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企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手册(164页).docx
-
资源ID:693079
资源大小:1.01MB
全文页数:1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企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手册(164页).docx
追求完美OMPANY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手册不断超越目录第1章生产现场诊断与评价41. 1.2现场诊断报告41. 2.2现场评价方案7第2章生产现场环境管理132. 1.2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132. 2.2生产作业环境检测制度152. 3.2噪音作业环境改善方法17第3章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193. 1.2现场作业标准管理制度193. 2.1标准化作业考核流程22第4章生产现场物料管理234. 1.2现场物料领用制度234. 2.1现场物料存储规定254. 3.3物料搬运作业实施方法264. 4.4物料退库实施细则27第5章生产现场设备管理305. 1.1设备点检管理流程305. 1.4设备保养管理规定315. 2.1设备操作管理方法335. 3.2设备故障处理方法355. 4.2模具与治具管理制度385. 5.2计量器具使用规定40第6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466. 1.4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责任制467. 2.3质量改善教育培训规定498. 2.5不合格现象改正方案516.3.2现场不良品管制方法556.3.3不良品退回实施方案58第7章生产现场成本控制617. 1.1限额领料管理规定617. 1.5材料使用成本控制方案627. 2.3质量成本控制方案659. 3.1制造成本控制制度685.3.5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725.4.1工时定额管理流程775.4.4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77第8章生产现场安全管理808. 1.2生产现场工艺纪律809. 2.1安全预防管理制度848. 3.4安全生产奖惩方法86第9章生产现场信息管理889. 1.2现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制度889. 2.2现场信息传递应用方法9010. 3.2生产异常信息处理方法92第10章生产现场9S管理9611. 1.2非必需品处理制度9612. 2.2材料整顿管理制度9913. 3.2清扫作业管理方法10114. 4.2现场清洁管理制度10615. 5.1现场浪费查找指引Ill1. .6.1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142. .6.2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11910. 7.2内部客户投诉处理方法12411. 8.1满意活动执行流程12612. 9.2现场员工礼仪守则126第11章生产现场改善管理131H.1.7生产流程分析与改善流程13113. 2.2现场看板管理推行方案13214. 3.2现场改善提案管理制度136第12章生产现场员工管理14315. 1.2生产定员编制制度14312.2.1 车间组织结构设计方案14512.2.2 现场员工岗位职责设计14712.2.3 车间员工加班管理细则15512.2.4 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57第1章生产现场诊断与评价1-1-2现场诊断报告文本名称现场诊断报告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前言1 .我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目前,我公司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内外趋于冷清的市场环境;二是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扬,而产品的售价却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有下跌的可能。为了能轻松地应对上述局面,我公司应当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向企业生产现场要效益,提高生产一线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降至最低,以此来消除外部环境对公司经营的负面影响。由于企业所有的产品都诞生于生产现场,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基于以上状况,公司领导特决定对生产现场进行一次全面、完全的诊断行动。2 .对生产现场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说明对生产现场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控制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2)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间接降低生产成本。(3)使生产现场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减少浪费。(4)整齐有序的生产现场能够给来公司参观的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5)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小。二'诊断小组的成员构成此次诊断行动由主管生产的副总XXX担任组长,具体成员名单如下。1,副组长XXXo2.组员XX、XXX、XX、XXX、××X0'现场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 .选择现场诊断方法此次诊断的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观测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诊断小组成员的观测以及与生产一线操作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的交谈获得生产现场的相关信息。2 .现场诊断的步骤此次诊断行动的步骤及工作内容,如下表所示。现场诊断步骤及工作内容现场诊断阶段具体内容具体时间开始阶段1.组建诊断小组2.确定现场管理需要达到的目标3.制订调查计划并拟好访谈的主要内容实施阶段1.调研生产现场的环境2.调研生产现场的标准化操作3.调研生产现场的物料管理4.调研生产现场的生产成本管理5.调研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管理6.调研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7.调研生产现场的现场改善状况8.调研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9.调研生产现场的人员管理收尾阶段1.整理收集的资料2.对资料进行分析3.