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技术.docx
小儿麻醉技术一、概述小儿在生理学、药理学和心理学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小儿不是缩小化的成人。新生儿(0-1个月)、(1-12个月)、学步儿(1-2岁)和年幼儿童(2-12岁),麻醉需要各有不同。麻醉风险与年龄成反比。1.小儿生理学特点(1)呼吸系统:婴儿头大,舌大,颈短。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气管导管如能通过鼻孔,一般均能进入气管。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C3-4平面(成人CS-6平面),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因此会厌常下垂,妨碍声门显露。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但6岁以后儿童,喉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婴儿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胸廓不稳定,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高,腹部较膨隆,呼吸肌力量薄弱,纵隔在胸腔所占位置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婴儿有效肺泡面积/千克是成人的1/3,耗氧量/千克是成人的2倍,说明换气效率不佳。(2)循环系统:新生儿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闭合,心室做功明显增加,心肌群发育差,心室顺应性较低,心肌收缩性也差,每搏量较小,心功能曲线左移,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和婴儿有心力衰竭倾向。心脏对容量负荷敏感,对后负荷增高的耐受性差,心排血量呈心率依赖性。小儿麻醉时应测量血压,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o袖套宽,血压读数低;袖套窄,读数高。婴儿脉搏较快,6个月以下婴儿,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min,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或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小儿血容量按千克体重计,比成人大,但因体重低,血容量绝对值很小,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表18-1)。(3)神经系统:新生儿已有传导痛觉的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髓鞘已发育完全,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4)肝肾和胃肠系统: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肝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新生儿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差,导致新生儿黄疸,对药物的降解反应减少,以致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逐渐发育,2岁时肾功能已达成人水平。新生儿对液体过量或脱水的耐受性低,输液及补充电解质应精细调节。刚出生时新生儿胃液PH呈碱性,出生后第2天胃液PH与年长儿呈相同的生理范围。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在出生后45个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高。(5)体液平衡和代谢:小儿细胞外液在体重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成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小儿占30%,新生儿占35%40%o新生儿及婴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机体糖及脂肪储备少,较长时间禁食易引起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婴儿手术前禁食时间应适当缩短,术中应适当输注葡萄糖。小儿基础代谢高,细胞外液比例大,效应器官的反应迟钝,常需应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易于出现用药过量及毒性反应。麻醉时应考虑麻醉药的吸收和排泄,从而控制用药剂量。(6)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下降时全身麻醉易加深,引起呼吸循环抑制,同时麻醉苏醒延迟,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易并发硬肿症,麻醉时应采取保温措施。6个月以上小儿麻醉期间体温有升高倾向,诱因有术前发热、脱水、环境温度升高,应用胆碱能抑制药、术中手术单覆盖过多及呼吸道阻塞等。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及氧耗量相应增高,术中易缺氧,体温过高术中可发生惊厥。