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服务示范校申报材料.docx
小学课后服务示范校申报材料阳光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坚持五育并举,以“五项管理”为抓手,聚焦“减负提质”,依托学校“成长课程”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构建“341”课后服务体系学校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结合校情,依托“成长课程”体系,系统规划课后服务,不断探索,实践完善,形成了“341”课后服务体系O(一)做实必修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指三个必修课程,即午餐后开展书法、阅读、诗词课程。每天午餐后20分钟,语文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练习书法,规范书写姿势,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传承中华优秀书法文化。每周二、四午餐后时间,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等,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编印校本教材阅读晋级手册2.0版,收录经典诗文510余篇。学校成立49个班级“诗社”,每周一、三、五午餐后,利用阅读晋级手册,进行诗词诵读和鉴赏,引领师生背诗赛诗写诗。每学期评选“小诗童、小诗星、小杜甫”,助力全校学生“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通过长期诗词学习,阳光小学学子诗词积累日益丰富,积累200首的有1200多名同学,500首的有200多名同学。2020-2022年连续三届河南省诗词大赛中,共有52名同学晋级小学组决赛,其中1人获一等奖,15人荣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二)做活学科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4”指每周一、二、四、五共四天课后服务。制定“1+1+N”服务形式,“1+1”指1节课的作业精准辅导和1小时体育锻炼;“N”指每位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实施“一师一课程”。1.加强作业辅导,推进“双减”落地教师创新作业设计,确立了基础作业、拓展作业类型,降低作业难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严格审核作业内容、作业质量和作业数量预估作业时长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课后服务设置了40分钟作业辅导时间,禁止教师讲课,学科教师可以进入教室,随机辅导。对于共性问题,全班点拨;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真正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盲点不积累。2 .开展1小时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扎实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要求,每天下午开展1小时“两操+体育技能”的体育活动课程。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每日两次。体育技能训练各班级固定地点,内容根据年龄特点具体设置,把体质健康达标测评的要求贯穿活动课程,有篮球、足球、跳绳、跳远、健美操、仰卧起坐等,保证每名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扎实的训练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各项体育比赛成绩骄人。2022年,甲地市中小学校操舞类项目线上展演活动,活力无限啦啦操比赛获得二等奖。2023年,在甲地市啦啦操锦标赛中,获得花球规定套路一等奖,花球自选套路二等奖。在每年的乙地市足球、篮球、乒乓球比赛中,学校均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张三老师被评为河南省校园足球优秀指导教师。3 .实施“一师一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以级部为单位统筹安排课后服务,同级部教师负责同年级课后服务,挖掘教师潜能,共享优质资源。同教研组加强教研,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开发了以学科为轴心的“一师一课程”。语文学科开展了读写绘、唐诗微电影、诗词吟唱、汉源识字,课本剧阅读、书法课程,为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数学学科开展了数独、数学游戏、数学手指操、数学绘本、阅读演讲课程;英语学科开展英语绘本、英语朗读、趣配音、英语课本剧、英语歌曲等。每天利用碎片化的课后服务时间,全体教师灵活开展“一师一课程”,培养学生自主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使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转化为核心素养。4 .做优综合课程(社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指每周三的综合课程(社团)。学校以教师一专多能、学生五育并举为目标,开设了“体育、艺术、科技、语言、劳动、学科”6大类72个综合课程,有:足球、动静态沙画、戏曲、机器人、木工坊、吟唱杜诗等课程,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申报课程,采取“走班”形式开展。目前社团活动已达到了师生全覆盖。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进行全方位管理,促进了社团的优质高效开展,学科特色逐步彰显。二、实施科学评价机制依据学校五星少年评价方案,设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评价维度,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总评、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等方式,利用学校信息化平台形成评价结果,学期末每位学生、家长均可通过网络直接查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性等级评价,建立职业道德、工作过程、服务效果三个维度的教师评价体系。每学期根据评价结果评选学校、市级优秀课后服务教师进行表彰。三、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课后服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布局,制定阳光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筹安排的工作机制。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志愿者、家长加入课后服务队伍,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施一岗双责;加强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严格落实考勤、监管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巡视力度,利用希沃信息化手段规范日评价,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教师在课后服务中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确保课后服务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