就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与看法形成报告四、调研的结果分析通过这次现场诊断活动,我们诊断小组发现公司的现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I.现场环境管理方面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但现场的噪音过大,导致在现场长时间从事作业的操作人员简单耳鸣、头晕恶心,不利于公司生产员工的身心健康。所以,如何降低生产现场的噪音水平,将成为现场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3 .标准化操作管理方面在生产现场中,我们发现公司老员工(入职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都能依照生产的标准文件进行操作而新进员工或进公司时间未达6个月的员工在操作时都未能按公司所规定的要求操作。4 .生产现场物料管理方面生产现场的物料管理状况最糟糕,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物料放置过于随便,以致于作业人员很难快速找到所需的物料。(2)原料与成品的摆放并没有清楚的界限。(3)车间走道里堆满了物料,以致于作业人员在车间走道不顺畅。5 .生产成本控制方面生产成本控制也是生产现场中存在问题比较大的一个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两大方面。作业人员对工艺技术把握得不全面以致于生产出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下一道工序必需加大工作量或进行额外的返工返修工作。(2)质检部门对产品的检验存在漏洞,造成部分产品成批报废。5 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方面由于我公司一直比较重视产品的质量,在生产现场中也很好的贯彻了既定的质量方针,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比较得比较到位。但是,与其他著名的同类生产厂商相比,我们还存在不足,仍旧有待提高。6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方面在生产现场中,所有的设备都按公司的规定设置了设备标牌与点检、维护记录单,存在的问题有二。(1)有些设备的标牌不易找到。(2)维护记录并不连续、及时,有些维护只是简单的为了维护而维护。7 .现场改善方面公司在前一段时间推行的9S管理只是在表面上比原来有了较大进步,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发现员工对9S的推行有抵触情绪。8 .现场安全管理方面通过本次现场诊断,我们发现公司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两大问题。(1)生产作业人员能随便动用车间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2)由于公司所用的原材料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爆炸故事。而新进公司的生产操作人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公司所强调的安全操作和按规范操作等规定的重要性。9 .现场人员管理方面在此次现场诊断中,我们还发现生产现场的部分管理人员在面对面的指导作业人员的过程中,有时会简单、粗暴,而不考究方法、策略。五'建议改进措施1 .采取措施降低现场的噪音由生产部门与技术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想法设法降低生产中的噪音,给生产员工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作业环境。2 .加强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新进公司的生产人员,必需加强对其标准化操作的培训并定期检查,经考核合格后或达到要求后方允许上岗。(2)对所有生产人员增加生产技能方面的培训,减少在生产中的浪费。(3)对所有生产人员增加安全作业培训,必需指定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设备。除指定人员外,其他生产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动用这些设备。3 .质检部门完善检验程序,特别是成品与半成品的首件检验,以免造成产品的成批报废。4 .所有设备的标牌必需贴在醒目的地方,设备的点检标识必需清楚、明白,设备维护记录必需连续,并有维护保养人员、现场主管的签字确认。5 .把生产现场的作业区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并挂上醒目的看板(如材料区、半成品区、零配件区、成品区等),使得材料、产品的放置实现定置管理,有条理、易于识别。6 .加强对9S管理的推广力度,建议在几个车间或班组中形成竞赛,重奖那些率先达到9S规定标准的车间或班组,并对没有达到标准的车间或班组按规定实施惩罚。7 .对生产现场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管理水平,逐步改变其工作的方法。六、现场诊断的数据资料(略)。撰稿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编制日期审核H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22现场评价方案方案名称现场评价方案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前言生产现场既承受着公司所有产品的制造加工,也承受着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的改善改进工作:既是公司所有生产信息(如产品产品信息、质量信息、技术信息等)的衔接地,也是隐蔽公司利润潜力的聚集地。所以,生产现场管理是公司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质量水平和公司的经济利益。为考察、把握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的实际状况,发现生产现场管理的优势与不足,挖掘生产现场管理存在的潜力,为公司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生产成本的控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特组织此次现场评价活动。二、现场评价小组的成员构成此次现场评价行动由主管生产的副总XX担任组长,具体成员名单如下。副组长:XXX。组员:×××,×××,×××,×××,×××o三、现场评价活动的时间与计划1 .此次现场评价活动将从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开展。2 .现场评价活动的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现场评价活动时间安排表现场评价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具体时间安排开始阶段1.组建现场评价小组2.确定现场评价的要素3.制订调研计划实施阶段1.调研生产现场的工位器具管理状况2.调研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状况3.调研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状况4.调研生产现场的成本控制状况5.