.2条中庭的排烟量计算方法,考虑到观众厅净高比中庭低,人员密集,且由于有座椅的障碍,火灾时人员疏散较困难。因此建议观众厅以13次/h换气标准计算,或90rn3(m2.h)换气标准计算,两者取其大者。假设一个200m2的观众厅,净高7m,按此规范计算,排烟量为18200m7ho而一个200m2的观众厅,净高而,有喷淋,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6.3表,排烟量为82000m3ho此排烟量为原排烟量的4.5倍。相差如此悬殊,以哪个为准呢?按烟规GB51251-2017总则中1.0.2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有观点认为,电影院属于有特殊要求的民用建筑,可以执行其专业标准里的特殊规定。本文观点认为有些不妥。电影院虽然有其自己的规范,但其计算方法是参考已废止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第8.4.2条中庭的排烟量计算方法,没有脱离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范畴,原防火规范废止被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代替,原第8.4.2条被新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的内容取代,那么影院放映厅排烟量的计算也应执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o也相信新版的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会进行相应调整。问题三:关于防排烟设施3C认证要求提出本问题的原因: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应急消评201920号文件,已经将防排烟设施3C认证改为自愿性认证产品,目前执行情况如何?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曲(三)其他3:防排烟设施3C认证要求是否还有效?答:防烟、排烟设施及设备不需要3C认证,自愿性认证。总结分析:1、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应急消评201920号:关于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部关于取消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公告的通知。2、石老师专题:消防产品认证改革-对消防监督验收的影响及对策!问题四:关于烟规104条的理解和执行要点提出本问题的原因:防排烟系统的消防设备,需要满足哪些市场准入制度?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山东1.0.3:建筑防排烟标准第104条中的“准入制度”能否给予明确?同一个型号通风机或者是防火阀的各种规格都必须经过“准入”检测与批准吗?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总结分析:防烟、排烟系统组件的质量是保证系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设计中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防烟、排烟系统中,部分组件属于消防产品,按照现彳亍肖防法规的有关规定,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彳亍认证方可使用。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制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问题五:关于防排烟中各种窗的面积计算方法提出本问题的原因:烟规有可开启外窗面积、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固定窗面积,如何计算?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山东1.5:建筑防排烟标准中有可开启外窗面积、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固定窗面积,如何计算?建规中的消防救援窗能否代替固定窗?可开启外窗面积:是应用在防烟系统的自然通风系统中,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是指外窗可开启扇的(窗洞)面积,外窗的设置位置应方便直接开启。对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可开启外窗设置高度及位置可不作要求。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是应用在排烟系统的自然排烟系统中,其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是指可开启扇的有效排烟面积,与外窗的开窗形式和开启角度有关且应设置在储烟仓内。具体面积计算按建筑仿排烟标准第4.3.5条执行。但对避难层(间)的可开启外窗设置高度可不作要求。固定窗面积:是设置在设有机械防烟排烟系统的场所中,窗扇固定、平时不可开启,仅在火灾时便于人工破拆以排出火场中的烟和热的外窗。面积为可破拆部分的有效净面积。消防救援窗:是指专供消防队员进入进行救援的窗口。消防救援窗不能代替固定窗,可与固定窗组合布置,面积累加。二江苏(一)防烟类7:对于前室、合用前室、楼梯间的自然通风窗计算面积时,是否需扣除窗框,仅算玻璃的净面积?答:按建筑门窗详图中标注的可开启外窗扇尺寸计算窗口面积。三、江苏(一)防烟类8: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2条中规定的面积是否为窗口开启后的净面积(高层建筑因安全因素,对窗户开启的角度和开口大小都予以限制,建议考虑实际情况)?答: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是指:可开启外窗的面积而非可开启部分的有效面积。国61苏(")防烟类10:依据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17-8.7.12-2条的条文解释: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排烟采用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可包括固定扇的面积,比如说15m*1.5m的推拉窗,可开启面积1.12m但总面积仍然满足2m所以应该也视为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是否也可以按照此执行?答:可以按整个推拉窗面积计算。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2条,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是指:可开启外窗的面积而非可开启部分的有效面积。五一诩(一)防烟类1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图示15K606中,缴.1.3.2a2c图示开窗面积均为有效面积,GB51251-2017第3.2.1和3.2.2条中开窗面积未指有效面积,此处是否指整体窗户面积?答: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图示15K606-18中,第3.1.3.2a2c图示开窗面积均为有效面积有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自然通风防烟设施的描述,应为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0-2017第3.2.1、3.2.2条规定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六、中筑城一、防烟部分3:GB51251第3.2.2条、3.2.3条中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是否是指外窗全部开启后的净面积,还是只要求是可开启的窗口面积?第3.1.6条、3.2.3条中的有效面积和3.2.2和3.2.3条中的可开启面积的有何区别?答: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1、3.2.2条中的自然通风设施,活动窗扇的面积可认定为外窗的可开启面积;第3.1.6条、3.2.3条应为外窗可开启部分的有效面积,其计算方式同GB51251-2017第4.3.5条规定要求。七海南6.6.5:自然排烟窗(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开窗角不小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当采用开窗角不小于70°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向投影面积计算;3当采用推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4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5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6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总结分析:烟规对排烟系统的外窗的有效面积计算规定了计算方法,同时也补充了图示。