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院临床科室及重点部门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汇编.docx

    • 资源ID:688402       资源大小:49.2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临床科室及重点部门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汇编.docx

    医院临床科室及重点部门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汇编目录1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2病区消毒隔离制度3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4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5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6手术部(室)消毒隔离制度7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8产房消毒隔离制度9重症医学科(IeU)消毒隔离制度10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1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2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3内镜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4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5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16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7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8检验科及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1920212223242526272829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超声科消毒隔离制度核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医用氧舱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保健科消毒隔离制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消毒隔离制度营养餐厅消毒、卫生保洁制度被服中心消毒隔离制度太平间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2、各诊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使用紫外线杀菌灯或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杀菌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75%乙醵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3、各诊室均应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并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4、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参照血液/体液溅洒处理流程执行。5、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抹布、拖布分别置于250陪/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6、接触患者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听诊器使用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的乙醇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7、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如氧气湿化瓶、止血带等,使用后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置。8、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织物,应立即更换。9、每次出诊后的急救车及其抢救器材均要进行终末消毒。10、医疗废物管理遵循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置。1、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2、病区应设置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进入病房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3、病室内应保持整洁,每日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按传染病的有关要求进行隔离或转院,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患者一览表隔离标识明确。4、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5、接触患者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听诊器使用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的乙醇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如氧气湿化瓶、止血带等,使用后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置。7、地面、墙面、病室内的各类物品及病历夹、标本架、平车、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清洁,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min,用清水擦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8、护士站台面、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250mg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9、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抹布、拖布分别置于25On)g/L、500mg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0、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织物,应立即更换。11、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病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12、治疗室、换药室的消毒隔离,参照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13、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参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1、每口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采用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应根据各室内体积合理配置并正确使用,记录详实。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乙醇纱布擦拭灯管表面;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3、进行注射药液配制、注射、换药等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4、治疗准备室内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操作前后均应执行手卫生。5、医护人员入室前,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6、物品柜内的物品应摆放有序,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等)的无菌物品、消毒类物品、清洁物品应做到分类、分柜存放,标示醒目;消毒、无菌物品应按消毒、灭菌有效日期依次摆放,有效期内使用;不应采用木质柜存放消毒、灭菌物品。物品柜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干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7、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o8、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o9、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废弃。胰岛素、肝素等药液应患者专用,禁止多名患者交叉共用。10、非一次性盛放皮肤消毒剂的容器应每周清洗并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剂。碘伏、复合碘消毒剂、氯己定类、醇类等皮肤、粘膜消毒剂尽量使用小包装的瓶装消毒液,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o11、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12、治疗准备室地面、墙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采取湿式卫生方式。擦拭布巾、拖布专用,标记明确。使用后擦拭布巾、拖布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至少30min,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区域内物品摆放合理。2、室内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并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3、进入治疗室,医务人员规范着装,戴帽子、口罩,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4、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采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或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消毒,依据室内体积合理配置与正确使用。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乙醇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表面及出风口格栅每日湿式清洁,保持无尘、无污迹,过滤网应每月进行清洗,据实记录。5、无菌物品存放柜应保持清洁、干燥,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以最小包装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同灭菌方式(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灭菌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辐照灭菌等)的器械、器具、物品应分类、分柜存放。6、所有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灭菌等无菌包须包装规范,包外化学指示物标识齐全,并在有效期内。无菌物品使用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需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无菌持物钳(镜)、罐灭菌后干燥使用,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4小时内使用;皮肤、粘膜消毒剂应密闭保存,使用时注明开启日期,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为3天。