调研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状况6.调研生产现场的物料管理状况7.调研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8.调研生产现场的人员管理状况9.调研生产现场的5S管理状况收尾阶段1.整理收集的资料2.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3.根据以往经验调整现场评价结果4.出具现场评价报告四'现场评价的执行此次现场评价活动的方法采用直接评价方法与间接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运用直接评价法进行评价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工位器具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5S管理9个方面,采用直接评价方法进行考评。这9大方面作为生产现场的专项管理,每个专项管理包括若干项评价的内容与要求。采用直接评价法时,将每个专项管理的分值设为100分,再将分值一一分派到各项评价的内容中,具体请参考下文的生产现场评价要素列表(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法不仅能直接评价出各个专项管理的优劣,还可以将9大专项管理分值综合取平均分,从而可衡量出长期以来公司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的优劣状况。(二)运用间接评价法进行评价间接评价法是采用与生产现场管理有密切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质量指标、效率指标、成本指标及配套指标四个方面。间接评价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相关历史生产资料,计算每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得分即为百分数的分子值(例如:经过计算,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8%时,则这一指标的评价得分为98分)。2将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总,并计算其算术平均值,所得分数即为某一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参考分数。A将四个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分数进行综合求和,得出生产现场的间接评价分数,作为评价生产现场管理的一个参考因素。<三)划分现场评价得分的等级评价生产现场时,生产现场的得分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生产现场评价得分等级列表五'生产现场评价要素(直接评价法的C优秀下去所云.三产现场评价要素良好合格不合格90(含)100分8啜禹痣霜海素月U表2除磴夕分70分以下专项管理项目具体内容单项总分实际得分工艺管理1.严格依照技术文件中的规定参数执行,并做好了生产记录252.严格执行更改了的工艺、技术流程,手续齐全203.各生产岗位都备有通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能够认真执行204.现场所使用的工艺文件或参数均经过鉴定与审批,并通过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的255.技术文件的管理井井有条,没有短缺10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工位器具管理1.生产现场的工位器具齐备,不短缺402.生产现场的工位器具洁净并整齐摆放303.工位器具的现场台账账目清楚易懂204.生产现场没有闱置的工位器具10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质量管理1.生产现场有完备的质量保证系统352.每个操作点都有完备的作业标准书253.用于控制质量的计量器具摆放整齐、合理且精度确切254.生产人员了解每种产品的不良率要求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成本控制管理1.生产现场有明确的材料消耗定额和限额领用制度352.现场可目视的边角料的利用程度达到最大203.生产现场的生产作业达到平衡状态,无窝工、停工待料现象304.生产现场设置有俭约能源(如水、电、气等)的管理看板或标语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设备管理1.每个设备前有设备资料卡与保养维修卡,且内容清楚、明白202.设备上的危险地方标有明显的危险标志153.设备的保养点检记录良好,无中断现象发生204.所有设备的操作人员都有由公司技术部颁发的设备操作证,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把握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矩305.设备在近一年中没有因操作错误而引起的重大事故发生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材料管理1.材料、物品的放置整齐,放置场所有明显的标志202.生产现场人员能够及时把握现场材料的不足或多余253.生产现场的材料能够按公司规定的量进行存储204.生产现场的材料无老化、残次品现象155.废料堆里没有可以再次使用的材料20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安全管理1.生产现场有危险的地方有明确的标识或做了相应的处理302.生产通道及安全通道无物品占用,安全出口处无物品堆积153.所有的保护安全的设施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204.危险系数较高的设施、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有上岗证205.生产人员能够熟记安全操作规范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人员管理1.生产现场人员的出勤状况良好,出勤记录完备152.生产现场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有闲聊、串岗、吃零食、打瞌睡的现象发生253.对技术不熟练的员工进行了现场指导并有记录204.对生产人员培训的现场记录完整、清楚、针对性强205.生产现场的人员待人接物有理、有节,能够保守公司的机密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5S管理1.现场划分了物品放置区域,且色调的使用恰当,让人一目了然202.现场物品都在制定的区域内整齐摆放253.生产现场的通路保持了畅通,无其它物品挤占154.生产现场的所有物品标识清楚255.生产现场的地面洁净,无废水、废油、废弃物15单项得分(上述各项内容实际得分的加权得分)100(二)间接评价法的生产现场评价要素如下所示。生产现场评价要素列表(间接评价法)经济技术指标评价指标实际得分质量指标1.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2.优等品及一等品的质量合格率3.产品首件检验合格率4.半成品的质量合格率单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分(上述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效率指标1.生产现场的劳动生产率2.生产人员的劳动生产率3.定额工时的平均完成率4.