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10讲纵断面设计33.ppt

    • 资源ID:680220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0讲纵断面设计33.ppt

    ,第四节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适用条件:(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的合理组合;(2)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型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组合。,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2.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型直线、凹型直线),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凹陷”。,(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断背曲线的改善,断背曲线,(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暗 凹,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和,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竖曲线顶点尽量重合,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若做不到平、竖曲线较好的组合(顶点的重合),则宁可把平竖曲线分开相当距离(不小于3s行程),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半径:若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时,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长度:平曲线远长于竖曲线的情况:,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长度:平曲线小于竖曲线长度的情况:,平曲线和竖曲线其中一方大而平缓,那么另一方就不要形成多而小。一个长的平曲线内有两个以上竖曲线,或一个大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一个大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悦目的。注意避免“暗凹”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注意避免“暗凹”组合。,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道路,应避免在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注意避免“暗凹”组合。,(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内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造景观设计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重视景观要求,尤其在规划和选线阶段,比如对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区、文物保护区等景点和其它特殊地区,一般以绕避为主。2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3应能提供视野的多样性,力求与周围的风景自然地融为一体。,4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5条件允许时,以适当放缓边坡或将其变坡点修整圆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6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将绿化视作引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境的一种技术措施进行专门设计。,1视觉分析的意义 视觉分析: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觉分析。,一、视觉分析,第六节 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1)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2)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点随着车速增加而向远方移动。当车速增加到97kmh时,他的注意力集中点在前方600m以外的某一点。(3)当车速超过97kmh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4)驾驶者的周界感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少。当车速达到72km/h时,驾驶者可以看到公路两侧视角3040的范围,而当车速增加到97km/h时,视角减至20以下。,视觉评价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道路透视图:是按照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位置,根据线形的几何状况确定的视轴方向以及由车速确定的视轴长度,利用坐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3视觉评价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第10讲纵断面设计33.ppt)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