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docx
吕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规划,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推动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规划管控与管理改革相衔接,为推进全市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要素和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212025年)和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号)、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自然资办发(2020)19号)、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发(2020)22号)等相关要求,编制吕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国家、山西省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加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指导下辖县(市、区)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遵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本规划做好衔接。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2021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35年,适用范围为吕梁市所辖行政区域。一、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吕梁市位于我省中部西侧,东部紧邻太原市、晋中市,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别与临汾市、忻州市接壤。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地貌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处晋陕大峡谷。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一般海拔100o2000米,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43,-38°43,、东经IlOo22112°19,之间。全市国土总面积约21140平方千米,东西最大宽度140千米,南北最大长度220千米,周边界线总长954.3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1.80%。现辖1区(离石区)、2市(孝义市、汾阳市)、10县(交城县、文水县、兴县、岚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中阳县、交口县、石楼县),截至2020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约33945万,市政府驻地离石区。“十三五”期间,吕梁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955.8亿元提升到2020年1538亿元,年均增长9.98%,实现了由疲转兴的重大跨越。产业结构由一煤独大持续向多元支撑转变,加速推进煤电铝材一体化等集群化发展,其中铝材产业占工业经济比值达到9%。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374.83亿元,其中采矿业1084.28亿元,占比为45.66%;煤炭行业“压舱石”作用明显,全市加快优质产能充分释放,全市煤炭产能达到L41亿吨,同比增长15.3%,洗精煤产量7955.7万吨,同比增长13.7%,2020年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07%。采矿业对工业企业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尤其是煤炭行业已成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第一大动力。而在吕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煤炭、焦炭、电力、热力与燃气、冶金、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生存、发展都是以矿产资源为生产资料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已成为吕梁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二)矿产资源现状吕梁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共伴生矿产多,开采条件较好,优势矿产资源为煤层气、煤炭、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含钾岩石等,已探明一定资源储量。截至2020年底,已发现的矿产有61种,已纳入“山西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统计”的矿产有12种,其中煤、铁、铝资源储量大,矿石质量较好。截至2020年底,全市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含气面积广,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371.4亿立方米(煤层气、致密气);全市含煤面积1.14万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4.3%,煤炭保有资源量493.85亿吨;铁矿保有资源量14.34亿吨,主要分布在岚县、交城县、方山县等地;铝土矿保有资源量8.17亿吨,主要分布在兴县、交口县、孝义县、柳林县、临县等地;耐火粘土矿保有资源量2.14亿吨,含钾岩石保有资源量4.74亿吨。全市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273处,其中大型116处,中型75处,小型82处。已开发利用的有125处。(三)矿产勘查现状截至2020年底,吕梁市登记的有效探矿权为44个,其中煤层气探矿权12个,登记面积合计为8092km2;煤炭探矿权14个,登记面积合计为415.35km2,铝土矿探矿权12个,登记面积合计为147.6km2;硫铁矿探矿权2个,地热、铁矿、铅矿、镒矿探矿权各1个。截至2020年底,吕梁市煤炭勘查区91处,其中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为67处,占比73.63%;铝土矿勘查区55处,其中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为22处,占比40%;铁矿勘查区38处,其中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为17处,占比44.74%;耐火粘土矿勘查区39处,均为共生矿产,其中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为17处,占比43.59%。含钾岩石勘查区1处,工作程度为详查。(四)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吕梁市目前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层气、煤、铁、铝土矿、硫铁矿、镒矿、铅矿、陶瓷土、铁矶土、石灰岩、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白云岩、玻璃用砂岩、石英岩、石膏、长石、石墨、辉绿岩、大理岩、花岗岩、建筑用花岗石、角闪岩、片麻岩、耐火粘土、脉石英、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霞石正长岩等29种矿产资源。截至2020年,全市持有部、省、部级发证的采矿权为183宗,其中煤层气采矿权1宗,煤炭130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L8729亿吨/年;铝土矿28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734万吨/年;铁矿16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2290万吨/年;硫铁矿5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8.9万吨/年;石灰岩1宗,证载生产规模220万吨/年;铅矿1宗,证载生产规模0.5万吨/年;矿泉水1宗,证载生产规模2万立方米/年。市级发证的采矿权259宗,其中石灰岩151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959万吨/年;白云岩10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22万吨/年;辉绿岩12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35万吨/年;石英岩13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33万吨/年;水泥用灰岩4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123万吨/年;陶瓷土37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44万立方米/年;铁矶土4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3.6万吨/年;其他矿种28宗(玻璃用砂岩2宗、大理岩2宗、花岗岩8宗、角闪岩2宗、脉石英1宗、片麻岩2宗、石膏2宗、霞石正长岩3宗、长石6宗)。县级发证的采矿权73宗,其中砖瓦用粘土矿71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219.38万立方米/年;建筑用砂2宗,证载生产规模合计4.5万立方米/年。按生产规模分:部、省级发证的采矿权煤炭大型以上66宗,占比50.7%;铝土矿大中型以上11宗,占比39.28%;铁矿大中型以上2宗,占比12.50%;市级发证的采矿权大中型以上11宗,占比4.24%。县级发证的采矿权仅有中型矿山1宗。(五)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期间,吕梁市安排部署开展了全市以县为单位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矿山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破坏、含水层破坏等矿山生态环境家底,为现阶段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及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实施的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一期、二期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图斑204个,修复面积485.84公顷。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土地面积1941.23公顷。