8、消毒、灭菌物品与清洁物品不能混放,药品和消毒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混放。9、换药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利器盒。10、室内地面、墙面、物体表面每日应采取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参照血液/体液溅洒处理流程执行。11、换药室、注射室配备专用抹布、拖布,标记明确。使用后抹布、拖布分别置于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2、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13、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参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规范着装、更鞋入室,必要时戴手套和口罩,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工作区域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非无菌物品不得与无菌物品混放。3、进出各区的缓冲区有洗手、干手设施,并采用非手触式流动水开关,各区清洁用具分开使用,下收下送车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并正确使用。4、工作流程合理,设置污染、清洁及无菌物品出入窗口及通道,物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交叉逆行。5、下收、下送物品时必须做到洁、污分开,标识清晰。下收、下送车及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分开放置。6、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避免反复装卸,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被肮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7、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识和日期,存放于无菌物品专用柜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存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在使用前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8、保持工作间环境清洁,物品放置有序,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各区域清洁用具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处理。9、工作人员熟悉掌握消毒灭菌技术和消毒液的配置及正确使用方法。工作区域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并记录。10、严格执行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科室建立质量管理和监测制度。11、质检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资料存档。12、医疗废物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1、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部(室)按要求更换专用工作服、全包无孔拖鞋、戴圆帽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不能佩戴首饰,拖鞋做到一人一更一消毒,外出时更换外出鞋及外出工作服。择期手术患者(患儿)进入手术部(室)前应穿清洁患者手术服。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实施职业安全防护各项措施,所需防护用品、职业暴露处理物品配备齐全,操作规范。铅衣等防辐射用品的清洁、消毒、存放及使用符合要求,防辐射用品应由医学装备部门进行统一编号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检,对于检测中的不合格放射防护用品,及时淘汰并行补充,补充的合格放射防护用品应归档备案。4、感染性手术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技术。5、术前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手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时须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6、手术间只放置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无菌器械、药品和敷料。每日手术结束后,实施手术间终末清洁、消毒后,及时添加手术所需的物品(注射器、输液器、无菌手套)、液体等,数量应满足一台手术工作需求;无菌手术器械包、无菌手术敷料包应满足一台(当台)手术工作需求。7、手术中手术间门保持关闭,应控制工作人员数量,将进出人员数量限制到最少。8、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血液流经其中的设施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外来医疗器械、植入器械须经消毒供应中心(室)统一清洗、灭菌处理,且经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资料可追溯。9、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应由医院统一采购、在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10、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严禁一次性医疗物品重复使用。11、无菌物品存放间规范管理无菌物品,不同灭菌方式的无菌物品分柜、分类存放。12、手术间环境保持清洁、无尘、无污染,采取湿式清洁,连台手术需进行手术间的空气、物体表面等的清洁、消毒,每日手术结束后常规对手术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清洁、消毒,每周终末清洁、消毒手术间。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遇有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消毒。13、限制区内各房间的空气消毒器配置与其空间体积相符合,空气消毒器运行正常,记录详实。14、各区域抹布、地巾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抹布、地巾分别置于250Ing儿、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5、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1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持物钳(镜)、罐灭菌后干燥使用,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4小时内使用。皮肤、粘膜消毒剂应密闭保存,使用时注明开启日期,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为3天。17、转运手术患者的平车及交换车保持清洁,床单、被套应一人一用一更换。18、手术后标本用标本袋盛放,运送至标本间密闭容器存放。19、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术后经初步去污处理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20、术后医疗废物通过污物通道运送至污物间暂存,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部(室)按要求更换专用工作服、全包无孔拖鞋、戴圆帽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不能佩戴首饰,拖鞋做到一人一更一消毒,外出时更换外出鞋及外出工作服。择期手术患者(患儿)进入手术部(室)前应穿清洁患者手术服。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实施职业安全防护各项措施,所需防护用品、职业暴露处理物品配备齐全,操作规范。铅衣等防辐射用品的清洁、消毒、存放及使用符合要求,防辐射用品应由医学装备部门进行统一编号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检,对于检测中的不合格放射防护用品,及时淘汰并行补充,补充的合格放射防护用品应归档备案。4、感染性手术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根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技术。5、术前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手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时须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6、手术间只放置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无菌器械、药品和敷料。每日手术结束后,实施手术间终末清洁、消毒后,及时添加手术所需的物品(注射器、输液器、无菌手套)、液体等,数量应满足一台手术工作需求;无菌手术器械包、无菌手术敷料包应满足一台(当台)手术工作需求。7、手术中手术间门保持关闭,应控制工作人员数量,将进出人员数量限制到最少。8、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血液流经其中的设施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外来医疗器械、植入器械须经消毒供应中心(室)统一清洗、灭菌处理,且经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资料可追溯。9、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应由医院统一采购、在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10、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严禁一次性医疗物品重复使用。11、无菌物品存放间规范管理无菌物品,不同灭菌方式的无菌物品分柜、分类存放。12、手术间环境保持清洁、无尘、无污染,采取湿式清洁,连台手术需进行手术间的空气、物体表面等的清洁、消毒,每日手术结束后常规对手术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清洁、消毒,每周终末清洁、消毒手术间。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使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遇有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消毒。13、限制区内各房间的空气消毒器配置与其空间体积相符合,空气消毒器运行正常,记录详实。14、各区域抹布、地巾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抹布、地巾分别置于250Ing儿、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5、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1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持物钳(镒)、罐灭菌后干燥使用,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4小时内使用。皮肤、粘膜消毒剂应密闭保存,使用时注明开启日期,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为3天。17、转运手术患者的平车及交换车保持清洁,床单、被套应一人一用一更换。