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七篇.docx
-
资源ID:683162
资源大小:26.1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七篇.docx
弘扬辛亥精神国旗下讲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一百余年岁月河山,沧桑巨变换了人间。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划破了武昌城的夜,风卷残云,摧枯拉朽。那一刻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一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发出的枪响,会向世人展示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那年以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用无数革命志士鲜血写就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壮阔历程。由武昌城震惊世界的枪响回溯,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能听到鸦片战争英国舰队轰击中国海岸线的隆隆炮声。“天朝上国”封闭停滞,被远远甩在“百年锐于千载”的工业革命浪潮后面。此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太平天国的悲歌,洋务运动的夭折,戊戌变法的幻灭,清末新政的破产无怪乎谭嗣同悲叹:“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在革命的旗帜下,中华民族的觉醒者们,以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开启了“亚洲的觉醒”。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送走了皇帝,却迎来接二连三的封建复辟和军阀混战。政府频繁更迭,国家主权难以保全,人民生活依旧困顿不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112年后,再重新看那段历史,仍会感到作为中国人是自豪的,一切曾经为中国革命事业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行者,不应该为后人所忘却。在孙中山先生40余年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失败远多于成功,但他未曾言弃,临终之时仍疾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的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我们必当以史为鉴,为祖国的建设不遗余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辛亥革命112周年纪念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亲爱的同学们:112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中华大地上发动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国近代史就像是一场接力跑,一步跨一步地走来,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要从辛亥革命的奋斗历程中收获历史启示,学习和继承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奋发图强的大无畏精神,在新时代要敢于担当使命,团结向前,要有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将党和国家放在心中,因为中国共产党都是光荣的模样,有国才有家!所以,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宏阔视野,用发展和进步眼光看待每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身体力行地做到“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辛亥革命112周年国旗下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说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12年前,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随后革命形势迅速遍布全国。因为1911年的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所以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102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辛亥革命112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老师们,同学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辛亥革命112周年纪念日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是XXX,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2023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2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在这之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就是经过这种量的不断累积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中国近代革命党人及人民大众,为了推翻腐败没落的清王朝反动统治,他们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品德。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又怎能忘记这段历史?虽然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先烈们的革命事迹,是他们为革命献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青年一代要牢记历史,放眼未来,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为了将来,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同学们,我们是怒放的鲜花,初升的太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强盛兴亡之责靠我们来担当。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青少年要继承起辛亥革命的奋斗精神,将对祖国的这份责任挑在自己肩上,更好的发挥我们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同学们,努力吧,祖国在召唤着你们!谢谢大家!纪念辛亥革命,弘扬爱国精神国旗下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年是辛亥革命112周年。我们永远难忘,112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着湖北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反动统治的覆灭。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回顾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对于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为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11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求救国救民道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作为中国的接班人,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要不甘落后,树立远大理想。所谓远,就是不光考虑到眼前的事,而是你这一辈子想干什么事业?所谓大,就是不只是想自己的前途,还要想祖国的未来。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同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和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才是最有价值的。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有更高的追求,都应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多的奉献。同学们,我们朝气蓬勃,是时代最强的脉搏,祖国的蓝图需要我们添彩。我们更要热爱祖国,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用知识的力量实现祖国的富强,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才是对112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最好的纪念!纪念辛亥革命国旗下的讲话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发言的题目为纪念辛亥革命102周年。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间节点: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其中重要的事件和开端为: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随后革命形势迅速遍布全国,距今天整整102周年。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近年来,诸多重大历史节点周年纪念接踵而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些影响深远的历史大事件,由近及远,一波接着一波,画就百年中国远山近岑最壮阔的几笔。而这波澜起伏百年历史的起点,始于辛亥年秋日武昌城的清脆枪响。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没有哪一个百年,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脱胎换骨、翻天覆地。武昌城头的枪声,一举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从那一刻起的百年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流经一个世纪的历史深河浩浩荡荡,几代人弹精竭虑,曾被甩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之外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就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百年后,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以世界舞台的“中国奇迹”印证了这一不可限量的伟大进步。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列宁视辛亥革命为“亚洲的觉醒”。在鲁迅的笔下,中国的觉醒者们是这样一种战斗姿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辛亥革命中,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批觉醒者们,以其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的方声洞黄花岗之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武昌举义,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革命军牺牲的战士大多是20岁出头;武装起义屡败屡战,“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华侨成为“革命之母”,在“恢复中华”的旗帜之下,形成了全球华人“革命救亡”的强大磁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在亡国灭种的忧愤中,辛亥英烈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以其“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高尚品德,“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以及“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后来者树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巨大精神力量。这是民族民主革命至为关键的一环,精神的觉醒,思想的启蒙,主人翁意识的张扬。革命,“皇帝可以倒去”、“民主可以建立“,这是被称为“世界风暴新源泉”的辛亥革命的现代特质。醒来,现代化需要民众自主意识的觉醒。辛亥一代人以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昭示世人:国为天下之国,故此中华之兴亡,匹夫有其责;人为自由之人,故此中国之强弱,人皆有担当。辛亥革命激起人们无限的期待,它将中华民族的思想从封建专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里程。如今,处于又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折中的中国,曾经有“独一无二的过去”,也将拥有“独一无二的未来”。百年精神传承,必将崛起一个繁荣发展、和平统一、民主自由、共同富裕、高度文明的现代中国。这个中国,将为民族赢得更多福祉;这个中国,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正在复兴,同志仍需努力!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112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今年是辛亥革命112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毛主席说:“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是的,老人们终会老去,总需要新的人来代替,当代青年是国家的后备力量,国家发展的重担也最终会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身上。站在新的历史的起点上,我们不应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受惠于无数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我们理应对他们充满崇敬和感恩之情;那一代革命者“为天下谋幸福”的爱国情怀,“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担当意识,“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理应由我们传承下去。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