虽然通过大量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全市仍存在部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持证矿山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矿山生态保护恢复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未来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六)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的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吕梁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 .矿山布局与结构有所改善“十三五”期间,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重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进一步提高,矿山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吕梁市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产能600万吨,大、中型矿山比例明显提高。随着吕梁市集中整治全市露天采石场的实施,全市市级发证有效矿山数量由2017年底的277个压减至2020年的259个,其中参与整合整治矿山中单独保留68个,暂时保留23个,整合矿山63个。积极推进保护地内矿业权退出工作,注销自然保护区内采矿许可证11宗,注销风景名胜区内采矿许可证3宗,共计退出采矿权面积3.69km2o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有较大提高资源利用方式持续转变,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取得良好成效。煤炭矿井采区回采率均已达到要求(薄煤层达到85%以上,中厚煤层达到80%以上,厚煤层达到75%以上),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80%,铁矿矿区开采回采率达到80%;选矿回收率达到80%以上;非金属露天开采矿山回采率达到90%以上。矿产资源集约节约与高效利用水平有较大提高。3 .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初见成效全市共有19座矿山进入国家、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其中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10家,省级绿色矿山名录9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严格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制度。持续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4 .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矿政管理“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自然资源行政审批事项“三级联办”,极大提升了审批效率。(七)存在的主要问题1 .矿山企业市场竞争力弱采矿权中市、县级发证的采矿权中大中型以上比例低,大部分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小,矿山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矿山开采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存在小、散、乱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优势矿产的经济效益。2 .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后备资源不足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地质勘查工作滞后,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尤其是砂石土类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3 .绿色矿山建设、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滞后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整治工作滞后,矿山“三废”治理欠账过多,历史遗留矿山未及时进行复垦和生态修复,持证矿山生态治理基金使用制度不明,矿山“边开采、边治理”未有效实施。4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力量不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力量亟待加强,矿产资源领域执法力度不够,亟待建立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长效机制。(八)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蹿出一条新路来”,这既是对我省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提出的重大要求,也是吕梁老区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切实树立“山西要转型,吕梁勇争先”的强烈意识,在率先蹿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征程上奋发有为、奋勇争先。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产业链条,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助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是我市矿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 .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随着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我市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砂石类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矿山接替资源不足。要统筹实施战略性矿产和经济发展急需矿产的勘查,保持一定规模的矿产开采总量,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在新兴领域、非常规能源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强在稀土、干热岩、地热、页岩气、煤层气等领域的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勘查工作程度,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2 .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矿山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加强节能减排,提升加强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排放管理,有效提升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置与综合利用水平,延长矿产资源利用产业链,加强高端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将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以“三率”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三率”管理公示系统和负面清单制度。3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动矿业绿色发展忠实践行“两山”理念,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解决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矿业绿色转型,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矿业。统筹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地下空间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构建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4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要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管理领域创新,推进地质矿产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创新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立足提质增效、服务改革发展,提升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健全矿业市场竞争机制,充分激发矿业市场活力,加强矿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二、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市委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奋勇争先蹿出转型发展新路为使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全力抓好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各方面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调控矿产资源供给,强化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矿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积极布局先进接续产能,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推动矿业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实现矿业更高质量、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实施矿业权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释放高质量发展新红利。