18、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术后经初步去污处理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19、术后医疗废物通过污物通道运送至污物间暂存,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K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更换专用工作服、拖鞋、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拖鞋做到一人一更一消毒,每天彻底清洗、消毒、干燥备用。2、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医护人员规范实施术前外科手消毒,连续接生时须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手刷必须一用一灭菌。3、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使用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75%乙醇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4、产房内的各类物品物体表面、地面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时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洁,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mino5、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分别置于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6、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听诊器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使用后用75%的乙醇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7、可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置,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8、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使用后应立即消毒。9、无菌物品按灭菌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10、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液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11、无菌持物钳干罐打开时注明启用时间,4小时内使用。12、皮肤消毒剂开启时注明时间,使用期间应密闭保存,使用有效期3天。1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各项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符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要求。14、医疗废物管理遵循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置。重症医学科(ICU)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2、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并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3、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使用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4、各类物品物体表面、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及消毒,物体表面、地面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o5、抹布、拖布(地巾)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保持清洁。6、使用灭菌合格、有效期内的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7、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安置,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单间安置,诊疗、合理操作符合规范,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院感染。8、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或死亡,均应对病室空气、地面、床单元物品及被服进行终末消毒,避免医院感染。9、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诊疗器械,应一床一套,每日使用75%的乙醇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体温计用75%的乙醇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10、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应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置。11、转运患者的平车及交换车保持清洁,床单、被套应一人一用一更换。12、患者的衣服、被服等以及医务人员工作服定期更换,被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1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各项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符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要求。15、治疗室的管理参照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的要求。14、医疗废物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处置。1、工作人员进入科室须更鞋、穿专用工作服,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和外出鞋。2、严格限制非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特异性发热疾病、胃肠炎等疾病者严禁入室。3、入住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必须检测HBSAg、抗-HCV、抗-HIV,阳性或多重、泛耐药菌感染患儿安置在隔离监护室内,实施分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4、病房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5、保持环境、物体表面、监护仪器、设备表面、地面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隔离患儿周围的环境及所有物体表面应每日消毒,擦拭需一床一巾。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分别置于25O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6、新生儿(婴儿)培养箱、辐射床、蓝光箱及婴儿床等表面每日湿式清洁,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应每周拆卸新生儿(婴儿)培养箱,采用稀释成所需浓度的中性清洁剂彻底清洁所有表面、加湿器、注水槽及连接管、贮水箱、空气过滤器及连接管,并采用非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清水清洗、擦干备用;新生儿(患儿)出院后培养箱及、婴儿床实施终末清洁、消毒。7、新生儿(婴儿)培养箱注水槽内的湿化液须每24小时更换无菌水,同时清洁注水槽及连接管;空气净化材料每2个月更换一次,污浊或破损时及时更换。8、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患儿使用的大浴巾、毛巾、包被等一人一用一清洁一灭菌;体温计每次用后在清洁的基础上再用75%的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9、眼药水(膏)、扑粉等应固定患儿使用,禁止共用。10、氧气湿化瓶、简易呼吸气囊、面罩、呼吸机管路、湿化罐及口咽通道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统一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11、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新生儿尿布统一使用一次性纸尿裤。12、医务人员工作服定期更换,被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13、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行单间隔离,隔离标识明确,分组护理,采用有效的消毒措施,医疗用品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医疗物品专人专用严格消毒,严禁交叉使用。14、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15、严格执行探视制度。16、协助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各项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符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要求。17、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执行。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镜诊疗操作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帽子、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渗透围裙等,必要时使用面罩。2、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并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3、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再次进行消毒。4、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监测并做好记录,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消毒时间按照使用说明书(详见附件)O5、软式、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方法遵循软式内镜消毒与灭菌管理规程、硬式内镜消毒与灭菌管理规程。6、清洗纱布一镜一用一废弃,清洗刷一用一消毒,多酶洗液一镜一更换。7、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引流瓶、吸引管进行清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8、内镜储存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9、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非一次性活检钳、导丝等须用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10、消毒或灭菌后内镜生物学监测符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要求。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生物监测。2、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3、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W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细菌生长。4、标本采集方法正确;检验申请单及报告单书写规范,结果详实。