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系列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676517       资源大小:44.65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系列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附件:毕节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实施好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全力推进毕节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建设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统筹各类平台资源进行建设,搭建参训人员组织、订单定岗、开班审批、培训实施、课程建设、师资配备、过程监管、评价和职业体验、求职招聘等培训评价就业“全程网办”平台;建设“沉浸式”综合体验仿真平台。围绕“贵州技工”和“毕节工匠”五大品牌培育、产业企业需求,建设“电工、苗绣、烹调师、家政服务、蔬菜育苗”等VR资源,集成打造“培训课程体验、评价鉴定体验、职业实践体验”等多功能虚拟仿真综合体验平台。二、实施内容(一)搭建线上平台。建设融合培训系统、评价系统、培训监管的综合性就业培训服务平台。2023年启动建设,2024年完成开发。(二)开发体验课程。围绕“毕节工匠”五大品牌,结合线上理论授课随时随地、VR虚拟仿真实训安全无风险、线下实训贴近生产实际等情况,以头部企业相应岗位为参考,开发45个职业工种整套核心课程,构建线上线下互连互通的数字化培训学习空间。(三)虚拟仿真平台。依托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现有资源,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现代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职业工种培训所需的软件基础平台资源、硬件设备设施资源,对培训教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优化功能,开展虚拟仿真培训。(四)开展市场运营。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基本建成后,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行管理(政府不需再投入资金),构建从调研、教研、招生、教务、平台运营、后勤保障、财务管理全链条运营体系,面向社会持续提供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岗位推荐、招聘求职等公共就业服务。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使用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2400万元建设毕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按照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建设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约600万元,建设“沉浸式”综合体验仿真平台约1800万元。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毕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就业、培训、财务、机关党委(纪委)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就业、培训、财务、机关党委(纪委)等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平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培促科,负责日常工作事务。(二)强化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用好项目建设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购买第三方服务实施建设。毕节市产业企业“毕节工匠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按照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总体谋划,为确保“毕节工匠”培育行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2024年12月31日),培育培训“毕节工匠”五大品牌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次以上,实现经济发展和技能人才培育互促共进。其中,七星关区3035人、大方县2329人、黔西市2271人、金沙县1741人、织金县2682人、纳雍县2329人、威宁县2741人、赫章县2094人、百里杜鹃管理区778人。二、实施内容(一)培育“毕节建工(鲁班)”品牌。立足建筑行业用工需求大、从业人员多、民族器具制作技艺精湛的优势,围绕本地工程建筑、房屋装修、家具制作、民族漆器等行业发展及用工需求,鼓励职业院校办强建筑类教学专业,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建筑企业、家具(器具)制作企业积极参与,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毕节建工(鲁班)“人力资源品牌。(二)培育“毕节织工”品牌。立足全市服装生产加工产业发展和从事纺织行业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围绕服装生产加工、藤(竹)编、毕节苗绣、服饰设计制造等领域,鼓励和引导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定向培养模式,精准开展技术技能培训I,培育“毕节织工”人力资源品牌。(三)培育“毕节乡厨”品牌。立足毕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高效农业的优势,围绕夜郎汤锅、织金“水八碗”、大方豆干、毕节汤圆、黔西黄耙等地方特色食品,以本地绿色、有机、原生态食材为原材料,挖掘特色饮食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统一原料标准、制作工艺、经营标准和营销理念,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毕节乡厨”特色餐饮业,让“毕节味道”成为“舌尖上的乡愁”。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毕节乡厨”系列特色食品研究团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课程体系。引导一批餐饮企业、培训机构参与“毕节乡厨”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产业+技能”品牌化输出,培育“毕节乡厨”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四)培育“毕节康护”品牌。立足毕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建强职业院校旅游类和康养类专业,引导培训机构及企业积极参与,培育一批服务产业所需的护工、护理、保健、理疗、美容等康养类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毕节康护”人力资源品牌。(五)培育“毕节农技”品牌。立足毕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优势,依托各职业院校建强农业相关专业,打造毕节农业现代化人才培育基地。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服务基层、村集体合作社管理人员专项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项目,培养种植养殖、农机操作、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紧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毕节农技”人力资源品1牌。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项目预算资金40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0O万元,县级财政自筹资金100o万元(七星关区151.76万元、大方县116.47万元、黔西市113.53万元、金沙县87.06万元、织金县134.12万元、纳雍县116.47万元、威宁县137.06万元、赫章县104.71万元、百里杜鹃管理区38.82万元)。