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697457       资源大小:100.3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一)项目概况本项目王泗镇营东街、营南街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长:566.773m。既有车行道面层与人行道面层由于长久失修,损坏严重,部分路面沉陷,本次设计按业主要求将全段车行道垫层、基层、面层拆除后重新铺装,将全段人行道垫层、面层拆除后重新铺装。KO+O00K0+435段既有道路行车道宽度为9.0m,为沥青混凝土道路,既有人行道宽度为2.310m,面层为彩色人行道砖;K0+446K0+566.773段既有道路行车道宽度为6.5m,既有人行道宽度为1.94.8m:本次设计拟将全段既有行车道路面、基层、垫层全部拆除后重新铺筑4+6Cm沥青混凝土面层,垫层为30Cln级配砂砾石,基层为20Cln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车行道内既有检查井与雨水收集口位置不变,只对检查井与雨水收集口进行加固和更换井盖和雨水葩,井盖采用670铸铁防盗井圈井盖,雨水用采用600x400x50厚承重型铸铁雨篦子;拟将全段既有人行道面层、基层拆除、并按设计图人行道重新铺装,新铺装人行道面层采用20CinC30压印混凝土,垫层采用20Cm级配砂砾石。远景交通量预测值年度增长率(%)流量(PCUd)20230900020248972020258104982026811337202781224420288132242029814282203081542420318166582032817991203371925020347205982035722040203662336220376247642038526002本项目建成后,极大改善了区域车辆出行条件以及方便沿线百姓生活出行,改善了城市环境,惠及沿线百姓,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进一步发展极为有利。本项目设计图纸于2023年07月22日完成,于2023年07月31日按图审意见修改完善并出图。项目名称:王泗镇营东街、营南街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设计范围划分王泗镇营东街、营南街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按不同专业分为多册图纸。包含如下几个专业:第一篇:道路工程(GB55011-2021);(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13)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三)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3)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CJJ66-95;(4)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I1);(四)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行车速度:20kmh;(3)停车视距:20m,会车视距:40m,超车视距:100m;(4)车行道净高:4.5m,人行道净高:2.5m;(5)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6)人行道防滑性能指标:BPN60;(7)标准轴载:BZZ-100;(8)交通等级:轻交通;(9)交通饱和设计年限:支路10年;(10)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11)涵洞荷载等级:城-B级;(12)抗震标准:工程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值为(M0g,第二篇:交安工程第三篇:排水工程第四篇:绿化工程本篇为第一篇、道路工程。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一)设计依据(1)道路测量资料成果;(2)道路地勘资料;(3)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二)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修订版);(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湿度多年年平均值为82%o出江河每年6月至9月为丰水期,且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1月至第二年3月为枯水期。四、平面设计该段道路起点与营超路相接,终点与将军街相接,道路全长:566.773m。该段道路共设置2个交点,K0+122.955曲线半径为500,曲线长度为101.308m,K0+374.56曲线半径为1300m,曲线长度为43.548m。本工程道路坐标系采用2000坐标系。为方便残疾人通行,在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和无障碍通道。五、纵断面设计本项目纵坡按既有道路坡度以及标高维持现状利用。根据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情况、既有旧路标高,结合结构物的设置位置、高程和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高程系为1985高程系。六、横断面设计(一)断面形式横断面组成为:1、K0+000K0+435段:2. 3IOnl人行道+9.Om行车道+2.3Iom人行道=11.319m。2、K0+446K0+566.773段:1. 94.8m人行道+6.5m行车道+1.94.8m人行道=8.411.3m。(二)路面横坡特征周期为045s<,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概述3.1地形地貌及交通情况拟建道路场地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本场地属平原地貌,场地地段地势总体平缓,相对高差较小,污水管道路处高差为3.08m,雨水管道处高差为2.8nu管道沿线主要为荒地,工程区沿线附近市政道路交错分布,可供大型工程车辆通行,交通情况良好。3. 2气象条件本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具有春早夏长秋日多绵雨的特点。夏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6C16.8°C,以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以1月最冷,平均气温5.9°C.极端最高气温39.4C,极端最低气温一4.8。境内年降水量从东到西逐渐增加,19591985年累年平均降雨1117.2mm,雨季集中在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59%最大年降雨量2367.2,最小年降雨量755.4mm,最大月降雨量512.4m%累年均无霜期285天,雾天33天。大风多为西北风,57级居多,8级以上大风少有,瞬间最大风速9ms(1983年3月15日),相对湿度累年平均83%,平均蒸发量950mm.3. 3水文条件场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47mm,丰水期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以上,枯水期为13月份,其余为平水期。