(二)基本原则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总体要求,忠实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节约集约、综合利用,统筹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勘查、绿色开发,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序推进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加大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全面推动中深层地热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2 .充分保障、区域统筹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基本需求,统筹区域内资源禀赋,构建矿产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加大矿产勘查开发力度,优化完善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矿产资源服务保障水平,提高风险监测和应对能力。3 .优化布局、高效利用以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和自然保护地为前提,以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为重点,科学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布局分区体系,积极谋划资源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不断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坚持节约集约,优化矿山规模结构,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打造统一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装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4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实施矿业权市场主体倍增工程,释放高质量发展新红利。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促进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式转变,深化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管理、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矿区生态修复保护等制度建设,构建管理新机制。(三)规划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5年,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地勘工作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矿产资源支撑作用初步显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矿山规模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有力。准确掌握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实现矿产资源总量管理,矿业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节约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矿业权市场更加健全,勘查活跃、开采有序、利用高效、布局合理、绿色低碳的矿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普及,矿山生态环境显著好转,矿业绿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 .具体要求(1)持续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全面落实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落实开展我市境内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我市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生态功能区、重点流域和重大工程区内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2)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后备资源储量全面落实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配合开展我市境内的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勘查,基础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调查等工作。逐步推进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勘查评价,新增一批能源和非能源矿产资源储量,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以上;新增煤层气资源量800亿立方米,铝土矿资源量2.2亿吨,煤炭4亿吨,铁矿2000万吨,钱矿(金属量)0.7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5亿吨。(3)主要矿产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矿业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更趋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基本适应,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合理控制煤炭开发规模,推广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加快煤炭采矿权(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煤炭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利用率达到95%,煤矿瓦斯利用率达到50,矿山“三率”达标率达到95%以上;“十四五”期间,煤炭生产总量根据煤炭市场需求变化实行动态紧平衡,控制在15亿吨/年;推进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加快增储上产步伐,全市煤层气开采量力争达到50亿立方米/年。继续加大矿山的资源整合力度,建筑石料用灰岩总生产规模控制在8000万吨/年以内,规划期内新建矿山生产规模达到中型以上,严格执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制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等准入条件,科学设置矿业权。落实山西省涉及我市境内的试行煤铝共采试点矿山,分阶段实施探转采,煤铝共采取得新突破。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评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落实国家能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省级规划矿区建设,合理划定勘查区、重点开发区、集中开发区,强化勘查开采准入条件,调整矿山最低生产规模,进一步压减小型矿山数量,加强地热、干热岩、煤层气、致密页岩气等新兴资源的开发利用。到2025年,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速推进资源整合,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上新台阶。部省级发证矿山中,煤矿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00%;铝土矿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50%;铁矿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20%;市级发证矿山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50%o对部分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主焦煤和无烟煤)进行战略储备,战略储备矿产地数量为2处左右。(4)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矿业绿色转型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装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制定并严格执行“三率”考核制度,提升共伴生矿产资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至“十四五”规划末期,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5%;支持矿山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优选大型矿山开展智慧矿山建设试点。2025年,矿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绿色勘查全面实施,新建矿山必须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生产矿山加快升级改造,按照山西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至“十四五”规划末期全市预期50%生产矿山进入绿色矿山建设名录。(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机制,强化矿业权人主体责任。持证矿山落实山西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不欠新账、还清旧账。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监管体系,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的全过程,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历史遗留矿山由各级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和恢复治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治理,统筹解决历史遗留矿山生态问题,至“十四五”末期,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恢复率达到100%。