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讲话七篇.docx
-
资源ID:683185
资源大小:25.1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讲话七篇.docx
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国旗下的讲话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纪念辛亥革命,传承爱国精神。遥望历史,112年前的今天,辛亥革命爆发。在这场革命运动中,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舍小为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结束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爱国之情。我们将带着无数先辈的精神与意志,砥砺前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回首往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力量,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同时把红色基因融入骨血、落到行动。从历史的新起点回望过去,改革与发展是我国自始至终的主旋律。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历史选择了党,党选择了人民,党为辛亥革命赋予了新时代的特征,也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精神。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不懈爱党敬业。所有的繁荣与幸福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一代代中华儿女努力奋斗实现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越是艰苦,越有干劲。正是靠着这无比优异的品质,中华儿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济飞速发展,国力稳步增强,社会和谐进步。同学们,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奋斗的行动,我们必须将爱国落在实处,转为实践,才能真正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爱国先爱校,而对学校的爱需要建立在我们的具体行为上。首先,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从遵守日常行为准则做起,把爱国主义变成具体的行动。我们每天都在学校度过,而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为了培养我们成才无私奉献,作为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老师,不爱我们的学校。其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学校的形象和荣誉,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我们的同学,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为集体争光,为学校争光!最后,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并主动捡起身边的垃圾,文明待人,携手奋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读书,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为回报祖国、回报学校、家人而贡献力量!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辛亥革命纪念日国旗下演讲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23年10月9日,又是星期一升旗的日子。11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Ilo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中学生,又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文化,学习科学,勇于担当,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百年前的那些英雄。你们就是中国新的希望,末来祖国的发展腾飞要靠你们来实现。“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它召唤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为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同学们也应该道记这句话,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断为之奋斗。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国旗下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今年是辛亥革命112周年。110年前,也就是1911年IO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之后,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回顾历史,以史为鉴。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在那个时局动荡、饱经风雨的年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劫难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积极求索,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始终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实现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不懈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学生,又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学习文化,学习科学,学习技能,勇于担当,用自己的行动来纪念百年前的那些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说:“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推向前进。”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从今天起,我们2023级学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国防教育训练,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发扬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永远用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弘扬辛亥精神国旗下讲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一百余年岁月河山,沧桑巨变换了人间。1911年10月10日,一声枪响,划破了武昌城的夜,风卷残云,摧枯拉朽。那一刻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一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发出的枪响,会向世人展示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那年以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用无数革命志士鲜血写就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壮阔历程。由武昌城震惊世界的枪响回溯,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能听到鸦片战争英国舰队轰击中国海岸线的隆隆炮声。“天朝上国”封闭停滞,被远远甩在“百年锐于千载”的工业革命浪潮后面。此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太平天国的悲歌,洋务运动的夭折,戊戌变法的幻灭,清末新政的破产无怪乎谭嗣同悲叹:“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在革命的旗帜下,中华民族的觉醒者们,以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开启了“亚洲的觉醒”。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送走了皇帝,却迎来接二连三的封建复辟和军阀混战。政府频繁更迭,国家主权难以保全,人民生活依旧困顿不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112年后,再重新看那段历史,仍会感到作为中国人是自豪的,一切曾经为中国革命事业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行者,不应该为后人所忘却。在孙中山先生40余年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失败远多于成功,但他未曾言弃,临终之时仍疾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的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我们必当以史为鉴,为祖国的建设不遗余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勿忘历史”辛亥革命112周年国旗下讲话今天让我来和大家说辛亥革命,既坦然又忐忑,坦然的是自己是一位历史老师;忐忑的是自己仅仅是一位中学历史老师。112年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实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百年风云,英雄已逝,今天,当皇帝的龙袍化作舞台上的戏服,鸦片的青烟消散在历史之风,行进在辛亥一代开启的现代中国征程上,我们更需要理性思考。毫无疑问,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往往限于历史教科书上所谓权威的论断;也曾几何时,国内外学者评说纷纭,有的认为辛亥革命只是换上了“民国”的一块招牌;有的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而“基本是一场失败”,是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甚至认为“是中国整一代人的失败,等等。诚然,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前进仍然十分艰难,民众的思想力急需提高。然而,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曾说过:“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基于此,我们不能不将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放到更大的历史视野中考量。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中国社会近三千年的发展演进中,才能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20世纪以来这一百年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才能读懂它的追求;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未来一百年的现代化求索中,才能更加明晰它的价值。“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选择革命,皆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君王,注定无法彻底自革其命;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和封建帝制,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把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推上了历史舞台。的确,“民国”看起来只是一块招牌,但有这块招牌同没有这块招牌完全不一样。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精神的高涨,思想得到大解放。辛亥一代人以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昭示世人:国为天下之国,故此中华之兴亡,匹夫有其责;人为自由之人,故此中国之强弱,人皆有担当。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毕生投身革命,到晚年还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但在他看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是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障碍。他认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不存心建设,即不必破坏,更不必言革命。”他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他草拟的建国方略所具有的远见卓识影响至今。同学们,一百多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一百多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不是纪念“革命”本身,而是仰望“革命”之上所承载的理想与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沐浴到“革命”真正的荣光,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努力。辛亥革命112周年国旗下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铿锵有力的一句话,说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12年前,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随后革命形势迅速遍布全国。因为1911年的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所以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102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辛亥革命112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辛亥革命112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老师们,同学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说,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纪念辛亥革命112周年主题升旗仪式上讲话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不忘革命功绩,矢志奋斗,喜迎党的二十大。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抚今追昔,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毛泽东主席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衷心地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本次升旗仪式是一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革命历史教育,也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的思政教育。学校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育人功能,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基因,激发全校师生追逐强校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凌云壮志、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