2 .药理特点新生儿由于分布容积大,药物清除延长。蛋白结合率低而改变药物清除,需要大剂量以达到所需血药浓度。新生儿及婴儿脂肪及肌肉相对较少,应用依赖再分布至脂肪、肌肉而终止其作用的药物(如硫喷妥钠、芬太尼)时,临床作用时效较长。小儿吸入麻醉药最低肺气泡浓度(MAC)随年龄而改变,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月新生儿3个月婴儿年长儿、成人婴儿。小儿呼吸频率快,心脏指数高,大部分心排血量分布至血管丰富的器官,故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但也易于过量。3 .通常的术前诊断可涵盖外科手术的各种类型。二、麻醉要点1.麻醉前准备(1)术前访视:麻醉医师术前必须对病儿进行访视,与病儿建立感情,并取得小儿及家长的信任。对麻醉操作及手术的必要性进行解释,采用各种方法以减少其恐惧心理。(2)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24周患有病毒感染,围术期肺部并发症,如哮喘、喉痉挛、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等风险增加。(3)一般状况:注意体重,与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比较,了解病儿发育营养情况。注意牙齿有无松动,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肺功能情况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情况。(4)术前禁食:因为小儿更易发生脱水,故对小儿术前禁食水时间可适当放宽(表18-2)。(5)术前用药:术前用药应根据病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患儿状况来决定。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痛药。目前常以眯达嗖仑O.250.5mgkg口服、阿托品O.02mgkg肌内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舌下及鼻腔内滴入也可用于小儿术前用药途径,如右美托咪定0.08g/kg滴鼻。2.麻醉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小手术可用静脉或开放法吸入麻醉,中等以上手术应行气管内插管,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区域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在国内外的应用有增多趋势。可作为全身麻醉辅助并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1)全身麻醉常用药物七氟烷:诱导及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易为病儿所接受,适合于小儿麻醉诱导及维持,其麻醉深度易于控制,合用肾上腺素不诱发心律失常。对心肌收缩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应用浓度,血压不下降。对呼吸有抑制,能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对肝肾功能不全、颅内高压、恶性高热易感病儿、肥胖小儿均应慎用或不用。地氟烷:诱导及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单独诱导时可发生呛咳、屏气、分泌物增加及喉痉挛,临床上常先用氟烷吸入诱导后再改用地氟烷吸入,手术完毕病儿可迅速苏醒。快速吸入高浓度地氟烷时,因交感神经系激活,偶尔可出现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氯胺酮:可引起大脑皮质分离而出现镇痛和遗忘作用。不良反应为分泌物增多,常需给予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物。静脉注射2mgkg,注射后6090s后入睡,维持1015min,肌内注射56mgkg,28min入睡,维持20min。禁忌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颅内高压、开放性脑外伤及精神障碍、癫痫。应用氯胺酮后咽反射消失,故不能单独用于饱胃或食管裂孔疝的麻醉。异丙酚:起效快而平顺,呛咳、呃逆发生率低,需2.53mgkg方能达到诱导效果。异丙酚有呼吸抑制作用,其发生及持续时间与剂量有关,2.5mgkg静脉注射时20%患儿有呼吸暂停。异丙酚可直接抑制心肌,心肌氧耗量下降。异丙酚可降低颅内压,脑氧耗量、脑血流及脑代谢率均有下降,眼内压也有降低。异丙酚麻醉恢复时间早,患儿清醒迅速,脑功能如精神活动、认知能力恢复完善,麻醉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异丙酚的缺点是注射时疼痛,发生率高达33%50%,应选择肘前大静脉注射,药液中加入利多卡因O.2mgkg可减轻甚或消除注射痛。由于丙泊酚含有鸡蛋和豆油成分,故对鸡蛋和豆油过敏患儿禁用。长期大量输注可致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琥珀胆碱: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更易产生心动过缓,肌内注射则无心律改变,麻醉前用阿托品可预防静脉注射后心律失常。静脉注射琥珀胆碱可引起血钾升高,对严重烧伤、创伤或截瘫患儿施行手术,禁用琥珀胆碱。