丰、枯水期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02.50m,蒸发量多年年平均为1020.50m,相对填方0-809280'15091>15090挖方0-3092>30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必须达到上表所列填方区压实度要求。(三)路基边坡本道路挖方边坡:1:0.5,填方边坡:1:1.5。(四)路基处理(1)路基处理原则施工中应作好临时排水措施,换填坑槽中严禁积水,如必要应顺道路纵向设置临时边沟。沟槽回填采用砂砾石回填,须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厚小于30cm,压实度达到路基压实度要求。八、路面结构设计(一)车道结构设计采用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BZZ-100),根据现状交通量及远景交通量分析结合相邻段道路结构组合拟定本工程路面结构,具体如下: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碎ACl3C:粘层:PC-3乳化石油沥青粘层;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碎AC-20C;下封层:0.6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2型;透层:PA-2乳化石油沥青透层;车行道横坡为L5%向外,人行道横坡为2.0%向内,局部不满足的情况,需根据以上横坡进行调整,以满足横向排水顺畅。路拱线型形式为直线型。七、路基设计(一)路基填料道路所需土方和弃土应设专门的取土坑和弃土场,减少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止水土流水。本项目路基填料拟将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砾石作为填料,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100下路床30803100上路堤807503150下路堤150以下2150低填及浅挖路床0-30510030803100路床顶面设计网弹模量值220MPa。(二)路基压实度车道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深度范围(厘米)压实度%基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垫层:30Cm级配砂砾石垫层:渐青路面材料参数抗压回弹模量15W抗压回弹模量(MPa)结构层20,C(KPa)15C(MPa)裂强度(MPa)弯沉计算拉应力计算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十.AC-13C上面层140020001.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100016000.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0.515003600级配砂砾石200200卜后40田设计弯沉检验值(1100三)路面结构层沥青路面上面层46.9下面层52.0基层与底基层61.5级配砂砾石175.4路基顶面266.2(二)人行道路面结构KO+OOO-KO+519段压印混凝土人行道:保护层:滚涂二遍密封保护剂O33kg11面层:2()CmC30压印混凝土面层:垫层:20Cm级配砂砾石垫层;九、其他附属设施(一)接道本次道路起终点与现状道路相接路口均已形成,对于本次拟建道路与现状道路的衔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次不另作设计。接道口一览表序号桩号被相接道路交叉方式平面接道面积需注IH11o+oo营超路/506.882K0+150左侧与既有建筑大门接道/63.923KO+150右侧与既有建筑大门接道/55.274K0+364与既有建筑大门接道/12.35K0+373与既有建筑大门接道/12.816K0+438莒南街十字型226.4(二)盲道及无障碍通道设计盲道设计主要为盲人提供便利的出行环境,充分展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严格遵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1年联合颁布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o1、盲道设计(1)人行道盲道颜色宜为中黄色,其碎强度不小于C30,其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与人行道一致。(2)人行道盲道宽0.5m,距人行道绿化带路缘净宽0.25m,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铺设。(3)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走向一致。(4)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等0.3m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与各人口的#针入度指数Pl1.5+L0ITlT0604-2000软化点(R&B)不小于tC47ITIT0606-2000#6(rc动力粘度不小rPa.s180ITIT0620-2000#10七领度不小于Cnl15ITIT0605199315C延度不小于cm100ITJT0605-1993蜡含量(蒸馀法)不大于%2.2ITIT0615-2000Wa,a不小于V260ITIT0611-1993溶解度不小于%99.5ITIT0607-1993密府(15DWcm'实测记录ITIT06031993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甘拙失不小于%().8ITTT0610-1993针入度比不小于%65ITfT0604-2000#延度(10C)不小于cm6JTJT0605-1993SHRP:原样沥青动态剪切70*CGsin6最小KPa1.0AASHTOTP5RTFOT试脸后ASTMD2872动态舰切70"CGsin最小KPa2.2AASHTOTP5压力老化后AASHTOTPl动态IM切25G*in6最大KPa5000AASHTOTP5蠕变劲度72CM值最大MPa300SHTOTPl最小MPa0.3AASHToTPl路用性能分线PGM-22注:1.SHRP指标作为代理商或供应商对每批次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承诺,其余常规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2.T项目要检验,但不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粗集料粗集料:面层粗集料用粒径8cm的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轧制,扎制后具有两个及以上破碎面的颗粒不得低于90%,且不得夹有小砾石。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应饱满且接近正方体。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表面层不低于5级,其他面层不低于4级,因碎石由卵石加工而成,卵石成分比较复杂,为保证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宽度应相对应。2、无障碍通道(1)平面布置根据道路平面图人行道、人行横道线的设置及各路口的实际情况确定。