五、工作要求(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县(自治县、市、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履职尽责,加大与“毕节工匠”五大品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力度,扎实推进“毕节工匠”品牌培育工作。(二)强化资金保障。各县(自治县、市、区)人社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和向政府汇报,及时将县级财政自筹补助部分纳入预算,及时落实培训补贴和技能评价补贴等政策。(三)强化过程管理。各县(自治县、市、区)要对照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方案要求,强化跟踪,做好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确保实施过程可追溯。毕节市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认真实施好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通过开展培训,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新模式新职业更加规范发展。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2024年12月31日),共培训L5万人次以上,其中,七星关区2682人、大方县1618人、黔西市1554人、金沙县1176人、织金县2152人、纳雍县1752人、威宁县2468人、赫章县1398人、百里杜鹃管理区200人。(一)开展补贴培训。依托备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开展数字技能、新媒体运营、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师、直播带岗带货、外卖配送、网约司机、网约家政等新业态新模式职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二)支持企业培训。支持新业态新职业企业结合岗位需求和人员类型,采取岗前培训或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方式,对本企业职工开展新业态新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技能。(三)抓好社会培训。支持劳动力自主参加新业态新职业社会化培训,凭借培训后考核评价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申请“证书直补”。(四)积极举办竞赛。举办“直播带岗(带货)”等大赛,培育优质带岗主播,促进直播带岗带货等业态的持续发展。二、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三、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2024年12月31日),使用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3100万元,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培训补贴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13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效能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39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高质量做好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大力培养技能人才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33号)等相关规定执行,涉及证书直补的按照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证书直补”有关工作的通知(毕人社通(2023)98号)执行。四、工作要求(一)强化工作落实。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把培训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新业态新模式培训任务按时完成。(二)确保培训效果。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指导培训机构根据职业标准,科学确定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确保参训人员学有所得,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三)加强培训监管。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的监管,确保培训真实性和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能,确保培训资金安全。毕节市村级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加快村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2023年底,建设3593个村级就业信息化平台(不含村级公共就业服务驿站示范点),其中:七星关区599个、大方县278个、黔西市352个、金沙县231个、织金县568个、纳雍县429个、威宁县606个、赫章县466个、百里杜鹃管理区64个。在村级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16至59周岁劳动力信息库,对返乡返岗人员、劳动力就业状况等进行监测,同步提供招聘、求职、政策宣传、劳动维权等服务。二、实施内容(一)建设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智能信息发布系统,接入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可视化远程设备控制、桌面的远程快照和一键还原、远程软件安装部署与卸载、消息集中派发等功能,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快速部署”。(二)推广应用惠民载体。在村(社区)人员集中、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毕节扫码找工作”“毕安薪”微信小程序常态化宣传,加大“毕节扫码找工作”“毕安薪”微信小程序推广应用,拓宽群众岗位信息获取和劳动保障维权渠道。(三)建立面向公众的自助服务。劳动者可通过注册登录相应系统开展查询修正个人信息、获取岗位推荐、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发布求职信息等业务。企业可通过登录相应系统在线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发布招聘信息、查询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等工作。(四)推动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以“网上申报、咨询服务、容缺受理、网上审批、邮寄送达、代办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监测、就业形势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分析等工作。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2024年12月31日),使用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4000万元用于全市村级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资金拨付根据承载村级就业信息平台主体项目完成进度、建设质量进行,具体拨付方式由各县(自治县、市、区)自行确定,但须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复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拨付。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指导好乡(镇、街道)、村(社区)配合做好项目实施。在村(社区)中涉及有千人以上搬迁安置点的,优先将平台建设点选择在搬迁安置点,并配备不低于50Mbps的光纤网络。(二)严格招投标程序。