小儿用琥珀胆碱后胃内压增加很少。非去极化肌松药:选择非去极化肌松药取决于其不良反应及手术时间。如需较快心率,可以选择泮库溟锭。阿曲库钱和顺式阿曲库镇经HOfnlann消除,作用时间短,适合用于新生儿和并发肝肾疾病的患儿,可作为年幼儿首选肌松药。维库澳锭、罗库溟铁不释放组胺。罗库溟锭可以肌内注射。(2)气道管理气管插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导管内径(mm)=4.0+年龄(岁)/4。导管深度(门齿):2岁12Cnb2岁以上=12cm+年龄/2(经鼻导管增加2cm)。6岁以下常不带套囊,6岁以上常用带套囊导管。小儿气管导管号码(内径)及插入长度估计导管号码内径(mm)经口插入长度(cm)经鼻插入长度(cm)新生儿3.51012111个月4.012141岁4.012142岁4.513153岁5.014164岁5.015175岁5.516186岁5.516187岁6.017198岁6.017199岁6.5182010岁6.5182011T2岁7.02022小儿短小手术用喉罩通气道,特别适用于自主呼吸下的眼耳鼻等短小手术。小儿短小手术喉罩规格喉罩大小相关体重套囊容量1.0#<5kg25d1.5#5Iokg57ml2.0#1020kg710ml2.5井2030kg1214ml3.0井>30kg1520ml区域麻醉:由于不同年龄小儿的解剖结构、神经距皮肤深度等都有较大差别,因而,实施小儿区域麻醉难度大,对技术要求更高。此外,小儿区域麻醉的局部麻醉药中毒风险相对较成人大,如果缺乏适当的穿刺器具,更增加小儿区域麻醉的风险。同时还应意识到,在没有完善的基础麻醉下"强行"实施区域麻醉是不恰当的,而且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小儿区域麻醉有许多优点:全身麻醉复合区域麻醉,可降低吸入性麻醉药的浓度,减少,甚至不用阿片类药物,患儿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少;可抑制因手术产生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还可作为治疗手段。(3)术中输血输液: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个体24h内正常细胞内外液所需的液体量和电解质。术中输液应包括:术前禁食禁水所致的失液量;正常维持输液量;麻醉引起的失液量;手术所致的失液量。患儿术前均应禁食,自禁食至手术开始患儿有液体丧失。失液量二禁食时间X每小时需要量。维持输液量指补充代谢需要量,小儿进手术室前如已有静脉输液,可能无液体丧失,但大部分小儿进手术室前不输液,故均有液体丧失,需加补充。此失液量最好由手术的最初3h补给,第Ih补给1/2缺失量,第2、3h各补充1/4缺失量。IOkg小儿禁食4h,将丧失液体160ml,故第Ih应给12OnIl(维持量40ml+失液量80ml),第2及第3h各给80ml(维持量40ml+失液量40ml)o手术创伤及出血,使细胞外液大量丢失,术中必须及时补充。术中细胞外液转移至第三间隙,根据手术大小而有不同,浅表小手术失液少,仅02ml(kgh),腹部大手术失液可高达15ml(kgh);对手术创伤失液小手术可按2nd/(kgh)补液,中等手术按4ml(kgh)补液,大手术按6ml(kgh)补液。输液种类:新生儿5%葡萄糖1/4生理盐水。大于8岁儿童需6mg(kgmin)的葡萄糖。术中输血:对手术出血,除注意失血量外,还应考虑失血占血容量的百分比,从表18-5中可知,新生儿失血26ml,相当于成人失血420ml。麻醉前应估计血容量,按体重计,新生儿血容量85mlkg;小儿70mlkg;肥胖小儿65mlkgo手术失血10%血容量,可不输血而仅输平衡液;失血14%血容量,应输红细胞混悬液,同时补充平衡液;失血10%14%血容量,应根据病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注血液制品。术后疼痛:小儿疼痛常常得不到足够的认识或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可能是由于小儿不能准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或定位疼痛的部位。疼痛评估:目前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自我评估、行为评估和生理变化评估等。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性体验,因而尽可能采取自我评估的方法,通过询问以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以患儿本人描述为主,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小儿的感受。但是大部分小儿缺乏自我评估能力,可以听取患儿父母对其先前疼痛反应行为的描述来做评估。观察小儿行为的变化也是判断小儿疼痛的主要方法,可以借用特殊的工具(疼痛评分尺)来进行疼痛的评价。疼痛治疗:儿童的疼痛治疗,由于生理及心理上尚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因而治疗策略、药物的选择、剂量及用药途径均不同于成人,甚至在不同的年龄组(如新生儿、婴幼儿、学龄期、年长儿)还犹豫区别。儿童术后疼痛的程度常因手术部位、手术性质、创伤大小而有所不同,如腹部手术后的疼痛又分为两种类型,伴有恶心呕吐的持续性钝痛,可能对阿片类药物较为敏感;而由咳嗽或活动所致的锐痛,常对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敏感而神经阻滞效果较好,对苗体消炎药也较敏感。因此,儿童的疼痛治疗计划更应该个体化和多种途径的。