继续对重点地区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工程,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持续抓好吕梁市辖区内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推进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工作。(6)全面提升矿产资源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健全完善矿业权出让管理制度,加强矿业权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控制矿业权协议出让,积极推进“净矿”出让。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3.2035年目标展望到2035年,地质工作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彰显有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布局更加合理,矿业开发集聚效应、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绿色矿山建设全部完成,大中型智能化矿山建设逐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控全面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矿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形成绿色矿业经济发展新格局。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权市场制度更加完善。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和高效清洁深度利用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煤层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煤层气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煤层气、煤炭开发时空配置关系更加合理;地热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矿山“三率”达标率达到100%。三、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一)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调控方向1 .勘查方向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引导、鼓励和扶持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加强清洁能源勘查。加大财政资金对煤层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紧缺矿种、战略性矿产的勘查力度;加强河东煤田等主要煤层气分布区煤层气综合勘查;鼓励无矿权重叠的煤炭探矿权人依法申报煤层气探矿权。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鼓励煤炭采矿权依法开展“煤下铝”的综合勘查与开发利用。重点勘查矿种:重点加强煤层气、页岩气、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进一步勘查煤炭、铁、铝土矿、金、铜、铅、锌、镒、白云岩、石膏、石灰岩、玻璃用硅质原料、高岭土、矿泉水等矿产。2 .开发利用方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协调发展、开采规模与储量相适应”的原则,进行有序开采。重点开采矿种:推进煤炭、煤层气一体化开发利用;有序开采铝、铁、石膏、花岗岩、含钾岩石、水泥用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长石、辉绿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固体矿产及地热、矿泉水等液体矿产。加大推进煤炭、煤层气一体化开发利用程度,加大推进煤下铝、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推动煤炭资源采空区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依托政府财政资金在加强地热资源勘查的基础上,统筹地热资源开发与地下水保护,合理设置地热采矿权。加强金属矿产综合利用水平,着重提供金属矿产开采水平,提高金属矿产开采回采率。加强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加强对铝土矿中稀有、稀土、稀散元素进行综合利用。加大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吕梁市的经济建设需求。在满足开发总量控制、最低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要求下,促进资源规模集约开发利用。重点开发利用水泥用石灰岩、熔剂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辉绿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推进非金属矿产绿色开发,推动建材类矿产按照分类使用、才尽其用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限制开采矿种: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低发热量煤炭资源。禁止开采矿种:禁止将优质石灰岩、白云岩等作为普通建筑石料开采;禁止开采可耕地用砖瓦用粘土;禁止变相以开采陶瓷土、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为借口开采铝土矿(共生伴生矿除外)。禁止在河道内开采砂金;严禁在一级保护林地、国家一级公益林、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非法露天采煤、采矿;禁止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矿产资源。(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落实市级区域经济发展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水平及环境承载力,构建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勘查开发定位清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布局,强化资源环境保护,优化矿山布局。1 .矿业重点发展区域落实我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勘查开发定位清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推进重点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重点加强资源条件好、环境承载力高的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性好、矿业活动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根据其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共划分6个建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即柳林一离石建材规划基地、孝义一中阳建材规划基地、兴县一临县建材规划基地、离石一方山建材规划基地、交口一石楼建材规划基地、文水一交城建材规划基地。在划定的6个重点发展区域内,实行区域差别化、矿种差别化管理,统筹安排市域内的矿产开发布局,进一步推动重点发展区域内露天矿山的整合、重组,积极培育一批建材类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广矿山绿色开发利用的经验,“十四五”末基本实现重点发展区域内矿山绿色开发利用,并以点带面形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2 .推进矿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煤和非煤两篇文章,是吕梁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实现资源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破解煤炭“资源诅咒”,破除“一煤独大”产业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稳定煤炭产业,壮大铝系产业,形成煤炭和铝系共同主导的产业新格局,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煤炭产业:全面贯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六型”转变,按照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有序推动新增产能与化解过剩产能衔接,新建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提高煤炭集中开发度和集约化水平,建设大基地、大集团、大企业,持续推广IlO工法等安全采煤工艺。加快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步伐,淘汰落后工艺,提高开采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回采率。实现煤阡石、矿井水、煤层气等煤炭伴生物和开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加快延伸“煤、焦、电、化、气”循环产业链,打造煤电化、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四条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建设好煤炭循环经济园区,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做到“依靠煤、立足煤、不唯煤工实施安全稳煤、生态立煤、人才强煤战略,探索研究边角废弃煤资源和无法开采的废弃矿埋藏的资源利用。煤层气产业:抓住我市河东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开发基地的机遇,借助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经验和管网优势,创新开发主体,加快推进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加快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重点从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生产力度、煤层气井下抽采综合利用(提纯、液化、发电和风排瓦斯利用)、煤层气液化工厂建设、煤层气管网建设、煤层气加气站工程建设等5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率先开展“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成套经验。建设吕梁煤层气产业园区,推动建立上游勘探开发、中游管网建设、下游综合利用的全产业发展链条。