工时的利用率单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分(上述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成本指标1.原材料利用率2.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达成率3.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目标达成率4.可比产品的工时定额达成率单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分(上述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配套指标1.每日生产的产品均衡率2.生产现场的零部件生产配套率3.产品的按期交货率单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分(上述各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六、以往现场评价易出现过错的项目分析及对策(略)。撰稿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编制日期审核Id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第2章生产现场环境管理2.1.2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向生产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的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公司中设计到生产作业环境方面的相关内容均按本制度中的规定执行。第3条本制度中的生产作业环境不仅包括生产的主要现场,也包括进行检验的辅助生产现场。第2章设备布局要求第4条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第5条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滚动等因素,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必需确保各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1.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1米,大型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米。2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不小于0.9米。3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第6条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的摆放,同时考虑到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需留有宽大的通道和充实的出料空间。第7条产生猛烈噪音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则应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公司的办公环境。第8条生产现场中高于2米的运输线必需有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入地面,运输线的始终两端应有防护栏的保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第3章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第9条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需依照操作顺序,整齐的放入指定的区域,并有安全可靠的固定措施,阻止乱摆、乱放。第10条生产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必需放到指定的地方,防止混乱与坠落伤人。第11条生产用原材料必需限量放入生产现场,以免造成地方拥挤或其他事故。其具体存放量的标准如下。1 .白班不超过加工额的1.5倍,夜班不超过加工额的2倍。2 .大件原材料必需依照额度领取,阻止超过当班的生产额度存放。第12条在生产现场码放各种物料时不得超高,一般的码放高度不允许超过2.5米(物品单位超高除外),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超过2:U易滚动的物品要有垫块进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与垛之间的间距要合理,便于吊装和搬运。第4章生产现场的地面状态第13条合理的规划生产现场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将生产现场的地面科学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安全通道必需以绿色、醒目的标识标示出来。第14条生产现场所划定的各区域间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1米,车行道(主要指叉车、推车等)不得小于2米,成品车间货车行道不得小于3米。第15条生产现场的布置必需保证各通道的畅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通道,违者将按相关规定进行教育和惩罚。第16条生产现场中因生产需要所设置的坑、沟、壕等必需有足够支撑力的物品覆盖或有防护栏,夜间必需有照明,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第17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垃圾、废料、废水、废油等必需按划分的责任或承包的区域及时处理,不得将此类废品带入下一道工序。第18条生产现场的人行道或空地应保持平坦,不得有障碍物或拌脚的物品。若有,则应当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或安放防护栏。第5章防尘、防毒与噪音第19条生产现场要注意防尘、防毒。加强防尘、防毒设备的检查检修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于作业时间内正常运转,确保设备的主管道与支管道无破碎、泄露的状况。第20条用于防尘、防毒设备的滤料或组件应根据其使用说明书定期更换,保证其完好有效。第21条生产现场所产生的噪音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超过标准的要限期整改。第22条对于产生噪音的设备和流程,生产部门应会同技术部门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等手段使得生产现场的噪音符合标准。第23条新建、改建、扩建或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所产生的噪声水平,必需严格执行鉴定审查流程。未进行鉴定或鉴定结果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入生产。第24条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公司生产部所有。