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及物理治疗在儿童的疼痛管理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3 .非留体消炎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与阿片类药物合用能有效地对严重疼痛进行治疗。药物给药途径剂量(mgkg)间隔最大剂量时间(h)mg(kgd)阿司匹林口服10154690对乙酰氨口服1015490基酚直肠20406120布洛芬口服6104640蔡普生口服5101220酮咯酸静脉注射0.25-0.5062双氯芬酸口服183酮洛芬口服164塞来昔布口服1.5-3126(1)儿童每日最大剂量为100mgkg,婴儿为75mgkg,足月新生儿为60mgkg,早产儿40mgkgo(2)既能口服又能静脉注射,但影响血小板聚集,有出血的危险,使用酮咯酸的时间不能超过5d,以免发生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危险。推荐静脉剂量为0.5mg/(kgh),每日最大剂量W2mgkg和120mgo4 .常用阿片类药物(1)吗啡口服:新生儿,每46小时80g(kgh);儿童,每4小时200500g/(kgh)o静脉和皮下:起始剂量为新生儿25Ug/kg开始;儿童50g/kg开始,根据患儿反应确定静脉和皮下持续输注速率为1025ug(kgh)o患者自控镇痛(PCA):冲击剂量为1020g/kg,锁定时间为5IOnIin,背景剂量为04ug(kgh)o护土控制镇痛(NCA):冲击剂量为1020g/kg,锁定时间为2030min,背景剂量为020ug(kgh)(<5kg无背景剂量)。(2)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0.51.0g/kg,新生儿减量。持续静脉输注:0.30.8g/kghoPCA:负荷剂量为0.5LoUg/kg;背景剂量为0.15g(kgih);单次冲击剂量为0.25g/kg;锁定时间为20min;最大剂量为12g(kgh)o(3)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0.050.1gkgo持续静脉输注:0.020.05g(kgh)oPCA:负荷剂量为0.050.Iug/kg;背景剂量为0.030.04g(kg-h);单次冲击剂量为0.01ug/kg;锁定时间15min;最大剂量为0.1为2Ug/(kgh)°配制时,L52ug/kg溶于Ioond液体中,使用48h,背景输注为2mlh,单次冲击剂量为0.5ml。阿片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术后使用该类药物镇痛的患儿,适当的监护是必要的。(4)曲马朵:用于所有年龄的儿童缓解轻到中度疼痛。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较阿片类药物少见)、过度镇静和大小便潴留,使用过量可出现癫病样抽搐。推荐剂量为每46小时l2mgkg(最大剂量为IoOlng/次),静脉持续输注为100400g/(kgh)o5.局部麻醉药镇痛术后镇痛是外科治疗的一部分,在麻醉期间,应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和其他药物。患儿的麻醉医生有责任制订具体的术后镇痛方案。术后疼痛治疗应该在麻醉复苏室(PACU)就开始,证实镇痛方案安全有效后才能让患儿离开PACUo术后早期可定时给药,后期可以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按需给药。术后宜多模式镇痛(神经阻滞和静脉内用药、几种镇痛药联合应用)。必须评估镇痛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儿,应定时监测呼吸频率,最好监测SPO2o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而不是简单取消镇痛药物的使用。总之,小儿术后镇痛应根据患儿年龄、手术类型和临床情况合理给药,提供安全、有效、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努力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最小的不良反应和最佳的生理功能恢复。三、常见手术(一)腹部外科手术1.术前病情特点各年龄段的小儿均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能量代谢、营养需求旺盛,但消化系统功能尚未成熟。当罹患消化系统疾病时,婴幼儿较成人更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若病程较长,还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婴幼儿膈肌位置高,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占优势,当腹腔器官出现病变时可以明显影响肺通气,如腹腔内巨大肿瘤、肝脾明显增大肠梗阻、腹腔积血积液等都会引起呼吸困难,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婴幼儿的肌肉发育不完善、功能活动协调性差,容易发生反流、呕吐、误吸。患儿由于腹腔器官出现病变或进行腹腔手术操作导致腹腔压力增高,使反流误吸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多影响胃排空,特别是急诊胃肠手术,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加之术前难以准备充分,呕吐、反流及误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大量胃内容物涌入各级气道,导致呼吸道梗阻或并发吸入性肺炎等。