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
资源ID:693934
资源大小:44.8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docx
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提升余杭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助推高水平建设城市重要新中心,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结合余杭区实际,提出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推进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简称“玉鸟计划”),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到2025年,构建完善以人才为核心,科研侧创新供给为方向,企业侧市场需求为导向,平台支撑、中介服务、园区落地、金融赋能四位一体,形成“一心两翼双向四方”的余杭区特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创新 供给附图:余杭区特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主要目标通过全面推进“玉鸟计划”,聚焦科技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市场化配置、服务侧体系化重塑,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到2025年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技术转移能力明显提升。成果供给质效持续提升。高能级创新载体集群建设初见成效,省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的创新矩阵引擎作用更为显现,每年发布可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0项。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件。项目落地攻坚稳步推进。项目到企业的产业培育体系更为完善,创新引领效应凸显,每年支持不少于10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IOoO家。公共平台服务加快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项目谋划、招引、推进机制不断健全,推动全域全方位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持续提升,累计引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10个。大孵化器迭代深入优化。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孵化载体发展局面,全区新增孵化载体80个,新增物理空间500万方。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创新转化人才蓄水池“余杭样本”进一步深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更为积聚,累计引进项目顶尖人才100名,每年引培成果转化员500人、技术经纪人50人。科技金融赋能成效显著。科技金融服务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更为丰富,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20亿元。三、重点任务(一)实施科技成果引育工程,激发成果转化源头活水。1 .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鼓励区内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加快试点科技成果赋权等成果转化相关改革,推进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打造临港、广州等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群,加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的校地合作,催生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实现原创性科技成果重大突破。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力争每年发布可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0项。(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各产业平台)2 .提升企业科研攻关能力。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头部企业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及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等15大战略领域积极争取承担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围绕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技术需求,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引导区内企业开放式创新,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引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科研机构。力争每年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IOo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家。(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科技局)3 .打造成果转化品牌活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品牌,面向创新创业人才,以训练营、加速营形式开展定制化转化训练、市场运营、科技金融等培训。组织企业家走进科研院所、科学家走进科技企业等系列活动,举办有影响力的各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峰论坛、交易展会、赛事活动,营造良好科技成果转化氛围,促进更多优质科技成果来余杭交易、转化、应用。力争每年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少于100场,促成合作(或落地)项目不少于300项。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区委组织部(人才力、),各产业平台4 .拓宽成果交流合作通道。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等国际科技合作载体,拓展国际交流与成果转化通道。联动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面向全球和国内创新强市、强区、重点高校布局一批驻外创新中心、引智基地等,遴选发掘一批顶尖成果及人才。支持开展技术交易活动,培育一批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超100O万元、1亿元、10亿元的企业,力争每年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200亿元。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委组织部(人才办)(二)实施项目落地攻坚工程,畅通成果转化对接路径。5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聚焦一批重点科技企业,探索开展“百名专家进千企挖需求促服务''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机构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开展项目攻关,积极转化国家、省、市各级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和原创性重大成果。设立区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每年择优评选一批转化项目予以资助,资助金额总计不少于1亿元,支持企业不少于100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委组织部(人才力、)6 .建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和“雄鹰计划”“双百计划”等企业培育计划,催生一批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新产品、新成果,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企业,力争每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IOoo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7 .推动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开展场景挖掘、打磨、发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推动政府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鼓励领军企业应用场景向中小企业开放。推广“三新”、“三首”产品应用,提升相关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各主管单位、平台镇街)8 .推动转化主体精准画像。支持成果转化平台整合现有成果库、需求库等资源,探索区级政府部门系统数据开放应用,推进跨平台的信息归集与交换。基于“余省心”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对科技成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精准画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性服务互补发展,实现需求挖掘从被动征集向主动挖掘转变。(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各主管单位)(三)实施公共平台建设工程,丰沛成果转化阳光雨露。9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和支持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及落地运营,逐步丰富并完善包括发布、验证、评估、交易、登记、展示、投融资、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充分借力“浙里好成果”平台对于成果发现推荐、遴选评价、跟踪咨询和应用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联动中国人工智能小镇、梦想小镇等创新创业载体进行成果展示和推介。(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各产业平台)10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深化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体制改革,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做深做实知识产权证券化,打响余杭知识产权保护利用金名片。加强高质量发明专利培育,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环境。力争每年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IL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提供科研成果的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等服务,加速挖掘和释放科研成果价值。鼓励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发展。