(2)三面坡缘石坡道适用于无设施带或绿化带处的人行道,人行道与缘石间有设施带或绿化带时,设单面坡缘石坡道。(3)所有道路交叉路口及路段人行横道均应设置供残疾人通过的绿石坡道,供以手摇三轮车及轮椅为工具的残疾人通过。(4)在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处不得设雨水口,如有冲突,可稍微移动缘石坡道的位置或雨水口的位置以错开。(5)缘石坡道处车行道、人行道的路面结构及做法与路段上相同。(6)缘石坡道用人行道砖铺砌,路面结构组合与人行道相同,坡面转折处人行道病须切割齐整。十、材料要求1、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国产)。透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基质沥青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如下: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沥青标号70号A级试验方法针入度(259,5s,100e)0.1mm60-80JTJT0601-2000沥青混合料表层细集料必须采用符合国标二类以上的机制砂,不得掺入石屑或天然砂。下面层可采用机制砂与卵砾石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含泥量不超过3船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细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沥青面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席.不小于2.50T0328唯同性,不大干%12T0340含混仔(O075mm的含品).不大于%3T0333砂当吊,不小干60T0334而甲苗俏.不大Tkg25T0346桢角件(流动时间),不小干S30T0345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机制砂或石屑)的级配要求公称粒径(三n)通过下列筛孔(mm)的版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0-310080-10()50-8025-608-450-250-15、填料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沥青面层严禁使用拌和机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必须干燥、洁净,能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填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矿粉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沥青面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应.不小于tm32.50T0352含水靖,不大于%1ToIO3烘干法粒度范围<0.6<三n%100T0351%90-100同时要求在沥青中添加抗剥落剂,外加剂的剂量由试验确定,参考剂量为沥青质量的0.4%。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表面层下面层试验方法石料压碎棺.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根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刖,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ran,不大于%1518T0312%1215%18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赫.不大%11T0310软石含录,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俏PSV,不小于42T0321那集料与沥古的粘附性,不小于51T0616sT06631个破碎面颗粒含量,不小于%10090T03462个或2个以卜破碎而颗粒含世,%9080T0346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级配要求公称粒径(三)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013.29.54.752.360.610-201009()-100-0-150-510-1510090-1000-150-55-10I(X)90-10()0-150-53-510090-10()0-150-5、细集料细集料:细集料用采用硬质灰岩或粒径8cm的卵石扎制机制砂。不小于设计空隙率5%15%沥青饱和度VFA(%)65%80%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1500残留稳定度(48h)不小于80%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不小于75%低温弯曲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濠水系数120(mlnin)路面现场空隙率不大于7%构造深度(TC)不小于0.611id横向力系数SFC60254混合料矿料级配要求如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60.30.150.075AC-13C1009010060853868245015381()一287205154-8AC-20C10090-10074926282507226561644122382451741337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表年平均降雨量(mm)质量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n)>100025420.55500-100ON50>0.50250-50024520.45、沥青粘、透层粘层沥青及透层沥青宜用与沥青砂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0.15un%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抗剥落剂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不低于4级,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掺加抗剥落剂,外加剂的剂量由试验确定。为保证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抗剥落剂应采用: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加入后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不低于4级。沥青抗剥落剂,建议其掺量为沥青重量的0.4%。沥青中加入抗剥落剂后,应进行一定程度老化(薄膜烘箱中加热96小时,有条件可在压力老化仪PAV中进行)然后进行粘附性试验,经过初期老化后的混合料须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混合料的级配及性能混合料的压实度(以实验室密度为标准密度):297%。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混合料技术指标试验指标普通沥者混合料击实次数(双面)75次试件尺寸101.6mm×63.5mm空隙率VV3%5*稳定度MS不小于8.OKN流值FL2mm4un旷料间隙率VMA(%)设计空隙率3%13%设计空隙率4%14%化制成。