2 .麻醉原则小儿腹部手术大多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而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区域组织等部位麻醉技术,仅用于无误吸风险、手术时间短的下消化道手术、腹壁手术或与全身麻醉复合应用和术后镇痛。近年来,椎管内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应用逐渐增多。3 .麻醉管理(1)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患儿,建立亲近的关系,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详细询问病史,尤其需要了解患儿的进食情况和疾病病程。全面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其他合并症,如先天性心脏疾病或其他畸形。婴幼儿胃肠道择期手术术前禁饮禁食要求与其他手术相同。胃肠道疾病常引起梗阻、感染、梗死和出血等病理生理改变,对这些病理生理改变进行持续评估和治疗是围术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急性病变常因呕吐和腹泻使水和电解质丧失过多,尤其是胃肠道梗阻,更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上消化道梗阻易发生低钠、低氯性碱中毒,而下消化道梗阻常出现低钾和代谢性酸中毒,而且,严重的下消化道梗阻是腹部扩张,膈肌上抬而影响呼吸。严重的腹部扩张、贫血、低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易引起麻醉过程中呼吸和循环紊乱,应尽可能在手术前做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全胃肠道外营养是用完全的营养要素,由胃肠道外途径直接输入到血液中,起到营养支持作用,维持患儿的基本生理需求,适用于因某种疾病或疾病治疗需要而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的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于术前可能存在贫血、氮质血症、低热等症状的消化道出血患儿,应通过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及时纠正。血红蛋白值和血细胞比容还能反映患儿的血容量状态。消化道梗阻是小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最终将导致脱水和消化道扩张。了解梗阻的部位有助于确定液体的理化性质和机体反应。术前还应积极进行电解质测定并及时纠正。感染史胃肠道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即有革兰阴性菌入住肠道。胃肠道疾病可导致细菌移位及内毒素释放,病情加重还会进一步导致休克。因此,患儿一旦出现腹膜炎或毒血症应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2)术中管理:胃肠道手术患儿误吸的风险高,多数采用气管插管的静吸复合麻醉以保护气道。全身麻醉常用的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及吸入麻醉药。小儿可在家长陪护下进入手术室后吸入七氟烷、氧化亚氮(电0)和氧气诱导入睡,再建立静脉通道。若患儿有静脉通道,可选用咪达嘎仑。lmg/kg、芬太尼35Ug/kg、丙泊酚23mgkg等辅以肌松药(维库溟锭0.050.lmgkg或阿曲库钱0.30.5mgkg)行全凭静脉诱导,还可同时吸入七氟烷2%4%行静吸复合诱导。麻醉维持可采用丙泊酚35mg(kgh)复合芬太尼静脉间断注射或瑞芬太尼0.l0.3Ug(kgmin)静脉持续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或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肠梗阻患儿应避免使用电0。此外,患儿的年龄越小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越高,即按体重单位计算的额用药量就越小。为预防反流和误吸的风险,麻醉诱导前需常规放置胃管,尽量排空胃内容物。胃肠道梗阻、急诊胃肠手术的患儿,应在麻醉前将患儿放置在仰卧位、坐或右侧卧位、俯卧位下进行充分的吸引,尽量排空胃内容物以降低反流误吸的风险,同时应在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碱化胃液,降低发生误吸性肺炎的严重性。麻醉诱导期应尽快隔离气道和食管、保证气道通畅。小儿气管插管以选择带套囊的气管导管为宜。腹压明显增高的患儿在插管前须经面罩充分吸氧去氮,可给予一定量的镇静、镇痛药,保留自主呼吸,尽量减少或避免正压通气,配合表面麻醉或快速短效肌松药进行气管插管,尽可能缩短小儿丧失气道保护性反射的时间。如系饱胃的患儿,可在咪达嗖仑轻度镇静下,辅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插管,插管前面罩供养时应避免加压。尽量避免采用清醒气管插管的方法,插管时患儿的挣扎可导致不良反应,包括对患儿的心理创伤。除了短小手术,手术期均需控制呼吸,应根据PrCo2和(或)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小儿(特别是小婴儿)机械通气是常选择压力控制(PCV)模式,但是要注意,过高的气道压容易造成呼吸道气压伤。