各县(自治县、市、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申报或组织开展第三方公司竞价,根据价格、质量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择优确定第三方公司负责本项目建设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后期维护。(三)强化项目监督。各县(自治县、市、区)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跟踪督促好项目各阶段实施标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完毕。(四)抓好工作调度。各县(自治县、市、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结合项目实施周期,制定实施方案,建立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工作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强化工作调度,保质保量按时推进项目落地落实。(五)严格资金使用。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程序依法依规使用。建立落实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加强跟踪调度和督促检查。适时开展中期评估,确保示范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六)严格评估验收。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成立评估验收小组,按照建设要求对村(社区)建设点软件、硬件、人员培训、个人和企业自助服务展架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提交验收报告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七)抓好后期管护。项目建成后,由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软件、硬件设备设施的管理和使用,项目软、硬件在质保期内的,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保修条款对接有关单位落实维修维护服务,超越质保条款的软、硬件维修维护由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筹实施,涉及需使用资金维护的,可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毕节市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社区(村居)就业公共服务示范指南(黔人社通(2023)93号)精神,深入推进“人社+村居”就业综合服务驿站建设,打造基层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带动基层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实施目标围绕“人社政务进村居,服务群众零距离”为目标,选择市内行政村(社区、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集就业、培训、社保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人社+村居”综合服务驿站。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打造50个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分别为七星关区8个、大方县4个、黔西市5个、金沙县4个、织金县7个、纳雍县6个、威宁县8个、赫章县6个、百里杜鹃管理区2个。二、实施内容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可结合实际,选择部门自行运营,联合银行、通信、快递等市场主体共同运营,购买服务成果委托运营等方式,提供就业、维权、金融、通信、快递等综合服务。(一)完善服务平台载体。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村(居、社区)级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社区(村居)就业公共服务示范指南精神,综合考虑村级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覆盖范围、服务内容等因素,在前期基础上,做好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空间布局、人员配备、硬件配置等工作,确保见服务、见效果。(二)摸清重点群体底数。全面摸排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底数,通过全市劳动力大数据平台开展登记和跟踪服务。(三)规范业务经办流程。利用毕节市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毕节人社云”“扫码找工作”等微信小程序,明确就业经办流程,扎实开展好就业信息录入和更新、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等业务工作。(四)建立健全服务制度。结合实际,逐一建立失业人员分级分类服务、重要时间节点服务、“1311”服务、服务承诺、首问负责、AB角岗位工作、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并悬挂上墙,方便群众知晓,在经办业务中要注重使用规范文明用语。(五)提供零工市场服务。摸排登记辖区内零工人员情况,登记辖区内企业及个人招用零工需求,做好雇佣双向对接。动态掌握未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意愿,以当地农业产业、以工代赈项目为重点,收集县域内灵活就业岗位信息,促进未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六)开展人社综合服务。对符合申领人社就业创业补助条件的群众,提供各类就业培训补贴申领代办服务,开展人社政策宣传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社保政策咨询、查询、缴费、社保待遇领取、社保领取资格认证、社保卡办理等服务。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政策宣传、劳动维权、基层调解等服务。配合做好人才服务乡村的走访、培训、慰问等相关服务。(七)规范机构名称和标识。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严格按照省、市最新要求统一服务站名称、标识字体、材质规格,为就业公共服务站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使用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500万元,按每个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10万元的标准,对各县(自治县、市、区)进行补助,总计补助50个。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评估考核达到示范效果合格后,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各县(自治县、市、区)进行补助。补助款划拨到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用于支持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驿站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拓展公共服务业务。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村级公共就业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顺利实施,成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毕节市村级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驿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调度,指导各县(自治县、市、区)村级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驿站建设。各县(自治县、市、区)成立工作专班,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监管责任,确保示范点建设有序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由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业务指导。