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喷洒,洒布应符合规范要求。铺筑沥青碎前应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后再铺筑。沥青粘层: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推荐使用PC-3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O.3-0.6L11)2°沥青透层: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推荐使用PA-2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0.7-1.1L/m2o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透层油(PA-2)粘层油(PC-3)试验方法碳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阴离子(一)阳离子(+)T0653筛上残留物(L18mm筛)不大于%0.1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计“1616T0622道路标准粘度计Cm(三)S8-208-2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97.5T0607针入度(25C)0.Imm80-1006080T0604延度(15C),不小于cm4040T060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2/3T0654常温储存稳定性Id不大于%11T06555d不大于%55T0655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1)水泥:要求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减少裂缝的发生,宜采用缓凝型,初凝时间应大于4h,终凝时间宜大于6h0散装水泥进场后存放时间应不小于7d且每罐车水泥经安定性检验合格方可使用。(2)碎石:采用洁净、坚硬的卵石(基层卵石粒径不得小于6cm,底基层卵石粒径不得小于8cm)用大型联合碎石机(反击破或冲击破)轧制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得大于30%。(3)混合料: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设计时室内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为集料:水泥=9795:3.0-5.0:水泥用量不得大于5.0%,不得小于3%;基层混合料中的集料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室内强度试验混合料试件须采用振动法成型。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要求见下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层位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三)以质量百分率31.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底基层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基层压实度298%,7d无侧限抗压强度3.04.OMpa,设计水泥用量5%,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底基层压实度2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2.03.0Mpa,设计水泥用量3%,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要求见下表: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及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类型基层底基层压实度(%)29897抗压强度(MPa)23.02.0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所备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适当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细集料用量调整混合料级配来尽量减少半刚性材料裂缝的产生。筛孔(n)5337.5:i.>199.54.752.360.60.075百分率(%)10090"10089463'8145'6627*5116358200、73、砂砾石垫层砂砾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 5mm,并具有符合下表级配范围的级配,液限小于28%, 塑限指数小于9,压实度98% (重型击实标准)。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 O集料技术指标要求砂砾级配范围表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30T0316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T0317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坚固性(%)不大于12T03404、稀浆封层(3)矿粉: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石灰岩矿粉。所需矿粉类型和数量应由试验室拌和设计确定,并且作为矿料级配要求之一。(4)水:必须是不含有害的盐和其他杂质的水。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护施工完的基层和预防通车后路面渗水对基层的破坏。全线所有的沥青路面基层上设置厚0.6Cnl稀浆封层。稀浆封层的材料要求如下:(1)乳化沥青: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用与下面层相同的沥青进行乳化),其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稀浆封层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稀浆封层乳化沥青沥青标准粘度C25,3(三)10-60恩格拉粘度E252-30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5储存稳定度5d(%)不大于5与矿料的粘附性,爽宓面积不小于2/3针入度25T?(O.1mm)60-100蒸发残留物性质延度15,C(%)不小于40溶解度(%)不小于97.5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矿料及沥青用量范围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油油比(%)9.54.752.361.180.60.30.150.075ES-21009570065-9045-70305018-3010-215756U注:沥青用量指乳化沥青中水分蒸发后的沥青数量,乳化沥青用量应据其浓度计算。