在PCV模式下要严密观察患儿的潮气量、SpO2和PrCO2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注意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小婴儿因功能残气量小,易发生肺不张,可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术毕,用神经刺激仪监测神经肌肉阻滞恢复程度,必要时还可用新斯的明(0040.07mgkg)拮抗残余肌松作用。掌握气管导管拔出的时机,可在深麻醉下拔管或患儿完全清醒后拔管。通常情况下,患儿自主呼吸通气量充足,体温接近正常,吸空气5min后SpOz仍然大于95%,可拔出气管导管。合并严重脓毒血症、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和中枢神经功能抑制者,术后需要长期呼吸机支持,可代管回ICU,进一步检测治疗,注意及时给予镇静、镇痛和肌松药。(3)麻醉注意事项补液:围术期所需输入的液体主要用于补充以下几种情况。术前损失量(术前禁食及病理生理性脱水所致);生理维持量;手术中不显性丧失量及出血量。术中液体丧失的常见原因a.术中失血量可以通过手术野、吸引瓶内的血量及血纱布的数量进行估计,但是手术单下面及消化道管腔内的失血量确很难估算。b.由于手术操作损伤毛细血管内膜引起的腹膜、肠管及肠系膜水肿。C.术中蒸发,失水量与器官暴露面积有关,一般为510ml(kgh)oCL短时间抽取腹水可使腹内压突然下降,除引起低血压还可引起腹腔器官水肿。e.各种引流液的丢失。放置胃管:为了排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腹腔手术患儿常规需要放置胃管;术前放置胃管会妨碍面罩与患儿面部接触的密闭性,影响麻醉诱导期的正压通气;建议择期手术或没有反流误吸风险的患儿,可考虑在气管插管后放置胃管。保温:婴幼儿腹腔手术应常规监测体温。腹部手术期间患儿的保温措施包括:提高手术室室温;使用变温毯和热辐射加温器;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加热腹腔冲洗液以及温湿化呼吸回路等。(二)泌尿外科1.常见手术类型(1)尿道下裂修补术。(2)睾丸鞘膜积液翻转修补术。(3)包皮环切术。(4)隐睾下降固定术等。2.手术特点(1)多为择期手术,手术部位多围绕会阴部(舐区)。(2)手术较短小,失血量很小。(3)手术对肌松要求不高。3,麻醉方式可分为基础麻醉+撕管阻滞或全身麻醉。尿道下裂修补术,睾丸鞘膜积液翻转修补术、包皮环切术等手术位置低、时间短,可采用基础+能管阻滞。包皮环切术也可采用基础麻醉+阴茎神经阻滞,但局部麻醉药中不能加入肾上腺素,以免肾上腺素收缩血管造成组织缺血性损伤。隐睾下降固定术如为单侧、腹股沟处隐睾,可采用基础十撕管阻滞,如为双侧或腹腔内隐睾,多采用全身麻醉。目前的趋势是基础十能管阻滞逐渐被全身麻醉替代。(三)骨科手术1 .常见手术(I)因创伤导致骨折或脱位,需手法或切开复位、固定术。(2)先天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脱位、扳机指、斜颈等先天性畸形,需要矫治术。(3)感染导致急慢性骨髓炎、关节及脊柱结核,需要切开减压,VSD负压引流术。(4)生长或代谢障碍出现肢体过长或过短、特发性脊柱侧弯时,需要肢体切开延长、缩短,或脊柱侧弯矫治。(5)骨囊肿、骨结构不良或累及四肢、脊柱和骨盆的骨肿瘤,需要切除内固定术。2 .麻醉方式(1)进入手术室哭闹、不合作的患儿,可选择基础麻醉,使患儿意识消失、安静、配合。可选用肌内或者静脉注射氯胺酮,或七氟烷吸入的方法。尤其是七氟烷基础麻醉与局部麻醉联合应用,具有方法简便、诱导、苏醒迅速等优点,可用于:小儿建立静脉通路;脱臼手法复位术;扳机指切开松解术;婴幼儿马蹄内翻手法复位或者跟腱切断石膏外固定术;小钢板或髓内钉取出术;斜颈手术。(2)小儿上、下肢手术可选用区域神经阻滞,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舐管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等方法,但需要在基础麻醉下进行。(3)马蹄内翻足矫正术,可采用基础麻醉下,行能管神经阻滞的方法,效果良好。(4)上肢手术选用臂丛神经阻滞时,应严格控制局部麻醉药的浓度和剂量:0.7%1.0%利多卡因68mgkg,0.25%0.3%布比卡因1.52.5mgkgo(5)全身麻醉可选用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目前推荐静吸复合麻醉,主要应用于:先天性髓关节发育不良脱位切开截骨重建矫正术;感染导致急慢性骨髓炎、关节及脊柱结核,需要切开减压,VSD负压引流术生长或代谢障碍出现肢体过长或过短、特发性脊柱侧弯时,需要肢体切开延长、缩短,或脊柱侧弯矫治;小儿马蹄内外翻肌腱转移术。3 .注意事项(1)术中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变化,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FiO2)、吸入麻醉药浓度、氧摄取量等。(2)较大的手术还应进行连续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3)新生儿、婴幼儿及脊柱侧弯矫治术还需监测体温(T),血糖变化。(4)小儿术后,尤其是失血较多时,应加强保温,必要时使用保温毯、加热液体。(5)加强液体管理,严格按照”4-2T"原则输液,必要时使用微量泵持续输注液体。(6)儿童代谢率低,排泄功能差,所以脂溶性麻醉药物可于术后出现“二次分布现象”。患儿表现为恢复期"清醒-嗜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现象,应该提前向加长交代,并加强监护。