第25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编制日期审核Fl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222生产作业环境检测制度制度名称生产作业环境检测制度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规范生产作业环境的检测行为,为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生产作业环境检测的相关事宜。第3条根据时间的长短与具体状况的区别,对作业环境的检测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3 .长周期测试,主要评估个人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暴露状况。4 .连续测量,能够探测可以造成急性暴露的高浓度有害物质的短期暴露状况。5 .快速测量,针对已知确凿的暴露时间点马上进行测量。这种检测方式适用于急性危害。第2章环境检测部的权责第4条对公司生产作业环境检测的相关事宜由环境检测部负全责。第5条环境检测部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关系到公司生产决策与生产计划的编排。因此,环境检测报告应有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确保真实、客观、科学。第6条环境检测部作为公司在环境检测方面的权威,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偏不倚,只以客观事实说话。同时,任何人无权干扰环境检测工作的实施。第7条环境检测部应根据本公司的历史数据与现实状况,定期提出对作业环境的改善方案,供相关领导进行参考、决策。第8条环境检测部在保证自身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肩负对生产人员进行防范环境危害、面对环境危害时如何应急处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职责。第9条对于环境检测部未检测出而事实发生的潜在的慢性危害事故,环境检测部负全责。第3章采集有害因素的样品第10条进行现场调查和工人工作状况的写实。1.在进行有害因素样品采集时,采集人员应明确工作场所工人的工种和人数、每种工种实际工作的情况之后,确定样品采集的对象和采集点及样品采集的时间段和采集方法。2对于滚动性比较强的工作,在采集样品前还应当对各个工种的工人滚动地点、所进行的操作和所接触有害因素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3.环境检测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时,必需记录当天的生产状况、工人的工作状况以及工人使用防护用品的状况,确保采集样品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客观性。第11条依照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1 .环境检测人员在进行样品采集时,必需依照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降低标准。2 .环境枪测人员应当根据作业现场的状况决定是否进行监测。(1)假如作业现场有害因素浓度的变化不大,可以不监测。(2)假如作业现场有害因素浓度变化较大,必需在浓度变化大的地点、浓度最高的时间段进行采集。第12条选择适合的样品采集方法。环境检测人员进行样品采集时,必需在工人的工作时间内,通过现场调查以确定其可能接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的时间段,分别进行屡屡样品采集,以此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科学性。第13条选择适合的采样仪器。环境检测人员采集样品时,应根据实际样品采集所需要的流量选择样品采集仪器。第14条校正采样流量。在长时间的样品采集中,应在采样前和采样后分别进行流量校正,分别记录流量,防止出现偏差。第15条将样品与空白对照样品进行对照。在样品采集中,空白对照样品应与样品进行同时操作,同时储存与运输。第16条详细记录采样时间。1采样中,应在采集样品的同时,记录具体的采集时间(要求具体到几时几分几秒),不能笼统注明样品的采集H期。2样品采集的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法。第4章作业环境检测的管理第17条环境检测部应不休止地收集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的资料,分析整理后编制定期的检测计划,并报生产总监、总经理审核审批。第18条环境检测部在检测生产作业环境时,必需采用标准的检测方法与规范的检测设备,在一般状况下不允许凭经验进行判断,必需有科学的依据。第19条环境检测部应施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检测工作,主管领导与值班领导的手机保证24小时开机,以应对突发的环境状况。第20条作业环境的检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已经被控制的危害因素,环境检测部也应当定期派专人进行复查,防止被控危害因素的再次出现。第21条作业环境检测资料由环境检测部指定专人进行保管,其记录的数据将作为制定环境检测工作计划与环境改善方案的依据,不得随便销毁。第5章附则第22条本制度由公司环境检测室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环境检测室所有。第23条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H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H期232噪音作业环境改善方法制度名称噪音作业环境改善方法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噪音作业环境的管理,改善噪音的作业环境,减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方法。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对有噪音的生产现场的改善工作进行指导。第3条本制度中所指的噪音是指在生产中由于物体的冲撞、机器的转动、电磁振动、高压气流喷出或爆破等所产生高于声压界限60分贝以上的声音。第2章对噪音声源的控制措施第4条公司在选购新设备时,必需对设备的噪音环节进行评估,选购设备的噪音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在同等条件下,应选购噪音排放小的设备。第5条在生产过程中,对机械设备所发出的噪音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项。1 .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防止应错误的操作导致机械设备产生异常噪音。2 .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排放的噪音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3 .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时,重视对其噪音的检测,对于超过噪音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排放。4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发现突发状况,及时修理出现异常的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第6条在生产过程中,技术部应通力协同生产部做好工艺流程改进和工作程序改善工作。