稀浆封层的沥青用量由试验确定,其混合料应满足下表的要求: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要求试脸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不小于120s手工拌和粘聚力试验30min(初凝时间)60min(开放交通时间)不小于1.2Nm不小于2.0NmT0754桐度试验23cmT0751-1993湿轮磨耗损失(浸水1小时)不大于800gm2T0752-1993负荷轮碾压试验(粘附砂量)不大于450gm2T0755-2000(2)集料:采用石灰岩加工,要求完全破碎,集料形状应饱满接近立方体,石质应坚硬、耐磨,质量满足下表的要求:十一、施工技术要求(一)路基量。如级配砾石系用两种集料合成时,分别计算两种集料的数量;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2)运输和摊铺集料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2)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第(1)点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采用两种集料时,应先将主要集料运到路上,待主要集料摊铺后,再运另一种集料并摊铺。如粗细两种集料的最大粒径相差很多,应在粗集料处于潮湿状态下摊铺细集料。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5)应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6)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7)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3)拌和及整形1)用平地机拌和时,每一作业段的长度宜为300500m°a拌和时,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按相关规范执行。一般需拌和56遍。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应无粗细颗(1)路堤填筑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o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IOomn1。2)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4)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饯、宽度大于2m的台阶。7)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3)选择施工机械,应考虑工程特点、土石种类及数量、地形、填挖高度、运距、气候条件、工期等因素,经济合理地确定。填方压实应配备专用碾压机具。(二)级配砂砾垫层(1)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h2)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3)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4)凡含土的级配碎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4)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5)纵缝的处理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三)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要求水稳碎石基层试件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33.5MPa,推荐的水泥含量(水泥质量/干集料)为5%(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不宜过分追求强度而加大水泥含量)。施工前应按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用合适的水泥含量,并确定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等指标以控制混合料的施工。配料:施工时应认真参照推荐级配范围确定集料组成,注意严格控制最大粒径以免离析,严格控制粗集料与0.075mm以下细料用量使混合料形成密实骨架结构。拌合与运输:拌合含水量可视延迟时间稍高于最佳含水量,但应严格控制增量在1%以内,其它工序及其要求同于底基层。粒离析现象。b使用符合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时,如摊铺后混合料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C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d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e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2)用拖拉机牵引四锌犁或五锋犁进行拌和时,每一作业段的长度宜为100150m。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第二遍则应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遍数以双数为宜,一般需拌6遍。拌和结束时,混合料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且无离析现象。用平地机或用其他机具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3)碾压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L51.7knh为宜,以后用2.02.5km时内不宜开放临时交通;(6)摊铺时应注意减少纵横接缝数量,接缝搭接宽度不超过75mm,接缝处的不平整度5mm;(五)沥青混凝土面层备料: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和前,应通过有资质的实验单位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前,应进行冷料上料速度曲线测定,根据目标配比设计确定各种集料的上料速度,并以此进行上料,取得各热料仓热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必须通过试验路段(长度2300In)的铺筑总结确定生产配合比及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参数。优化机械台班组合及人员配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计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碎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拌合: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温度与拌

    注意事项

    本文(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