5、当监测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6、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消毒或灭菌质量有关时,应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内镜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2、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3、基本清洗消毒设备齐全: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压力水枪、压力气枪、干燥设备、计时器等。4、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5)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规定。(6)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7)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7、患者接受内镜诊疗前须进行HBSAg、抗-HCV、抗-HlV等检测,阳性患者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最后检查。8、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登记,记录详实。附:内镜消毒要求:1、用于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喉镜浸泡消毒: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2、支气管镜浸泡消毒: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消毒: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4、经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用后的内镜初步浸泡消毒: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5、当日工作结束的内镜: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6、当日工作前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喉镜: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支气管镜浸泡消毒:2000mg/L万金消毒液浸泡10分钟。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应更衣、更鞋。2、室内每日通风换气2-3次,每日采用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3、每个透析区域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4、感染性疾病患者及急诊患者血液净化应在隔离患者血液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5、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应对血液透析机外表面及管路进行清洁、消毒。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透析间执行各项操作前,戴帽子、口罩及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7、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听诊器使用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计用75%的乙醇或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8、各室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若遇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参照血液/体液溅洒处理流程执行。当被特殊病原体污染时,根据病原体种类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9、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分别置于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备用。10、每一位患者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对其床及床旁物品表面进行擦洗,有明显污染时应消毒。11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符合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要求。空气、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符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要求。12、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2、室内环境要求:(1)保持室内整洁,每日对各区域内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消毒,用500mg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遇明显污染随时清洁、消毒。每日使用移动空气消毒机对各区域进行空气消毒,并详实记录。(2)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的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3、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1)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2)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腔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医疗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3)凡接触患者完整皮肤、粘膜的口腔检查器械,包括探针、口腔科镜子等、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印模托盘等医疗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4)凡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5)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及时使用流动水进行初步的清洗。4、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须穿工作衣、戴口罩、帽子,可能发生患者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不同患者之间医务人员应更换手套后进行手卫生。(2)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初洗的工作人员,操作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5、麻醉药品尽量采用小包装,开启使用注明开启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口内治疗用药品采用分装形式,分装小药瓶每3天更换1次,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6、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持物钳、罐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4小时内使用。7、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及特殊感染患者检查、治疗时,应做好与非感染患者的隔离工作,医疗用品尽量选用一次性医疗物品,一人一用一废弃,结束后对物体表面、地面及空气进行消毒,详实记录。8、医疗废物严格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管理。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2、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1)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2)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3)接触患者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锻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4)凡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3、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4、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1)器械使用后一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一加酶洗液超声清洗5分钟蒸储水冲净一75%酒精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一包装一灭菌。(2)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5、应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1)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按要求每周进行生物学监测。(2)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6、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登记,记录详实。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2、设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并在相应的时机执行手卫生。3、诊查室、留观室每日采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或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消毒,依据治疗室体积合理配置与正确使用。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乙醇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表面及出风口格栅每日湿式清洁,保持无尘、无污迹,过滤网应每月进行清洗,据实记录。4、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若遇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参照血液/体液溅洒处理流程执行。当被特殊病原体污染时,根据病原体种类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5、接触患者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保持清洁。血压计袖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听诊器、血压计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计每次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6、抹布、拖布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分别置于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消毒30min后,清水冲净,悬挂晾干。7、可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8、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织物,应立即更换。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临床科室及重点部门感染消毒隔离制度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