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三明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680700       资源大小:29.4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明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docx

    三明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持续推进我市建材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88号)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49号),以及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闽工信规(2023)5号)和我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建材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委、省政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贯穿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总量控制为基础,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关键,以低碳技术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二)工作原则坚持总体部署,稳妥降碳。统筹考虑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环境保护要求、安全生产条件、市场供应覆盖范围等因素,在稳固产业发展、稳定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加快重大低碳技术创新突破,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以科技、制度创新驱动建材行业低碳转型。坚持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重点把控,综合施策。以水泥、石灰行业作为建材行业降碳的重点领域,综合运用现有政策体系,推动其率先实现降碳目标。在此基础上,将成熟的经验在其他领域推广实施,促进建材行业整体实现降碳目标。(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建材行业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到2025年,水泥熟料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幅度达到省上要求,水泥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培育一批绿色建材企业。“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水泥、石灰、墙材、石材等主要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二、重点任务(一)严格增量控制,推动存量优化1.防范过剩产能新增。严禁水泥熟料行业违规新增产能,因企业整合等原因确需新建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置换政策,在规定期限内拆除已置换的生产线。加强石灰、墙材、石材等行业管理,加快建立防范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化、法治化长效机制,防范产能无序扩张。(市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认真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规定,通过综合手段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发挥能耗、环保、质量等指标作用,引导能耗高、排放大的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鼓励建材领军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和行业空间布局。鼓励第三方机构、骨干企业等联合设立建材行业产能结构调整基金或平台,进一步探索市场化、法治化产能退出机制。(市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推动水泥、墙材、石材等行业集中集聚发展,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泥行业依托金牛水泥、建福水泥等龙头企业,打造水泥及其制品产业园,重点发展干法水泥,转型生产高标号水泥,延伸发展水泥基复合材料等产品。墙材行业推进生产外墙整体保温装饰材料、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以及新型防水材料建设,抢占高端墙材料市场。石材行业积极策划对接树脂基人造石材、异形石材等项目。(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合理实施水泥有序生产。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区域协同,持续推动水泥企业有序生产,强化市场需求对接。除全年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任务的生产线外,其余生产线应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1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行动严格落实新建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对于我市在建、拟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需严格落实其产能置换方案,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拆除已置换的生产线,避免违规新增产能。优化水泥产品结构。抓住福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机遇期,对标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等港口和三都澳等6大湾区建设需求,鼓励并支持水泥企业开发海工水泥等特种水泥品种,实现水泥产品多元化。提升水泥产品利用效率、减少水泥用量,支持预拌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预制件等绿色建材行业发展,推广装配式产品,积极培育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基地。优化墙材和石材行业产品结构。墙材行业依托科顺新材料、新达保温材料、三凯新材料、万峰建材等企业,推进生产外墙整体保温装饰材料、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以及新型防水材料建设,抢占高端墙材料市场。石材行业在加大整治整合的基础上,积极策划对接树脂基人造石材、异形石材等项目。(二)推动原料替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 .优化水泥行业原料结构。强化产业间耦合,加快非碳酸盐原料替代,在保障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使用电石渣、氟石膏、赤泥、白泥、钢渣等含钙资源替代石灰石,降低水泥生产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快高贝利特水泥、硫(铁)铝酸盐水泥等低碳水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研发含硫硅酸钙矿物、粘土燃烧水泥等材料,降低石灰石用量。(市工信局、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固废利用水平。支持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废弃物。鼓励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对产品性能无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生产利用,提高混合材产品质量。提高墙材产业协同处置淤污泥、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水平。推进石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促进企业综合利用边角料、石粉等废料研发生产人造大理石、石材马赛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石粉脱硫剂、机制砂等产品。支持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动建材产品减量化使用。精准使用建筑材料,减量使用高碳建材产品。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促进水泥减量化使用。开发低能耗制备与施工技术,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鼓励固碳矿物材料和全固废免烧新型胶凝材料的研发。鼓励发展应用瓷砖胶、外墙仿石涂料等新型低碳建材,减少水泥和石材的消耗量。(市工信局、住建局、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水平1 .推动燃料替代。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生物质燃料等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支持可燃废弃物高比例替代燃煤,推动替代燃料高热值、低成本、标准化预处理。完善农林废弃物规模化回收、垃圾源头分类等上游产业链配套,形成供给充足稳定的衍生燃料制造新业态,提升水泥等行业燃煤替代率。(市工信局、林业局、农村农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清洁绿色能源应用。优化建材行业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在气源、电源等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条件下,有序提高石膏板、混凝土制品等行业天然气和电力使用比例。引导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鼓励探索氢能安全利用。(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建设。持续重点企业全流程能源管理优化,建立二级、三级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动企业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对重点工艺流程、用能设备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增加能源管理中心的碳排放监测功能,培育具备碳排放领域专业知识技能的能源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建立能效清单目录。各县(区、市)组织开展水泥、石灰、墙材、石材等行业现有企业能效情况调查,认真排查在建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企业能效清单目录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市工信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培育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鼓励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积极申报能效领跑者,树立水泥企业能效标杆。对水泥、石灰等行业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加大能效“领跑者”指标的政策采信力度,把能效“领跑者”指标作为能评、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贷款等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市发改委、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快技术创新,推广节能降碳技术装备1.加强研发低碳产品。根据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需求,开发生产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等建设相适应的高掺量、高孔洞率、高强度、多功能和自装饰的高质量产品。促进产品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发展,加强低碳水泥、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等方式,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认证。(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研发重大关键低碳技术。围绕建材行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关键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关水泥悬浮沸腾煨烧、窑炉氢能煨烧等重大低碳技术。加快突破建材窑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加强与二氧化碳化学利用、地质利用和生物利用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建设一批标杆引领项目。探索开展负排放应用可行性研究。加大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气凝胶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3关键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行动2025年前:重点研发低钙熟料水泥、非碳酸盐钙质等原料替代技术,生物质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燃料替代技术,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技术。