(二)强化监督管理。各县(自治县、市、区)对打造村级公共就业服务驿站示范点全过程进行监督,明确专门的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对示范点各阶段实施标准、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贪污、挪用、截留等腐败行为,保障示范点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完毕。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及时向纪委监委或司法部门报告。(三)保持沟通配合。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做好联合建设部门之间的横向对接、乡(镇、街道)的向下对接、上级部门的向上对接,及时处理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和特殊问题,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四)严格项目验收。村级公共就业服务驿站示范点建成后,由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联合建设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的软硬件要求及项目技术规范对项目建设结果进行评估验收,出具验收报告,上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五)发挥村级平台作用。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参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社区(村居)就业公共服务示范指南有关标准,扎实开展好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打通就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人民群众获得就业服务的便利性,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附件:毕节市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标准附件毕节市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标准一、基本条件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应当选择辖区内人口较为集中、临近企业聚集地、交通较为便利、人流量较大、无可见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可整合利用现有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金融机构站点、通信服务点、便民超市等资源,或采取租用群众自建房屋、盘活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体闲置房屋等方式建设。原则上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包含多个社区的大型易地搬迁安置点可联合创建。二、基础设施1.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建设应包含“村级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内容,即配备LED显示屏用于滚动播放岗位信息、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申报劳务维权等。2 .服务驿站主要使用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平方米,自然村户籍人口较多和城镇社区常住人口较多的,可以适当增加。3 .服务驿站应当配置办公桌椅2至4套,分别满足人社服务窗口和共建服务窗口的办公需要,人社服务应配备2台电脑及打印设备。共建单位服务需配置电脑及其他设备的,由共建单位自行明确。4 .服务驿站应当满足无障碍服务条件,为有需求的残疾群众和老年人提供便利。驿站服务大厅内,配备6人以上的座椅、配置饮水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方便群众等候休息。5 .服务驿站服务大厅内,设置宣传册展架1个,用于摆放人社政策、其他政策等宣传资料,方便群众自行取阅。三、人员配备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应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4人,有条件的县(自治县、市、区)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并根据工作需要由其他合作建设单位给予相应的补贴。四、标识设置村级综合服务驿站示范点的门头和室内标识,标准、内容、大小及样式由毕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统一下发。服务驿站服务大厅内,应当在显眼处设置自助设备标识,应当包含自助设备名称、自助设备服务内容等。在服务大厅显眼处,应当设置禁止标志(严禁吸烟、严禁携带危险物品入内等)、警告标志(小心地滑、当心触电等)、提示标志(安全出口、卫生间等)。毕节市村级管理人员专项培训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按照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总体谋划,为确保村级管理人员专项培训扎实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针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员技能偏低、经营管理能力不够高等现状,开展复合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员、集体合作社管理人员、后备人员等群体专项培训。共培训1.5万人次以上,其中,七星关区3466人、大方县1428人、黔西市1738人、金沙县900人、织金县1552人、纳雍县1956人、威宁县1696人、赫章县1758人、百里杜鹃管理区506人。有效促进党组织领办村(居)集体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人力资源开发。二、实施内容(一)培训对象1.应当参训对象。全市村(社区)干部、村(社区)集体合作社管理人员(不含财政供养在村社区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均应当参加培训。2,鼓励参训对象。鼓励有发展意愿、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两委”其他成员、后备力量和党员参加培训。3.引导参训对象。有针对性引导50岁以下、有提高技术技能意愿的其他劳动力参加培训。(二)培训内容根据参训对象实际,自主选择参加创业培训或技术技能培训,并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有关知识作为重要培训内容。1.创业培训(SYB、网络创业培训)。主要培养和提高村(社区)干部、集体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开展市场分析能力、市场竞争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商品销售技巧等方面培训,增强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2.技术技能培训。结合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和各村(社区)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适合就业创业的职业工种开展技能培训。(三)实施步骤1 .宣传动员阶段。各县(自治县、市、区)统筹开展宣传动员和培训需求摸底,采取集中组织填报和不定期组织报名登记方式开展动员组织工作。乡(镇、街道)应根据当地产业、合作社发展需要,统筹培训需求填报,有计划采取组织点名和个人自愿相结合方式组织报名参训I,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尽量做到培训类别(工种)和参训时间统一,同一村(社区)原则上不在同一时间段安排多名人员参训,培训对象一经报名确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改。2 .培训实施阶段。根据培训需求适时组织培训,原则上按月组织、分期分批实施,统筹做好学员管理工作。