支持以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单位和创建意向单位为基础形成概念验证中心内部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建项目库、共享验证条件、共同推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市场化。力争每年完成概念验证项目不少于10项。(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四)实施成果孵化提质工程,厚植成果转化承接土壤12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支持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钱开区等以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创建为契机,承接转化之江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外溢科技成果,按空间相对集中的要求,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探索与高校院所、省实验室等合作创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结合创新优势和产业特色,支持创新成果定向定点落地转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各产业平台)13 .加强“双创”载体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示范基地、成果转化园等载体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探索构建国有空间社会化运营模式,鼓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运营科创园区。深入推进科创园、成果转化园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培育一批产业清晰、特色鲜明的孵化基地,集中资源打造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科创园区。力争每年新增认定市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20家、省级以上小微园区2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信局)14 .加强“科创飞地”建设。探索跨区域合作交流模式,加强区域合作、机构合作,充分利用跨空间资源组合,整合“飞出地”和“飞入地”的优势要素资源。加速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孵化异地同步,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来余杭交易、转化、应用。探索联合社会机构在国内外科创高地构建区域协作体系。(责任单位:各产业平台)(五)实施转化队伍建设工程,夯实成果转化发展根基15 .加速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深入推进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鳏鹏行动计划、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现人才和成果的“双转移力争至2025年累计引进顶尖人才不少于100名。(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人才办)16 .加强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成果转化员、技术经纪人等技术转移人才引进培育,鼓励机构开展专业化技术转移业务培训,培育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组建区级技术转移人才联盟(协会),探索专业技术经纪人签约机制。完善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力争每年引培成果转化员500人、技术经纪人50人。(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人社局)17 .发展专业转化服务机构。深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鼓励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拓展技术转移转化功能。引进培育一批专业服务企业和机构,探索构建以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为核心,服务机构为依托,科技企业为示范,成果转化人员为支撑的成果转化队伍。(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六)实施科技金融赋能工程,助力成果转化发展提速18 .设立科技成果专项资金池。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余杭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和运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探索“补转投”等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模式。设立余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引导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重点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实验室成果、概念验证项目、中试研发项目、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构建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基金容错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根据基金整体成效进行绩效考核。(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国投集团、区科技局)19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构建覆盖全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科技创新平台的科技金融服务圈,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转化项目,鼓励投资机构投小、投早、投转化。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对接活动,着力提升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信息触达效率。(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国投集团)20 .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创新公司债、人才创业险等金融支持工具提质扩面,完善科技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提升企业信息利用效率,协同提升金融机构风控评估水平。助推科技企业规范管理,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责任单位:区发改局(金融办)、区财政局、区科技局、人民银行余杭支行)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余杭区服务保障科研重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研重器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亲科办),并建立8个由区领导牵头的一对一工作专班服务保障之江实验室等8个重大科研载体。各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根据职能定位和任务分工,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形成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力。(二)加强政策保障。切实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条件保障力度,充分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扶持政策,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余杭实施转化。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部署要求,共同创造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三)加强项目推进。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作为全区推进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项目库。招引科研重器及其上下游产业项目,加强项目动态梳理、快速反应、主动对接、洽谈推进,努力服务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发展需求。(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建设的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政策举措,认真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良好经验的总结宣传。通过先进经验、先进做法的示范引导,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活力。(五)加强督查激励。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考核机制,将目标完成、协调培育、服务保障等工作情况纳入平台、镇街的年度考核内容。以工作实绩为衡量标准,建立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工作计划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取得实效。附件:1.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任务2.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年目标任务分解表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任务序号项目单位2023-2025年目标任务1合作(或落地)项目个1000(包括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产业化、高层次人才项目等)2孵化载体个80(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5家,省级孵化载体K)家)3物理空间万方5004专精特新企业家3005高新技术企业家1500(其中规上高企50家)6科技型中小企业家30007技术交易额亿元6008成果转化员人15009技术经纪人人150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年目标任务分解表序号责任主体孵化载体(个)物理空间(万方)合作(或落地)项目(个)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技术交易额(亿元)*成果转化员(人)技术经纪人(人)1未来科技城1790160275329358.001(五常+仓前)94402良渚新城12605060604.406(良渚街道)5953钱江经济开发区6204056531.795(仁和街道)10154百丈镇/1680.03114/5仓前街道/160(和科技城捆绑)275(和科技城捆绑)329(和科技城捆绑)41.11666/13一6黄湖镇/2680.06621/7径山镇/2980.56121/8良渚街道/50(和良渚新城捆绑)60(和良渚新城捆绑)60(和良渚新城捆绑)4.40659/9卢鸟鸟镇/1880.013/10瓶窑镇/539290.44463/11仁和街道/40(和钱开区捆绑)56(和钱开区捆绑)53(和钱开区捆绑)1.795101/12五常街道/160(和科技城捆绑)275(和科技城捆绑)329(和科技城捆绑)316.88528/13闲林街道/1014180.53431/14余杭街道/3039493.99870/15中泰街道/58100.28523/*注:2023年目标任务分解中的“技术交易额”未剔除省内转移的技术交易。14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