第3章对噪音传播的控制措施第7条设备管理部(或购买部)在购买、使用、改进各种噪音比较大的设备时,尽量选取自动化或密封化的设备,减少人工操作,以减少噪音对员工身体的侵害。第8条生产中噪音排放比较大的机电、机械设备应尽量设置在离工作操纵点或人员集中点比较远的地方。第9条对于无法布置比较远的、排放噪音比较大的机电、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应在设备上安装隔音机罩或设置隔音间,阻断噪音向外排放。第10条对有隔音间进行隔音的机电、机械设备,应做好隔音间的密封工作,随时关闭隔音门与隔音窗,确保将噪音与生产人员隔离开来。第11条若因工作需要,生产人员必需到噪音比较大的地方进行操作,生产人员应佩戴好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劳动防护用品,否则后果由生产人员自身承受。第12条各车间主任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应尽量减少作业人员在噪音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音对员工身体的伤害。第4章附则第13条本方法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第14条本方法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第3章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312现场作业标准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现场作业标准管理制度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视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I条为促进公司的技术发展,稳定并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打造公司产品的品牌,创造最大的收益,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本制度适合于公司在标准化作业管理方面的相关事宜。第3条公司的作业标准化文件由技术部制定,生产部负责执行。第2章作业标准的制订与作业标准文件的编制第4条技术部门在编制标准化作业文件之前,应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生产作业可以标准化的作业内容。第5条技术部门在制订作业标准时,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国内外与本公司产品或生产线有关的作业标准资料。2 .与公司的现场生产相配套的作业标准和相应的参考资料。3 .公司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及车间具体操作人员对作业标准的看法及建议。4 .与作业标准相关的历年现场生产技术数据。第6条技术部门在收集、分析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作业标准,具体包括以下7项内容。I.动作内容,包括每一个详细的操作动作、搬运过程、操作过程、质量检查等。2花费时间,即每一个具体的动作过程从开始到终止所需要的时间,以供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识别增值时间与非增值时间,具体时间包括搬运时间、拿取工具时间、操作时间、放工具时间等。3质量要求,必需包括产品的每道工序完成后的质量标准,质量标注必需详细、具体,必要时应以照片的形式表现,使员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4物料描述,即针对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所拿取的每一种物料进行描述,包括物料的图号、数量、规格、型号、存放地点等内容,防止在取料时拿错或找不到。S工具、设备描述,即针对作业人员在作业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设备进行详尽的描述,如工具或设备的名称、使用方法、本卷须知等。6动作位置示意,即用图片的方式描述出作业人员在作业中的正确的操作位置。7.审批权限,即在所有的作业标准文件中明确该文件的审批人员及其权限,以证明文件的可控性。第7条技术部编制出的作业标准草案经相关权限领导(如技术副总等)审核后,必需发放到生产现场由生产部经理及各车间主任组织试运行,试运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第8条技术部根据收集到的试运行信息与相关的部门进行探讨、求证,对作业标准草案进行最终的校对确认,并报技术副总审核后,经相关部门会签后,报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正式执行。第9条技术部编制的作业标准方案,其具体内容必需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半成品标准、设备技术标准、计量标准、包装技术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现场环境标准、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标识、搬运技术标准、技术基础标准等内容。第3章标准化作业的实施第10条生产现场实施标准化作业之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人员准备,即在实施标准化作业之前,对相关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作业标准培训,使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了解、把握该项作业标准。2技术准备,既编制标准化作业与原作业的区别表,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对于较难的工艺组织技术攻关,下发新的技术资料等。3.物质准备,指准备标准化作业所必需的工装、量具、检测器具等用具。第11条实施标准化作业时应考虑、分析到不同的作业部门实施标准化作业的潜力,要量力而行,避免打乱生产现场正常的生产秩序。第12条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如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等)在标准化作业实施期间负责监视检查与指导,监视生产作业人员严格依照标准化作业规定进行操作,同时收集标准化作业文件中欠妥的地方,为标准化作业的改善提供可行性建议或提案。第13条作业标准文件一经审批公布执行后,未经许可或论证,任何人不得随便更改。对于屡屡违反标准化作业规定的生产作业人员,应及时调离生产线实施标准化作业集中培训:若培训后的作业行为仍不符合标准化作业的规定,作转岗处理直至劝退。第4章作业标准的修改与复审第14章有以下情形之一者,需要修改作业标准。1 .标准中的内容在配上示意图后仍有含混不清、难以理解的。2 .标准中要求的工作在现实中无法完成或即使完成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3 .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已经做出变更的。4 .工艺流程已经改变的。5 .生产设备的部件或材料已经发生改变的。6 .生产设备、生产工具或使用的仪器生产改变的。7 .工作程序出现了变动的。8 .影响生产的外界因素或要求发生了变动的。9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