县(自治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统筹安排好工作,解决好“工学矛盾”,确保报名人员按计划时间参加培训,参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无故缺旷的,按调训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每期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的按规定颁发相应技能证书或创业培训证书。3 .总结提升阶段。对专项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参训人员经营管理、项目谋划、技术技能等方面素质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总结经验。(四)机构选择。按照“质量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在备案委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承接培训任务的同时择优遴选培训机构分县(自治县、市、区)承担培训任务。培训机构要全力提升培训质量,确保专项培训、创业培训评价取证率达90%以上,中长期项目制培训评价取证率达80%以上,评价取证率低于上述要求的,视情况不再安排承担培训任务。(五)组织方式。根据人员组织情况,可结合实际选择集中培训,也可结合临近乡(镇、街道)、村(社区)培训人员情况统筹送教下乡。送教下乡的培训班次,学员可结合实际选择不住宿,但每天必须保证参训学时在8个课时以上。集中培训班次学员往返交通费按规定解决,送教下乡班次学员往返交通费用自行承担。培训期间,培训机构要为参训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六)补贴标准。培训补贴参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13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效能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39号)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高质量做好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和技工教育工作大力培养技能人才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33号)等相关规定、按照劳务协作项目方案执行。创业培训(SYB)每人每天补贴120元,培训时间为10天;网络创业培训每人每天补贴200元,培训时间为7天。其余培训工种按照相关规定时长和补贴标准执行,如政策有调整,按最新政策执行。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按照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安排,两年培训L5万人次(平均每年约7500人次),约需资金2500万元,从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中予以保障。五、工作要求(一)强化协调联动。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加大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对接力度,全力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二)强化资金保障。专项培训所需资金根据培训进度适时拨付,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三)强化规范培训。承接培训任务的机构要按要求推进并规范组织考核评价,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强化工作调度。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日常调度内容,对工作推进滞后或不按要求组织人员参训、个人无故不参训、无故缺旷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毕节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落实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通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职业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各县(自治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均达90%以上。二、实施内容(一)实施青年就业见习千岗募集计划。引导学校、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中小企业、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经济技术开发区优质单位、国有企业、经营情况良好的民营企业等设立见习岗位,搭建青年就业见习平台,开发见习岗位组织青年到岗见习。(二)强化政策宣传和岗位推荐。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统筹,安排所辖乡(镇、街道)发动村级力量进村入户,按月动态摸清高校毕业生等未就业重点群体基本信息、就业需求,点对点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政策,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动态管理,并精准开展就业帮扶,针对每一名高校毕业生至少开展3次就业指导、推荐3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三)强化困难应届毕业生就业帮扶。对市内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就业困难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市内各高校要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就业能力培训,创造条件推动“宏志助航计划”覆盖更多毕业生。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统筹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落实包保责任,直至帮助实现稳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并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通过市场化难以实现就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四)办好校园招聘活动。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落实“万企进校园计划”,积极举办校企对接会、人才接洽会、企业宣讲会等线下招聘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等各类校园招聘活动,各高校每年至少举办10场招聘活动,并提供“131”就业服务,激发其自主就业创业内生动力。(五)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按规定流程和时间安排,有序推进“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开展,强化“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充实乡村振兴基层队伍力量。(六)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各种就业服务,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落实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等“131”就业服务工作,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就业服务率100%,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0),从市、县两级原资金来源等渠道筹集1200万元,其中:七星关区140万元,大方县130万元,黔西市130万元,金沙县130万元,织金县140万元,纳雍县140万元,威宁县140万元,赫章县140万元,百里杜鹃管理区110万元。五、工作要求(一)强化责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毕节市就业和全员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领导下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单位要主动履职、通力合作,认真按照责任分工,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县(自治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抓好辖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深化宣传引导。