(四)耳鼻喉手术小儿耳鼻喉科手术麻醉,从手术特点和小儿生理特征两方面来讲,对麻醉医师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首先,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共用一个呼吸道,直接增加气道处理的困难从而加大麻醉风险;其次,小儿须舌骨肌是开放咽部的主要肌群,通过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经中枢神经系统反馈调节咽部肌张力,而全身麻醉会抑制该肌群的活性,造成口咽部通畅度下降,而且小儿舌体占口咽部的比例较成人高,也是全身麻醉时阻塞气道的原因之一,如合并有狭小气道、颌面异常,神经肌肉异常或喉部血管瘤、肿瘤、上气道感染等因素更易发生气道梗阻,而这些因素恰恰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对耳鼻喉科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前,麻醉医师要对手术所涉及的上呼吸道解剖与病理十分熟悉;要详细询问患儿有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暂停、哮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病史,尤其当患儿睡觉、哭吵、喂食时有无气道阻塞、呼吸抑制的情况;做好肺部、心前区的听诊,对气道进行评估;关注直接喉镜、纤维喉镜、头颅X线片、CT片、肺功能,甚至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由于术中头面部被遮盖,因此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特别要考虑体位的摆放,头部过于屈曲更易造成气道的阻塞,尤其对于先天性解剖异常的患儿更要注意。婴幼儿会厌较成人大,直接喉镜能更好地暴露后部,当有解剖异常,如小儿下颌或面中部发育不良者,可按困难气道进行处理。小儿声门是倾斜的,声门后联合更趋向头位,故在气管插管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前联合处。婴幼儿气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水平,而不似成人在声门处,多以插管后更易发生声门下水肿、炎症,临床上可表现为拔管后气道阻力增加甚至气道梗阻,尤其在留置较长时间导管后。总之,做好术前评估,制订合理计划,与耳鼻喉科医师密切配合,是保证小儿耳鼻喉科手术麻醉安全的关键。1 .外耳道异物(1)特点:急诊;手术时间短、手术刺激大。选用七氟烷、瑞芬麻醉。(2)气道管理: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或自主呼吸。2 .鼻腔异物取出(1)特点:多为急诊。(2)术前访视:了解异物类型、存留时间、存留部位、取出的难易程度及取出后出血的可能性。(3)麻醉管理:因鼻腔部分或全部梗阻,应注意口腔的通气状态。麻醉前使用抗胆碱药物减少气道的分泌物,备好口咽通气道。(4)麻醉方法:存留时间短、靠近外鼻端的异物,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存留时间长、取出难度大及可能出血者应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如有可能应该避免经面罩进行正压通气,因可能导致异物移位。(5)术后处理:苏醒期气道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有鼻腔出血的患者,意识先于痛觉恢复对于苏醒期的平稳尤为重要。3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1)特点:多为急诊,手术时间不等。(2)麻醉目的:保证氧供,抑制手术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射。(3)麻醉要求:自主呼吸相对平稳,对手术操作无屏气、挣扎、呛咳等反应。(4)麻醉风险:异物阻塞主气道致窒息、缺氧;麻醉及手术引起气道痉挛、出血或破裂;一侧主气道完全梗阻,导致纵隔随呼吸摆动,循环衰竭;气道水肿致气道梗阻;术中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等。(5)术前访视询问病史,包括异物类型(可帮助判断手术时间)、大小、存留时间(时间越长则炎症越重,围术期发生气道痉挛的概率越大)、所在部位等,详细查体,尤其是肺部的听诊。(6)术前准备药品:术前用药,东葭着碱、地塞米松;抢救药物,肾上腺素(IoUg/ml)、异丙肾上腺素(IOHg/ml)、氢化可的松;麻醉用药,芬太尼/瑞芬太尼、七氟烷、利多卡因。物品:麻醉药、型管、喉镜、适合及相邻近管径的气管导管及导丝、丁卡因喷壶、利多卡因喷喉管、吸引装置。(7)麻醉方法:首先建立静脉通道,症状较轻,且时间较短的不配合的患儿可行七氟烷吸入麻醉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律、血压、呼吸、脉搏氧;东葭若碱0.10.15mgkg;地塞米松0.20.4mgkg;泵入瑞芬0.20.25g(kgTnir1);七氟烷8%氧气14Lmin0呼吸减弱时使用喉镜暴露声门,使用丁卡因进行咽喉部表面麻醉23次,异丙肾上腺素IOUgml+2%利多卡因Iml+地塞米松5mg行声门下气管内表面麻醉,表面麻醉尽量完善,但应注意局部麻醉药用量,谨防局部麻醉药中毒。表面麻醉充分后,下硬直支气管镜并观察气管反应。接专用型管与高频喷射呼吸机、麻醉机、支气管镜,七氟烷3%5%氧流量3Lmino根据患儿反应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高频呼吸机120130/min,驱动压O.10.2MPa。