但对防烟系统的可开启面积没有规定计算方法,只是各地有自己的计算原则,方法不太统一,有些出入。希望新烟规修订后能补充一些明确的计算方法,设计者实施起来容易操作一些。问题六:关于坡地建筑的防烟系统设计提出本问题的原因:坡地建筑的防烟系统如何设计?可供参考的地方标准一、川渝地区第二r条:1坡地建筑的建筑高度为建筑坡底层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具体计算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的相关规定。2坡地建筑位于坡底的楼层称为坡底层,以坡底场地作为室外地面;与坡顶相连接的楼层称为平顶层,以坡顶场地作为室外地面。平顶层及以上楼层称为上层,其疏散楼梯间称上段楼梯间(简称上段);平顶层以下、坡底层及以上的楼层称为吊层,其疏散楼梯间称中段楼梯间(简称中段);坡底层以下的楼层称为地下层,其疏散楼梯间称下段楼梯间(简称下段);如图21.1示意。天桥;台。4坡地建筑在平顶层与室外的连接设施仅满足人员疏散且宽度较小时称为兼具其它用途(如避难平台、室外环境等)、主体宽度大于3m时称为平二川渝地区第二十二条:1临坡式坡地建筑的定义:建筑整体坐落于坡底层地坪,通过平台或天桥在平顶层与相邻台地地坪连接,人员可分别在平顶层、坡底层进行分段疏散。(ift)琴A (神)期帕(中g)f猴层-嬲C (蝴r 轨(IR)AAAAzWYVXAqN踹B(TR)图22.1临坡式坡地建筑2仅服务于平顶层以下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2.1中A楼梯间)(1)首先应判断该疏散楼梯间与主体建筑投影范围的关系及其与主楼的防火分区关系,按本指南第三条确定相应的防烟方式。(2)当疏散楼梯间的下段和中段均在平顶层疏散、未分段设置时,该疏散楼梯间整体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3)当疏散楼梯间的中段分别在平顶层及坡底层疏散、下段在坡底层疏散时,疏散楼梯间中段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疏散楼梯间下段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当中段满足本指南所规定的裙房、附楼相关要求时,可按裙房、附楼的相关规定执行;下段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方式时应满足本指南第十一条第6款的相关规定。(4)当疏散楼梯间的中段分别在平顶层及坡底层疏散、下段在坡底层疏散时,中段和下段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中、下段需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应满足标准第3.3.4条及本指南第十五条的规定。3位于建筑中部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2.1中B楼梯间)(I)当疏散楼梯间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均在平顶层疏散时,该疏散楼梯间上段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下段和中段整体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下段、中段可合用,上段应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上段与中、下段需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应满足标准第3.3.4条及本指南第十五条的规定。(2)当疏散楼梯间的上段在平顶层疏散、中段分别在平顶层及坡底层疏散、下段在坡底层疏散时,其上段和中段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下段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上段、中段可合用,下段应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中段与下段需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应满足标准第3.3.4条及本指南第十五条的规定。4靠坡底层外侧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2.1中C楼梯间),无论疏散楼梯间的上段、中段和下段均在坡底层疏散,还是分别在平顶层及坡底层疏散,其上段和中段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下段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上段、中段可合用,下段应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上、中段与下段需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应满足标准第3.3.4条及本指南第十五条的规定。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分段设计尚应满足标准3.3.1的规定。6当平顶层以下疏散楼梯间的中段、下段满足标准和本指南关于设置自然通风防烟的条件时,平顶层应在平台或天桥部位于楼梯间外窗上方敞开或有不小于311f的开口。如图22.2所示。7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分段服务区域宜一致。8各段的防烟设计具体要求按标准及本指南执行。三、川渝地区第二十三条:1嵌入式坡地建筑的定义:平顶层面积大于建筑上部塔楼的面积,下部建筑整体或局部嵌入坡地内,人员可分别在平顶层、坡底层进行分段疏散。2仅服务于平顶层以下的疏散楼梯间(1)首先应判断该疏散楼梯间与主体建筑投影范围的关系及其与主楼的防火分区关系,按本指南第三条确定相应的防烟方式。(2)当疏散楼梯间完全嵌入时(如图23.1中A楼梯间),应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方式时应满足本指南第十一条第6款的相关规定。(3)当疏散楼梯间临坡底层外侧时(如图23.1中E楼梯间),应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当满足本指南所规定的裙房、附楼相关要求时,可按裙房、附楼的相关规定执行。3仅服务于平顶层以上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3.1中D楼梯间)应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4上、中段均仅在平顶层疏散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3.1中B楼梯间),上段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完全嵌入的中段按地下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上段和中段应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上段与中段需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应满足标准第3.3.4条及本指南第十五条的规定。5上段在平顶层疏散、中段在平顶层及坡底层均可疏散的疏散楼梯间(如图23.1中C楼梯间),上、中段均可按地上楼梯间进行防烟设计,上、中段可合用一个机械加压送风系统。6当在坡底层以下设有地下室时,其上、中、下段防烟设计按标准及本指南第二十二条关于下段楼梯间防烟设计的相关要求执行。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分段设计尚应满足标准3.3.1的规定。8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分段服务区域宜一致。9各段的防烟设计具体要求按标准及本指南执行。a 铸 bi!由c <aIts千w)F MAMB(忡"呷"图23.1嵌入式坡地建筑国陕西坡6.3.1:坡地建筑防烟与排烟设施的设置和风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五、陕西坡6.3.2:坡地建筑中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应根据上、下段建筑防火类别及上、下段建筑防火设计高度确定其防烟方式。靠外墙且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注意事项

    本文(2021消防工程防烟排烟地方标准答疑汇编500问.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