各县(自治县、市、区)、市直各相关单位、各高校要大力培育和塑造一批积极就业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要大力宣传岗位信息、招引政策、招聘活动,提升高校毕业生政策知晓率、工作满意度,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毕节市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落实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有力推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加强就业载体建设,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监测,常态化开展就业跟踪帮扶,实现脱贫人口帮扶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更加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脱贫劳动力就近稳岗就业8340人,其中:七星关区750人,大方县840人,黔西市630人,金沙县180人,织金县1320人,纳雍县1360人,威宁县1470人,赫章县1640人,百里杜鹃管理区150人。二、实施内容(一)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在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口密集的村(社区),认定、扶持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基地),搭建就近就业载体。(二)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持续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力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监测和跟踪服务,储备东部优质企业用工岗位,强化岗位推介力度,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稳住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提高有组织劳务输出程度。(三)健全就业监测机制。完善脱贫劳动力监测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动态监测,压实基层跟踪服务责任,对失业人员及时实施就业援助,将规模性和区域性失业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四)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聚焦政策落实、岗位扩容、优化服务、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方面,创造性优化服务措施,靶向式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精细化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常态化开展“春暖乌蒙”等“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多形式、高频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闭环提供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跟踪等服务,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实施主体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资金保障从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中筹集K)OO万元(其中:七星关区90万元、大方县101万元、黔西市75万元、金沙县22万元、织金县158万元、纳雍县163万元、威宁县176万元、赫章县197万元、百里杜鹃管理区18万元)作为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行动专项资金,用于各县(自治县、市、区)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稳岗补贴,资金严格按照对口帮扶项目资金使用有关要求使用,实行专账管理、独立核算,确保资金独立运转、保障资金安全。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高度重视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对照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举措,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深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落实。要加强就业形势研判,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解决脱贫劳动力就业问题,共同营造关心、支持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二)强化政策宣传。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宣传解读国家和省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做到接地气、见实效。树立一批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引导积极就业创业发展,稳住就业、稳住收入。(三)强化工作实效。各县(自治县、市、区)要序时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按项目、业务目标、资金使用,清单式管理,按月调度加强沟通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四)强化资料收集。各县(自治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明确专人负责,认真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发放乡村振兴公益岗位稳岗补贴的有关印证资料。毕节市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落实毕节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实施目标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工作职责,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建立“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项目实施周期内(2023年6月8日一2024年12月31日),每年帮扶1.15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七星关区2200人、大方县940人、黔西市1230人、金沙县900人、织金县1840人、纳雍县1620人、威宁县1770人、赫章县940人、百里杜鹃管理区60人;各县(自治县、市、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均达到95%左右。二、实施内容(一)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底数。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摸清城镇内年龄偏大、技能缺乏、身体残疾等失业人员底数,按“一户一档”“一人一策”方式管理,消除城镇就业援助工作的“盲区”。(二)完善认定登记程序。各县(自治县、市、区)要规范认定登记程序,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进行认定。已进行失业登记且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进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系列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