取出异物后停止瑞芬太尼泵入,最后检查完毕后停止七氟烷麻醉,加压面罩辅助呼吸,清醒后送回恢复室或病房。(8)术中情况处理:出现咬手、呛咳应加深麻醉;出现持续血氧饱和度同时伴心率开始减慢,立即停止手术,退出支气管镜,心率低于100/min以下静脉注射25Ug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紧急气管插管,待患儿情况良好后继续手术。4 .电子耳蜗植入术(1)术前访视:除常规访视项目外应尽可能向家长学习与患儿的沟通,并尝试与患儿建立友好关系。(2)麻醉特点:以镇静、镇痛为主,但应保证患者术期尤其是显微操作时无体动;手术时间中等,可选用中时效的麻醉药物维持麻醉。(3)减少出血:显微操作要求充分止血,术者并无有效的止血措施,尤其是骨面的渗血。可行措施包括:术前止血药控制性降压,尤其是平均动脉压的控制。使用吸入麻醉药物或降压药物使平均动脉压降至6070mmHgo可选药物有异氟烷、七氟烷、钙离子拮抗药,硝酸酯类或a、B受体阻滞药等。(4)注意事项:骨膜开放前及人骨膜覆盖前后应该避免使用电0,特别是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咽鼓管不通畅,吸入或停止吸入N20可造成中耳内压力的剧烈变化,从而导致骨膜穿孔、人工镣骨关节分离或植入物损害,影响手术效果。(5)术后电子耳蜗的测试:应维持一定麻醉深度直至测试结束。注意苏醒期的管理,避免苏醒期躁动,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及气道保护反射恢复后即可拔管。(6)术后: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明显较少苏醒期的躁动,对苏醒期的平稳有利,拔管后未醒的患儿送回术后恢复室进行监护;预防术后恶心呕吐。5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1)术前访视:重点评估气道。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睡眠时气道的通畅情况,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避免急性感染期行手术。(2)麻醉诱导: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并准备相应型号的口咽通气道。常规诱导经口行气管插管,插管动作应轻柔,保护松动的牙齿及减少组织损伤,导管固定于右侧口角。有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应避免经鼻插管。(3)麻醉管理:以镇静、镇痛为主,手术时间短,宜选用相对短效的药物,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较为理想。(4)围拔管期处理:术毕彻底清理口腔,以减少误吸引起的气道梗阻及痉挛;苏醒期气道的管理尤为重要,待患儿清醒后拔管。(5)术后处理:镇痛,预防恶心呕吐。6 .小儿唇腭裂手术(1)术前准备要点:颜面部先天性畸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因此需要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儿心肺、肝功能肾功能,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尤其是啼哭出现发绡或明确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行心脏彩超,并请心脏外科会诊。如病情严重,应先解决这些危及生命的先天畸形,然后再行唇腭裂修补术。唇、腭裂可以是单侧或双侧,这种缺陷不仅影响容貌,还会造成患儿吮吸、吞咽、发音困难,导致营养不良和心理障碍。呼吸道感染也较常见,麻醉前需要认真履行术前访视,了解患儿体重、实际年龄,提醒家属注意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注意询问有无哮喘病史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一般对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建议康复4周后再行手术,以减少术中支气管痉挛、喉痉挛等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对于3岁以下患儿应根据其饮食规律指导家属规范术前禁食禁饮,避免造成患儿脱水、低血糖。一般术前禁食46h,禁饮24h°(2)麻醉实施诱导:唇腭裂最佳矫正年龄为唇裂36个月,腭裂1218个月。因此患儿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常规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吸入8%七氟烷,新鲜气体流量34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将七氟烷浓度降至3%5%,新鲜气体流量l2Lmin,随即建立静脉通道。麻醉管理:预先给予抗胆碱药物东葭若碱00050.OlmgAg,静脉注射丙泊酚23mgkg顺式阿曲库镇0.2mgkg.芬太尼24ugkg后气管插管。建议选择带套囊的异形管或加强导管,固定于下颌正中部位,导管开口向下,用手术贴膜将导管与皮肤固定牢靠,用记号笔标记导管深度,术中谨防导管脱出。手术时间为l2h,通过调节七氟烷浓度维持麻醉,芬太尼56gkg+局部麻醉维持镇痛。(3)监测及补液:唇腭裂手术患儿采取头后仰卧位,术中常规监测BP、HR、SpO2,有条件时监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