铝系产业:依托能源资源产业优势,按照集约化、循环化、生态化的建设理念,以建设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为目标,以实施煤电铝(镁)材一体化发展为途径,以兴县铝镁合金新材料开发园区和柳林铝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积极发展航空用镁铝合金、汽车用铝、铝压铸件等高端产品,重点围绕一个国家规划矿区、两个铝土矿产业基地及铝工业园加快铝工业延伸链条,提高铝资源就地加工转换能力和产品附加值,使铝工业成为我市继煤炭之后又一大支柱产业。钢铁行业:以构建“产业要素集中、布局优化合理、技术装备一流、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围绕岚县袁家村一娄烦尖山铁矿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加快岚县航空轴承钢、高端海洋装备用钢等多元化特种钢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力打造特钢材料发展高地。非金属矿产品:主要为市级发证的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花岗岩、辉绿岩等建筑用材料所需矿种,重点发展水泥建材和新型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强石灰岩资源分品质多用途开发利用。实施新一轮的资源整合,以此为契机,提高资源的集中开发度和集约化水平,吸引建材企业的大集团、大企业作为整合主体,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资源开采规模和开采效率,走集约、节约、绿色开发之路。加大煤阡石、粉煤灰建筑材料产品的开发利用,用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空心砖,新型建材产品比重提高50%。发挥我市高铝耐火粘土资源优势,依托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镁钙质、镁钙错质等不锈钢用绿色耐火材料和碳化硅质、氧化硅质、氧化错质等煤化工用高温、耐磨材料,提升耐火材料附加值。加快发展多功能复合墙板、楼板、楼梯、管廊等建筑部品部件,汽车安全玻璃、功能性建筑玻璃、医用玻璃、家电面板玻璃等深加工产品和电子、光学特种玻璃,耐腐蚀、耐高温、耐磨和耐酸碱等高端陶瓷材料,增强型中空纤维膜、聚碉膜等高分子膜产品和聚十一酰胺等高性能植物塑料。(三)勘查开采与保护布局落实山西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的战略布局、工作布局和功能分区。禁止在国土空间三条控制线内矿业开发,禁止在地质遗迹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地、I级保护林地、泉域重点保护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矿业开发,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地、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地、11级保护林地内矿业开发应当遵守有关部门管理办法及规定。严格落实吕梁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规划矿区、山西省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建设,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优化重点勘查区内探矿权设置,有序勘查,鼓励和引导商业性勘查投入;推进重点矿区的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矿业权设置区划,优化矿山布局。按照“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的原则提出差别化政策。1 .落实能源资源基地建设落实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我市划定5个基地,其中煤炭1个,为晋中煤炭基地(吕梁部分);煤层气1个,为河东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基地;铝土矿为2个,为山西保德一兴县铝土矿和山西汾西一孝义铝土矿基地;铁矿为1个,为袁家村一娄烦尖山铁矿基地(吕梁部分)。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晋中煤炭基地,结合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煤电产业优化升级。加大炼焦煤保护性开采力度。煤层气基地建设:发挥河东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资源优势,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铝土矿:坚持煤电铝(镁)材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集约化、循环化、生态化建设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精深加工。以我市铝土矿基地为依托,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千亿级铝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铝土矿基地内煤炭矿山企业“煤下铝”的综合勘查与开发利用。铁矿基地:围绕袁家村铁矿资源优势,结合我市已建成的大型钢铁企业,从铁矿资源规模开发、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个钢铁企业的资源分布情况和保障程度,规划加强建设吕梁铁矿基地。2 .落实国家规划矿区落实涉及我市辖区的9个国家规划区,涉及煤层气、煤炭、铝土矿。我市辖区内的国家规划矿区,要打造新型现代化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为目标,实行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提高门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合理划定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落实绿色勘查开采技术要求,严格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准入条件,鼓励自愿依法进行有序整合,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支撑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加强国家规划矿区内的勘查开采监督管理,进一步推进规划矿区内资源整合,加快矿山的绿色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效率。3 .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全面落实全省划定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矿区,涉及我市辖区内的2个煤炭矿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外部条件变化,对矿产资源储备区可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实际需求,经严格论证和批准后,矿产资源储备区可转化为开采矿区,进行规模开发;加强对矿产资源储备区的保护和监管,防止被压覆或破坏。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落实省级规划确定的盆地区、重要成矿区带调查工作,配合开展我市辖区内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完成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生态功能区、重点流域和重大工程区内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落实省级规划确定的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开展我市辖区内的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通过前期开展一些必要的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工作,以基础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基础,通过圈定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引导和服务商业性矿产勘查,进一步夯实国家急需的重要矿产和紧缺矿产的勘查工作基础。(二)矿产资源勘查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忠实践行“两山”理论,依据全市国土空间布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特点和地质工作实际,在筑牢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骨架的国土空间保护修复格局为主体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基础上,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科学合理布局能源矿产发展空间,优化勘查规划分区,划定重点勘查区。1 .勘查规划分区重点勘查区:在规划期内,按照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国家产业政策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的地区划定的重点区域,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活动。落实省级规划,划分8个重点勘查区,主要勘查矿种为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重点勘查区管理政策:重点勘查区是引导地质勘查基金和商业性勘查投入的重点区域,区内立足于寻找国家和省急需的大中型重要矿产资源,全面实现探矿权竞争性公开出让,以各级财政资金的初期勘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风险勘查;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规定的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地质勘查环境,推行勘查项目合同管理,并遵守“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原则;勘查过程中加强绿色勘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运用先进的勘查手段、方法、设备和工艺,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并对受扰动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勘查方式。2 .勘查规划区块落实省级规划中拟设置勘查规划区块82处,面积2524平方公里,其中,按矿种划分,煤炭23处、铝土矿43处、铁矿2处、铅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