重点推广水泥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低阻旋风预热器、陶鎏干法制粉、石灰双膛立窑、墙体材料窑炉密封保温等节能降碳技术装备。2030年前:重点推广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突破水泥电窑炉、水泥悬浮沸腾燃烧、窑炉氢能煨烧等重大低碳技术,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产业化应用。3 .加快推广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动建材企业优先采用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目录中的技术,以绿色化、智能化、超低排放为方向实现技术升级,加快成熟工艺普及推广。引导重点行业积极开展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水泥行业加快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烧成、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等节能技术装备;石灰行业加快推广双膛立窑、预热器等节能技术装备;墙材行业加快推广窑炉密封保温节能技术装备,提高砖瓦窑炉装备水平。(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3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行动水泥行业。以金牛水泥、建福水泥、红狮水泥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实施新型高效燃烧、低温余热发电、高效粉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篦冷机等节能装备,推动现有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危险物。石灰行业。推广双膛立窑、套筒窑、电磁回转窑、预热器、富氧燃烧、窑炉隔热保温等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对燃烧废气余热、转窑简体辐射余热和梁式窑导热油余热的回收利用水平。机制砖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原料制备、挤出成型、干燥焙烧、装车运输等全过程自动化生产、信息化控制。推动企业加快“机器代人”改造,实现高精度切坯、翻坯、码卸坯、包装仓储等环节自动化、机器人化。鼓励机制豉产品向高掺量、高孔洞率、高强度、多功能和自装饰等方向发展。烧结砖行业。推广窑炉密封保温、高性能装配式隧道窑炉、自动化分拣打包、烧结制品制作部品部件、协同处置废弃物等节能技术装备,鼓励发展适应城市建筑结构形式的烧结空心砖、自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砌块及高档烧结瓦、太阳能屋面瓦等产品。4 .以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节能降碳。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窑炉优化控制等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全链条生产工序清洁化和低碳化。探索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技术加强对企业碳排放在线实时监测,追踪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建立行业碳排放大数据中心。(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广绿色建材产品1.构建高效清洁生产体系。鼓励企业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培育绿色园区,协同控制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定“一企一策”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价和认证,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在水泥、石灰、墙材、石材等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污染物深度治理和二氧化碳超低排放改造,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市工信局、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4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绿色工厂。鼓励建材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工厂建设工作,通过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在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同时引导条件成熟的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培育一批“超级能效”、低零碳工厂等。绿色供应链。鼓励建材行业中拥有众多供应商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建设,通过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和信息互通,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关联企业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园区。在建材行业中选择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化水平高的园区,培育建设绿色园区。引导园区加强循环化改造,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园区建设智能微电网,促进园区内企业废物资源交换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2 .构建绿色建材产品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扩大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大力提高建材产品深加工比例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发展生物质建材。(市工信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扶持绿色建材产业。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特别是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市工信局、财政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安排,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和政策协同,明确各县(市、区)目标,分解具体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落实举措。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做好各项工作支撑。(市工信局、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二)加大政策支持增强对建材行业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加大政府部分绿色建材采购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建材企业碳减排项目和技术、绿色建材消费等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基金。充分发挥气候变化投融资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等方面的金融支撑作用。落实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鼓励政策。(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明监管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引领作用引导建材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鼓励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制定实施碳达峰方案;在建材行业推行重点企业碳达峰试点,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上下游协同的建材行业标准体系。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完善基于生产全流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碳减排成本核算方法。培育打造一批低碳建材工厂,推广低碳建材产品。(市工信局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四)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能评、环评审查,加大节能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对水泥企业能效水平的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确保相关政策标准落实落地。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完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监管体系。加强现有生产线节能监察和新建项目节能审查,对弄虚作假、“批小建大”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罚,对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持续实施节能监察工作。(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战略咨询、技术支撑、政策建议等作用。积极推动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设施向公众开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召开行业交流会,加大对建材行业节能降碳典型案例、优秀项目、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全面动员行业力量,广泛交流经验,形成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合力。(市工信局牵头,有关部门参与)附表:“十四五”建材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预计投产时间1福建省谋成水泥发展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一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并配套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及城市和危废处理设施。2025年2宁化金牛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一条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配套10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设施,年产高标号水泥200万吨。2024年3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一条日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同时配套7.5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及协同处置固废项目。2022年4福建省清流县帅风建材有限公司活性石灰生产项目建筑面积20570平方米,包括破碎车间、生产车间、生产辅助用房及水、电、路、绿化、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破碎及筛分系统,回转窑,原料磨等设备;建设年产20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2022年5福建闽鹭矿业有限公司资源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年产60万吨石灰和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未定6明溪三钢矿业责任有限公司烧结石灰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四座400nF机械化竖窑,实现年产36万吨烧结石灰。2023年7宁化县鑫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项目建设年产3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未定8福建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福建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改性沥青卷材车间、卷材原料/成品仓库、原料储罐区、锅炉房、废水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冷却水系统、6条改性沥青生产线、非固化沥青涂料生产装置4套。项目完工后实现年产6120万平方米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万吨非固化沥青涂料。2022年9福建省永安万年水泥有限公司日产7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拆除现有的一条2500td和一条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一条7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2026年

    注意事项

    本文(三明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