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医院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docx

    • 资源ID:688732       资源大小:19.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院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docx

    医院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若在某些诱因作用下或患某些疾病时黄疸加重,发展成病理性黄疸。严重病理性黄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常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每日生成的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以上,其原因: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2)运转胆红素能力不足:刚出生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联结。早产儿清蛋白数量较足月儿少,影响胆红素的联结运送。(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新生儿刚出生时肝脏Y、Z载体蛋白含量低,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内尿甘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足且活力低,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有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至于未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液中;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4)肠肝循环特点: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加之新生儿肠道内B-葡萄糖醛酸甘酶活性较高,将结合的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再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当患儿饥饿、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及颅内出血时,则更易发生黄疸或使黄疸加重。2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1)生理性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2molL(12mgdl);早产儿V257umolL(15mgdl);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立币O(2)病理性黄疸: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为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05.211111014(121118/(11);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Unl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2mgdl)o3 .护理评估(1)健康史1)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2)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溶血、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2)身体状况1)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肝炎:一般黄疸于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畏食、体重不增、大便色浅,尿色深黄,肝(脾)大。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肝功能异常;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黄疸于1周内出现,或黄疸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伴全身中毒症状,有感染病灶,以脐炎、皮肤脓疱疹引起最多见。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则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2)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溶血:见本章第四节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黄疸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皮肤呈黄绿色,肝脏进行性增大、质硬、光滑,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如不及时治疗34月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母乳性黄疸: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持续升高,以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为主,2-3周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下降。(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病因、并发症、预后等知识缺乏、表现出担忧、焦虑或忽视,后者常使黄疸较重的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及护理帮助。评估家庭气氛及家庭成员的密切关系,了解家庭及居住地区有无导致新生儿黄疸的遗传病等。4 .治疗要点(1)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黄疸期间应注意供给水分及葡萄糖,多可以自行消退。血清胆红素171UnIOI/L时,每天监测胆红素,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2)病理性黄疸1)寻找原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2)降低血清胆红素提早喂养;应用酶诱导剂、血浆和清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蓝光疗法:减少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换血治疗。3)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4)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5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光照疗法导致的不显性失水增多有关。6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巩膜、大小便的色泽,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注意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2)保暖:体温维持在36oC37oC,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清蛋白的结合,使黄疸加重。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减轻黄疸程度。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4)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遵医嘱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遵医嘱给予清蛋白和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清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控制感染、纠正低血糖;避免使用维生素K。等。(2)供给充足水分:光疗期间在两次喂奶间加喂5%葡萄糖水IOnIlkg,以保证水分供给。按医嘱补充液体。(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经常与家长沟通,耐心解答家长的询问,主动介绍患儿病情及治疗护理方案,减轻家长的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7 .健康教育(1)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介绍蓝光疗法及换血疗法的治疗作用,以及说明本症病因的复杂性,病因不同其预后也不同,使家长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从而消除家长的担忧,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2)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3)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可暂停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注意事项

    本文(医院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